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擬建百餘公裡高標準自行車道 串聯環城生態帶

2020-12-26 四川新聞網
環城生態帶讓城市更加生態宜居
龍泉天鵝花田溼地

  市民徐楠,周末喜歡帶著家人前往白鷺灣、錦城湖、青龍湖等「大氧吧」,「呼吸新鮮空氣,看看綠樹和綠水,一周的疲憊都沒了。」他說,自從這些生態區建成開放後,就成為了他和家人的「後花園」。目前,環城生態帶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廣泛關注,成為越來越多的市民鍛鍊休閒的好去處,成為成都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城生態帶更好地實現無縫連接,將一顆顆「綠色珍珠」有效串聯,讓大家更好地暢享良好的城市生態——不少市民提出這樣的建議。為此,市建委正在研究論證關於打造100多公裡高標準環城自行車道的初步方案,並積極推進,以讓這份「享綠藍圖」變為現實,滿足民生訴求。研究論證的該自行車道,準備參照國際自行車高速路標準設計,可以滿足自行車賽事的標準;規劃有100多公裡長,部分路段需要新建,而現在已有的自行車道將按新標準進行提升。該項目規劃確定並建成後,環城生態帶將被串聯其中,市民又多了一個健身、休閒的好方式。

  2013年5月,白鷺灣建成,同時,錦城湖亮相城南;去年年底,青龍湖一期亮相城東……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把生態系統作為綠色基礎設施來打造,確立了「城區500米見綠、有條件地區千米見水」的目標,在全國率先提出併集中力量推進環城生態帶建設,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強保護,推動了城市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環城生態帶建設預算總投資約1400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約600億元,佔投資總額的43%,溼地建設在保護利用農用地的基礎上,結合土地綜合整理、水環境修復提升、景觀農業建設等三大工程,形成了錦城湖、青龍湖一期、白鷺灣溼地、香城溼地、溫江金沙農田溼地等「兩庫三溼地」,劃定基本農田3.48萬畝,實施了龍泉驛區天鵝村花田溼地等景觀農業項目,形成了約24平方公裡的六片城市森林以及水生作物區。

  2020年,我市環城生態帶將全面竣工,屆時將基本形成環城85公裡長綠色生態景觀空間,成為一道重要生態屏障,為中心城區裝上「天然綠肺」,戴上「翡翠項鍊」,「八十五公裡環城綠廊」也將給子孫後代留下受用無窮的福祉。在具體實施中,以生態修復的理念和手法,做好城市近郊「山水林田湖共同體」的保護提升,更多地採用接近自然的方式,儘量減少過多人為建設;同時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形成連片農田的大地景觀,深化水環境治理,強化城市通風口保護,利用邊角地塊繼續植樹造林,將生態引入城市。

  這幾年,環城生態帶年接待遊客已達上千萬人次,廣大群眾對環城生態區優美的生態環境、免費開放的公益性和多樣多元的參與體驗性,給予了廣泛好評。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環境工程,而是對成都的環境、人居、經濟、文化等方面帶來巨大影響的系統工程。環城生態帶的建成,必然能夠推動「宜人成都」建設,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城景相融、田園相連、山水相依的生態宜居城市,進一步激發城市的經濟活力,在新的歷史時期,形成成都新常態。一個綠色夢想,正在成都地圖上徐徐展開。

