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穀 清淨明潔

2020-12-2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雨生百穀 清淨明潔

穀雨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降雨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才能茁壯成長。

穀雨是「雨生百穀」之意,該節氣後降水會明顯增加。

節氣 四時之美

昨日適逢穀雨,這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鬥柄指向辰方(東南方),太陽到達黃經30度。何為「穀雨」?《孝經緯》說:「言雨生百穀,物生清淨明潔也。」《群芳譜》說:「穀雨,谷得雨而生也。」每年穀雨一到,降水明顯增加,有利於穀物的生長,故名「穀雨」。

其實,穀雨不僅和農業耕作息息相關,在民間,還流傳著「清明祭黃帝,穀雨祭倉頡」的說法。如此說來,與穀雨有關的習俗如今還在流傳嗎?它們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呢?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布穀催耕 戴勝催織

穀雨時節,春雨綿綿,雨生百穀,正是播種的好時機,尤其對水稻栽插及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極為有利。故農諺云:「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穀雨,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可見穀雨的命名,就是提醒人們及時播種。

古代將穀雨15天分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

水上的浮萍開始生長,證明穀雨後降雨量增多。「鳴鳩」即布穀鳥,每逢農曆三月中下旬,布穀鳥便輕拂其羽翼,高唱「布穀,布穀」,仿佛提醒人們:「播谷!播谷!」「戴勝」即戴勝鳥,在布穀鳥鳴叫催耕的同時,戴勝鳥也在桑樹上出現了。

穀雨三候所描述的情景,猶如一首田園交響樂,又像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充滿了清新浪漫之氣。此情此景,是穀雨時節最引人注目的物候現象。千百年來,人們只要看到布穀、戴勝二鳥出現在田間地頭,便把握農時,男人下地耕耘,女人在家織布,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而此時布穀鳥和戴勝鳥也不會閒著,它們在田間樹上十分忙碌,啄食毛蟲、金針蟲、步行蟲、螻蛄等害蟲,護佑著一片片農田、森林。

布穀鳥和戴勝鳥雖同時出現在穀雨三候中,但其職能略有不同。布穀鳥是以鳴叫聲催耕,故又名「催耕鳥」。杜甫有詩云:「田家望望惜雨幹,布穀處處催春種。」宋人蔡襄也有詩云:「布穀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犢時。」

戴勝鳥在穀雨第三候降於桑樹之上,而此時正是春蠶上市的時節,戴勝鳥的出現,仿佛提醒人們及時採桑養蠶、開動織機,所以戴勝鳥就有了「織鳥」的美稱,這一美稱也常常出現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如唐代詩人張何有一首詩名為《織鳥》,詩中描述的正是戴勝鳥「下桑催織」的情景:「季春三月裡,戴勝下桑來。映日華冠動,迎風繡羽開……」

穀雨為何紀念字祖倉頡?

穀雨不僅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還是一個祭日,並且,穀雨所祭之人,是每個使用漢字的人都應該永遠銘記的,他就是我國的文字始祖——倉頡。

穀雨是倉頡的誕辰嗎?不是。倉頡是上古時期的人物,他的生卒年已無從稽考。倉頡造字是在穀雨這天嗎?也不是。倉頡造字之時,根本沒有二十四節氣這回事。節氣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古人初時是利用土圭實測日晷,確定「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夏至、冬至)。後來逐漸增加到八個、十二個節氣,直到秦漢之際,二十四節氣才完全確立。

穀雨這一天,既非倉頡誕辰紀念日,也非倉頡造字紀念日,我們不妨查找一下古籍的記載,看看有什麼線索。

最早提及倉頡的,是戰國時期的荀子。《荀子·解蔽》中說:「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一也。」按荀子的說法,文字初創時研究造字的人很多,各種版本都有,之所以唯有「倉頡版」流傳下來,是因「倉頡版」體系完整規範,有規則可循,得到大家的認可。

秦漢時期對倉頡的記載,有《呂氏春秋》《淮南子》《說文解字》《春秋元命苞》等。《呂氏春秋》只提及「倉頡作書」;《說文解字》稱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其造字原理最初是「依類象形」,後來又用「形聲相益」的方法造字,從而使「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至於穀雨和倉頡的關係,並未提及。

