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年貨大街」演變史:洞察年俗變遷與消費升級的秘密

2020-12-14 聯商網linkshop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到來。

中國人為過年所做的準備中,置辦年貨,是必不可少的。

直到今天,去超市盒傳統市場置辦年貨,依然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即便新零售之勢,已影響到絕大多數人。

春節也成為傳統實體零售店,全年業績最紅火的檔期。春節無休,是每個零售人的真實寫照。

春節也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購物旺季,各家商超年年都會掀起促銷大戰。其實,提起年貨購買,無非就是酒水、糖果、乾貨、水果以及手機數碼等饋贈禮品。在這個中國人一年到頭最重要的時節裡,把對自己對家人的慰勞落實成購物需求,已經像一種基本人格深深紮根在每個人心中。

放眼全國,每逢年貨購物旺季,各地集貿市場、小商品中心、超市賣場、購物中心等所有零售購物場所,無不以年貨為第一主題。

有趣的是,作為年貨最主打的日用百貨,在沒有一個刻意的時間維度裡,大家已經習慣首選去超市大賣場購買,而不再只是傳統市場。這個過程的改變,如果倒推回最初起點,大約來自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

而這個時間,恰好同步於超市和綜合類大賣場,開始全面壟斷中國零售市場的時間。大賣場一站式購物滿足的體驗,與年貨要求多品類、多頻次的購買特性天然相吻合。大型超市賣場年貨商品的質量保障、品類豐富、價格透明、一站式滿足的優勢,徹底改變了一代代中國人年貨採購的固有習慣。

不過,是否有人想過,這種去超市買年貨在悄然中改變的習慣,最初從何而來?又是誰首先發明在超市賣場裡面布置喜慶的紅燈籠、中國結、喜慶對聯等春節吉祥圖騰?所有人脫口而出的「年貨大街」又是哪家超市最早喊出?

大家習以為常的正宗「年貨大街」,究竟是什麼樣子?《零售老闆內參》APP特意找出「年貨大街」的品牌發明者——中國零售業大賣場冠軍大潤發,去看看大潤發當初,是怎麼發明、策動、籌備「年貨大街」的起源故事。

(以下為大潤發行銷部總經理葉淑芬女士口述,根據錄音整理成文)

大潤發行銷部總經理葉淑芬

從臺北「年貨大街」到大潤發「年貨大街」

年貨大街,這個說法最早來自臺北一條叫迪化街的街道,大潤發將這個概念引入到超市大賣場後,又在1999年第一次引入到中國內地。

大潤發創立初期,就準備年貨檔促銷,當時做調研的時候發現,在臺灣,很多朋友置辦年貨,非常講究年貨物品的分類。比如有些買高檔食材是為了準備做除夕團圓飯,有些買清潔用品是為了對房屋來個全年大掃除,有些是為了給朋友或上級送禮。

就連水果也有很大的講究和區別,有些是自己吃的,還的是用來敬神祭拜的,在臺灣通稱「拜拜」,而且從除夕到大年初五,每天的主題都不一樣。有的拜迎財神,有的拜祖先,有的拜天神……用的東西當然也不一樣。

而整個置辦年貨的過程,最早可以從12月16號就正式開始,那個時間在臺灣稱作是尾牙開始的時間。對於做生意的人來說,這些講究尤其很重要。

在臺灣,很早的時候,每到過年,家家都要置辦非常豐富的年貨。尤其是過年吃的東西,因為和平常食物不太一樣,會有很多乾貝、魷魚、香菇、魚翅、海參之類的乾貨。所以,那個時候,臺北有一條街叫做迪化街,慢慢形成家家置辦類似年貨首選的購買地。

在迪化街,每家店鋪裡都可以買到所有辦置年貨需要的東西。從此,迪化街在人們心目中弄個成為專門賣年貨的街道,而人們提起迪化街時,更多是以「年貨大街」替代,就像上海的北京東路被人稱作「五金大街」一樣。過年買任何的南北貨,臺北人是必須要去迪化街買。

