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桂林晚報
目前,桂林市已確定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將計劃分三批次開學,並對學校開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了部署 。
除高三、初三確定4月7日開學外,其他年級開學的具體日期還沒定,很多家長很關心孩子開學後的安全,包括大班是否分小班、食堂用餐怎麼確保安全距離、是否自備口罩等等。針對家長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桂林中學、桂林十八中、火炬中學等多所中學相關負責人。
教學:大班變小班最棘手
政策
根據《廣西高三初三年級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方案》要求,學校復學後要科學安排教學活動,把大班額劃分成小班額上課,班級之間教室要相對隔離。
對於這些要求,家長普遍都比較擔心。
家長的擔憂不無道理。各中學相關負責人普遍認為,這是複課後最棘手的問題。如果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在50人左右,拆成兩個班,一個老師如何兩邊上課?我市第一批開學後,接著將迎來第二批開學,學生人數更多,然而沒有足夠的教室讓學生在距離上相對隔離。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有的中學相關負責人認為,自治區的工作方案剛下來,如果要執行的話,學校也要召集老師討論後,才能拿出最後的實施方案;也有相關負責人認為,對於《方案》這方面的要求,學校難以落地。
記者注意到,開學工作方案上提到的大班額劃分成小班額上課,針對的是首先返校的高三、初三學生,各學校在具體執行時,會根據自身情況實行一校一策。
吃住:各校普遍有措施
政策:
《方案》要求:學校復學後,做好學生住宿安排,適當拉開學生床位間隔。制定錯時作息表,實行錯峰上課、錯時分餐、分散用餐。指定學生課外活動區域、進出線路,引導學生錯時分區活動。
火炬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已安排分批返校、錯時報到。第一批九年級畢業班3個班學生,於第一周第一天完成。第二批:八年級學生3個班,七年級4個班,於後面確定開學時間第1天完成。在不同批次不同時段,每天報到時間、上課時間和放學時間分年級採取錯時方式,儘量減少學生、家長的高密度聚集。
食堂用餐怎麼確保安全距離?桂林十八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生將執行錯時分餐,用餐要求排隊打飯,隊列間隔1.5米以上,前後間隔1米以上,並佩戴口罩;餐廳用餐座位間隔一米以上,用餐過程中不得說話,餐後餐桌上不能留任何垃圾,剩菜剩飯倒入指定潲水桶,餐具放到指定位置。每餐由4位年級領導8位班主任,指導學生排隊打飯,間隔座位用餐,督促學生戴口罩排隊、餐前洗手、安靜就餐等。
(資料圖片,圖文無關)
學校全部實行封閉管理,學校行政車輛禁止進入,學生在指定時段內不得回家往返。桂林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臨桂校區每間宿舍住6人,空間較寬,通風好,目前已建立宿舍通風換氣消毒制度,已進行了全面清潔和消毒,不留死角,並實時做好清潔消毒記錄。
口罩:缺口較大,鼓勵家長自備
政策:
按照我市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 學校要根據學校規模、師生人數、防控需要,精準測算洗手液、手消毒劑、消毒液、酒精、口罩、測溫儀、手套、防護服等疫情防控物資需求。市、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學校主管部門和各學校要通過政府調配、市場購買、社會捐助等方式,多方籌措防控物資,滿足學校防控物資需求。
採訪中,各中學都提到口罩短缺的問題。
桂林十八中全校師生4000多人,目前籌集到口罩1.05萬個。
火炬中學全校學生480多人,目前籌集口罩920個。按14天每人每天一個口罩,兩所學校均表示口罩短缺,鼓勵家長自備一些。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從疫情防控物資種類來看,消毒水、體溫測量儀缺口較小,口罩缺口數量較大;從區域和各級各類學校來看,縣(市、區)和大學缺口大一些,市直屬學校缺口小一些,同一縣域內農村學校缺口相對更大。
據了解,我市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通過政府調配、市場購買、社會捐助等方式,多方籌措防控物資。
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向桂林市教育局捐贈84消毒液10噸
據統計,目前全市大中小學(幼兒園)已籌集口罩 219.6萬個(其中駐桂林高校64萬個)、體溫槍4978把(其中駐桂林高校636把)、消毒液1226噸(其中駐桂林高校26.54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防控物資短缺的問題。按自治區教育廳要求,第一批開學師生按14天每人每天一個口罩測算需128.1萬個,現缺48.86萬個,市、縣(市、區)物資保障組正在全力籌措。
桂林海陸空食品配送公司攜同桂林廣淨有害生物防治公司向桂林市教育局捐贈疫情防控物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