提到倉頡,又有「雨」字的記載,僅出現在《淮南子》中。溯源穀雨祭倉頡,最重要的線索就在這裡。

《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倉頡造字成功後,立馬就下了一場粟雨,鬼怪嚇得哭起來。粟在北方通稱「穀子」,去殼後叫「小米」,所以下粟雨就是下穀雨。只要把「粟雨」理解成「穀雨」,倉頡與穀雨的關係就建立起來了。

《淮南子》成書於漢初,穀雨紀念倉頡的傳統也源於漢代,可見漢人已把「粟雨」理解成「穀雨」了。這樣一來,穀雨便有兩重含義:一是雨生百穀之意,跟倉頡無關;二是倉頡造字從天而降的「穀雨」。於是,人們便在穀雨這一天祭祀倉頡了。

閒遊山間 循跡「字祖」

記者查考發現,如今在廣東各地,仍有一些倉頡廟保留下來。如揭東縣白塔鎮元聯村、揭西縣棉湖鎮、佛山西樵山等地,都仍有「字祖廟」「字祖聖廟」。

清代吳友如在《點石齋畫報》第十二集中曾記載:「蟲紋鳥篆,實開書契之文。玉拾金泥,遂易結繩之治。天開景運,世紹文明,字祖之遺澤長矣。然百神香火遍布人間,惟字祖獨鮮奉 祀之,人有識者,心竊非之。粵東前十數年始建一廟於西關,後復建一廟於粵秀山下。邇來,惠州府城大西門外亦創建字祖廟一座,虔祀倉頡、沮誦二聖像於中廟後層樓上,矗高並城垣,近臨豐湖,山色湖光,憑欄在目。三月廿八日,為倉頡聖誕,彼都人士聯袂而至,敬祝千秋一瓣之香,心儀往聖。該處識字之人洵能知所本哉。」雖說古人有這麼一條記載,但廣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文史學者陳鴻鈞指出,「正規史志如《白雲越秀二山合志》等尚未見此二地倉頡廟的記載,畫報權威性略遜,或可存疑。」那麼在廣東,穀雨時分,還能找到與倉頡有關的民俗嗎?還真有。

以拍攝、研究普寧古村落而著稱的當地青年文史研究者張聲金,向記者介紹了當地的「字祖崇祀」。

「最早在普寧本土接觸與字祖相關的文化遺存,是由廣東水師提督方耀於清同治年間興學時所修之恭瘞字紙灰墓。」張聲金介紹,「清水師提督方耀在潮興學,每年僱人赴各地收羅字紙滌淨焚化埋入字紙灰墓,以示惜字崇文詩禮教化。」字紙收集後,一般有塔亭或字紙爐進行配套使用,稱「字紙庫」,過去常見於街巷村廟;焚化後的字紙灰,或是送溪隨水流走,或是再收集送到山林中埋入土裡,也就有了「字紙墓」。「這些行為,是文字崇拜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儀式,其提醒人們敬惜文字,不可褻瀆文字,這就是禮教所及。」他說。

「恭瘞字紙灰墓」位於普寧市大壩鎮轄下行政村半徑村山中。該村由主村半徑、自然村東山組成,現有人口6000餘,黃、陳、蔡、郭、廖五姓雜居。村內有古寨、古祠、古廟多座,更有普寧境內獨一無二的倉頡廟——倉沮聖廟。

張聲金介紹,該廟俗稱字祖廟,為小三間二進式,門額鐫「倉沮聖廟」,回照刻「始制文字」,廟內大廳設倉頡聖帝造像,另祀有沮誦聖帝,不過是以「玉封倉沮聖帝神位」的兩者合併形式出現。