我們家在辦除夕團圓飯的時候,一定要包春卷,春卷皮還要現做,雖然傳統市場都會有。我們包的春卷裡通常會有豆芽、花生、蔬菜等,然後包起來,寓意包金包銀。有些臺灣鄉下的老闆辦尾牙,會給員工放假髮紅包。他還會在尾牙會上擺一隻雞,所以雞肉、魚肉是絕對少不了的。

還有人會要提前買鮑魚等大禮盒送人,因為擔心別人買了,通常還要很早就買好送人。所有這些購買,我們一概去迪化街備年貨。那個時候,迪化街真的是人山人海,非常擁擠,「年貨大街」的概念,自然就有了,迪化街就是辦年貨的一條街。

迪化街的「年貨大街」給了當時大潤發極大的啟發,大潤發決定做年貨就是要將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引入到超市,打造超市賣場的「年貨大街」。所以,最早將迪化街這個「年貨大街」搬到賣場超市,在每年年貨購物季主打超市「年貨大街」促銷活動的,是我們大潤發。

可以說,無論是品牌概念還是服務品質,大潤發才是「年貨大街」的正宗創始人。為此,我們甚至將「年貨大街」四個字請書法大師撰寫後,申請商標專利。

我們還發現,在迪化街辦年貨,客人不僅僅是一個購買的需求,而是一整套的休閒+購物+娛樂+逛街的整體式體驗,會吃著小吃一家家挑選購買。但是這套體驗裡面最核心的購物,在人山人海的迪化街畢竟會讓人感到體力消耗過大,而我們大潤發擁有的一站式購物體驗,恰好將迪化街的「年貨大街」當中購物的需求剝離出來,滿足顧客直奔購物的需求。

而需要體驗購物+逛街體驗的顧客,自然還是要去迪化街。所以現在在臺灣,以購物為主的「年貨大街」去大潤發,以逛街體驗為主的「年貨大街」去迪化街,成為臺灣年貨購物的兩道最具代表性的風景。

當然,大潤發在臺灣的賣場裡面,顧客不僅不需要跑很多地方,一站式就能買到所需要的。而且大潤發供應的生鮮、肉類等商品品相比迪化街還多。雖然我們並非只在年貨季期間賣這些商品,但是到了年貨大街季節,我們會更好地整合,讓客人來買年貨的時候,購買挑選清楚明朗。

大潤發「年貨大街」的摸索過程

當大家提到迪化街的時候,在臺灣的每個人都會立刻聯想到那個人山人海的場景。可是,1999年在內地大潤發推「年貨大街」促銷大節的時候,大家都不太懂,就連我們當時賣場超市裡面的很多員工也不知道怎麼布置商品貨架,而且這裡沒有臺灣常見的年貨。

迪化街

我當時就問上海的同事,上海市民過年一般都吃什麼?他們說八寶飯、鰻魚鯗之類。我就問為什麼沒有魷魚、乾貝?可見中國太大,不同區域的風俗習慣讓大家過年吃的用的可能差別很大。當然也可能當時我問的那些同事還很年輕,而他們的爸爸媽媽可能很了解上海市民春節年貨怎麼買,怎麼採購的很豐富。

不過,我們在上海大潤發大賣場布置年貨貨架,還是需要本地同事的意見。所以我們為了辦好大潤發內地版的「年貨大街」,真的是到處去問各地的市民年貨都會吃什麼、買什麼。

第二年,我特意回臺灣用相機拍了很多迪化街人山人海置辦年貨的照片,拍出當地過年的購物感覺。不過,當時人們已經很依賴很習慣在「量販店大賣場」買東西,覺得大賣場大超市的東西價格便宜,質量可靠,服務貼心。

但是大賣場的數量還沒有現在這麼多,零售業裡面的從業人員,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專業了解賣場的年貨購物怎麼做,貨架怎麼擺放,商品怎麼採購、堆放,賣場裡面怎麼裝潢出那種既有過年的喜慶感覺,又有在室內賣場模擬逛街的體驗。我覺得不能一下子複製太多臺灣的東西,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我們的供應商也還沒有適應年貨檔供貨的習慣。

