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首都為什麼是惠靈頓而不是奧克蘭?其實剛開始的時候紐西蘭的首都是奧克蘭,後來多數為毛利人的南島人民抗議去首都辦事情太遠不方便,於是在1865年選定了惠靈頓作為紐西蘭的首都。奧克蘭位於紐西蘭的最北端,也是最大的城市,而惠靈頓則位於北島南端,處於紐西蘭的中心地段。
惠靈頓——紐西蘭首都,文化氛圍濃厚
惠靈頓(Wellington)位於北島南段,背山面海,是個天然良港。在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下,氣候溫暖,陽光充沛。惠靈頓是紐西蘭的首都,全國第二大城市,人口35萬左右,是國內政治中心及重要的商業中心,也是往來南北島的交通樞紐。
惠靈頓文化氣息濃厚,匯集了國內藝術、時裝、飲食及夜生活文化的精華,到處是西方式的酒吧、咖啡館和街頭表演者。除了庫克海峽迷人的景色外,木質建築是惠靈頓的一大特色,五顏六色的木結構平房,掩映在群山綠蔭中。市區主要街道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叢市中心向北至皮頓有長達48千米的海濱車道,向西有電纜車通海拔120的凱爾邦公園,園內有百步噴泉。坐落在市中心的政府辦公樓建於1876年,是全球第二大全木建築物,因其外形呈蜂窩狀,故有「蜂窩巢」之稱。
惠靈頓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兩季最佳,春季(9月-11月)和秋季(3月-5月)氣候溫暖,是最佳旅行季節
惠靈頓主要景點:惠靈頓植物園、紐西蘭國家博物館、維多利亞山、國會大廈(南太平洋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奧塔基(毛利人聚集地)、奧塔裡植物園、惠靈頓舊市政大樓(南半球最大的木結構建築)、舊聖保羅教堂
惠靈頓必玩活動:
1、感受電影製作的神奇
惠靈頓被冠以"惠萊塢"(Wellywood)的稱號,電影製作是惠靈頓的城市文化之一。《霍比特人》、《阿凡達》、《金剛》等多部轟動一時的大片都是在惠靈頓完成的電影製作。
參觀威塔之家(Weta Cave)或參加電影外景地半日或一日遊 (Wellington Rover Tours 或 Wellington Movie Tour),觀看有關幕後製作的花絮短片和電影特效。
全程中文講解的首都創意文化之旅(半日遊)在2018十月隆重登陸,由維塔影視基地和蒂帕帕國家博物館強強合作,已經成為惠靈頓當前最受歡迎的項目。
2、蒂帕帕——紐西蘭的縮影
蒂帕帕東加雷瓦國家博物館(Te Papa Tongarewa)是惠靈頓不可錯過的景點。蒂帕帕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館之一,館內豐富的藏品和各種精彩的互動式展覽真實生動地為遊客講述著紐西蘭的歷史、藝術和文化。
博物館免費入場,館內的紀念品商店出售各種優質紀念品,歡迎使用中國銀聯卡進行消費。
3、乘坐歷史悠久的惠靈頓有軌電車
惠靈頓纜車(Wellington Cable Car)是惠靈頓的標誌性景點,從清晨一直運行至深夜,帶領遊客由市中心的商業街蘭姆頓碼頭(Lambton Quay)出發,一路攀升至植物園(Botanic Garden)。
山頂設有觀景臺、有軌電車博物館(Cable Car Museum)和卡特天文臺(Space Place at Carter Observatory)。返程時,可以步行下山返回市中心,途經花團錦簇的植物園,可免費進入參觀。
和隔海相望的澳洲沒有把首都選在坎培拉,而不是經濟發達的雪梨墨爾本一樣,紐西蘭也為了帶動全國的發展而沒有將首都設立在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奧克蘭。那麼為什麼紐西蘭全國還是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選擇居住在奧克蘭呢?
