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身邊事# 郭莊,是浙江杭州的園林之一,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杭州西山路臥龍橋畔,與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公園相鄰。原名「端友別墅」,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初的主人為杭州商人宋端甫,因此莊園俗稱宋莊。民國期間,轉賣給汾陽籍貫人士郭氏,由此改稱「汾陽別墅」,俗稱郭莊。1989年經過整修,正門處仍保持汾陽別墅的雕刻文字。
雨天,人們坐在連廊躲雨賞景
它又名「端友別墅」。臨流卷閣,依嶂開樓。有聯曰:「紅杏領春風,願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民國時,宋莊曾抵押給清河坊孔鳳春粉店,後賣給汾陽郭氏,歷經曲折。被譽為「西湖古典園林之冠」,是杭州現存唯一完整的私家花園。園瀕湖構臺榭,有船塢,以水池為中心,曲水與西湖相通,旁壘湖石假山,玲瓏剔透。莊內「景蘇閣」正對蘇堤,可觀外湖景色。郭莊雅潔,被園林學界譽為「西湖池館中最富古趣者」。
園林借景的手法體現的淋漓盡致
園內臨流建閣,有船塢、假山。江南園林志一書中講到:「雅潔有致似吳門之網師,為武林池館中最富古趣者。」著名古建築園林專家、同濟大學的教授陳從周說,此園不僅汲取了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而且有許多景致具有紹興特色。例如園中兩個池塘,一個是自然形態,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蘇州園林;還有一個是石板砌成的方池,顯然是紹興風格。
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載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踐已在浙江紹興的諸山種蘭。魏晉以後,蘭花已用於點綴庭院。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
月季花(學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稱為花中皇后,又稱「月月紅」,是常綠、半常綠低矮灌木,四季開花﹐一般為紅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黃色﹐可作為觀賞植物,也可作為藥用植物,亦稱月季。有三個自然變種,現代月季花型多樣,有單瓣和重瓣,還有高心卷邊等優美花型;其色彩豔麗、豐富,不僅有紅、粉黃、白等單色,還有混色、銀邊等品種;多數品種有芳香。月季的品種繁多,世界上已有近萬種,中國也有千種以上。春天的時候郭莊都會舉辦蘭花展,目的是促進蘭花的宣傳和種植交流工作。
荷花(學名:Nelumbo SP.;英文名稱:Lotus flower):屬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託基部,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每當龍井茶上市之後,這邊也會迎來很多遊客在這邊品茶、賞景,是朋友聚會敘舊的好去處。
郭莊一年四季都非常值得遊玩,門票也不貴15元,軍人證,記者證,導遊證憑證進入即可,辦了公園卡的也可以刷卡進入,郭莊旁邊是曲院風荷,花圃也是非常有名的景點而且免費,大家可以多來遊玩。
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留言發表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