我先把我在迪化街拍的照片給大家看,然後我又帶著同事跑到龍華寺看廟會,把廟會的那種氛圍移植過來,不過不是廟會的那種擁擠雜亂的感覺,而是要既要人山人海,還要秩序條理順暢。慢慢的,大家都理解了那種怎麼在超市賣場做出既有過年的喜慶感覺,又有在室內賣場模擬逛街的體驗。最開始我的團隊深入每個大潤發的門店賣場,通宵的裝潢布置。從每天晚上9點進場,施工到第二天早晨7點賣場開業,一晚上就布置好一個賣場的「年貨大街」味道。

而且就像上面說的,中國太大,不同區域的風俗習慣讓大家過年吃的用的可能差別很大。

現在大潤發每家門店都會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調整賣場的「年貨大街」貨架。比如在東北過年,當地人上門會送汽水、送啤酒,一箱箱的送飲料。我們原來很不理解,覺得那麼冷的地方怎麼在冬天要喝很多冷飲,而且冷飲本身並不需要作為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後來我們親自去當地問才知道,因為東北當地室內燒炕,暖氣很熱很燥,需要大量飲料補水。

還比如有些地方過年上門要送香蕉,我們原來也不理解,後來才知道,有些地方香蕉比較少,香蕉價格又相對比較貴,所以送禮是個很合適的品相。

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我們去華北大潤發賣場時,他們說「我們的習俗不是這樣子」,當地人喜歡貼剪紙、窗花,而且會把很多東西剪成窗花式樣,顏色也是紅色、黃色、藍色等各種彩色的都有,這些都是原先我們不知道的。

有一次一個同事對我們華北賣場裡面一個不是紅色的剪紙很不理解,問過年的窗花剪紙為什麼不是喜慶的紅色?其實,只要是當地流行的,喜歡的,就是大潤發要為客戶提供的,大潤發就要為當地人需要的風格準備年貨。

雖然我們完全尊重適應各地的風俗習慣,不過,這幾年各地的風俗習慣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也有很大改變,隨著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這十幾年來,僅僅我們大潤發總部所在地的上海,就有很大的改變。

比如,這幾年上海市民在大潤發「年貨大街」期間,賣水果會更多的買車釐子、牛油果等進口水果。可以說,現在年貨的檔次、結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年貨大街」我們做到現在,大的框架不變,但是細節會不斷的再調整。當然,經濟水平的提高,其實改變更多的是更融入了一些國際的潮流。而且大家對過年的期待,再這幾年也改變非常大。以前我們可能覺得到了過年才是吃穿用都換新的,現在這種換新的需求每天都能滿足。

所以我們才會融入一些國際化潮流,每年「年貨大街」的商品的結構不斷的推陳出新。現在我們提供的年貨會有非常高檔的澳洲龍蝦,高檔的進口類生鮮。當然,那些傳統年貨,依然會是大潤發「年貨大街」的主打商品。

所以,我認為大潤發的「年貨大街」不僅是國內首創的年貨節日大促活動,也是不斷適應變化,永遠站在最新最潮前沿的「年貨大街」。

大潤發讓零售行業學會了做「年貨大街」

一開始,大潤發的顧客其實也不理解「年貨大街」到底是幹什麼的,不過因為我們堅持每年做,而且每年都規劃不同的主題。有時候是廚具主題,有時候是清潔用品,還有的時候是服飾主題。經過幾年的磨合,大潤發的顧客越來越接受。

我們的供應商也知道,到了大潤發的「年貨大街」期間,商品的包裝也要打出「年貨大街」的味道,商品包裝上要印上煙花、鞭炮、中國結等喜慶的圖樣。現在,這些模式越來越成熟了。現在,只要大潤發的「年貨大街」四個字打出來,大家反應就很積極了。

說到「年貨大街」這四個字,別看好像很簡單,其實為了確定下這四個字的字體,可以說費了非常大的勁。當初設計的時候,為了要有過年的感覺,要有大潤發獨有的「年貨大街」氣氛,我們跟董事長黃明端匯報,確定字樣,再反覆的修改,不知道經過了多少遍才最後定稿。

定稿以後,我們還把「年貨大街」這四個字當作商標註冊起來了。

另外,每年大潤發到了「年貨大街」檔期,我們都要特別設計出一個應景當年的特別活動元素,而且還是我們的同事自己拿筆描繪自己畫。包括燈飾、牆飾、吉祥物等,都是我們自己同事拿筆設計的。連賣場裡的古典式樣八角宮燈的結構,都是自己設計的。

