第一張是古城的船妹子,貨郎到古城後第一站即是乘船夜遊古城,船妹子搖著搖櫓船,唱著民謠,一路行來,不是天堂甚似天堂。
船妹子除了民謠唱得很好聽之外,還講了一句順口溜我分享出來:夜遊臺兒莊:上遊蘇杭 下遊天堂 不如臺兒莊的燈火輝煌,遊船的時候講出來恰到好處,真有此感。
臺兒莊古城聽起來想來大家不會陌生,著名的臺兒莊戰役正是在這裡發生的,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最終獲勝,史稱臺兒莊大捷,這次大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這是一個因戰爭而著名的古城,當地政府藉助這種紅色優勢,開發旅遊,一下名揚天下。
除了這場戰爭,臺兒莊其實也早有盛名,歷史文化深厚,它形成於漢,發展於元,繁榮於明清。乾隆皇帝賜為『天下第一莊』」,呈現出「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裡,夜不罷市」的繁盛景象。
臺兒莊在經歷臺兒莊大捷後,已淪為廢墟,2008年中共棗莊市委、市政府重建臺兒莊古城。古城2013年全面竣工,2016年實現全城開放,佔地面積達兩平方公裡。城內擁有3公裡古運河道和15公裡水街水巷,建有十大主題街區,40個文化展館,218棟精品院落,1088座單體建築,被譽為「運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
看世界二戰遺址最多的城市,要到臺兒莊;看運河文化的活化石,要到臺兒莊;看京杭運河最後一段活著的運河,要到臺兒莊;看東方古水城,要到臺兒莊。
臺兒莊古城自2008年啟動重建,歷經10年發展歷程,臺兒莊古城累計接待遊客已達3700多萬人次。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遊客接待量、營業收入等各項數據再創新高,據統計2018年臺兒莊古城共接待遊客701.6萬人次,同比增長21.6%。
這個表演叫火龍鋼花,這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表演者們光著膀子,舞火龍、打鋼花一齊上場。
「龍」與「火」演繹出炫美磅礴的火龍鋼花。溫度高達1500℃的鐵水被表演者奮力打向空中,瞬間綻放出萬顆流星,隨之形成一朵朵小花,紅色的巨龍在點點鋼火中自由穿梭,漫天紛飛,似火龍銀花,當花朵落到地上,又迸發出更多的小星光,呈現出一種大氣磅礴、燦爛絢麗的震撼姿態。
現場可謂「火光四射」,光效震撼人心,引得觀眾陣陣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