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水而居,是現代人做的一場田園美夢。
日子周而復始,在嘈雜的人世奔波忙碌往往食不知味,而若是枕水而居,伴著悠悠水聲度過春夏秋冬,人心或許能放緩下來。
山間的泉聲叮叮咚咚繞著曲曲環環路,半輪山月升起時,枕著清泉便可入夢,再待次日醒來,陽光還未驅散山頭的霧靄,窗外的鶯啼便早早迎接著一天的到來。
沈從文《邊城》吸引人的,除了翠翠動人的愛情故事和邊陲小鎮的淳樸人情,便是那個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一個枕水而居的詩意世界。
吊腳樓靠山枕水,隔絕了外界的紛擾與喧譁,只有山間的風月路過時,會在杏花人家裡留下一彎剪影,或是蜿蜒的江水從吊腳樓潺潺流過,又帶走了無數人的夢境。人們的生活像那條沱江一般簡單而純淨。
古人幻想山水田園,山與水缺一不可。無山則不靈,有無水則不秀,有山有水,白日便看白雲出岫、倦鳥入林,夜間則枕月而眠,枕水入夢。
「錦溪碧湯湯,落花時泛香。釣船頻忘返,漁唱復悠揚……」周莊、錦溪、烏鎮、南潯……從一個個詩意名字裡走來的,是古老江南水鄉的身影。若是想體驗枕水而居的意境,最好的去處便是江南。
水是江南的靈魂,一座座石橋立於水上,蜿蜒的河流把兩岸人家的倒影拉得悠長,一葉葉輕舟在水上來去忘返,伴著夕陽在水上灑下的餘暉,浣洗的婦人在河邊洗著衣裳,漁人伴著悠揚歌聲泛舟而歸。
枕河而居的江南,與人最親密的便是靈秀的江南水,江南水溫柔恬淡,緩緩流過千年的光陰,也許是江南水的溫柔,也賦予了這裡人們柔軟的氣質,連方言都是軟糯的「吳儂軟語」。這種枕水而居的慢節奏的生活方式,「詩意棲居」的情懷,是很多人發自內心的嚮往。枕水而居,江南水擁有的恬淡氣質,恰恰是我們需要慰藉自己物質傷口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