有一年,我們還弄了一個屋簷,就是一進賣場會有一個大門,就像北京明清建築那種風格的大門。還有一年,我們把賣場布置成了小攤,把年貨堆成一攤一攤的。現在十幾年做下來,每年主題裝飾風格都不一樣,今年的新主題,我們各地大區門店已經報告上來,肯定會讓大家驚喜。

如今,我們宣傳的時候,不需要很說很多,只要把「年貨大街」四個字寫上去就夠了。為了讓大潤發的「年貨大街」活動更熱鬧,這幾年我們還和很多大廠商一起搞活動,比如抽獎,(獎品)是一輛進口小汽車,抽獎大空調。比如智慧型手機等,以及24K足金的金元寶等,我們的合作夥伴對大潤發的「年貨大街」活動非常看重。

有趣的是,大約從2003年開始,我在一些城市其看到很多其他超市也在做「年貨大街」,而且連賣場內部的裝潢布置都是學習大潤發的。一開始他們還學得不是很像,不過現在他們也學得像模像樣了,雖然,每年的主題風格依然還是在模仿大潤發前一年的風格。

不過,我們帶動了國內賣場超市年貨檔期的一股促銷風潮,其實最終也是讓我們所有的顧客收益。

我們看重這裡面由大潤髮帶動起來的整體超市賣場的服務品質。大潤發要做的,是堅持最正宗的「年貨大街」,每年不斷推陳出新,不斷適應顧客對年貨新的要求,不斷適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優化我們的商品結構。

如果以時間線來劃分,大潤發的「年貨大街」已經走到了第三個階段。

1996年,大潤發將迪化街的「年貨大街」首次引入到賣場;

1999年,大潤發將廣受歡迎的「年貨大街」首次引入內地;

2015年,大潤發運營了15年,人流量已經突破上百億人次的「年貨大街」正在完成第三次跨越。

黃明端董事長常常跟我們說,我們其實不需要過度的宣傳,沒有的事情,我們堅決不能講。我們的習慣是,做了100分的事情,我們也只講80分。

我們希望大潤發的口碑和服務品質,在客戶心中是有長期的信任感。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 萬德乾)

