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鑑賞》:300年來第一次從文章學、義理學角度鑑賞古文

2021-02-19 立品圖書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古文觀止鑑賞》的主編張高評教授。我分三個方面來談《古文觀止鑑賞》這部書的亮點和價值。

第一,《古文觀止》賦予人文軟實力。

清朝的吳楚材叔侄編寫的《古文觀止》,刊行於清康熙三十七年,西元一六九八年,到現在大概三百一十年。這部書,體現的雅俗共賞、具體而微的中華文化精華,是「傳統智慧」的結晶,「人文素養」的指標。這部書,可以是「語文表達」的推進器,更可以成為「人文軟實力」的大補貼。在未來十年後,就算是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這部書中所體現了創意的個案、發想的歷程、溝通的模式、表達的藝術,以及演繹批判思考的能力,仍然值得借鑑參考。

《古文觀止》這部書,更展現了思想、美感、幽默、愛心、溫馨、關懷,都是人文的軟實力,為人工智慧AI所欠缺的元素。這些都印證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奈伊所提出:人文的軟實力。也更加印證了美國矽谷AI工程師李開復所言:「AI時代,文科更有意思了!」所謂文科更有意思,就是人文的思考、人文軟實力正式發揮的時候,因為機器人不會思考,缺乏創意,「當科技走入黑暗角落的時候,人文就是照亮黑暗的蠟燭!」《古文觀止》一書,正是先民智慧薈萃的寶庫,黑暗的明燈。

第二,《古文觀止鑑賞》的特色。

我所主編的《古文觀止鑑賞》這部書,在1999年的時候,由臺灣南一書局出版。這部《鑑賞》的最大特色,是「從文章學角度鑑賞古文」,發揮詞章學、散文學、古文義法之專業,主要的功能,是旨在藉助秦漢以來,以訖明清的古文,除了吳楚材叔侄所編選的《古文觀止》之外,我又外加了清代古文12篇,所以總共234篇。《古文觀止》是可以接續中國文化的道統。對於中學生讀古文,了解中華文化,甚至於接觸人文軟實力,應該是屬於很好的一部教材。從1999年推出以來,大概在臺灣已經銷售量10萬餘套,深受臺灣師生的讚賞。

那麼,我想談到,這部書為什麼要從「文章學角度」鑑賞古文呢?

 

從1985年以來,有一股鑑賞熱,比如唐詩鑑賞詞典、宋詞鑑賞詞典、詩經鑑賞詞典、楚辭鑑賞詞典、古典小說鑑賞詞典等等,這些鑑賞詞典,多是鑑賞內容、義意的闡發,來說明這些古典的韻文、古典的文學,它有什麼樣的內涵。但是幾乎都忽略了形式、技巧方面

 

古文義法的法,本來講的就是形式、技巧,所以這個形式、技巧和內容、思想應該相輔相成,必須和諧統一,但是我們長期以來,談到文學,通常只注重內容、思想,忽略了形式技巧。所以,這部《古文觀止鑑賞》,我作為主編,希望能在這一點上能有所突破。比如繪畫理論,它也是透過形來傳神,借形傳神,形,就是形式、技巧;神,就是內容、思想。如果沒有形而下的形式、技巧,那麼形而上的內容、含義就沒有辦法寄託、沒有辦法體現出來。所以這種形式技巧、藝術手法也是很重要的。所以這部《古文觀止鑑賞》,特別從藝術技巧、寫作手法的角度去鑑賞古文,正是這部書的亮點和特色。

如果只看古文的內涵、意義、思想,是看不出它的寫作手法,必須額外去作專攻、研究、探討。所以,《古文觀止鑑賞》這部書的就特別注重詞章學、古文作法、古文義法。如果平常不熟悉古文,就更難看出其中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古文義法,在「法」的層面,是一直在書中所強調的「文章學的角度」。

