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示意圖 製圖 李榮榮
鳥瞰圖 南京市規劃局 供圖
位於南京城北的紅山動物園是南京人以及外地遊客最喜歡去的景點之一,可愛的熊貓、大猩猩、猴子,尤其給孩子們帶去了無窮的樂趣。早在前幾年,瀋陽村城中村改造時,就有消息傳出紅山動物園將擴建,不過一直遲遲未有動靜。昨天,南京市規劃局網站對《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公示,徵詢公眾意見,意味著擴建要動真格了。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紅山動物園的將由原來的50.45公頃擴大到74.82公頃,面積增加了24.37公頃(24.37萬平方米)。此外,還要改造北大門,新建南大門,增加商業綜合體。並新增澳洲區、非洲區等動物館,打造一個「國際知名、全國一流、華東領先」的全新動物園。據悉,動物園的擴建改造力爭今年年底前開工。
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趙丹丹
規劃
南京紅山動物園要擴建了
目前,紅山動物園只有50.45公頃,而未來,動物園將擴建。北面紅山村約3.8公頃、南面瀋陽村約6公頃的面積將全部劃入動物園,規劃範圍為77.1公頃,而未來動物園的總面積可以達到74.82公頃,東至紅山路、北到和燕路,西至黃家圩路,南到紅山南路。
除了動物園本身外,還要增加2.66公頃的商業用地。
用兩年多時間改造北門、新建南門
按照規劃,紅山動物園的擴建,分為近、遠期進行。按照南門區、北門區、東門區和動物園內部園區四部分進行。到2017年底,在瀋陽村地塊建設動物園的南門,南門以後是公園的主要入口,以城際鐵路和城市公共運輸為主。
還要改造紅山村的北門,這個門也是公園主入口。遊客以旅遊大巴和城市私家車為主。此外,還要對園區內的一些場館、道路提檔升級,總面積約9.64公頃。近期新建建築面積為12455平方米,改造籠舍面積達4300平方米。
2018年-2020年遠期規劃,會建設園區內的其他場館設施,設施總面積要達到18645平方米,籠舍建築面積為39675平方米。
增加服務配套,建商業綜合體
按照規劃,紅山動物園北門區新建建築總面積為15600平方米,其中,近期建設服務配套設施3600平方米,遠期建設動物場館及服務配套設施12000平方米。其中北大門和草庫結合現狀建築改造,其餘為新建建築。
以後,紅山動物園從靠近長途客運站的紅山南路南門也可以進入。利用划進來的瀋陽村地塊,新建600平方米的南大門及票房、4300平方米的遊客服務中心、750平方米的遊覽休憩公共建築等。新建建築面積達10730平方米,動物園開發的面積為3500平方米。
紅山動物園一直沒有商業配套設施,此次規劃,將在紅山南路的南門建一座商業綜合體,總面積達到29260平方米。在綜合體負一層設置10360平方米的地下商業。在面向動物園出口處以及河川館的入口處建議設置下沉式集散廣場。以後遊客不僅可以看動物,還可以購物、休閒、品嘗美食。
南、北門可停車1430輛
此次規劃,充分利用了南北門的地下空間。北門廣場開挖設置地下停車場,面積為39800平方米,可以停1082輛社會車輛。廣場西側則設立旅遊大巴停車場,可提供36個停車位。廣場西側還設有進入辦公管理區域的專用道路。在節假日遊客尖峰時段刻對該區域實施交通管制,減少車輛擁堵,保證遊客安全。南門廣場的地下空間也將充分利用,設置面積為10650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可以停312輛社會車輛。而東門為次要入口,解決部分城市私家車停車。
看點
按來源地劃分動物,新增澳洲區、非洲區
現在的紅山動物園,動物的場館布置主要是根據食性來分,比如長頸鹿和斑馬,都是作為食草類動物而成為鄰居。而新的動物園規劃上,則出現了澳洲區、非洲區、亞洲區等地點,根據動物的來源地進行分布。
動物園動物管理部部長李梅榮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之所以打破原有的動物安排格局,主要是為了方便孩子們的學習教育。「比如非洲區,以後長頸鹿和斑馬都要搬過去,袋鼠和黑天鵝則會安排在澳洲區,這樣孩子們在看到這些動物的時候,就能夠對動物的產地產生聯想。」澳大利亞國寶考拉也要來紅山動物園了,目前還在辦理手續,等來到後,也會被安排在澳洲區內。
河川館裡,不光有魚還有小熊貓
在此次規劃圖中,出現了一個河川館,在一片水域中,以「三片荷葉」的方式存在。河川館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以後南京市民不用去海底世界,就可以觀賞到水中的動物了呢?李梅榮表示,目前河川館還只是個概念,不但會有淡水和海洋魚類,還會根據河流的走向來安排動物的位置。
「比如長江流域,上遊有什麼動物,中遊有什麼動物,兩岸又會有什麼動物,這三類都會進行安排,所以在河川館,遊客不但可以看到魚,也會見到小熊貓、揚子鱷等動物。」
遷居的動物可以「回家」啦
2010年,因為火車站北站房和北廣場工程及配套項目的建設,紅山森林動物園被「切」去了一塊,園內700多隻動物沒地方住,被迫搬家到棲霞的繁殖場內,一呆就是5年。而隨著紅山動物園開始擴建,這些動物終於可以「回家」了。
據了解,當年遷出去的動物一共涉及到30多種、700多隻,主要是鳥類,還有蒙古野驢、梅花鹿、金絲猴等。擴建完成以後,遊客們又將能在紅山動物園內,見到這些久違的動物了。
留下一塊「原始生態地」
在規劃圖的東南端,現代快報記者看到,還有一塊地被劃分為「生態保育區」。「這塊地將會打造成最原始的生態環境,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看到本土的各種鳥類、生物在純天然的環境下生活,完全野生的一個地方。」李梅榮說,「這塊地的存在,將會喚起遊客保護動物的理念。」
追問
1.規劃何時能夠完成?
李梅榮介紹,雖然目前規劃已經公布,但還有細節等待商榷,爭取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開工。「預計2017年,南京市民有望見到一個全新的紅山動物園。」
2.擴建會不會影響動物生活?
「因為工程主要是擴建,向外修建空間,因此基本上不會影響到園內的動物。等到擴建完成以後,才會開始調整現有動物的布局。」李梅榮介紹。
3.為什麼不能改造成野生動物園?
據了解,紅山動物園地處山地,受地形限制,並不適合做野生動物園。
4.規劃圖上的「大壯觀閣」在哪?
李梅榮表示,這個「大壯觀閣」並不是新建的建築,實際上現在動物園內就能見到,位於大紅山頂上。
根據史書記載,紅山曾經是六朝宮苑的一部分,是古代閱兵及宮苑上林苑之所。「六朝的皇帝修建了大壯觀閣,用來登頂遠望。2004年5月1日,大壯觀閣復建,壯觀閣高三層,進入閣內,擺設懸掛的字畫、雕刻和書法都源於六朝。」
交通
內部設電瓶車通道、休閒步道
如何逛動物園。園內除了設置綠色通道,乘電瓶車逛公園。公園內還設置休閒步行路徑,滿足周邊居民鍛鍊健身的需要。
未來坐3號線、9號線也可到動物園
以後逛紅山動物園會越來越方便,除了地鐵1號線外,未來遊客坐3號線、9號線,都能到紅山動物園。從規劃圖上看,未來,3號線和9號線會在南門設置地鐵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