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發展,南京審計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建設成果豐碩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南京審計大學是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與江蘇省「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學校現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審計、會計、金融、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電子信息)。今天展示的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是江蘇高校「優勢學科」,設置審計學、會計學、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等研究方向,碩士點分別設在政府審計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

政府審計學院:從「專業」到「就業」,把審計特色做到極致

南京審計大學政府審計學院是培養審計人才的搖籃,是國家審計後備役的集結地,學院與審計署以及各政府審計機關聯繫密切,定位十分明確:建設審計理論研究基地,培養多層次高素質審計專業人才,打造服務國家治理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審計智庫。

審計學是學院的王牌專業,穩居全國第一,這使南審的審計特色真正得到彰顯,成為國內名符其實的審計專業領跑者。

審計學專業曾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全國首批)、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江蘇省A類品牌專業和江蘇省一流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AEP)大陸唯一合作院校、公辦本科大學審計學專業排名第一。

學院同時擁有審計學學術碩士和審計專業碩士(MAud)學位授予權,是全國首批審計專業碩士培養單位。2015年,作為審計碩士授權單位,第一次參加全國評估,在33個參評單位中綜合得分列全國第一。2019年,「審計碩士實踐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獲得江蘇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獎。2017年,「審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國際化」獲得江蘇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江蘇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獎。江蘇省研究生培養年度質量報告顯示,學校2016屆畢業的研究生母校滿意度100%,列全省第一。

審計學團隊教學成果豐碩,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和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獲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審計學基礎》獲批國家級精品課程,《內部審計學》《審計學通論》《政府審計學》《內部控制學》獲批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Theory and Frontier Practice of National Audit》《Audit and Assurance》獲批江蘇高校省級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省級留學生課程。

政府審計學院師資結構合理,在政府審計、內部審計、會計師審計方向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學院現有教師70人,其中教授18人(佔比25%),副教授18人(佔比25%),博士生導師4人。

政府審計學院院長周維培是一名資深審計人。他曾任審計署辦公廳副司級審計員兼調研處處長,外事司副司長,監察人事審計局局長,國際合作司司長,辦公廳主任。2018年,任我校政府審計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審計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所屬「審計數據服務」(TC295)技術委員會主席。

優秀教師中,省部級以上人才稱號和學術兼職包括: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財政部會計學術領軍後備人才2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6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5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5人;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諮詢專家、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商業會計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內部審計協會會長與秘書長等,多次參與審計相關法律法規準則的制定與修訂工作。

學院圍繞審計特色,取得一系列突出科研業績與成果,包括: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衛生計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方法研究」;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一、二、三期項目立項建設學科、工商管理學科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等級為B,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江蘇第三(全國前15%,非博士學位授權點排名第一);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等。

近年,審計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境內外升學率在24%以上。據麥可思報告統計,就業專業相關度為88%,顯著超過同類專業;薪資水平高於同類專業10%以上。學院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審計署及地方審計機關、金融、稅務以及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和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優秀畢業生層出不窮,並且在各個行業各個崗位上都廣受歡迎,以專業和敬業贏得尊重。

商學院:從「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兩手抓兩手都很硬

商學院擁有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物流工程和工商管理(MBA)4個碩士學位點,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4個本科專業以及工商管理(金融企業管理)、工商管理(管理審計)兩個專業方向。學院擁有江蘇高校審計信息工程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三期項目工商管理學科。

2020年1月,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中,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工商管理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依託於企業管理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建有工商管理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科研力量雄厚。

學院下設工商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市場營銷系和物流管理系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和審計評估研究院。現有教職工65人,專職教師58人,博士學位教師佔比91%,高級職稱教師佔比54%,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江蘇省人才工程稱號16人。

近年來,學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6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課題90餘項,完成學術專著30餘部,在Energy、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管理科學學報》《中國管理科學》《中國工業經濟》等國內外權威及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各類獎項10餘項。

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品牌合作項目為與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第86名的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合作「3+2」商科碩士項目。學院還先後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克萊蒙特研究大學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韓國忠南大學、匈牙利佩奇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建立了學歷教育、學生交換、師資互換等對接項目,與美國信息系統審計與控制協會(ISACA)的合作也極為深入。

