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北京市將舉辦以「禮讚豐收、致敬農民、祝福祖國」為主題的系列豐收節慶祝活動,從即日起將持續至10月7日,包括房山秋收節、通州農民豐收藝術節、京西稻開鐮節、郭莊子農時薈等33項基層慶祝活動。
平谷 今天上午,平谷區舉辦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來自田野的農民代表、農業技術員、農業企業代表歡聚一堂,分享豐收的喜悅。 本報記者 鄧偉攝
在順義區趙全營鎮舉辦的豐收節活動上,呈現出一派喜慶豐收的熱鬧景象。田野裡金黃的向日葵、飽滿的紅高粱、沉甸甸的谷穗以及生機勃勃的稻子、蕎麥、黍子、黃豆、玉米,與遠處坡地上的「農民豐收、鄉村振興」八個大字相映成趣。體驗活動區內,有優質特色農產品現場品嘗、農民豐收文化展、「鄉村振興有『京』彩」、農業科技和農業機械化展示等,可以深度了解和體驗北京「三農」的豐碩成果。
「中國農民豐收節」定於每年農曆秋分,是首個從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今年,北京市將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圍繞「禮讚豐收、致敬農民、祝福祖國」的主題開展系列慶祝活動,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
全市系列慶祝活動將從即日起到10月7日集中舉辦,市級活動主要包括世園會百蔬園主題活動、第30屆北京農民藝術節啟動儀式、「暢遊京郊」金秋旅遊季暨精品民宿旅遊文化節、「九九重陽」登山大會、鄉村體育健身季系列賽事等,基層活動主要包括順義豐收節、房山秋收節、通州農民豐收節和藝術節、昌平豐收節、延慶豐收節、平谷東高村鎮「歐李」採摘節、京西稻開鐮節、郭莊子農時薈等33項特色活動,其它相關區、鄉鎮、村及農業園區等也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慶祝豐收活動。
其中,通州農民豐收節和藝術節將在潞城鎮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舉行,主要包括「美麗鄉村·築夢有我」專場活動、第30屆北京農民藝術節暨通州區農民藝術節啟動儀式、北京鄉村優秀文藝節目匯演等。海澱區上莊鎮西馬坊村的京西稻開鐮節將組織京西稻收割比賽、參觀京西稻博物館、品嘗京西稻米粥等活動。在西四環外的郭莊子公園的「郭莊子農時薈」上,市民可參與豐收慶典、「歡樂豐收」特色花會展演、「讓鄉音永恆」農民健身舞大賽、農桑親子活動、「讚美豐收」古詩詞朗誦大會等活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北京農業從「傳統生產」走向「現代農業」,農業結構從單純注重生產功能轉向注重生態、生活、生產多種功能,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鄉關係逐步完善,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490元,北京農民從「溫飽不足」邁進「全面小康」。農業更精了、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京郊大地上鋪展開來。
海澱
弗萊農莊
採藕收稻享豐收
今天上午,2019年海澱區「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金秋田園體驗季活動在弗萊農莊開幕,9月23日到10月20日,10場精彩活動將伴市民盡享豐收喜悅,包括品嘗京郊蔬菜、水果、雜糧等農產品,參與採藕、挖紅薯、刨花生、收割京西稻等有趣的農事活動。
步入弗萊農莊,人造景觀「五穀豐登慶豐收」映入眼帘,牛犁地、稻米倉、笸籮、金黃的大南瓜等農事景象生動逼真,吸引市民爭相合影。科技助力海澱農業高質量發展,現場10家涉農企業帶來的高科技產品讓人眼前一亮,包括植保無人機、智能溫室技術、痕量灌溉技術、水肥一體化設施等。「爸爸20來歲跟爺爺下地,用的都是手動打藥箱,現在打藥都用無人機,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已過花甲之年的市民鄒先生一邊遊覽,一邊向兒子介紹。在農莊的稻田裡,持有「豐收卡」的市民還紛紛操起鐮刀,親身體驗收割京西稻。
除了位於蘇家坨鎮柳林村弗萊農莊的主會場,本次金秋田園體驗季活動還有設在上莊鎮西馬坊村京西稻保護區基地的分會場。10月6日至7日、10月19日至20日,京西稻保護區基地還將舉辦4場「稻香花海慶豐年」活動。10月中旬,稻香湖景酒店第六屆豐收節將舉行,稻米飄香收割、採藕等參與性很強的活動誠邀市民參加。
豐臺
郭莊子
「農時薈」感恩土地
新鮮的花生堆成堆,金燦燦的玉米垛成垛,火紅的辣椒和黃澄澄的小米組成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這是豐臺農民對祖國的祝福……今天上午,豐臺區盧溝橋鄉郭莊子「農時薈」豐收節專場恰逢國慶前夕,農民們帶著「五穀六畜」參加社稷禮,感恩這片土地。
