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毛雨禾)天高氣清,秋意漸濃,九月中旬,第七屆石家莊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在贊皇縣舉行,贊皇以旅遊產業發展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緊緊圍繞「生態強縣•大美贊皇」這一主題,打造「一核、兩區、百點」旅遊產業發展布局,全面豐富旅發大會內容內涵,推進旅遊產業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開創縣域旅遊發展新局面。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邀請多家媒體對嶂石巖、龍棲灣農業園區、大棗觀景臺、德裕古鎮、天台湖等景區進行實地探訪聚焦,讓記者帶您提前感受贊皇的「紅、綠、古、新」,秀美山川和濃厚歷史文化底蘊。
棗果成熟季 讓遊客沉浸在滿園香氣中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龍棲灣農業園果樹 毛雨禾攝
大棗泛紅,碩果壓枝,位於北清河村東的龍棲灣現代農業園,盡顯收穫之姿。園區地勢開闊,自然環境優美,棗樹、桃樹、蘋果樹以及櫻桃樹布滿園區,連綿成片。目前,龍棲灣現代農業園種植的紅珍珠棗逐漸成熟,中秋王蘋果只待著色上糖,園區內的果品已飽滿之姿等待著遊客們前來體驗採摘品嘗的樂趣。
龍棲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月茹介紹到,園區秉承綠色有機、示範帶動的生產理念,在綠色、無公害果品的生產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產品有機認證,並積極引領富硒果品的生產。園區建設帶動了周邊村莊發展,實現了脫貧增收。通過這次旅發大會,成功將園區推廣出去,找到新的合作機會。
乘遊船在平靜的湖心蕩漾 坐岸邊觀激情的水上表演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天台湖風景 毛雨禾攝
天台湖景區位於贊皇縣西陽澤鄉南平旺村東南,原名平旺水庫。景區東西長12公裡,南北寬6公裡,最深的地方水深達21米。
來到天台湖感受到這裡微風陣陣,湖面波光粼粼,碧藍晴空。使隔湖山色盡收眼底,不由得讓人想要乘坐遊船,去體會藏在贊皇的「江南水鄉」。
景區負責人李連振表示,天台湖開發,填補了贊皇縣歷史上沒有遊船、沒有碼頭的空白。旅發大會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乘坐雙龍船、快艇、摩託艇領略天台湖的風光,還可以觀賞充滿激情的水上表演項目。
帶著收穫的寄望 向萬畝棗園瞭望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大棗觀景平臺下的風光 毛雨禾攝
大棗觀景平臺是本屆旅發大會打造的標誌性節點,位於西陽澤鄉北趙峪村村北,緊鄰大河道村,佔地約20畝,是周圍地形的制高點。
觀景臺整體景觀以活潑的流線型為主,自然生態為主題,點綴特色小品。山頂景觀以熱情飽滿的紅色大棗雕塑為主體,輔以充滿驚喜的觀景臺,營造特色的構築物景觀。
目前,大棗觀景平臺處於最後的施工收尾階段,記者雖不能上到觀景平臺,但是在平臺下方放眼四周,也可以看到遍野的棗樹,給觀者帶來滿滿的收穫感。
建設多元化古鎮 帶動周邊產業協同發展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德裕古鎮 毛雨禾攝
自古以來贊皇縣人才輩出,有著「唐相故裡」的美譽。唐朝時該縣一共出過6位宰相,而這其中以宰相李德裕最為知名,德裕古鎮便以此為名。作為本次旅發大會觀摩點之一,崇文街、狀元樓、青雲塔等景觀是德裕古鎮觀摩線路的重要節點。
景區內,崇文街與狀元樓最為亮眼。崇文街上,唐代建築風格的店鋪林立,豐富的業態可以讓遊客品味德裕古鎮承載的多元文化,體驗唐朝的市井生活,展示德裕古鎮產旅融合發展全新發展模式。走到崇文街盡頭,便抵達了狀元樓。在這裡,遊客可以品狀元酒、喝狀元茶,體驗一場「穿越唐朝」的夢幻之旅。
「德裕古鎮處於贊皇縣皇城棗海農業園區中心,四周棗林環繞,今後依託豐富的大棗資源和千年古縣的文化底蘊,將園區打造成集休閒、觀光、旅遊、賞花、採摘、遊玩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旅遊園區。」景區負責人梁文革說到。
人性化設施建設 使經典景區更成熟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嶂石巖木棧道 毛雨禾攝
嶂石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這裡還是嶂石巖地貌的命名地,嶂石巖地貌和張家界地貌、丹霞地貌並稱中國三大砂巖地貌。
這裡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全年平均氣溫11.5℃,最熱月平均氣溫22.1℃。有「北方涼島、天然氧吧」之美譽。這裡還是華北地區保護最好、品種最全的「天然植物園」,被稱為「燕趙植物寶庫」。
嶂石巖改造項目經理秦正乾表示,嶂石巖作為贊皇縣招牌景區,其在不斷地完善遊覽設施建設,力圖給予遊客最舒適的度假體驗,此次旅發大會準備期間,嶂石巖景區在人車混行的山路旁,修建了專門供遊客漫步的木棧道,木棧道的修建拉近了遊客與山間美景的距離,同時做到了人車分離。
9月3日,贊皇縣組織旅發大會探營活動。圖為嶂石巖遊客服務中心 毛雨禾攝
伴隨著從回音壁式建築傳回的餘音,此次旅發探營活動在作為大會分會場的嶂石巖遊客服務中心結束。與此同時,記者期待第七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開幕時,迴蕩山間的慶祝聲。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