相關焦點

  • 鹽城打造84公裡環城高速圈生態廊道
    「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在市區三條高速公路圍合而成的84公裡高速圈道路兩側,建設面積230平方公裡的綠廊。」3月30日上午,我市舉行的《鹽城市區環城高速圈生態廊道建設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向媒體記者描繪了一幅令人嚮往的美麗鹽城畫卷。生態是鹽城最厚實的家底。
  • 成都將打造798公裡自行車專用道
    3月28日,成都市規劃局召開《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會,會上透露將構建高品質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打造798公裡的自行車專用道,同時規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的2325公裡自行車主通道,取締非法佔道停車,保障騎行安全。在步行系統上,在小學周邊打造884公裡通學優先道,提升上下學安全指數。
  • 環城綠道喜獲嘉獎 「生態龍華」魅力綻放
    然而,在過去,這些優質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散落在龍華各個片區,市民想要漫步山水叢林間消遣散心,往往需要花費數小時驅車前往邊緣地帶的景區和郊野公園,公共綠地公園不成體系、可達性較差的問題日益凸顯。 在市民親近自然的熱切期待下,規劃長度達135公裡、串聯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的龍華環城綠道應運而生。
  • 成都高新區8.6公裡「空中綠道」開建!串聯瞪羚谷、鐵像寺、錦城湖...
    8.6公裡空中廊道無障礙串聯大源民生資源與交子公園商圈、錦城綠道、錦江綠道等綠道系統相互連通,依託肖家河、欄杆堰水系綠地串聯瞪羚谷、鐵像寺、大源中央公園、騎龍公園等文創旅遊節點,總長8.6公裡的鐵像文旅環定位為成都高新區社區級綠道,無論是地標意義還是民生意義都尤為特別。
  • 哈爾濱擬建24公裡濱江景觀大道,還配自行車道和慢跑道
    依據公示內容,哈市將以民主堤和巨源堤為主打造一條生態景觀道路,全長約24公裡,該道路兼具休閒散步、步行交通功能。公示顯示,道外堤頂路規劃範圍西起太平東西街14,東至巨源堤東端,經過民主鎮和巨源鎮,主要由民主堤和巨源堤構成,全長約24公裡。擬建設低強度生態景觀道路,打造三線串聯的沿江綠道體系,打造以休閒散步、兼具步行交通建設為主的綠色休閒走廊。
  • 11.8公裡環城古運河步道貫通 串聯起中心城區文化地標
    中國江蘇網4月3日無錫訊 4月3日上午,無錫環城古運河慢行步道環通暨春滿梁溪走大運徒步活動在慢行步道羊腰灣段隆重舉行。無錫市委書記黃欽,無錫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朱愛勳,梁溪區委書記秦詠薪,區長許立新參加了環通啟用儀式。
  • 樸子溪自行車道 悠遊田園風光
    樸子溪自行車道匯集田園聚落、溼地生態和漁村風光,串聯嘉義西部沿線的聚落文化和產業特色。(攝影/黃柏庸)  全長二十五公裡、緊鄰「故宮」南院和高鐵嘉義太保站的樸子溪自行車道,日前已全線暢通,該車道起至蒜頭蔗埕文化園區,終點東石漁人碼頭,沿途串連六腳、樸子、東石等鄉鎮市。
  • 成都首個自行車道規劃徵意見,擬分4種車道共計4315公裡
    本文原標題:《成都首個自行車道專項規劃徵意見!擬分4種車道共計4315公裡》「自行車道+步行道+特色慢行線」,成都慢行交通系統正在建設中!從29日開始市建委就《成都市自行車道專項規劃》面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會經過你家嗎?車道有哪些亮點?什麼時候開建?
  • 寧德17公裡閉合環城綠廊開建 計劃3年內建成
    記者從寧德市園林局獲悉,寧德市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總長17公裡的閉合環城綠廊,串聯起中心城區各個景區、高速防護綠地、金溪,並最終形成綠地系統大骨架。目前,構成這條環城綠廊系統的四條綠道均以開始建設。
  • 「探索」青浦環城水系公園遊覽攻略來啦!
    青浦區新聞辦說,由東大盈港、上達河、西大盈港、澱浦河環繞而成的環城水系公園處處是風景,最好的探索方式就是分段、慢行、細品。從澱浦河與漕港河交匯的水城門,一路穿過青浦老城廂,再到東大盈港沿線的上善廣場,大約5公裡的水景徒步線路,足可媲美青西郊野公園。
  • 成都:借問生態何處有 蓉人盡指白鷺灣
    中國園林網10月18日消息:去年底,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環城生態區建設的實施意見》,著力實施以生態湖泊溼地為重點的生態環境項目,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構建開放、人文的親水景觀和濱水空間,打造「八十公裡環城綠廊」。
  • 廈門市島內主要步行自行車道將實現串聯
    原標題:島內主要步行道將實現串聯據悉,廈門市將打造「一環兩帶多放射」的慢行交通系統,營造美麗、舒適的慢行設施和環境,將廈門打造為國內領先的高品質慢行交通城市。慢行系統:步行+自行車慢行系統包括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是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市民休閒健身的重要方式,與公交系統共同構成綠色交通系統的主體。
  • 騎遊千年邛窯 成都首條封閉式自行車高速在邛崍開通
    9月1日,邛崍自行車高速公路宣布正式開通,這也是成都首條封閉式自行車高速。騎上自行車,從千年邛窯一路飆到南絲路古鎮平樂,一路綠燈通行無阻……開通儀式上,開展了主題為「一城山水·樂騎崍道」的生態旅遊騎行體驗活動,300名騎行愛好者參與體驗。「一路騎行,道路兩側瓜果飄香、茶樹蔥蘢、山水田園風光很是養眼。」
  • 朱立倫再次體驗自行車道風情 期串聯新北臺北路網
    朱立倫再次體驗自行車道風情 期串聯新北臺北路網 2010年08月01日 12:5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快訊|4315公裡車道!成都將打造「9廊27線216片」自行車網絡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成都正在打造「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自行車道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將進行新的規劃和建設。9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建委獲悉,《成都市自行車道專項規劃(公眾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目前已經掛網,向社會各界和市民徵集意見。
  • 成都天府綠道自行車車迷健身節悅動崇州
    3月16日,中國·成都第九屆自行車車迷健身節(崇州站)暨第七屆公路自行車精英賽在享有「生態溼地健康食地」美譽的榿木河溼地公園舉行。本屆賽事由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崇州市委宣傳部、崇州市文化體育旅遊局、崇州市直機關工委、崇州市總工會承辦。
  • 湖南洞庭湖區擬建9個溼地公園 嶽陽常德益陽有望新增7個環城濱水...
    (原標題:湖南洞庭湖區擬建9個溼地公園 嶽陽常德益陽有望新增7個環城濱水景觀帶)
  • 【規劃】青浦擬建「環城水系公園」,驚豔效果圖來啦!
    (一)綠道設計濱水綠道打通環城水系,形成21公裡環澱山湖新城的陸上康體健身環。結合現狀道路、規劃道路與濱水綠帶內的觀景遊線設置綠道路線,形成21公裡濱水綠道環,依據綠道規範以2公裡服務半徑範圍設計綠道驛站,共12個,並在主要景區設置一級服務驛站。
  • 龍華環城綠道榮獲IFLA2020國際傑出大獎
    2016年,龍華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重點推進環城綠道項目,在項目設計之初,龍華區就制定了比省級綠道標準還高的目標定位,努力打造龍華新的城市名片。 鳥語竹徑幽谷花沁人,林深棧曲碧湖映天青。如今,全長135公裡龍華環城綠道,已建成環城綠道大水坑段、陽臺山段和人才綠道示範段,環城綠道開通總裡程達39.6公裡。
  • 北京步道自行車道重點整治範圍公布 包含三山五園、中關村等百餘條...
    本報訊 今天上午,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副主任甘鋒、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科科長楊揚做客北京交通廣播「治堵大家談」節目時透露,本市今年將重點針對三山五園、中關村、奧體周邊、天壇周邊和二環核心區的116條道路開展步道、自行車道的整治或大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