美國有句常說的話:世界上有兩個美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紐約。其實紐西蘭何嘗不也是這樣的呢:世界上有兩個紐西蘭,一個是紐西蘭,一個是奧克蘭!不管是城市建設,人口密度、多樣文化,還是房價物價、社會治安上,奧克蘭已經越來越不像傳統的紐西蘭啦!奧克蘭大區面積大約5000平方公裡,只佔紐西蘭面積的2%不到,人口卻大約130萬,超過全國的四分之一。紐西蘭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到2013年間,紐西蘭人口增加約21.4萬人,其中奧克蘭地區就增加了約11萬人。在奧克蘭市中心,人人人的場面還是挺多的,堵車也每天都有。奧克蘭7年間人口的增量,已經相當於一個Tauranga的人口。懷卡託大學教授說,奧克蘭的人口增量,充分反映出人口增長的不平衡。畢竟在紐西蘭大部分地方,羊的數量要比人多多了……不過即使這樣,奧克蘭的人口密度和世界其他大城市還是不可同日而語。這裡每平方公裡大概只有260人,而中國的深圳,每平方公裡生活著大約17150人。而紐西蘭平均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只有16人哦。而在紐西蘭其他城市的風格,與奧克蘭就大有不同了。在皇后鎮,整個城市幾乎都是沒有高樓,人雖然不多,但也不缺乏熱鬧,難怪有很多歐洲來旅遊的人,都會把皇后鎮作為目的地呢,在他們心裡,皇后鎮才能代表紐西蘭呢。紐西蘭南島最大的城市基督城何嘗不是呢。基督城有著花園之城的美譽,而這裡,更像是一座藝術之城,它把優雅的生活方式和有趣的文化樂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安靜的雅芳河蜿蜒流過城市,古老的住宅建築構成了生動的藝術區。基督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英國氣息,是英國以外最具英倫色彩的城市。這裡,十九世紀的典雅建築比比皆是,而到處花團錦簇、草木繁盛的景象。基督城潔淨的道路,濃濃的林蔭,雅致的環境,醇厚的文化氣息,讓人迷醉。而這裡也是典型的紐西蘭藝術花園。惠靈頓是紐西蘭的首都,雖然是首都,但繁華程度卻比奧克蘭相差甚遠。這裡保存的古建築有1876年修建的政府大廈,它是南太平洋最宏偉的木結構建築之一,1866年修建的雄偉的保羅大教堂,1904年修建的市政大廳。著名的戰爭紀念館建於1932年,裡面的鐘琴上有49個吊鐘,鐘上鐫刻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紐西蘭人參戰戰場的名稱。在毛利語中,奧克蘭叫做「Tamaki-Makau-Rau」,意思就是純潔的少女和一百個情人。奧克蘭就是純潔的少女,一百個情人是指這裡有眾多的部落。當時的毛利人肯定沒想到,現如今奧克蘭的情人更加多樣化啦。紐西蘭其他地方大概70%都是歐洲移民後裔,15%是毛利人。但生活在奧克蘭的40%的人口都是少數族裔,族群數量已經超過200個,種族多樣性已經超過了倫敦和雪梨。拿亞裔來說,在2001年,紐西蘭亞裔人口的比例是6.6%,奧克蘭則是14.6%。現在,奧克蘭的亞裔比例已經增加到23%——幾乎每4名奧克蘭人裡,就有1名是亞裔。街上隨處可見的印度人、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真的感覺不到生活在大洋洲啊!奧克蘭房價一直在飆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最近有所回調,但從整體走勢和奧克蘭人數不斷增加的事實來看,房價估計還要漲……目前奧克蘭住宅中位數已超過80萬紐幣,而紐西蘭全國房價的中位數也歷史上首次突破50萬紐幣。但是上漲房源的區域性很明顯:離奧克蘭近的地區,奧克蘭買家的到來加速了當地房源升值的速度。而其他地區,房屋價值基本穩定不變或者貶值。還有一個趨勢就是:紐西蘭人是住慣了帶花園帶院子的「別墅」的,但是奧克蘭人可能要被迫開始住公寓了。