學院通過專業培訓和企業合作等方式開展社會服務,特別是結合學校「大審計」平臺的辦學特色,在計算機審計、信息系統審計領域為審計署機關、署駐各地方特派辦、派出局、地方審計機構培訓了大量的信息系統審計業務人員和註冊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和影響力。

商學院還十分重視學術交流。2019年10月,由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協同促進中心、南京審計大學商學院、南京審計大學MBA教育中心等聯合承辦的「第二屆MBA培養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論壇暨第八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在南京審計大學舉行。來自全國180多所高校創新創業領域的著名學者和骨幹教師、相關企業與行業實踐者近400人齊聚南京浦口,圍繞「創新創業的學術研究與教育理念」「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設計」「MBA培養院校創新創業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創新創業協同促進中心的協同機制」等主題展開了熱烈的研討。

除了第一課堂很硬,商學院非常重視第二課堂的培養。學院積極參與組織學生參與全國以及全球各類賽事。2018年,學院組織學生參加(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劃大賽中國賽區和全球賽區比賽,分別斬獲金銀獎。

2019年6月,商學院2016、2017級黃越、吳瑕等4位同學在全國大學生智慧供應鏈創新創業挑戰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物流系譚佳音、徐寧老師擔任本次參賽指導老師。在今年的「全國大學生物流仿真設計大賽」和「全球供應鏈建模設計大賽」上,商學院2017級學生錢科成、冀榮根、姜菲等14人組成的4支參賽隊伍先後斬獲全國三等獎、省級一等獎、二等獎多個獎項。今年首次由工商管理系老師指導的GMC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國賽中,以商學院學生為主的8支隊伍取得了3個全國二等獎和5個三等獎的驕人成績。

會計學院:從「課程思政」到「特色人才培養」,資深學院書寫新華章

會計學院是我校最早設置的院系之一,現有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兩個專業。學院擁有會計學學術碩士和會計專業碩士(MPAcc)學位授予權。辦學30餘年來,會計學院向國家機關、金融機構及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輸送大批畢業生,成為我國會計行業和審計行業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

2019年中國大學會計學排行榜上,在全國招收會計學專業的近千所高校中,南京審計大大學會計學位列30位。會計學於2019年成為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會計(審計)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會計學」專業為江蘇省特色專業,省級工商管理重點專業類的核心專業和校級品牌專業,「會計實驗與創新實踐教育中心」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澳合作辦學項目是江蘇省首批「中外合作辦學高水平示範性建設工程項目」。

會計學院現有教師8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47人,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兼備的師資隊伍。江蘇省「333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擁有教育部會計學專業教育指導分委員會成員,財政部會計學術領軍人才,財政部政府會計準則委員會第一屆諮詢專家,江蘇省會計領軍人才,江蘇省青藍工程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骨幹教師,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蘇省內部控制諮詢專家,江蘇省管理會計諮詢專家等優秀人才。

學院擁有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卓越會計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分別在2013年、2017年獲得江蘇省教學成果(高等教育類)二等獎,《高級財務會計》是國家精品在線課程(2019),《財務管理》獲批江蘇省精品課程建設課程,《Financial management》《Management Accounting》《Accounting system》《Accounting》課程獲省級全英文精品課程建設立項,管理會計教學團隊和財務管理教學團隊為校級優秀教學團隊,《成本會計》為校級精品課程。

由南京審計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中心聯合打造,董必榮教授領銜,路國平、黃中生、張興亮、鄢志娟等多位名師主講的課程——《會計學》,2019年12月26日上線中國大學MOOC。課程被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遴選為報送教育部課程思政的10個典型案例之一,還被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典型案例之一報送教育部。

會計學院先後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蘇省哲社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數十項。積極參與有關國家標準的編制,承擔省有關廳局、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橫向課題,完成專著、編著10餘部。