當時,我在主編這套《古文觀止鑑賞》的時候,集合當時從臺北到高雄,14所名校的名師,參加撰稿鑑賞。我本身是專攻《左傳》文章義法以及《史記》的敘事手法。所以我要求其他14為名師要「從文章學角度鑑賞古文」,如果有未達到標準的,我都要加以訂正、潤色,當然也都是從「文章學的角度」來撰寫的。

誠如這部書臺灣版的封面,我特意標榜了這樣一句話,說:「這部書是三百年來,第一部從文章學角度來鑑賞古文」,這個絕對不是沒有根據的話,這是根據內涵來說的。因此,234篇古文,每篇古文我都會提示2~3 重要的藝術技巧或寫作手法。我們讀者如果知道能體會古文之美、體會古文之妙,方才對於他學習古文或者操作古文,甚至於將來從古文領悟到文章作法。所以藝術手法、寫作技巧,是這部書所強調的。

第三,《古文觀止鑑賞》的價值。

(一)進修的寶鑑(註:即寶典之意)

散文堪稱三千年來文壇的常青樹,薪傳了豐富的民族這一會,保存了優質的文化傳統,積累了許多的文學遺產,提供了大量研究「人文軟實力」的啟示,更展現出多彩多姿的應對談說之方,以及詞章寫作的典範;歷代儒者倡導的經世致用之學,《古文觀止》這部書,的確有非常多的體現,真足以囊括無遺。

(二)寫作的指南。

大抵來說,春秋時期的古文,貴在敘事,且敘事藝術可謂登峰造極;戰國時期的古文,工於議論,比如《戰國策》就很典型。到了六朝隋唐時期的古文,從詞賦來看,轉向描寫兼抒情;兩宋時期的古文,是匯通了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等諸法而和諧統一,比如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就是其中的典型。宋代的古文,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創新發明為主。至於明代的古文、清代的古文,亦各有擅長。學習古文,或尊秦漢,或宗唐宋,各有偏好而已,無所謂優劣可否,只是風格特殊不一樣而已。《古文觀止鑑賞》一書,學生作文的指南。這是針對學生,或者是作家在從事寫作創作時,本書可謂是其絕佳的指南針。

 

(三)作文的教學。

因為有了這本一部《古文觀止鑑賞》作指南,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教作文寫作中,老師教學生,如何寫一篇內容豐富,文採斐然的精彩文章,這是語文教育很重要的一環。那麼學生的表達能力的精進,是教師責無旁貸的使命。《古文觀止鑑賞》這部書,總共234篇,每一篇都有一個「深究與鑑賞」這樣的單元,從詞章學的觀點來欣賞古文的美感,從義理學的角度來體悟古文的哲理玄妙。那麼可以說,這部《古文觀止鑑賞》具備考據的真、哲學思想的善、文學藝術的美,這三者完美的結合,就能完整的鑑賞古文。那麼,教師在從事教學的時候,無論是在古文教學還是作文教學的時候,能夠提供這麼多的啟發,應該可以從《古文觀止鑑賞》這一部書中得到一些借鏡。《古文觀止鑑賞》中所提示的種種寫作手法,的確可以提高作文水平,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作家創作,都是很好的指引。

(四)研究的津梁。

學術界對古文的研究,相對於詩、詞、曲、小說、戲劇,顯得寂寞冷清。《古文觀止鑑賞》的「深究與鑑賞」,可以提供學術界很多啟示和觸發。這次大陸出版《古文觀止鑑賞》,對於研究歷代的古文,無論是古代的古文還是近代的古文,都有助於古文更深、更廣之研究。

謝謝各位!