奧克蘭可能要更多的興建公寓,以緩解房價上漲趨勢,解決住房問題。奧克蘭人多、房價高,物價是不是也比較高?這個倒是要分情況,在紐西蘭很多地方,因為較偏遠,生活成本可能要更高一些。當然,很多人可以在農產品上自給自足,但油價、生活用品的價格,奧克蘭都要稍微便宜一點哦。奧克蘭是世界上最宜居城市之一。想像這樣一個都市環境吧——在那兒,無論是誰,不出半小時,就能置身於美麗的海灘、遠足步道以及眾多迷人的假日島嶼中。加上陽光明媚的天氣、玻里尼西亞文化背景,還有美酒佳餚和購物天堂——沒錯,你腦中的這幅畫卷就是奧克蘭的真實寫照。不管生活在紐西蘭哪一處,醉人的美景、純淨的空氣、甘甜的清水和美妙的心情,都是沒人能奪走的。畢竟,這些才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放慢節奏,城市的面貌才漸漸清晰,12小時雖短,不能窮盡一個城市的精彩,但重要的從來不是看過什麼,而是看到什麼。奧克蘭(Auckland)在毛利語(Tāmaki-makau-rau)中的意思是「有一百個情人的地方」,意思是說喜愛這裡的人非常多,因為這裡土壤肥沃,水利交通便捷。在今天,這兩個條件也許並不誘人,但這並不妨礙紐西蘭人以及亞洲移民對這座城市的偏愛。如今,奧克蘭已經取代首都惠靈頓成為紐西蘭人口、經濟、文化第一大城市。這座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一起走過在奧克蘭的12個小時,一探究竟吧。獨具一格的卡通畫牆飾,打破常規期待的內飾細節,以及醒目的一大段文字說明為什麼咖啡對你的性格而不是健康有好處,這是Shaky Isles咖啡館的第二家店,位於Excelsior House的東側。寬敞的內部空間、巨大的倉庫木門、玫瑰花飾的天花板、保留下來的木椽和剝落的磚塊和石膏都表明這是一棟有年頭的歷史建築。Shaky Isles是奧克蘭最早通過公平貿易認可的咖啡店之一,如果你已經厭倦了flat white,不妨試試這裡的虹吸、冰滴和過濾咖啡。還有早餐和早午餐,食材都來自當地。Corner of Jellicoe Street and Beaumont Street吃過早餐後沿著Quay street走過奧克蘭的港口區,經過Maritime Museum, 感興趣的話可以走進去轉轉,博物館展覽了紐西蘭的航海史以及很多船隻的複製品。穿過Wynyard橋在走過一段熱鬧的餐廳/休閒區(這一區餐廳林立,也是奧克蘭夜晚最熱鬧的地方,以後再給大家專門介紹),就來到了Silo Park。雖然已經被改造成公共休閒區,但這些高大的圓柱形建築裡曾經生產了建造奧克蘭市的大部分水泥。每年這裡都會舉辦超過50場活動:露天電影院、藝術展、音樂節、圖書交流會、周末集市...站在港口邊還可以遠眺Westhaven Marina 和Auckland Harbour Bridge.The Pavilions, 31 Tyler St8月正值奧克蘭的「美食月」,很多餐廳都推出了新菜單,以及十分給力的優惠,比如有「城市綠洲」之稱的花園餐廳Ortolana。從Silo Park原路返回走過地標建築Britomart火車站,看到一個充滿綠植的小花園就是了。秉持了從「花園到餐桌」的理念,開放式的廚房內廚師正在準備你的食物,主廚Jo Pearson的菜單是帶有」一點地方特色的西餐」——無負擔、應季、新鮮。餐廳的麵包由其姊妹烘培店The Store每日現烤特供,甜點則來自甜品店Milse.如果你厭倦了皇后街(Queen st)扎堆的遊客和名目繁多的紀念品店,不妨逛逛隔壁的高街(High st),窄窄的一條路上有很多隱藏的岔路,兩邊多是一些古怪的咖啡館和隱藏的小酒吧,還有二手服裝店,可以淘到很多好東西。蝦麵介紹這條街上幾個私人收藏的小店。在這裡你可以以白菜價格入手設計師Isabel Marant的sneaker(二手),從連鎖快時尚到高端設計師品牌,還有再度流行的復古風和1紐幣的飾品,這是一家可以隨隨便便就淘上幾個小時的地方。