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1981年出生於青島,是中國射箭隊的靈魂人物。自2001年14界亞洲競標賽獲得個人賽第一名,2004雅典奧運會團體賽第二名,2006年射箭世界盃獲得第一名,並在最重要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個人冠軍以及女團亞軍的殊榮。
在14歲時,張娟娟開始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學習射箭,並在一年後進入了山東省射箭隊。很快,表現優異的張娟娟在20歲那年,被選中進入到了中國國家射箭隊。
這個話不多,骨子裡透著一股反骨,帶著一顆迷人虎牙的女孩,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練習著射箭動作。「六點半起床,七點半吃飯,八點半訓練」。在她大部分的青春裡基本都用來訓練了,在體育學校的時候,她總是匆匆上完文化課,一頭扎進體育館,開始持久枯燥的訓練,這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停下來的時候經常連退都不會打彎了。後來回憶起這段經歷時,她總是一臉釋然,訓練的艱辛也是一種生活,她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在射箭的道路上,張娟娟也漸入佳境,然而上天並不給她驕縱的機會,由於常年累月的枯燥乏味的訓練和比賽,張娟娟患上了「黃心病」,這是一種很難治癒的病,它是由於運動員常年瞄準箭靶中央的黃心,致使運動員對此產生視覺疲勞,在潛意識裡拒絕它,進而使動作變形,手臂搖晃,導致射出的箭偏離靶心。有很多運動員最後不得不放棄了從事多年的運動生涯,而早早退役。
那個最艱難的日子,張娟娟每天在心裡都有兩個自己在打架,折磨她。一個想輕言放棄,一個督促自己咬緊牙關堅持。母親和教練在她最困難的階段,給與了莫大的幫助,母親和教練始終堅定她能繼續走下去,並且不催促,不抱怨,和她一起耐心調整好心態,幫助她走出了那段歲月。
黎明前的那一刻是黑暗的,既然走出了黑夜,曙光也沒有缺席,張娟娟迎來了人生的輝煌時刻「北京奧運會」。在那一屆賽場上,張娟娟一舉擊敗了女子箭壇第一人,雅典奧運會兩枚金牌得主樸成賢。張娟娟那一箭傾注了自己畢生之功力,射出了人生最高成就,獲得了北京奧運會射箭的一塊金牌。
在這屆奧運會後不久,張娟娟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她的箭比丘比特還準,她還開玩笑的說:「我們還用等丘比特來射箭嗎?」沉浸在愛情裡張娟娟羞澀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