經過長期的專業建設,會計學專業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培養模式:「國內學歷教育+國外學歷教育」「國內學歷教育+國外執業資格教育」以及「產學合作協同育人」三種特色人才培養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4個特色專業項目:會計學(中澳項目),會計學(CPA Canada),會計學(AICPA),會計學(CMA)。

2018年12月考季中,會計學院ACCA方向班在《戰略商業領袖(Strategic Business Leader)》課程中取得了73%的優異通過率(全球平均通過率為48%),比全球平均通過率高出25%!2016級金文玥同學在2019年3月舉行的全球統考中,獲得《高級財務管理(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課程全球單科成績第一名!她還曾在2018年12月考季中曾經獲得《高級業績管理(Adv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課程的大陸第一。截止目前,我校已有3名同學獲得了單科成績全球第一,36人次獲大陸第一。

2019年,學院開設了會計學(智能會計方向)專業,致力於培養適應以「大智移雲」為標誌的智能時代的高素質、國際化人才。

在學院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學生整體就業率高自不必說,近年來畢業生升學率均超過30%。中澳合作項目已經畢業的12屆共854名學生同時獲得了南京審計大學管理學學士和科廷大學商學學士學位。其中的629名畢業生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莫納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特色發展,南京審計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建設成果豐碩
    中國江蘇網訊 南京審計大學是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與江蘇省「三部一省」共建高校,學校現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公共管理)、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審計、會計、金融、工商管理、國際商務、法律、應用統計、電子信息)。今天展示的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
  • 河海大學全面加強研究生院建設 成果豐碩
    河海大學全面加強研究生院建設 成果豐碩 2008-03-03   河海大學於2002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以來,依據教育部頒布的《研究生院設置暫行規定》,全面加強研究生院建設,
  • 南京審計大學憑什麼分數這麼高?學科評估差勁,分數比大半211高
    作為中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南京審計大學,同樣也是很多人所報考的院校,每年分數線幾乎超過一半211工程大學錄取分。然而南京審計大學在學科評估中卻差強人意,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審計大學有三個學科入選,分別是工商管理(B)、應用經濟學(C)、理論經濟學(C-)。同時作為一所1983年才建校的高校,1993年升本科,2013年才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15年改名南京審計大學,至今沒有博士授予權。相比之下,隔壁南京工業大學81年就是首批碩士、博士授權單位。
  • ...2020)全國高等學校經管院長本科教學聯席會議在南京審計大學召開
    會議開幕式由南京審計大學副校長董必榮主持。開幕式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長王衛權、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邵進、南京審計大學校長劉旺洪先後致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發表講話。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社長王衛權、南京審計大學副校長董必榮分別主持大會主題報告。
  • 首屆「華南公共治理高峰論壇暨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研討會在華南...
    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這充分彰顯出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剛結束不久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目標,擎畫了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藍圖。
  • 南京審計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出爐,19年錄取分數線及位次可參考
    南京審計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出爐,19年錄取分數線及位次可參考說到南京審計大學,可能有考生感到陌生,因為該大學既不在985、211大學之列,也不在雙一流之內。南京審計大學就是一所普通的大學。不過,說它普通卻又不普通,要知道該校是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2011年南京審計大學成為教育部、審計署、財政部和江蘇省三部一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審計為主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大學。從學科實力來看,南京審計大學學科建設成效顯著。該校的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 浙江工商大學王牌專業是什麼,工商管理
    浙商大經歷了百餘年的發展,現今已經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全國一流的財經類大學。此專業目前開設有戰略管理、創新管理、運營管理、大數據挖掘分析、商務智能、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商業模擬、客戶關係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管理運籌學等一批優質課程。 一飛沖天的姿態依賴於厚積薄發的努力。近些年來,工商管理所屬的工商管理學科實力和聲譽的穩步提升,在國家級科研項目等方面成果頗多,為專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一線調研|以一流學科建設引領高水平大學發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學在培養優秀人才、集聚創新資源、服務社會發展、促進民族振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以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總書記關於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目標,加快建設一流學科,著力提升教學質量,持續改善辦學條件,不斷增強服務能力,推動學校從「氣象人才搖籃」快速嬗變為高水平綜合大學,在世界學校排名中大幅躍升。
  • 浙江工商大學開展與中國人民大學深化合作學科建設研討會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林曉瑩) 「組建高水平教研平臺,是突破學科發展瓶頸的關鍵一招。人大帶來經濟學大智慧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學學科的新希望。」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科代表趙連閣教授在浙江工商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深化合作學科建設研討會上見到16位人大學科教授前來傳經送寶備受鼓舞。
