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道縣:古法榨茶油

2020-12-12 新華社新媒體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家傳統手工油茶加工作坊裡,有一臺木製的古老榨油機,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工人通過柴火烘乾茶籽、碾制茶粉、製作茶餅、摏榨、過濾等傳統工序壓榨茶油,供應市場。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烘乾茶籽。CICPHOTO/周鳳連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通過牛拉石碾子碾制油茶籽粉。CICPHOTO/何紅福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蒸製油茶籽粉。CICPHOTO/何紅福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蒸烘茶粉。CICPHOTO/周鳳連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製作茶餅。CICPHOTO/周鳳連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製作茶餅。CICPHOTO/周鳳連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往榨油機裡安裝茶餅。CICPHOTO/周鳳連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往榨油機裡安裝茶餅。CICPHOTO/何紅福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壓榨茶油。CICPHOTO/何紅福 攝

↑2020年11月29日,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一油茶加工作坊裡,工人在查看剛壓榨出來的茶油。CICPHOTO/何紅福 攝

編輯:馬蘭

相關焦點

  • 視頻丨道縣:古法榨茶油 油香迎豐收
    古法壓榨工藝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吳新華)油還是古法壓榨的香。近日,筆者走訪發現,永州市道縣祥林鋪鎮上渡村至今仍保留著壓榨茶油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
  • 道縣土法榨茶油 一榨滿屋香
    紅網時刻永州12月22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鄧輝 譚誠)12月21日,在永州道縣審章塘瑤族鄉篩子塘村一土牆砌成的榨油房內,幾個村民正在忙碌,生火的生火,碾磨的碾磨,包裹的打著草,茶油的芳香瀰漫在空氣裡……這是當地人在用土法榨茶油。
  • 古法榨茶油 滴滴皆鄉愁
    紅網時刻記者 於佳麗 通訊員 蔣克青 陳旺勝 楊成 道縣報導 12月21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林鋪鎮上渡村,老師傅正在採用古法壓榨茶油。古法壓榨茶油製作過程包括烘乾茶籽、碾制茶粉、製作茶餅、壓榨、過濾沉澱等工序。
  • 湖南道縣:土法壓榨茶油受青睞
    入冬以來,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林鋪鎮上渡村的油茶種植合作社油坊沿用原始方法壓榨茶油。經過烘乾茶籽、碾制茶粉、製作茶餅、壓榨、過濾沉澱等工序,一粒粒茶籽變成了黃燦燦的茶油。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土法榨茶油技藝」榨出的茶油質量好、保質期長,深受市場青睞。
  • 道縣非遺技藝——土法壓榨茶油
    入冬以來,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祥林鋪鎮上渡村的油坊,開始沿用原始方法壓榨茶油,整個製作過程包括烘乾茶籽、碾制茶粉、製作茶餅、壓榨、過濾沉澱等工序,各個環節全部通過人工操作,經過一系列的工序後,一粒粒茶籽變成了一滴滴黃燦燦的茶油。目前,該油坊採用的「土法榨茶油技藝」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保護並傳承下來。手工榨出的茶油質量好、保質期長,深受市場青睞。(通訊員 蔣克青 陳旺勝)
  • 道縣首批市級非遺傳承基地揭牌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道縣站記者 李勝全 通訊員 王建文 田赤英)12月2日,道縣首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土法榨茶油技藝」揭牌儀式在湖南省道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道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縣文化館相關負責人王建文為傳承基地揭牌。
  • 低溫冷榨的茶油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冷榨的茶油貴一些?
    選購茶油的時候,我們一般會遇到三種工藝的產品:熱榨茶油、冷榨茶油及浸出茶油。其中冷榨茶油價格高、營養高。那麼你知道冷榨茶油到底有什麼好處、貴在哪兒嗎?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低溫冷榨茶油。一、什麼是冷榨茶油低溫冷榨茶油,即通過冷榨法獲取的茶油,一般是是在低溫條件下(低於60℃),用物理機械巨大的壓力直接壓榨出油。
  • 土榨茶油好,還是品牌茶油好?綠油農業教你如何鑑別好茶油
    現在越來越多家庭為推崇「原生態」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惜千裡從鄉下購買「土榨茶油」回家做菜,但是土榨茶油真的這麼好嗎?千萬別再被土榨油「套路」了,綠油農業帶你去漲漲知識。什麼是土榨茶油?土茶油,又稱毛茶油,用傳統土辦法榨取的只經過簡單過濾處理的茶籽油。
  • 生態茶油廣告登陸紐約時代廣場,洞口劉成將湖南茶油帶出國門!
