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病常見於中老年患者當中,通常在醫院需要做的檢查就是風溼三項,那麼風溼三項能排除類風溼關節炎?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通過下文中關於風溼以及風溼三項的詳細介紹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風溼三項」檢查包括C反應蛋白、類風溼因子和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
C反應蛋白(CRP)
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病情活動後,患者體內增多的纖維蛋白、巨球蛋白、炎症因子等均可引起C反應蛋白升高,因此C反應蛋白能夠判斷類風溼關節炎的病情活動性。
C反應蛋白與類風溼關節炎骨質破壞的發展呈現正相關,能反應關節破壞的程度。C反應蛋白持續不降,多預示受累關節處於破壞進展階段。
C反應蛋白對判斷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療效有一定參考作用。治療過程中,若C反應蛋白下降,多提示患者病情活動性下降,病情趨於緩解;若C反應蛋白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則表明治療方案可能欠佳。
類風溼因子(RF)
類風溼因子是一種針對人類或動物免疫球蛋白Fc片段的抗原決定簇產生的特異性抗體,也是一種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它存在於類風溼關節炎及某些自身免疫病患者的血清和關節液內,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和約50%的健康人體內都存在有產生類風溼因子的B細胞克隆,在變性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類風溼因子。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RF陽性率達80%,健康人群眾RF陽性率為5%,RF的陽性結果必須結合臨床或其他檢測結果予以證實。
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ASO)
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在人體感染了A組溶血性鏈球菌後,人體出現相應的抗體來對應其產生的溶血素O,即「抗O」。實驗室手段可以檢測到抗O的含量。正常值一般在200單位以下,若高於200單位,說明最近有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鏈球菌的感染導致風溼熱如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心臟病等發生。在風溼性關節炎活動期,「抗O」是會升高的,因此可以作為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指標。
但抗O不是類風溼關節炎的特異性抗體,鏈球菌也會導致其他如扁桃體炎、咽炎、猩紅熱等一類疾病發生,機體會出現抗O的升高。而對於類風溼患者來說,其發病可能與某些微生物感染有關,或由於免疫異常、抵抗力差會導致局部感染發生,鏈球菌也可能混雜在其間,檢測時可能出現抗O升高。
「風溼三項「檢測可以評估患者的疾病活動情況,但不是疾病特異性指標,不能作為確診指標,還應結合臨床症狀體徵。
風溼關節病特需微信預約就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