一家以「古巴」為主題的商店,雪茄、朗姆、雪茄盒、雪茄刀…走到高街的盡頭左轉就可以看到綠意盎然的Albert 公園,沿著公園的草地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奧克蘭美術館。走累的話可以進去找一副喜歡的繪畫,坐在畫前休息一下。這裡大部分的藝術品收藏都來自歐洲藝術家,但有一個展廳是專門展示紐西蘭土著居民毛利人的畫像,從中可以窺探毛利人的文化、服飾、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美術館正門的左前方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裝置藝術,建於1985年。是一個完全風力驅動的」雙L」型旋轉裝置。只要稍有微風,兩個L形狀的「翅膀」就會隨風擺動。在美術館內遊蕩時,從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內就能看到館外蔥鬱的草地和巨大的紅樹和革木,美術館就位於市中心最大公園Albert Park的西南角。所以從美術館出來後可以順道去公園的草地上坐一坐,看落日從遠處的天空塔後面落下,溫暖的陽光穿過樹葉灑在草地上。公園給鬧市區裡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愜意安靜的綠洲。It’s pub time! 想了解一個地方的日常,酒吧自然是一個好去處,點一杯紐西蘭「特飲」Speight’s啤酒,看著三五成群的上班族下班後在這裡吐槽工作、八卦同事,或者找個獨自坐在吧檯的人閒聊一會,只要不是太趕時間,奧克蘭人還是會很熱情跟你聊天的,畢竟這裡人那麼少…在奧克蘭吃中餐還是很方便的,中餐館最集中的地方在「倒黴路」(Dominion Road ),但是距離較遠。市區的中餐選擇也有很多:路邊的煎餅攤、少林麵館、天津包子、麻辣燙,商場裡的「食堂層」也能找到很多中式麵食,一解胃口相思之痛。如果想吃點好的,位於天空城的Huami當時不二之選,匯集了粵菜、川菜以及北京烤鴨。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烤鴨是紐西蘭第一家有木頭來燒制烤鴨的餐廳,而且木頭取自一種紐西蘭茶樹(Kanuka),點燃後會釋放一種麥奴卡蜂蜜的花香。為了增加果香,還會在燒烤的最後加入李子樹和蘋果樹的木頭。奧克蘭並不是一個不夜城,工作日商店基本上六點就都會關門,大部分人下班後都會「乖乖回家」,生活節奏比較「靦腆」。但是周末的時候還是可以去泡一下夜店,喝杯老式雞尾酒,聽聽夜店金主斥重金好不容易從雪梨挖過來的DJ們現場演繹的音樂,或許還能給你一種生活在大城市的幻覺。從夜店出來,吸一口大紐村夜晚涼爽的空氣,幾步開外就可以完全逃離嘈雜的音樂立刻進入一種孤單的安靜中。不管在哪,抬頭就可以看到霓虹點綴的天空塔,那是奧克蘭的地標,也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築。如果你還記得白天走過的路,沿著港口朝Silo Park 走去,可以看到Harbour Birdge的夜景。通常夜晚這裡會非常安靜,很少有人來這。無論是一個人放空,還是兩個人浪漫,這裡都非常適合。視頻:生活在奧克蘭,愛上每一個周一的早晨!
- E N D -
如果您喜歡本文, 不妨留言或分享給好友哦
或者添加微信號 ZOOMNZ 與小編溝通
新宅,一個由紐西蘭持牌地產經紀,紐西蘭老牌開發商、持牌留學移民顧問,資深房產律師,貸款中介和租房經理組成的紐西蘭置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為您推薦紐西蘭移民和置業最新動態,紐西蘭房產投資建議,開發商直銷特價房源和年租金回報高達5%的包租式房產投資服務,歡迎朋友圈分享!如果您對於紐西蘭移民置業有任何問題,都歡迎添加小編微信( ZOOMNZ )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