    湖南生態茶油走出國門、登世界舞臺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吆喝著要給世界加油的,正是湖南洞口的劉成。「我產茶油、賣茶油,自然想到要為世界加油。」鼎盛時期,油榨山上有48家油坊,劉成的爺爺就曾守著祖上傳下來的一間油坊,一直傳承到劉成的父親劉興石手中。對油茶深厚的感情,使劉成全身心投入到油茶產業中。從世代傳承的木榨坊發展成現代化生產工廠,從自留地裡的幾畝油茶林發展到3萬餘畝油茶基地。劉成一直秉承「匠心成就一滴好油」的精神。  「而且我估摸,這個時候進行跨國廣告推廣,費用更便宜些。」
  • 道縣兩非遺項目成為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
    紅網時刻11月11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田赤英 王建文)11月9日,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非遺產業扶貧直播活動在冷水灘舉行。道縣「道州洗風藥習俗」「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成為第一批永州市非遺傳習所、傳承基地,兩個項目成為非遺傳承基地後,將更利於充分發揮其保護傳承作用。道縣「道州洗風藥習俗」,端午時節,道縣群眾有著艾葉插堂、洗「風藥」澡、吃「風藥」蛋的習俗。
  • 又到榨茶油的季節了,你知道茶油是怎麼榨出來的嗎?
    現在純粹手工壓榨的茶油很少見了,很多採用半機械化榨油法。「土法榨茶油」常規的製作工藝是,先將乾淨的油茶籽粉碎、熱蒸,再用稻草裹成餅狀來壓榨。 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咱們茶陵手工壓榨茶油的全過程
  • 開化山茶油開榨啦!祭祀儀式重現,千年傳統技藝令人驚嘆!
    「開榨了!吼吼吼吼!」12月16日,在蘇莊鎮永宗山茶油專業合作社,在祭油榨王儀式過後,傳統的手工壓榨山茶油開榨了。伴隨著聲聲號子聲,石錘富有節奏地敲擊在木桿上,一滴滴色澤金黃的山茶油從木槽中緩緩流出,芳香四溢。
  • 文化經典傳承:寒露時節山裡撿山茶籽,曬山茶籽,古法榨山茶籽油
    承古法,源自然,古法榨山茶籽油。山茶子以前老家的山裡漫山遍野都是山茶樹,寒露時節都去山裡撿山茶子用來榨山茶油。我們一大家子挑上籮筐,拿上蛇皮袋,背跨柴刀,就進山撿山茶籽了。茶籽採摘回家暴曬後剝殼再暴曬,曬乾後挑至榨油工坊,榨出新鮮黃亮的茶油。早在古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用古法壓榨茶籽油,發現其高營養價值並開始食用,《本草綱目》:「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嗽、去疾垢……」。《農政全書》中有山茶籽油可療痔瘡、退溼熱的記錄。《本草綱目拾遺》說,茶油可潤腸、清胃,解毒殺菌。
  • 老家榨茶油啦!茶油就這樣榨出來的!滿滿的回憶!
    別看茶籽一個個黑乎乎的,榨出來的茶油可香了。「土法榨茶油」常規的製作工藝是,先將乾淨的油茶籽粉碎、熱蒸,再用稻草裹成餅狀來壓榨。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榨茶油吧!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哦~孕婦在孕期食用茶油不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十分有益。嬰幼兒及兒童食用茶油可利氣、通便、消火、助消化,對促進骨髂等身體發育很有幫助。老年人食用茶油可以去火、養顏、明目、烏髮、抑制衰老,對慢性咽炎和預防人體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系統疾病有很好的療效。茶油又能抗紫外光,防止曬斑及去皺紋。
  • 「翼天文旅集團」靈山工匠小鎮茶油·工坊著古法手工釀造
    【翼天文旅集團】靈山工匠小鎮茶油·工坊著古法手工釀造茶花油是一種美味。為了捕捉人們的味蕾,它需要小心管理。它是「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和對的人」的具體表現。好的茶油色澤鮮亮,在口中有一種天然的茶香……2001年,廣信區被國家林業局授予「油茶之鄉」榮譽稱號。廣信區有76.5萬畝山茶林。年茶油產量1.23萬噸,年茶油產量3000多噸,茶餅7216噸。由此可見,上饒人對茶油的重視和喜愛。隨著現代機械的普及,雖然提高了茶油的產量,但古老的榨油方法卻逐漸被遺忘。
  • 洞口劉成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大熒幕,帶湖南茶油品牌走向世界舞臺
    原標題:洞口劉成亮相紐約時代廣場大熒幕,帶湖南茶油品牌走向世界舞臺美國紐約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10時,在疫情肆虐下,紐約時代廣場已看不到各種膚色奔湧的人潮。然而這裡仍然還有眾多國際大牌在林立高樓間的LED上「霸屏」。突然,廣場上納斯達克和路透社巨幅LED屏上,一位身著藍色西服、咧嘴憨笑的中國男子強勢霸屏,同時還出現一行巨幅漢字:「華夏康茶油,為世界加油」。
  • 隔著屏幕都聞到香味:南方農村土法榨茶油全過程,把北方人看呆!
    茶對於北方人來說,茶樹種植充滿神秘,更不知道還有種油叫茶油。圖說故事,最近筆者到江西省贛州市的虔心小鎮走訪,發現這裡有一家油坊,幾個當地人正在忙碌,生火的生火,碾磨的碾磨,包裹的打著草,房內傳來陣陣油的香味。
  • 土榨茶油好還是精煉茶油好?終於有答案了!
    關於土榨茶油和精煉茶油的說法一直爭議都比較大,有的人認為土榨茶油好,有人認為精煉茶油好,到底精煉油好還是土榨油好,依然還有很多人舉棋不定,為了大家今後在選購茶油方面能夠滿足自身需求,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精煉茶油和土榨茶油的優劣。
  • 縉雲:古法榨制山茶油香滿街 去苦澀味出優質油
    記者通過了解,原來是蘭口村有好幾個家庭作坊正在替人榨制山茶油,難怪香滿街路。  日前,記者前往該村打探,體驗了一番古法榨油工序和茶油特有馨香。  早上8點多,從縣城方向沿著330國道一直往南走,進入蘭口村地界,不久就看到了一家榨油坊,名為林忠榨油廠。只見門前堆放著各種包包和塑料桶,裡面都裝著山茶籽。
  • 道縣兩非遺項目成為永州市首批非遺傳承基地
    紅網道縣分站11月10 日訊(田赤英 王建文)11月9日,永州市第一批非遺傳承基地授牌儀式暨非遺產業扶貧直播活動在冷水灘百年血鴨店舉行。道縣「道州洗風藥習俗」、「道州土法榨茶油技藝」成為永州市第一批非遺傳承基地,兩個項目成為非遺傳承基地後,將更利於充分發揮其保護傳承作用。[編輯:義飛雲 ]【來源:道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