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萬個鐵路工作崗位2800萬人搶?印度就業難愈演愈烈

2021-01-09 中國搜索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導 德媒稱,印度鐵路公司正斥資1300億美元(約合8165億元人民幣)逐步更新其12萬公裡長的運營線路,並且需要招收大量火車司機、列車調度員、鐵路工人。這也許是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招聘廣告,前來應聘的人數則更加令人咋舌。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4月1日報導,《印度時報》從一名鐵路官員處獲悉,3月31日晚間臨近網絡應聘報名截止期限時,應聘者總數已經達到了2800萬人。這名官員估計,最終的應聘者數量應該還會再高一些。國資運營的印度鐵路公司此次總共招聘9萬人,其中包括2.65萬名鐵路司機以及其他高技能崗位,而鐵路養護工人、搬運工等低技能職位則需招聘6.29萬人。

報導稱,按照僱傭人數排名,印度鐵路公司是全球第八大僱主。該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翻新、升級印度陳舊的鐵路基礎設施,預計將共花費1300億美元。印度鐵路局長洛哈尼表示,印度鐵路公司過去幾年一直沒有招聘,因此現在急需新人。

報導稱,印度鐵路公司擁有總長約12萬公裡的線路,運營全國7172座車站,每天運送的旅客數量高達2300萬人,許多鐵路線都修建於英國殖民時期。近年來,印度政府加快了升級基礎設施的步伐。就在3月早些時候,印度政府表示,快速鐵路幹線今後也將通往首都新德裡,讓當地的列車限速從當前的70公裡—90公裡/小時提升到160公裡/小時。目前,印度的第一條快速鐵路正在建設中,連接西海岸的孟買與艾哈邁達巴德。印度暫時沒有修建時速超過200公裡高鐵的計劃。

印度當地媒體估計,鐵路公司在4月還將進一步招聘2萬人,從而讓今年招聘的規模突破11萬。應聘者需要先完成一份網上測試,隨後還要接受一次體檢。招聘網站以及相應的網上測試總共包括15種語言的版本,以適應印度全國各地通用語言不一的特點。數千萬份應聘材料的篩選以及對新員工的培訓工作,也將是印度鐵路公司的艱巨任務。

報導稱,反對黨則指責印度鐵路公司大規模招聘是執政黨為自己拉選票的行為。印度將在一年後舉行大選。現任總理莫迪2014年上臺前,曾經許諾重振經濟,並為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新增1億個就業崗位。他所領銜的印度人民黨,目前也在社交媒體上為這場大規模招聘造勢。

