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沒有洋槍大炮的年代,戰爭時大家拼的也都是拳腳功夫,用比較學術的話來說就是武功。常有百年的世家大族,他們的武學造詣出神入化,神秘而讓人嚮往。
而現今,科學技術的發展遠超武功的發展,早已不是拳腳上的功夫,而是原子彈等現代化武器的天下了。武術也不再是戰場上的必備技能,更多的是強身健體和觀賞的作用。
在很多人的眼中,武術是很神秘的存在,有些影視劇更是將武術誇耀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地步,而武術真正走進大家的生活中,則是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寫武俠小說的金庸先生,他筆下的武俠世界是俠義豪情,是盪氣迴腸,讓人看完久久不能從中自拔。
更是有一種武功,得到的人就跟長了翅膀的鳥兒。
這種武功就叫做輕功,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凌波微步,而一旦你擁有了這項武功就可以飛簷走壁,身輕如燕,有些人不經疑惑了,這麼神奇的武功究竟是不是存在的?
因為就算是想像也應該有所依據,根據各種史料記載,這種武功是存在的,只是其本來的面目沒有武俠小說中那麼誇張而已。
現實中的輕功,練習成功之後可以在速度、跳躍還有翻越的能力提高,而且還可以在正常人難以站立的地方,輕鬆站立。
根據歷史書籍中的記載,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就有一位高僧,因為一所寺廟欄杆上的繩索斷裂,但是他嘴裡能夠叼著繩子,然後沿著杆子表演了一出「飛簷走壁」而後又飛躍而下,用手掌撐住地面,因慣性往後走了十步,在場的人們都對他的這一出目瞪口呆。
而就如今看來跟輕功的效果差不多的一項是跑酷,都是藉助大自然的一些規律,從而實現一些看起來難以做到的事情,其中所含有的一些都是自然的規律,而跑酷跟之前的輕功相比,要容易得多,有的技巧也很容易就能習得。
就算是現在武功都淡出大眾的視野,留下的都是一些比較簡單易學的,但武功所用的原理在生活中還處處都可以見到。
就像街頭表演,一些雜耍人站在雞蛋上,雞蛋不會損壞,其中的原理就用到高中物理中的力與受力面積的關係。
現今就有我國的最後一位武僧,他能夠運用「輕功」在水面上奔跑125米,由此還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而且還沒有人能夠推到這個記錄。這個真實案例可以看出,武俠小說中的「一葦渡江」是真正存在的。
現代還存在輕功的門派有武當、少林、峨眉等門派。而這個創造出世界紀錄的武僧就是南少林寺的,名叫釋理亮。
他的這個輕功也不是超能力,是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三合板快速通過,但這樣一個極具觀賞性的武功,實際上需要的大量的時間的練習。
最開始的時候,他面對只能漂浮無法承重的三合板也感到束手無策,很長時間他連一步都不能邁出。而三合板也不是他「水上輕功」的第一步,他曾經先是不藉助任何東西練習,之後開始尋找能借力的東西,鎖定三合板都是經過了很久很久的實驗才得出了。
不知道了解了輕功奧妙的後,大家對輕功還有期待嗎?
也有人疑惑不藉助外力真的不行嗎?甚至還有人口出狂言說就三合板,他上他也行。還有較真的人真找到大師去pk,但他們有的剛踏上就跌落水中,有的能夠前行數米,雖然不能和大師相比,但也是不錯但成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一些不被人重視的東西也都走入公眾的視野。而如今提到武術大家專注的還是虛無縹緲的又作者虛構出來的,希望在之後的發展,大家能夠更了解傳統文化,更能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