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屯馬線全線將於六月二十七日通車,為市民提供貫通新界東西,同時連接九龍東的鐵路服務,開啟香港鐵路運輸的新裡程。六月二十六日上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由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陪同,在宋皇臺站出席主禮屯馬線全線通車慶祝典禮,並為站內的文物展櫃主持揭幕儀式,文物展櫃將展示車站挖掘期間發現的文物。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港鐵屯馬線項目是繼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以外,另一項在本屆政府落成啟用的重大運輸基建項目。屯馬線貫穿新界東部、西部與九龍地區的鐵路連接,是全港最長的鐵路,鐵路服務將擴展至九龍城和土瓜灣,不僅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和發展機會,也將為整個城市提供更全面通達的交通服務。
屯馬線全長約56公裡,設有27個車站,當中包括6個轉線站,接駁現有四條鐵路線,包括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
(左至右) 路政署署長陳派明先生、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陳美寶女士、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先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先生、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議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議員、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張仁良教授、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及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女士一同為屯馬線全線主持通車慶祝典禮。
香港花式跳繩會為屯馬線全線慶祝典禮帶來花式跳繩表演,象徵新鐵路聯繫社區,並帶來新動力。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表示,屯馬線將通過接駁其他四條鐵路線,進一步優化鐵路網絡。屯馬線以及其它鐵路項目是策略性鐵路發展,標示著香港政府及港鐵公司一直致力建設高效的公共運輸運輸服務,緊密連繫香港社區。港鐵會繼續推進發展新項目,完善香港鐵路網絡。
宋皇臺站現考古特色 車站首次常設文物展覽
文物保護是屯馬線建設中面對的挑戰之一。在宋皇臺站進行挖掘工程期間發掘宋元遺址,包括在香港首次發現一個結構良好的千年方形古井及二百多個考古遺蹟,涉及數千件重要器物,是香港近年重大考古發現。政府經諮詢後宣布原址保留大部分重要遺蹟,港鐵公司也修改了宋皇臺車站設計,結合考古元素,車站的裝飾和藝術設計凸顯地區歷史。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先生、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先生陪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參觀有關文物展櫃,由發展局執行秘書(古物古蹟)蕭麗娟女士講解在興建車站期間發掘的文物及特色。
港鐵公司更聯同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在宋皇臺站內常設展櫃,展出超過400件珍貴的出土文物,包括宋代貨幣、陶瓷及建築構件等,闡述宋元時期的歷史及考古的主要發現,市民可於通車後隨時到車站觀賞。將現址所挖掘出的文物作為車站常設及具規模展覽的安排,在香港鐵路歷史上實屬首次,令宋皇臺車站更添特色。
由香港陶藝家黃麗貞女士製作的《大地陶詞》在宋皇臺車站月臺展示,以當代手法呈現宋代美學
全港首條提供車廂載客情況提示的地鐵線
屯馬線將成為全港首條提供車廂載客情況顯示的鐵路線,列車通過將重量信號傳輸至控制電腦,從而讓乘客在站臺獲取實時乘車資訊,主動選擇較多空間的位置上下車,優化出行感受。此外,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會採取新的技術為乘客提供新的乘車體驗,車站服務團隊會聯同機器人助理組成流動服務隊,走入大堂主動為乘客提供包括查詢及處理票務等服務。車站還會有其他機器人擔任清潔工作、協助車站職員處理站務,以及提示乘客安全使用扶手電梯。
紅磡站新月臺已率先啟用 未來將成為轉線樞紐
屯馬線全線通車,除增加兩個新車站外,現時何文田站和紅磡站的新站臺也一併啟用。現時紅磡站是東鐵線、西鐵線的終點站,屯馬線通車後,西鐵線將成為屯馬線的一部份,紅磡站亦會成為屯馬線和東鐵線的轉線站,屆時東鐵線的乘客需要由現時的東鐵線月臺,前往新的屯馬線月臺轉車,去往更多的目的地。紅磡站新月臺已於6月20日率先啟用,新建的兩層月臺比現有月臺更寬敞,升級後的車站大堂亦增加了新的出入口、出入閘機、售票機、座椅等設施,為乘客提供一個更便捷舒適的旅程。待未來東鐵線過海段開通後,跨境旅客乘搭東鐵線可直接到達香港島,屆時紅磡站將會升級成為貫通東西南北的轉線樞紐。
紅磡站新月臺
為慶祝屯馬線通車,港鐵公司將推出一系列車費優惠。此外,6月27日公司特別安排「屯馬線全線通車首日特別班」列車,早上5時50分由宋皇臺開出,前往屯門,與市民一同慶祝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