 

張高評

相關焦點

  • 《古文觀止鑑賞》:一冊在手,便可與古相接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叢林中,一詩一文可謂兩大主幹;而在汗牛充棟的詩、文選本中,《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最稱翹楚。這兩種分別編著於清代康、乾年間的選本,在數百年傳播歷程中廣受讀者喜愛,家傳戶誦,已成為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經典讀本。若就二者作一比較,則《唐詩三百首》選詩僅有唐一代,在範圍上稍嫌狹小;而《古文觀止》選文上自先秦,下迄明末,歷時兩千餘年,其涵蓋面便要廣闊許多。
  • 《古文觀止鑑賞》:一冊在手,便可與古相接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叢林中,一詩一文可謂兩大主幹;而在汗牛充棟的詩、文選本中,《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最稱翹楚。這兩種分別編著於清代康、乾年間的選本,在數百年傳播歷程中廣受讀者喜愛,家傳戶誦,已成為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經典讀本。若就二者作一比較,則《唐詩三百首》選詩僅有唐一代,在範圍上稍嫌狹小;而《古文觀止》選文上自先秦,下迄明末,歷時兩千餘年,其涵蓋面便要廣闊許多。
  • 鑑賞《古文觀止》 感受唐文韻美
    (原標題:鑑賞《古文觀止》 感受唐文韻美) 昨日,成都市民道德講堂在成都圖書館開展
  • 《古文觀止》真的很經典嗎?諸子百家的作品竟然一篇未選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代散文選本,當時主要是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也就是教材。《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古文,題名「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許多人認為《古文觀止》選擇的文章都是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佳作。
  • 如何鑑賞詩文?宇靈有話說
    可以這樣說,要想學習詩詞、讀懂詩詞,詩詞鑑賞能力是必須具備的。但有一點,無論是詩詞還是古文,它們的鑑賞角度及方法都特別廣泛。就《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這本書而言,編者記述的大部分內容是與詩詞鑑賞有關的,極少部分談到了古代散文。各大作家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筆錄了其感悟與解讀之法,對詩詞愛好者來說,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
  • 楊絳主動作序推薦,這部百字版《古文觀止》,孩子古文入門必讀
    她認為,如果人生中只能推薦一本書,那這本書必然是《古文觀止》。她坦誠道,當年自己被外派到巴勒斯坦當駐外記者的時候,唯一帶的一本中文書,就是《古文觀止》。之所以選擇《古文觀止》,一是因為裡面選題多樣,內容豐富。二是選集中的文章都是古代文章之精華,既有趣,又有味,還能積累寫作素材,向古人學習作文的方法。
  • 《古文觀止》新發現清代文章 或填補300年空白 (1/4)
    》新發現清代文章 或填補300年空白 (1/4) "← →"翻頁 日前,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收藏協會會長饒澤祥,在其收藏到的《古文觀止》線裝古籍中,新發現了9篇從未現世的清代文章。
  • 《古文觀止》中的「觀止」是什麼意思?
    《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裡面200多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小短文從多個角度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顧名思義,「古文觀止」的意思為古文看到這些就足夠了,不用再看其他。有成語「嘆為觀止」一詞,這本書的書名為此,也名副其實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書。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不可輕視」。該書所選古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
  • 古籍《古文觀止》相關知識的全面介紹
    產品內容介紹《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由清代吳興祚審定並作序,序言中稱「以此正蒙養而裨後學」,當時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鐫版印刷。
  • 《古文鑑賞辭典(新一版)(全二冊)》陳振鵬 等(作者)
    私信小編,回覆:【2948】即可獲取)【最好的電子書下載網站】https://bestebookdownload.com/【網盤地址】https://590m.com/dir/14789250-38900555-6453cb《古文鑑賞辭典》是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系列的重要品種,選收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金、明清268位作家文章568篇。
  • 「高冷」的鑑賞辭典,為何長銷三十年
    書中共收135位元曲作家的作品,鑑賞文章由王季思、王運熙、王水照、蔣星煜、隋樹森等撰寫。新一版以該書的第二版為基礎,對全書100多張圖片一一審核,刪除質量不高的,補充新的。並對附錄進行修訂,加入了元曲的最新研究成果。《古文鑑賞辭典》選收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金、明清268位作家的568篇文章。