上午9時30分,豐臺區盧溝橋鄉五裡店社區郭莊子公園內,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激昂熱烈的開場鼓敲響了豐收慶典的序幕,「五穀六畜」在公園內遊行,讓遊人大飽眼福。隨後是最具儀式感的「稷壇」禮,在感恩黃土地的「社稷壇」上,填滿了來自燕京八景和郭莊子本地的土壤,播撒了麥子、稻子、黃米、高粱和郭莊子村傳統的冬儲大白菜等9種農作物種子,現場的嘉賓一起為「社稷壇」初灌澆水……「農時薈」豐收節專場用這種方式展現了人們對土地的尊敬和感恩,期盼明年繼續大豐收。
除了體驗豐收的儀禮,豐收節怎麼能少得了美味呢?在「郭莊子老嚼穀兒」展示區,人們品嘗到了老北京、老農村田間地頭獨有的味道,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廣場上,京郊農村老味道美食和特色農副產品齊聚一堂,使人們充分感受到「我的豐收我的節」的快樂。「以前房前種地,現在樓下逛花園,生活的變化是翻天覆地。」今年79歲的白萬全是郭莊子村的老農民,他激動地說:「我們老農民,感謝腳下的黃土地,因為它養活了我們祖祖輩輩的人,現在村裡搞『農時薈』,辦得好啊,不僅讓我們老人找到了年輕時下地農耕的回憶,也讓現在的年輕人認識了解農耕農時的傳統文化。」
郭莊子「農時薈」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節點,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年,豐富的農時體驗活動和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不斷吸引著周邊居民前來參與。本次「農時薈」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專場活動,以「慶祝豐收、祝福祖國、弘揚文化、體驗農事」為主題,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農時文化、體驗農耕樂趣,感恩黃土地,留住鄉情村愁。
房山
周口店鎮
「高精尖」亮相秋收節
5G自動駕駛汽車、雲端智慧機器人、無人機……這些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的「寵兒」們,今天上午集體亮相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北京房山「秋收節」開幕式,讓現場充滿了未來感和科幻感。
上午9時,在周口店鎮主會場舞臺區,農民自己演出的腰鼓、秧歌、中幡、高蹺以及非遺特色花會將活動推向高潮。而在一邊的「高精尖」展示區,則正在展示房山區近年來轉型發展上的「豐收」。作為首都西南門戶、「京保石」區域發展重要節點,昔日農業大區房山,正在華麗轉身,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目前,房山「高精尖」產業稅收約佔全區總量的七成。
今年的房山「秋收節」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主題,以「迎國慶、慶豐收、多增收」為主線。從9月23日至10月31日,在近40天的時間裡,為市民精心準備了有房山農業特色、有房山文化屬性和有房山地道品味的「豐收節盛宴」,其中「國慶七天農遊房山」「我和農遺來相會」「漁樂金秋」等系列活動,呈現出房山農業新業態,全方位展示房山都市型現代農業風採和「一區一城」建設新風貌。
昌平
真順村
依戀田園共享豐收
今天上午,隨著北七家舞蹈團帶來的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音樂聲響起,以「依戀田園、共享豐收」為主題的昌平農民豐收節正式開幕,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將帶來蘋果文化節、「昌平·護照」節點打卡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今天一早,位於崔村鎮真順村主會場的開幕式現場熱鬧非凡,由專業藝術家和農民代表共同組成的表演隊伍為大家帶來了形式多樣的揭幕演出,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舞蹈《山笑水笑人歡笑》、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等,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現場還有精品節點推薦、特色農產品展示等內容。
昌平農民豐收節將持續一個月時間,主會場設在崔村鎮真順村,分會場分別為崔村鎮軍都山真順村紅蘋果專業合作社、延壽鎮黑山寨村黑山寨果品專業合作社和南口鎮紅泥溝村聖泉農業專業合作社,各地將圍繞區域特色組織特色農產品展銷、休閒農事體驗、創意農業展示等各類特色活動,展現昌平農業的特色和亮點。
此外,豐收節期間還將舉辦其他特色活動,包括「昌平·護照」精品節點蓋章打卡、「慄」竿見影採摘活動、第十六屆蘋果文化節、「巧婦杯」農家飯大比武等活動。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孫雲柯 陳強 李瑤 孫穎
流程編輯 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