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忘憂草—中國的母親花(萱草)

2020-12-21 品讀好詩詞

萱草,又名忘憂草,即金針花、黃花菜。曾有一婦人因丈夫遠徵,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萱草為「忘憂草」。宋代詩人陳師道曾有詩:「喚作忘憂草,相看萬事休。 若教花有語,郤解使人愁。」

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詩經》上提到:「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唐朝詩人叫孟郊做的一首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門堂,不見萱草花。」北堂,就是代表母親的意思。古時候的人盡孝道,都是以萱草代表慈親的母愛,隨時撫慰遊子思念之情。古人對萱草的感情,不但融合中國常規文化與常規習俗,開對闡揚現代倫理、親情、孝道等善良風俗方面,代表著深遠的含義,所以金針花又叫做中國的「母親花」。

萱草綠葉成叢,每個花莛有數朵或十數朵花,次第開放,陸續開花一個多月,花形美觀,色彩豔麗。歷代詩人寫有許多讚美萱草的詩篇。

衛中作

唐·沈頌

衛風愉豔宜春色,淇水清泠增暮愁。

總使榴花能一醉,終須萱草暫忘憂。

袁長官女詩(摘萱草吟)

唐-佚名

彼見是忘憂,此看同腐草。

青山與白雲,方展我懷抱。

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唐-溫庭筠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

閒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籙簌,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