相傳沮誦和倉頡合作造了字,但老百姓一般只知道倉頡,而把沮誦給忽略了。半徑村廖氏族譜資料記載,清康熙十六年(1687)廖亞祿(陳其典)鄉試中文科舉人,及後至二十八年(1689),其率鄉黨籌創斯廟,以興文教,「據半徑村的老人介紹說,在七八十年前,字祖廟僅剩後廳、左房間、左側一堵牆,其餘皆塌毀,當然神像、大門樓門額皆存,後來依照原格局進行重修」。舊時普寧當地文人除了日常課讀書寫、孔子誕拜孔等常規活動之外,每年還會在這裡祭祀字祖,呈獻供品,焚化字紙,時間當在穀雨前後,也即農曆三月廿八倉頡誕辰日。可惜廟宇恢復以來,祭祀字祖的儀式尚未恢復,每年只有家中有讀書小孩的村民才會去祭拜,祈望學業進步。

如今,文字崇拜的古風已經消退得相當厲害。但在普寧當地,仍不時能發現一些與之有關的遺存。張聲金說,2018年閒遊南溪水鄉某村,於山邊偶遇有丟棄在竹林邊的「字祖師」香爐,頗感興趣,可惜儘管問了當地人,包括上年紀的老人,皆都答不出個所以然。但可以肯定,它與字祖崇拜有關。

幾年前在泥溝山內某處神廟中,他還發現一個刻有「會文社」三字的香爐,「起初並不曉得是什麼來源,倒是以為舊時鄉裡某個鄉社之遺存?卻怎麼都沒想到,普寧本土舊時祭祀字祖的神壇所在,多會以某文社稱,比如舊縣治洪陽城內文昌閣的『修文社』,即其類同。」2018年,有族兄在泥溝另一山內發現一座舊墓,碑額刻「會文社」三大字,正中刻倉頡先聖字祖之神位,兩旁鐫緣遇護法仙師共一百零八位、緣遇護法先姑公一百零二位。按碑文內容推測,這或應是一座義冢,即以會文社倉頡聖帝的名義行善收修。此墓經過重修,據族兄言該處原有一座古庵堂,舊時有某地某氏見該庵所在風水甚好,乃設計毀庵而驅其所有者。照此推測,這座與「字祖」相關的墓,也許是該庵所遺存。還有一種可能是與泥溝清末民初的宗教人物張運傑所創之善社有關。張運傑1881出生於普寧泥溝殷商之家,弱冠受戒於羅浮山,後在揭陽、潮安一帶修苦行,收字紙、埋屍骸、術岐黃、施醫藥,先後振興、創建潮安縣大吳鄉修德善堂、揭陽縣炮臺鎮東嶺覺世善堂,及覺真善堂等,惠澤黎庶,被稱為「張菩薩」。新加坡華僑奉其像、香火而創建同德善堂念心社等,今仍繼其志,行善舉。

