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博物館新添4件珍貴展品,今天還舉辦了青少年教育論壇

2020-12-13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世界技能博物館又添新展品。11月27日,在「技·傳世」世界技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論壇上,舉行了一場展品交接儀式。

圖說:根雕大師吳先金捐贈的3件根雕作品 主辦方供圖(下同)

來自浙江台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根雕大師吳先金捐贈了《絲綢之路》《中國夢》《中華大愛》3件根雕作品,他捐贈的這3件展品緊扣時代主題,用獨創的「花刀」技藝雕刻而成,凝聚了吳先金一生技藝的精髓。

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世賽會旗,是交接的另外一件展品,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捐贈。2020年5月27日中午11時,世界技能大賽會旗成功登頂珠峰並在峰頂展示,寓意著技能問鼎世界之巔,體現了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世界技能運動發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中國印記」。

據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介紹,2019年博物館已啟動面向全球範圍的展品徵集工作,目前已累計收集國內外展品信息4000多組,博物館聘請的專家正在對陸續徵集到的展品信息進行甄選工作。

圖說:「技·傳世」世界技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論壇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世界技能博物館零號刊》。主辦方介紹,此次世界技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論壇的舉行,既是對2020年世界技能博物館工作的一個回顧,也是對2021年開館的一個展望。從2020到2021,世界技能博物館持續致力於打造一個兼具國際化視野和青少年趣味的博物館,舉全力激發青少年對未來技能的興趣,從而引導當代青年投身現代技能工作。

其實,世界技能博物館在開館前就已「走進」青少年。2020年,匠心接力@上海行攜300多名青少年走訪了上海16個具有技能厚度、高度、深度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活動現場,16個技能地標的代表齊齊亮相。

此次論壇由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楊浦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楊浦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楊浦區文旅局等聯合主辦。