東皋十首

宋·晁補之

新植青桐小逕成,兩行萱草一時榮。

春風百卉芳菲盡,長夏幽花卻稱情。

東窗

宋-陸遊

萱草石榴相續開,數枝晚筍破蒼苔。

背人紅練穿林去,直是無情不再來。

春風

宋-白玉蟾

燕燕於飛引蝶狂,嬌鶯歌懶笑蜂忙。

庭前萱草臺前竹,也學春風舞綠楊。

萱草

宋-王十朋

有客看萱草,終身悔遠遊。

向人空自綠,無復解忘憂。

侄孫子淵新居落成

宋·戴復古

結屋鄰蒼海,開門面翠屏。

堂前萱草綠,壽母鬢絲青。

禮樂陳樽俎,詩書立戶庭。

一時勤卜築,百世享康寧。

踏莎行-萱草欄幹

宋-晁端禮

萱草欄幹,榴花庭院。

悄無人語重簾卷。

屏山掩夢不多時,斜風雨細江南岸。

晝漏初傳,林鶯百囀。

日長暗記殘香篆。

洞房消息有誰知,幾回欲問梁間燕。

虞美人-槐陰別院宜清晝

金-元好問

槐陰別院宜清晝,入座春風秀。

美人圖子阿誰留。

都是宣和名筆,內家收。

鶯鶯燕燕分飛後,粉淡梨花瘦。

只除蘇小不風流。

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

萱草圖

明-唐寅

北堂草樹發新枝,堂上萊衣獻壽卮。

願祝一花添一歲,年年長慶賞花時。

周家口道上

明-張豐

沿村鬱郁樹森森,一半桑陰半柘明。

莫笑農家無寶玉,滿地黃花是金簪。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忘憂草—中國的母親花(萱草)
    萱草,又名忘憂草,即金針花、黃花菜。曾有一婦人因丈夫遠徵,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萱草為「忘憂草」。宋代詩人陳師道曾有詩:「喚作忘憂草,相看萬事休。 若教花有語,郤解使人愁。」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
  • 「詩詞鑑賞」人生難得是親年,中國的母親花,古詩詞裡的萱草!
    一年一度母親節,一般人都會選擇為親愛的媽媽送上一束康乃馨,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意!而我國,代表母親的花為萱草花。古時遊子臨出門遠行之前,總會先在母親所居之後院內室前種植萱草以表達孝心,希望母親因照顧和欣賞萱草使心靈有所寄託,並相信欣欣向榮的萱草可以象徵遊子在外平安健康,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唐詩人孟郊曾有詩曰:「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萱草又稱「忘憂草」、「宜男草」等,三國文學家嵇康《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
  • 「詩詞鑑賞」慈母依堂前,不見萱草花 中國的母親花—萱草花
    中國的母親花—萱草花。萱草別名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母親的生日為萱辰;母親的別稱為萱親, 故萱草稱母親花。是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它就是中國的母親之花。
  • 「詩詞鑑賞」人生難得是親年,中國的母親花,古詩詞裡的萱草!
    一年一度母親節,一般人都會選擇為親愛的媽媽送上一束康乃馨,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意!而我國,代表母親的花為萱草花。古時遊子臨出門遠行之前,總會先在母親所居之後院內室前種植萱草以表達孝心,希望母親因照顧和欣賞萱草使心靈有所寄託,並相信欣欣向榮的萱草可以象徵遊子在外平安健康,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唐詩人孟郊曾有詩曰:「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萱草又稱「忘憂草」、「宜男草」等,三國文學家嵇康《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
  • 萱草,中國母親花,又稱忘憂草
    中國史上有在宮苑和庭院種萱草的習俗,「萱草欄杆,榴花庭院」。庭院中,多種在後院,建築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後院多稱北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故人們也常以北堂、萱堂代指母親。還有一種說法,古代遊子遠行前,要在北堂種植萱草,讓它陪伴母親,以解思兒之苦。「詩人美萱草,蓋謂憂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所以,不管洋節洋禮多麼盛行,都不能替代,萱草才是地道的中國母親花。
  • 萱草母親花
    昨晚,是我春節來連續第八天收看《中國詩詞大會》,也是兒子新年來第一次在我身邊一起觀看這個文化節目。
  • 母親花、忘憂草萱草盛開,辰山植物園展示200餘種萱草
    辰山植物園正在舉辦仲夏花展,繼主打花卉繡球、鳶尾、玉簪等進入最佳觀賞期後,200餘個萱草品種也陸續進入盛花期,豐富的花型,繽紛的色彩,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參觀。
  • 萱草花為何成了母親花?為何又名忘憂草?與蘭草蘭花有何不同?
    這是我在莆田西衝別院園子裡拍的。據說這是萱草,又名忘憂草。記得我父親曾經寫過一副不知哪裡得來的春節悼母聯:萱草蕭條悲夜月,紅梅冷落泣春風。這也是我第一次從我父親那裡知道萱草代表母親。近來年輕人多愛西方文化,都知道西方國家的母親節,也知道康乃馨代表母愛。卻不知萱草作為中國傳統的母親花,其歷史淵源比康乃馨更久遠。為什麼萱草花成了中國的母親花?《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在古時是母親居住的地方,因此也稱萱堂。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