雖然和穀雨有關的這些舊俗今日雖僅得鱗爪遺存,但悠悠文脈,卻是代代相傳。

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梁意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鍾葵、卜松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除署名外)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今日穀雨 | 雨生百穀,養生正當時!
    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它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此時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滋潤,池塘裡浮萍開始生長,春茶也在此前後採收。
  • 雨生百穀 春滿華夏
    春山盛景圖(中國畫)徐衛國 雨生百穀
  • 雨生百穀,我生穀雨.
    To 穀雨:雨生百穀萬物鮮,穀雨真是一個美好的,讓人心生歡喜的節氣。 雨生百穀,而我生穀雨。是的,穀雨這一天對於我和你的意義早已大大超越了節氣本身。八年前的今天你出生了。很慶幸預產期過了五天你才懶洋洋地出來,要不然你怎麼會趕上穀雨這麼一個美妙的節氣,要不然你怎麼會叫穀雨,要不然我怎麼會叫谷小雨。所以,一切都是命運使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穀雨之谷,雨生百穀
    古人常說:「雨生百穀。」此時的雨水對萬物的生長極為重要。谷,不僅是指穀子,而是包括玉米,高粱,麥子等一系列的農作物。又有諺語說:「清明穀雨雨常缺。」這個時節雨水少,乾旱,所以又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特別是春天的郊野,空氣清新,花紅柳綠,百鳥爭鳴,置身於如此優美的大自然中,能夠消除疲勞,人的心情自然也變得舒暢起來。另外,在這樣的大自然中,可以使人的心跳和呼吸放慢,使心肺得到休息。二,多喝水。穀雨時節,已經是暮春。
  • 朗讀者|穀雨 · 雨生百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穀雨十四節氣特輯 · 穀雨06:29來自草堂之聲廣播臺「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穀夏將至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意思是說,此時天氣溫和,雨水增多,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民間也有「清明浸種,穀雨下秧」「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等說法。
  • 穀雨,春夏之交,雨生百穀
    穀雨節氣含義 穀雨節氣含義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穀雨最主要的特點是春雨綿綿,有利於穀物生長。
  • 穀雨:萍水相逢,雨生百穀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2020年4月19日22時45分,迎來穀雨節氣《穀雨節氣:雨生百穀》作者/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每個節氣,都有其最具標誌性和特徵化的天氣
  • 今日穀雨|春夏之交,雨生百穀,又是一年播種時
    「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穀夏將至」才始迎春來,又將送春歸此時節,宜賞花,宜品茶。宜聽雨,宜種百穀雨生百穀,柳絮零落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我們要和寒潮天氣的告別,即將迎來炎熱的夏天穀雨三候一候,萍始生
  • 穀雨 雨生百穀
    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更是出遊的好時節。
  • 穀雨 | 雨生百穀,花開百福!
    2018年04月20日 星期五 (戊戌年(狗年)三月初五,今天是穀雨)穀雨,谷得雨而生也。
  • 今日穀雨 雨生百穀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
  • 「穀雨」之「雨生百穀」的節氣起源與文化習俗
    在這首詩中,說明了穀雨節氣的天氣情況,同時也道出穀雨節氣喝雨前茶的風俗,民間諺雲「穀雨穀雨,採茶對雨」,穀雨前採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穀雨品新茶的文化風俗,相沿成習。「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古人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正所謂「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 雨生百穀,水養千人 喝水就用格力淨水機
    雨生百穀,水養千人。農作物要「喝飽了」雨水才能茁壯成長,我們當然也離不開水分的「滋養」。當然,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小夥伴也會對水質提出多種「嚴苛」要求。因此,淨水機已成為眾多家庭必不可少的家電之一。不過,面對眼花繚亂的淨水機市場應該如何選擇,成了很多小夥伴棘手的難題。說到這裡,小編不得不向大家傾情推薦一款淨水「神器」——格力淨水機WTE-PT63-2023。
  • 明日穀雨,一篇文快速教你如何用西班牙語介紹「雨生百穀」
    明天(4月20日)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穀雨」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
  • 細雨連綿暮春到,雨生百穀夏將至
    細雨連綿暮春到,雨生百穀夏將至 細雨連綿暮春到 雨生百穀夏將至
  • 大聖輪迴雨生百穀活動來襲 玩法超多獎勵豐厚
    大聖輪迴雨生百穀活動來襲!本次大聖輪迴雨生百穀活動玩法多多,獎勵更是非常的豐厚哦,想體驗超多精彩玩法的小夥伴們還在等什麼,快來開啟本次的大聖輪迴雨生百穀活動吧!
  • 明日穀雨丨雨生百穀,人長精神
    三候提醒人們農桑時令到來農諺雲,穀雨前後,種瓜點豆又雲,穀雨時節,雨生百穀田中作物新種,最需雨水滋潤此時,春茶採摘進入最忙碌季節封疆江攝(來源:中經視覺)這天是當地「情人節」侗寨青年男女可互相表達愛意在廣西田陽,壯族有跳火棍舞的習俗人們藉此求雨,乞求五穀豐登在陝西白水,這天會祭祀倉頡廟傳說上天感動倉頡造字而降「穀雨」《穀雨後一日
  • 今日迎穀雨,雨水生百穀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源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今日迎穀雨,雨水生百穀。希望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春天裡,希望在這個充滿希望的穀雨時節中,你能像那被雨水滋潤的百穀一樣,開花結果,勇往直前……今日迎穀雨,雨水生百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