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警方再次行動打擊賓陽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凌晨搗毀詐騙窩點 大快人心
警方搗毀特大網絡詐騙窩點現場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盧荻 通訊員 胡永萍 陳仕天 文/圖
核心提示
藏匿於高檔小區裡的特大詐騙窩點,被警方一鍋端了;網絡在逃人員不敢回家,躲在縣城的出租房裡,被警方抓獲……為進一步提升對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的打擊治理力度,1月19日凌晨,南寧市調集多警種及賓陽近千名綜治力量,開展「神劍-斬釘」第二次集中打擊治理專項行動。當天凌晨,記者隨警作戰,直擊抓捕現場。
抓捕現場
網逃人員
在出租房裡被抓獲
這次專項行動是警方主要針對賓陽縣範圍內的公安部A級通緝令在逃人員、「撲克牌」網逃人員及其他網絡犯罪在逃人員開展的統一抓捕行動。
 1月19日凌晨,記者跟隨民警剛來到賓陽縣城,就有一名在逃嫌疑人落網。在賓陽縣城思遠路一棟居民樓房6樓的一間出租房裡,記者見到了剛被警方抓獲的在逃嫌疑人譚某。27歲的譚某比較瘦小,耷拉著腦袋。記者注意到,這間小單間很簡陋,只有一張床和一張小桌子,床邊有兩臺手提電腦,小桌子上有一個礦泉水瓶,這是其自製的吸毒工具。原來,譚某還是一名吸毒人員,為了熬夜上網實施詐騙,譚某竟靠吸毒「提神」。
據譚某稱,他是賓州鎮北街村委人,他知道自己被警方網上通緝,一直不敢回家,東躲西藏。
據警方介紹,2015年2月,有一個詐騙團夥以網絡QQ聊天的方式冒充老闆,詐騙重慶一家公司139.4萬元。該團夥在詐騙得手後,聯繫譚某幫忙提取贓款。2015年5月13日,重慶警方將譚某列為網上在逃人員進行追逃。
令人吃驚
兩間房子裡
全部擺滿作案的電腦
賓陽都市花園小區位於縣城繁華地帶,1月19日,警方在該小區B9棟203號搗毀一個特大網絡詐騙窩點。當天上午7時30分,記者來到該窩點看到,在這套三房一廳的房子裡,有兩個房間擺滿了用於網絡詐騙的電腦、群發器及幾十部手機。電腦界面上仍不時跳出公司「客戶」的信息。此時,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其中一名嫌疑人只有17歲。
據南寧市公安局副局長吳宏飛介紹,2016年12月9日至今,「神劍-斬釘」第二階段共抓獲網絡詐騙嫌疑人185名,其中公安部A級逃犯1人,「撲克牌」逃犯13人,網逃53人。經過強有力的打擊治理,賓陽境內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發案數明顯下降。
相關新聞
為銀行新規「量身定製」的新型詐騙手段出現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盧荻 通訊員 胡永萍 陳仕天)「新型網絡詐騙要引起市民警惕。」據南寧警方介紹,根據銀行的新規,從2016年12月1日起,客戶通過ATM自助櫃員機的轉帳業務,除向本人在銀行帳戶轉帳外,均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帳。有的網絡詐騙嫌疑人為此專門「量身定製」的新型詐騙手法。
記者了解到,這宗新型的詐騙手法的作案方式是:不法分子群發手機簡訊,冒充上級讓他人匯款方式進行詐騙。簡訊內容為:「XXX,這是我的新號碼,舊的停用,請惠存,XXX(上級的姓名)」。群眾在收到這類「上級領導」的簡訊後,都會回復「收到」。不法分子在收到回復後,當然知道對方已信以為真了。第二天,不法分子會趁機發來求助簡訊:「我有一事情不方便去辦,請你幫忙。」讓受害者幫他轉5萬元到一個指定銀行帳號。為了讓受害者放鬆警惕,不法分子會偽造一張銀行轉帳的帳單,故意騙受害者說他已通過ATM自助櫃員機將5萬元轉至受害者的銀行帳號上,但現在由於銀行有新規,要24個小時後才能到帳,讓受害者先幫他將5萬元轉至其指定銀行帳號。受害者看到「上級領導」傳來的轉帳帳單,以為真的已將5萬元轉給他了,就將5萬元轉至不法分子指定的銀行帳號。
就此,南寧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在收到這類簡訊時,切莫輕易相信,應當做好以下核實:一是撥打對方原來號碼進行核實;二是通過親朋好友進行核實;三是遇到要求幫處理匯款的,在核實清楚前請不要輕易匯款,謹防上當受騙。一旦上當受騙應當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