  • 南京審計大學:招生資料、全國錄取分數線及山東專業投檔分數線
    南京審計大學招生資料南京審計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浦口校區地址為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雨山西路86號。學校始建於1983年,建校時校名為南京財貿學院。
  •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專訪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EMBA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肖明明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2020-11-06 13:57 播放次數:4046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坐落於蒼翠拱衛的嶽麓山畔
  • 國家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工商管理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諮詢會在津...
    南開新聞網訊7月2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工商管理學科「十四五」發展戰略專家諮詢會在津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南開大學商學院、南開大學創業研究中心承辦。白長虹向與會青年學者介紹了南開大學商學院的歷史與研究發展情況。他指出,中國百年商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藉助此次會議的召開,匯聚專家智慧,繼往開來,共同研討學科發展的戰略規劃,重大意義、深遠影響。為支持配合學科規劃項目的開展,《南開管理評論》將對具有導向性、前瞻性、探索性的研究成果做好傳播與推廣。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概況
    暨南大學成立於1906年,是著名的華僑學府,也是國家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暨南大學是我國最早開展商科教育的國立高等學府之一。建國以後,暨南大學管理學科得到不斷發展。
  • 華僑大學:以一流學科建設推進一流大學建設!
    在上海軟科發布的2020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華大16個學科上榜,其中哲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等3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20%,機械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等2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30%,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數學、軟體工程等5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40%,中國語言文學、化學、公共管理、法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外國語言文學等6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50%。
  • 長三角財經類大學排名,浙江工商第2,南京財經第5,安徽財經第7
    而財經專業是專門研究經濟和金融方面的學科,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和指導,所以在一地區財經類大學的發展倍受矚目。那麼在這一地區,哪些財經類大學的實力最強呢?1、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是我國最好的財經類大學,211和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地處上海,地理優勢明顯,每年吸引眾多高分的同學報考,實力強大。
  • 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北京工商大學進步「飛速」!
    以金培松、姚國雄等老一代專家為代表的著名教授為食品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歷史積澱,食品學科已形成了院士領軍的科研傳統及研究實力,確立了以科研創新為主導,以教學基地與人才隊伍為基礎,以強化實踐教學為辦學特色,以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策略為手段,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相融,知識與能力並重,人品與才幹相長的人才培養目標。
  • 南京工業大學2021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碩士(MBA)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永恆主題,聚焦高水平大學建設和一流學科創建,固本強源,協同創新,奮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5位老教授頒發首屆學科建設終身成就獎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紅玲,湖北省潛江市市委書記吳祖雲,南京審計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尹平,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五邑大學研究生學院黨總支部書記費明勝,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梅寧,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毛春生,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曉華,深圳諮詢公司董事長昌智,北京星聯芒果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光,山東中廣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欽
  • 凝練重點 優化結構 學科建設成果顯著
    ,合作加深;黨建工作和學生工作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社會服務規範發展,貢獻突出;校園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面貌一新;後勤服務理順機制,保障有力;精神文明建設齊抓共進,成果喜人。   「十五」期間,清華大學學科建設以國家現代化戰略需求為導向,強化工程技術學科群體優勢;以原始性創新為目標,加強基礎學科建設;以提高水平、突出特色為宗旨,發展人文與社會科學、管理和藝術學科;瞄準國際前沿、促進學科交叉,力爭在信息、能源、生命和納米科技領域實現重要突破為思路,基本完成了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
  • 重慶工商大學和重慶交通大學,特色鮮明的重慶市屬重點高校
    重慶交通大學創辦於1951年,是一所交通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重慶工商大學是重慶市唯一公立的財經類普通本科高校,於2002年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併組建而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3個一級學科評估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