相關焦點

  • 四件展品捐贈世界技能博物館,《世界技能博物館零號刊》今天重磅發布
    11月27日上午,「技˙傳世」世界技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論壇在楊浦區圖書館隆重舉行。活動現場舉行了隆重的展品交接儀式,來自浙江台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根雕大師吳先金先生向世界技能博物館捐贈了《絲綢之路》《中國夢》《中華大愛》三件根雕作品,他捐贈的這三件展品緊扣時代主題,用獨創的「花刀」技藝雕刻而成,凝聚了吳先金先生一生技藝的精髓。
  • 這把龍泉寶劍將入駐世界技能博物館
    龍泉寶劍成為世界技能博物館首批藏品就是下面這把四神漢劍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籌)首批展品交接儀式在上海楊浦區互聯寶地隆重舉行,30組105件展品成為世界技能博物館的首批藏品,其中,就包括龍泉劍村刀劍研究院鑄劍師胡小軍提供的作品四神漢劍。
  • 展品提供「大戶」上海建工集團與世界技能大賽的不解之緣
    上海建工集團已向世界技能博物館捐贈了4件展品,作為中國建築行業的先行者和排頭兵,上海建工集團代表了該行業最高的技能水平,與世界技能大賽也有諸多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者有哪些不解之緣。在去年7月舉行的世界技能博物館首批展品交接儀式上,有幾件展品來源於同一家公司,這位展品提供「大戶」就是上海建工集團。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今天舉辦「抗戰聯線聯展」和「抗疫紀實展」
    抗戰聯線聯展現場(央廣網記者 張靜 攝)央廣網瀋陽5月18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王添翎 肖麗崢)今天上午,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同時啟動「抗戰聯線聯展」和「抗疫紀實展」等活動,紀念第44個世界博物館日。
  • 今天,這場特別的論壇在建德成功舉辦!
    今天,這場特別的論壇在建德成功舉辦!2020年12月3日, 第二屆中國AOPA(建德)青少年航空教育論壇在建德航空小鎮成功舉辦。來自國內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研學機構、旅行社、航空科技教育教材和器材提供方代表近二百餘人,匯聚建德航空小鎮參加本屆論壇,共同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實踐」的主題,就推動青少年航空教育的交流合作,促進青少年航空科普活動健康有序發展等眾多話題進行研討。
  • 聚焦青少年全面發展 第二屆國際奧林匹克教育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孫曉晨) 今天下午位於首鋼園區的冬奧組委熱鬧非凡,主題為「體育、美育與奧林匹克教育」的2020國際奧林匹克教育論壇順利舉行。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于再清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于再清在致辭中表示,教育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價值,青少年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未來。他希望藉助論壇的平臺,實現奧林匹克的教育價值,豐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將奧林匹克的靈魂與核心給予青少年,鼓勵他們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切實推進中國青少年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 杭臺親子文創作品在杭聯展 青少年藝術交流添新色彩
    杭臺親子文創作品在杭聯展 青少年藝術交流添新色彩 2017-07-楊韻儀 攝   中新網杭州7月21日電(見習記者 楊韻儀)21日,第四屆(2017)兩岸親子文創作品聯展在杭州連橫紀念館舉行,展出了杭州市及臺灣南投縣兩地48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的小朋友和家長們共同完成的書法、國畫、陶藝等作品200餘件,為增進兩岸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再添新色彩。
  • 中國絲綢博物館新館正式亮相 新展品中有12件難得一見
    本報記者 吳煌 攝  浙江在線9月24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湖水、波光、荷花、曳地長裙……昨晚,玉皇山路上的中國絲綢博物館裡,一場水上時裝秀,醉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時裝界大咖和博物館同行。經過一年籌備,絲博新館在這場洋氣的秀中,正式全面亮相。  昨晚除了開幕式,還有一個新展覽——「錦繡世界」國際絲綢藝術展,也同時開幕了。
  • 粵港澳明清時期絲綢等211件展品亮相廣州
    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外銷畫、絲綢布匹、手繪絲綢、家居用品、服裝飾品等共211件展品。 黃蘇哲 攝中新網廣州12月3日電 (程景偉 黃蘇哲)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共同主辦的《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展覽,首站將於12月4日在廣東省博物館正式展出。該展12月3日率先向媒體記者開放參觀。展覽分為「灣區舊貌」「絲綢外銷」「世界變局」「今日灣區」等四個部分。
  • 青島嶗山區在銘史堂博物館舉辦民藏博物館交流論壇
    魯網12月12日訊(記者 劉亮亮)2020年12月12日,「民藏博物館交流論壇」活動在青島銘史堂工匠藝術博物館圓滿舉辦。活動期間,銘史堂工匠藝術博物館展示了千餘件珍貴的石器古建築構件精品,並特別邀請了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原建築學院院長、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徐飛鵬教授,青島銘史堂工匠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劉魯民院長進行了專題性演講。活動結束後,來賓自由交流,就現當代民間藝術收藏現狀與藏品管理,建築藏品內容專業性區分與學術研究利用等話題各抒己。
  • 開設在哪兒、有哪些展品、何時開館……觀眾:沒想到世界技能博物館...
    今天是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開賽第一天,大賽引來了無數觀眾前來觀戰。在觀賽、觀展的同時,其中的一個展示項目-世界技能博物館讓不少參觀者駐足難忘、流連忘返。據悉,正在籌備中的世界技能博物館將在明年開館,作為世界技能展示的重要項目,博物館在此次大賽現場設立了專門展區,展區陳列了博物館模型,並放置了宣傳資料。今天博物館展區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很多觀展觀眾高度讚揚博物館精彩、美觀,並表示將在明年會來上海一睹其風採。今天上午9點30分過後,觀眾們開始入場觀賽、觀展。
  • 第二屆中國AOPA(建德)青少年航空教育論壇在建德航空小鎮召開
    2020年12月3日, 第二屆中國AOPA(建德)青少年航空教育論壇在浙江建德盛大開幕。來自國內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研學機構、旅行社、航空科技教育教材和器材提供方代表近二百餘人,匯聚浙江省建德航空小鎮,參加本屆論壇,共同圍繞「新形勢、新任務、新實踐」的主題,就推動青少年航空教育的交流合作,促進青少年航空科普活動健康有序發展等眾多話題進行研討。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寧波博物館舉辦《恐龍誕生之謎》專題展
    寧波博物館舉辦《恐龍誕生之謎》專題展 2018年07月10日 08:24:06來源:寧波日報  (周建平 攝)  國內首個關於恐龍繁衍的大型專題展覽《恐龍誕生之謎》今日起在寧波博物館開展,100多件珍貴的恐龍蛋和恐龍化石以及恐龍骨架模型並配合科學復原圖文,系統地傳遞了恐龍的生殖行為、個體發育和孵化、繁殖環境等信息。這也是寧波博物館在暑期為小朋友準備的科學探索「大片」。  浙江是恐龍蛋化石出土的大省,蛋化石種類豐富,囊括了中國出土的所有恐龍蛋類型。
  • 「民藏博物館交流論壇」在青島嶗山區舉辦
    12月12日,「民藏博物館交流論壇」活動在青島銘史堂工匠藝術博物館圓滿舉辦。 作為「2020嶗山區博物館秋季聯展」跨界合作主題展會的一項重要活動板塊,本次論壇活動由青島市嶗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青島市收藏家協會、青島市博物館學會與青島銘史堂工匠藝術博物館聯合承辦。
  • 醫學博物館:醫學生成長的殿堂 醫學科普教育基地
    醫學博物館共六層,由五館一廳組成,分別為醫學館、人體館、生命館、藥學館、醫德館和大學生活動展廳,館內展品以醫學知識為核心,涵蓋了醫藥、生物、生命、醫德教育等相關知識的標本、模型等四千餘件,展品價值近千萬元,每年都有上萬人前來參觀,開展科普服務,目前已具有國內較大規模。
  • 國家博物館展出通州7件珍貴文物
    通州區博物館的七件珍貴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170件(套)展品同時亮相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中國東部的水上交通要道「舟楫千裡」大運河文化展於2020年11月1日開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展覽位於北1、北2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策展人、首都博物館首席研究館員齊玫介紹,這次展覽不僅有許多重量級展品,在空間設計上也很有特色,整個展覽用曲線打造出了如運河般蜿蜒的造型,並將文物一一呈現在「河岸」之上,以突出展覽主題。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這些地方值得帶孩子去看看(附雲參觀入口)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
  • 518「博物館日」去天津的博物館裡認識歷史和世界
    共展出來自羅馬鬥獸場、帕拉蒂諾博物館、黃金宮殿、羅馬國家博物館之戴克里先浴場、羅馬國家博物館之馬西莫浴場宮、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錫耶納考古博物館的233件(組)珍貴文物,包括大理石雕像、建築構件、錢幣、首飾、陶器、玻璃器等多個類別,其中刻有哲學家及繆斯女神的石棺、愛神維納斯雕像等大型展品,奧古斯都金幣、雕刻寶石、角鬥士陶燈等精美文物是首次在中國展出。
  • 策展人揭秘「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第101件展品
    在節目中,時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的尼爾·麥格雷戈(Neil Macgregor)借大英博物館的100件館藏,講述了人類長達兩百萬年的歷史。它播出後很受歡迎,同名書也登上了暢銷榜。2012年,大英博物館決定在廣播節目和書籍的基礎上,集合100件展品進行全球巡展。2014年,巡展正式啟動。迄今為止,這個展覽已經到過阿布達比、臺灣、東京、九州、神戶、佩斯、坎培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