報導稱,印度就業市場每月新增約100萬青年勞動力。然而,由於經濟增長緩慢,讓這些新增勞動力充分就業絕非簡單的任務,經濟體制改革、產業自動化趨勢更是讓全國就業形勢雪上加霜。即便是印度引以為傲的IT行業,2017年也有數以千計的「碼農」加入了失業大軍。(稿件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牧原集團退役軍人就業招聘月」啟動 1萬個崗位定向招聘
    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10月25日,河南省退役軍人就業招聘暨牧原集團就業招聘月活動部署會在南陽市內鄉縣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落實『六穩』『六保』部署,助力退役軍人就業」,同時助力企業發展。
  • 評論稱搶人大戰持續升溫 招工難現象愈演愈烈
    在金堂縣像小徐這樣的選擇回家就業的人,近幾年持續增加。這是今年1月1日,一場金堂縣慰問在東莞后街工作的務工人員的團拜會,縣裡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稀疏到場,節目精彩紛呈引來陣陣掌聲。周健(金堂縣就業局 副局長):這次去的話,就是叫他們在那裡安心工作,後來我們晚上開了個團拜會,叫他們過來,然後就開始宣傳我們這裡的一些優惠政策。在金堂30萬左右的務工人員中,去年有23萬人選擇留在本省就業,比2010年增加了3萬多人。2月7號,農曆正月16。成都武侯區誠信人才市場求職者人頭從動。
  • 就業援藏兩年為藏籍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1.7萬個
    原標題:就業援藏助2800餘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實現區外就業   「在西安工作了一年多,一切都很順利,公司和同事對我也都很好,準備以後在這裡定居了。」祖祖輩輩生活在藏北草原上的藏族姑娘扎西措姆,在就業援藏的幫助下不僅走出了雪域高原,還在內地一家上市企業找到了工作。
  • 發布就業崗位34萬個,「青鳥計劃」為高校學子「銜」來就業新機遇
    「感謝『青鳥計劃』提供的平臺,幫助我找到心儀的工作,讓曾經的期待變成了現實!」齊魯工業大學機械學院2016級學生王帥傑今年6月畢業,受疫情影響,不得不放慢求職步伐。但通過團省委發起的「青鳥計劃」,他一圓回家鄉威海就業的夢。
  • @平頂山全市農民工,近期將有6萬個工作崗位招工
    據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就把農民工就近就業和保障重點企業用工作為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強化供需對接和服務保障,為農民工就近就業和保障重點企業用工提供「全天候、保姆式」的服務,實現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和穩就業同安排、同推進。
  • 百世集團今年開放4萬個工作崗位
    本網訊  近日,百世集團宣布今年計劃開放超過4萬個工作崗位,其中涉及百世快遞、百世快運、百世供應鏈、百世國際等多個業務板塊,覆蓋技術研發、產品運營、質控管理、採購、倉儲、分揀、運輸等領域。這一舉措將大大加快企業復產復工節奏,為社會經濟和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很大程度緩解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
  • 送崗位 促就業 助脫貧 陽新累計提供崗位約3萬個
    記者 田城 通訊員 陶亮 程園芳8日,記者從陽新縣人社部門獲悉,在按下「生產鍵」之後,陽新正開足馬力,送崗位,促就業,助脫貧,已經累計提供省內外崗位約3萬個。「在家閒了這麼久,可一定要找到個合適的工作。」她說。自陽新復工復產後,各企業一方面搶抓生產,一方面加大招工力度。當天參加招聘會的46家企業主要招聘普工和技術工,提供了4800個崗位,涉及多個行業,薪資待遇也較高。陽新縣勞動就業局局長周少鵬說,興國鎮摸底勞動力7797人,已就業6891,未就業859人。
  • 雲南昭通市鹽津縣把4.2萬個致富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
    1月11日,昭通市鹽津縣在水田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辦春季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暨東西勞務協作萬人招聘會,讓全縣24324戶6013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本次招聘會邀請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10餘家人力資源公司參加招聘,121家企業為鹽津縣貧困戶勞動力提供電子、食品、科技、電器、家具、汽車配件、服裝等就業崗位4.2萬個。
  • 「大學生最難就業季」支付寶上崗位不減反增,靈活用工崗位增長7倍
    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874萬人,最難就業季來臨,各大招聘機構開始尋求平臺紅利,為畢業生紓困。記者觀察發現,6月以來,多家招聘機構通過支付寶平臺加大針對大學生的崗位投放力度,支付寶裡的就業崗位不減反增。
  • 就業扶貧拔「窮根」 商洛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5.9萬人
    「截至目前,全市實現了13.65萬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的總體目標,25.9萬貧困勞動力以勞務輸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各種形式實現就業。」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而當874萬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沒有畫上句號時,909萬2021屆求職大軍也挺進了戰場。  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於涵宇一直在做大學生就業的工作,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陪伴兩屆學生的就業工作讓她感觸頗多。  「年初疫情發生後,畢業生就業受到了嚴重衝擊,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求職方式全部由線下改為線上。
  • 南非「總統就業刺激計劃」公布進度報告:創造超40萬個工作崗位
    中新網約翰尼斯堡12月2日電(記者 王曦)南非總統府1日發布有關「總統就業刺激計劃」實施情況的第一份進度報告。報告指出,該計劃得到了南非11個國家部門和所有9個省份的支持,目前已有超過40萬個崗位的招聘工作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非失業率屢創新高。
  • 特殊就業季,這874萬人的就業解決了嗎?——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今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大學生徵兵、科研助理、基層項目、社區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屆高校畢業生開拓了更多政策性崗位。」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28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據統計,截至9月1日,政策性崗位已吸納280多萬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萬。
  • 送崗位就是送「財神」 551個就業困難家庭喜獲工作
    在虹口區,551個就業困難家庭一早迎來了真正的「財神」———一份新的工作崗位。  昨天9時10分,第一個工作崗位送到四川北路肖燕萍女士家裡。當區勞動保障局負責人把一紙粉紅色上崗通知書遞到她手中時,她連呼驚喜:「因為企業破產,我在2月1日提出就業申請,沒想到短短3個星期就有了好消息!」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事實上現在這份工作我也不是很滿意,但是家人朋友都勸我趕緊定下來……」「先就業再擇業吧。」林子說。而當874萬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沒有畫上句號時,909萬2021屆求職大軍也挺進了戰場。雖然疫情為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不少衝擊,但有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大學生就業難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另一方面許多產業和行業又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湖南大學材料學院的研究生吳昊感到自己所學的專業並沒有那麼難找工作。
  • 畢業生人數破「萬人大關」 昆明理工大學多舉措讓「最難」就業變...
    而今年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萬人大關」的昆明理工大學,不但沒有出現就業難的局面,就業形勢反而一路飄紅,初次就業率達到了94.01%,其中,7813名本科生有7297人就業,本科生就業率達93.40%;2243名研究生有2157人就業,研究生就業率達96.17%,在雲南省各高校中居前列。
  • 就業扶貧拔「窮根」 商洛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25.9萬人
    「截至目前,全市實現了13.65萬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的總體目標,25.9萬貧困勞動力以勞務輸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各種形式實現就業。」累計為22.8萬貧困勞動力兌付各類補貼2.29億元,其中社保補貼1170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3億元,技能培訓和生活費補貼5741萬元,轉移就業交通費補貼2538萬元。擴大了貧困勞動力政策享受覆蓋面,推動了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加速脫貧。
  • 「後疫情」就業季:有人覺得就業難,但不少地方仍求賢若渴
    而當874萬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還沒有畫上句號時,909萬2021屆求職大軍也挺進了戰場。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於涵宇一直在做大學生就業的工作,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陪伴兩屆學生的就業工作讓她感觸頗多。「年初疫情發生後,畢業生就業受到了嚴重衝擊,影響最大最直接的是求職方式全部由線下改為線上。
  • 網上開店,真能緩解就業難?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大批農民工無業可就,數百萬高校畢業生難找工作……困境中如何破解就業困局?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此建言獻策,所開「良方」中,有一方叫「重視網絡創業」,其所據者是:「在報紙上看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2008年淘寶網創造了57萬個直接且充分就業崗位,也就是說2008年有57萬人通過在網上開店實現了就業,這相當於上海市2008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數的總和。」因此,他們建議大學生和被裁人員關注潛力很大的網絡創業,創新就業方式和途徑,多渠道解決就業問題。
  • 截至11月底林芝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
    今年以來,林芝市人社局堅持把推進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作為助力全市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努力開創農牧民轉移就業工作新局面。截至11月,林芝市共實現農牧民轉移就業3.78萬人,佔全市勞動力總人數的49.4%,實現轉移就業收入4.3億元,分別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8%和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