  • 萱草 ▏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母親花?都是我!
    黃花菜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又名「忘憂草」、「宜男草」,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黃花菜」。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萱,宜下溼地,冬月叢生,葉如蒲蒜輩而柔弱,新舊相代,四時青翠,五月抽莖開花,六出四垂,朝開暮蔫,至秋深乃盡……今東人採其花跗幹而貨之,名為黃花菜。」
  • 萱草母親花
    昨晚,是我春節來連續第八天收看《中國詩詞大會》,也是兒子新年來第一次在我身邊一起觀看這個文化節目。
  • 中國母親花:萱草
    原創圖文七絕一首《萱草》仙葩挺秀香草葉,日月星隨風露滋。母愛忘憂千萬似,蒸蒸國祚富民宜。(平水上平聲四支韻)植物文化:萱草從先秦開始被稱為「忘憂草」;三國稱「宜男草」;唐代稱「母親花」,所以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我國就有了母親之花萱草。
  • 忘憂草!母親花!
    點擊上方「墨香中華」可以關注我哦  我們總會希望能有忘憂草,以此來忘記我們的憂愁
  • 萱草花為何成了母親花?為何又名忘憂草?與蘭草蘭花有何不同?
    這是我在莆田西衝別院園子裡拍的。據說這是萱草,又名忘憂草。記得我父親曾經寫過一副不知哪裡得來的春節悼母聯:萱草蕭條悲夜月,紅梅冷落泣春風。有意境,平仄好,所以三十多年來我不曾忘。這也是我第一次從我父親那裡知道萱草代表母親。
  • 萱草的鑑賞養護:「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萱草的鑑賞養護:「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花木君西方的母親節在即,手機朋友圈裡自然也不閒著,不少人追思母恩、孝敬母親,各種動態傳統文化雖然沒有母親節,然而談起孝文化自非他國可比,中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是以孝治天下,並且古人講究避諱和文辭高雅,人們尊稱父親為「椿庭」,尊稱母親為「萱堂」,用「椿萱並茂」來形容父母健康長壽,因此,萱草可以說是中國的母親花。
  • 中國自己的母親花不是康乃馨,是門前的忘憂草
    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為什麼取「萱草花」為中國的母親花在中國的文化意象裡,萱草代表母親和孝親,《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
  • 原來黃花菜就是贈給母親的忘憂草,它就是古代詩歌裡的萱草
    忘憂草吃了幾十年黃花菜,竟然不知道它就是常常寫在信箋裡寄給朋友的忘憂草,更不知道它就是每每在古詩詞裡邂逅的萱草。《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北堂本為主婦居室,後專指母親居所。古時遊子遠行,總會先在北堂前種下一叢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自己的思念。故而母親的居所被稱為萱堂,萱草就成了母親的代稱。翻開中國藝術史,以萱草為題的詩畫不計其數。看騰訊視頻,畫家劉景增揮毫點染。一隻體態豐滿的母雞,低頭看著三隻子雞,似絮語,似叮嚀,滿目慈愛。子雞呢?
  • 誰人可知萱草花,為何稱之忘憂草
    古今寫到母親的詩詞真不少,有一首讓人讀過不忘而且可以流下熱淚!「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漄,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慈親這裡是指母親的意思,萱草是一種草本的花。古時萱草就是代表形容母親的花,就是我們常說的忘憂草。忘憂草就長在屋堂臺階上,自己的兒子遠行去了遠方,母親自己經常靠著門,思念在遠方的兒子盼歸但兒子還沒歸來。母子連心真不假,但總是「兒行千裡母擔憂」,要比「兒行千裡思母親」,多得多,沒辦法,人間最重情意只有母親對自己兒女的愛,沒有之一。
  • 科學網—萱草:中國傳統的母親花
    在這一天,人們為母親獻上象徵母愛的花朵。其實,在康乃馨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傳統的代表母親的花朵是身邊常見的萱草。 宋代釋正覺的《送僧歸豫章省親》曰「一心歸去事萱草,千裡相求鳴鶺鴒」,意為一心想回鄉侍奉母親,和兄弟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在元明戲曲中,有一個書生叫王十朋,他胸中有丘壑,筆下自華章。
  • 黃花菜是萱草,你知道為什麼萱草被稱為宜男草和忘憂草嗎?
    黃花菜是一種萱草,為什麼萱草又叫宜男草和忘憂草呢?這可是有說辭和故事傳說的。黃花菜不僅是一種植物的名稱,也是一種重要的食材。在我們北方的普通飯館裡有一道廣受民眾歡迎的經濟菜叫做「木須肉」,在這道菜餚中,黃花菜就是必不可少的配菜之一。黃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屬植物,它的別名有很多。
  • 母親節︱它是母親花,也是忘憂草,更是餐桌上美食,還是治病良藥
    今天是母親節,就寫個「母親花」吧,這種傷感的話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一直認為康乃馨是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卻是萱草花,亦叫忘憂草。孟郊在《遊子詩》中這樣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就是用萱草代指母親花。元代著名的詩畫家王冕在《偶書》中也曾寫道:「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