  • 作為國學的經典作品,《古文觀止》的缺陷實在是太大了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代散文選本,當時主要是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也就是教材。《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古文,題名「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許多人認為《古文觀止》選擇的文章都是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佳作。然而,《古文觀止》的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
  • 《古文觀止》真的很經典嗎?諸子百家的作品竟然一篇未選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代散文選本,當時主要是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也就是教材。《古文觀止》收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古文,題名「觀止」是指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許多人認為《古文觀止》選擇的文章都是語言精煉、短小精悍、便於傳誦的佳作。
  • 濃縮古文精華卻不受學者重視,《古文觀止》的地位有點尷尬
    《古文觀止》編纂於康熙年間,是極為流行的古文選集版本,直到現代這本書還反覆出版。只不過,《古文觀止》在學術界卻不受學者重視,比如乾隆年間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這本選集根本沒有被收錄其中。廣泛流行和不受學者重視,一本書同時擁有兩個充滿矛盾的標籤,這樣的現象造成了《古文觀止》的地位有點尷尬。古代最早出現的歷代文章選集是南北朝時期的《文選》,這部著作收錄了從先秦到六朝的詩文著作,體量巨大共分為37卷。唐宋時期文學創作的主要體裁為詩詞,不過也有一大批頂尖文人專注於文章創作,締造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時代。
  • 好書推薦《古文觀止》
    內容介紹編輯《古文觀止》300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魯迅先生評價《古文觀止》時認為它和《昭明文選》一樣,「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的不可輕視」。[1] 古文觀止中華書局1981年繁體字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古文觀止》的許多譯註本,都是用中華書局本為底本。
  • 初一語文期中備考:課內詩詞鑑賞和古文
    每學期我們都會學大量的古詩文,這些作為我們考試的重點,很多學校都會參照著中考的方向進行考察:課內詩詞鑑賞考察2—3題,課內文言文3—4題,差不多10—15分的樣子。孩子們同樣要做到以下幾點:   (1)熟記文章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等的文學常識。課下的注釋往往給的比較簡單,比如初一課本中的《賣炭翁》課下只給出了選自《白氏長慶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在備考的時候最好能夠有些補充。   例如:作者是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曾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等。
  • 闡發經典厚積薄發 "文學鑑賞辭典大系"備受熱捧
    東方網8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學與經典鑑賞大系」發軔於上世紀80年代,首創融文學賞析讀物和工具書一體的圖書形式,開中國圖書出版界文學鑑賞辭典的風氣之先。2012年,該系叢書已升級擴容為9個大系近百個品種,內容囊括幾千年中外文學名篇,凝聚了千餘位名家學者的心血。
  • 古文通行本《古文觀止》中為什麼沒有收錄元朝和清朝文章?
    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從選編者的角度來看。《古文觀止》由吳楚材與侄吳調侯選(二人均是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人)編先秦至明代的散文選本共二百二十篇,分十二卷,由吳興祚審定並作序,成書於康熙三十四年。其序云:正蒙養而裨後學。
  • 300多年來流傳極廣、影響極大,在諸多古文選本中獨樹一幟
    《古文觀止》是清人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二吳均是浙江紹興人,長期設館授徒,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除本書外,吳楚材還細著了《綱鑑易知錄》。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它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古文觀止》由清代吳興祚審定並作序,序言中稱「以此正蒙養而裨後學」,當時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鐫版印刷。
  • 博雅年度文史直播課 | 《古文觀止》:讀古文,學歷史
    我們這門課講的是《古文觀止》,目的是學古文,讀人生。我們採用的辦法是從古文文本入手,理清字詞之後,再讓你懂得人生的經驗。文字是基礎,古人認為文字的工作叫「小學」。「小學」是文字音韻訓詁之學,這是基礎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