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於東漢初傳入我國後,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得以弘揚,至唐代達到鼎盛,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心中的信仰。直到現代,佛教依然十分盛行,不少信徒每逢重要日子,都會到寺廟中燒香禮佛,施發善念。作為佛教重要發源地的河南,各地的寺廟數不勝數,而有這樣一個寺廟,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剎,位列最靈驗寺廟排行榜的第一名。
這個寺廟,就是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裡的白馬寺,說起白馬寺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座古寺早已經馳名中外。它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了「官辦」二字,白馬寺可謂是名正言順,自古以來,就有不少皇家貴胄到這裡燒香禮佛。
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不少去過白馬寺的朋友,都知道寺大門左右有兩匹石馬,相傳這馬原本是宋太祖之女永慶公主的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墓前的馬,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白馬寺景區內據稱有一口千年歷史的許願古井,人們相信這口千年許願古井能帶來吉祥如意和健康平安,於是前來旅遊賞景的不少遊客爭相向許願古井丟錢幣,以圖"吉利"。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殿內還有一口引人注目的大鐘,高1.65米,重1500公斤,上飾盤龍花紋,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據傳此口鐘與當時洛陽城內鐘樓上的大鐘遙相呼應,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誦經,撞鐘報時,洛陽城內的鐘聲也跟著響起來。
作為中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白馬寺全天開放,來到河南,一定不要錯過哦!
版權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