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會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大學的四年也許一直都沉浸在學習中不能自拔,現在是時候用一場畢業旅行來為自己的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了。
要制定出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計劃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無論在旅行之前的制定計劃的過程中還是旅行途中,也都會不可避免的有小衝突。
也經常有人會說,旅行是檢驗友情的最好標準。所以在旅途中和小夥伴及時溝通,並且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尤為重要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制定旅行計劃的攻略和步驟~
旅行的目的地的制定,可以說是畢業旅行中最為糾結的部分了。所謂「眾口難調」,大家感興趣和希望去的地方都會有所不同。
在友好的協調和溝通的基礎上,結合預算,制定出合理的出行目的地。下面一些旅行目的地的關鍵詞,推薦給大家進行參考:
重慶以洪崖洞的夜景神似《千與千尋》中的場景而出名,最近更是擁有「8D魔幻城市」的稱號;
以「慢生活」作為宣傳點的成都,可以在人民公園喝著茶打上一下午的麻將,還可以去嘗試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
廈門則代表了文藝小清新的最高級別,吹著海風在鼓浪嶼閒逛,也可以去廈門大學裡拍照打卡,好吃的手打魚丸、沙茶麵、薑母鴨更是不容錯過的美食;
蘇州則代表了江南水鄉,逛一逛私家園林、嘗一嘗生煎、小籠包、鱔魚面等等美食;
這樣的城市有非常多,公共運輸非常的便捷、旅遊服務體系也相對健全,同時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非常成熟的旅行目的地。
與此相對應的是這樣的旅遊城市會相對缺乏更獨具一格的魅力,而在越來越均質的城市建中,難免會感受到千篇一律。
中國有著非常長的海岸線,同時一直在西北內陸上學的話也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到海邊城市。如果在考慮預算的情況下又希望有海邊度假的感覺,那麼一些小的濱海城市就是非常好的選擇了。
在山東省的範圍內,威海、煙臺、乳山這樣的小城市都是很適合休閒度假的;
而在南方,浙江省的範圍內更是可以去寧波、舟山群島這一條線路。而舟山群島除了大名鼎鼎的普陀山之外,還有號稱能夠看到照在中國土地上第一縷陽光的東極島,也有開發相對完善、交通便捷的嵊泗列島可以作為旅行的選擇。
在適合畢業旅行的夏季裡,廣東、廣西、福建都會因為過於炎熱又潮溼的天氣而降低了很多旅行體驗,這裡就不進行推薦啦~
中國典型的自然風光和地質地貌大多都集中在西北部地區。對於未來選擇離開陝西、去往東南沿海工作的同學來說,畢業旅行中從西安出發去往甘肅、寧夏、新疆、內蒙這些地方更加便捷。
但是這些地方由於地廣人稀,同時旅遊發展相對滯後。因此在藉助公共運輸到達之後,仍需要選擇自駕、或者租車的形式進行遊覽,行程的安排上也更加繁瑣。
總的來說,還是要以少數服從多數為大前提,在良好的溝通和理解下選擇大家都能夠滿意的旅行目的地~
計算從出發當天到返回出發點所需要的總時長,以明確在路途上和旅行目的地各需要用多長時間。
在一般的城市旅行中,時間控制在4 — 5天就可以對於城市及其周邊的景色略有涉獵了;
如果是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行程中,為了避免路線的重複,一般會以旅行環線為宜,行程安排大多需要8—9天以上。
舉例來說,從西安前往上海、杭州的距離大約有2000多公裡,也只需要16個小時的火車,下午六七點點坐上火車,第二天早上八九點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因此在2000公裡的範圍內,使用鐵路交通作為出行工具,都是極為便捷的。
而更遠範圍的旅行目的地,則需要多多關注機票的打折信息,儘量選擇便宜的機票了。畢竟太長時間的火車會讓人身心俱疲~
tips:火車票的預售期一般情況下是30天,因此在一些熱門的線路上要提前做好準備,搶到往返的車票。在沒有及時買到車票的情況下,有非常多的搶票軟體,可以花幾十塊錢系統自助幫助搶票,提高搶到車票的概率。
一場完美的畢業旅行離不開合理的行程安排,旅行景點的制定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首先瀏覽各種旅行安排和攻略介紹,從中挑出感興趣的景點、美食等等,同時在地圖上標點,明確位置;
2. 其次,根據各個地點間的路程遠近進行排列,將距離更近的安排在同一天進行遊覽,同時劃分每一天的旅行安排;
3. 以早上、中午、晚上為三個時間段劃分更加細緻的行程安排。
tips:因為是和小夥伴們一同出行,每天也留出來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大家都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同時也可以減少每天吃住行在一起導致的厭煩感。
在比較長時間的旅途中,要儘量保持鬆緊有度、有節奏的行程安排,每天都在不同景點中「疲於奔命」也並不能收穫更好的旅行體驗~
在已經明確知道旅行的各個地點之後,就可以從中選取距離各個景點都不是很遠的地方作為酒店的選擇了。
這樣每一天的出行都可以減少路途上需要耗費的時間,會比較經濟和科學一些。
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開心的進行自己的畢業旅行~
加入月捐支持農村大學生
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每月低至10元就能成為破繭計劃月捐人,和我們一起支持陝西農村大學生。
「破繭計劃」是由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於2007年發起的一項農村大學生支持行動。該計劃期望通過能力建設培訓、城市探索、興趣小組支持、資金支持和提供豐富多樣的工作機會幫助農村大學生更好的適應在城市的學習與生活,增強其自信力、獨立能力和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