相關焦點

  • 大潤發年貨大街火爆開市 南北特色年貨百花齊放
    1月9日,一年一度的大潤發「年貨大街」活動開檔,活動商品超3000支SKU,商品最低折扣達4.8折,其熱鬧的氛圍、給力的活動力度吸引了大批顧客前往門店。一進賣場,紅彤彤的主通道,張燈結彩的布置氛圍,年味十足,儀式感滿滿。
  • 大潤發年貨大街火爆開市,備年貨嘎鬧忙!
    臨近年關,家住上海楊浦區的邵阿姨開始張羅年貨,大潤發一年一度的「年貨大街」是邵阿姨必打卡的項目。知道大潤發年貨大街活動已經開始,這天一早邵阿姨就帶著外孫女出門了。自從大潤發改造升級後,邵阿姨一家去店裡逛的次數更多了,乾淨整潔的排面分類更清晰明了;調整過高度的貨架視野更通透;氛圍感十足的光源灑在蔬果上看著十分舒服。
  • 大潤發年貨大街最新最全攻略來了!
    1月大潤發一年一度的「年貨大街」來啦!每年這個時候都要激動得搓手手,大包小包準備起來,大潤發走起,備年貨!年貨大街薅羊毛攻略1、 重磅福利:滿100元返50元抵用券(1) 派券時間:2020年1月9日-1月16日,會員當日單張小票現金購物滿100元即可獲贈25元抵用券2張,單張小票最高限贈4張!
  • 從大潤發到飛牛網 「年貨大街」的演變
    正宗的「年貨大街」究竟是什麼樣子?此時,我們又臨近2016年新年年貨購物旺季,我們特意前往國內大型超市業績冠軍的大潤發上海總部,拜訪了大潤發集團行銷部總經理葉淑芬女士,系統梳理了中國人的正宗 「年貨大街」起源故事。
  • 【大潤發明珠店】2018年貨大街(一) | 年貨商品 應有盡有
    ……來大潤發明珠店尋找漸漸失去的年味還在準備年貨的寶寶們千萬別錯過!大潤發明珠店·年貨大街發哥教您來選購琳琅滿目的年貨大街,一站式的年貨選購天堂!滿足您對年貨的所有需求,給你一個滿滿年味兒的新年!就來明珠大潤發!
  • 「年貨大街」遇上「線上線下不打烊」,這個春節大潤發周邊居民有福...
    1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大潤發賣場,年貨大街活動正火熱進行中,主通道上張燈結彩,布置得很是喜慶,餅乾、禮盒、糖果巧克力堆滿滿地陳列在堆頭。 賣場生鮮經理介紹,為了保證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所需,大潤發採購團隊早在今年9月就開始著手準備「年貨大街」以及新年期間的年節商品備貨。王女士選購的這些來自智利的新鮮車釐子,都是大潤發專業買手團隊源頭直採,飛躍20000公裡把這些來自冬季南半球的甜蜜,從枝頭傳遞到顧客舌尖。「這些新鮮的車釐子帶回家,整個新年都覺得是紅紅火火甜甜蜜蜜的。」王女士滿意地說道。
  • 「年貨大街」提早開張
    一些羊年的吉祥公仔既喜慶又可愛。 王良珏 攝   儘管離2015年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但元旦過後,超市、商場就進入炒「年味兒」主題。清遠市區部分大超市眼下已開啟「年貨大街」模式,特產、特色食品大禮包、春節裝飾品以及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成為首輪主打的「年貨」。1月份以來,清遠一些冬季展銷會也以綠色食品、服飾為主,主打「年貨」概念。   而網絡電商受限於歲末快遞業要放春節假,更是過了元旦後即陸續啟動年貨大促,促銷產品囊括各品類,通過價格戰、時間差搶奪年貨市場。「年貨大街」在實體商家與網絡電商爭奪戰中熱鬧開鑼。
  • 走訪臺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圖)
    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記者近日走訪迪化街,依然是人潮摩肩接踵,叫賣聲此起彼伏。但仔細看去,卻發現商品種類變少了。
  • 實拍合肥大潤發翡翠店火爆人氣 春節超市年貨搶購氛圍濃
    如果說過年最熱鬧的是一大家的團圓,那麼超市的購物氣氛也會讓你倍感年味濃厚。近日小編就來到了合肥翡翠路和繁華大道交口的中環城大潤發超市內,年味十足的紅火裝扮,人潮爆滿的年貨大街和各個年貨區的「購物籃」…過年的氣氛立刻湧了上來,熱鬧更是喜慶!
  • 蘇寧易購大潤發、歐尚等超市店迎來年貨銷售爆發
    為此,蘇寧易購在年貨節期間,精心推出「禮物策劃師」服務,由門店蘇寧V購專員提前了解消費者需求,結合門店產品,針對性的幫助挑選出適合消費者自己的禮物,為顧客省心省力,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蘇寧易購在大潤發、歐尚超市中的門店銷售人氣屢創新高!在年貨節期間,蘇寧易購在全國超市門店中,推出了近400場的「年貨大街」活動。
  • 合肥超市年貨選購:大潤發翡翠店食用油價格全揭秘
    萬家熱線購物頻道資訊:年關將近,選購年貨成了各家各戶的頭等大事兒。而各大超市則是我們購買年貨比較集中的地兒,商家也會藉此機會,推出很多優惠套裝、禮盒、折扣商品等。讓人們比較糾結的是,合肥這麼多超市,究竟哪一家最便宜,最實惠呢,哪一家的年貨比較豐富,性價比比較高呢。
  • 各商家爭搶年貨市場 大潤發、沃爾瑪等超市忙促銷
    昨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超市發現,各大超市紛紛辦起「年貨大街」,促銷、抽獎……商家各出奇招,爭搶年貨市場。此外,電商也不甘示弱,打折、包郵、送優惠券……一場「年貨爭奪戰」正火熱上演。   城區一家超市,「年貨一條街」吸引不少市民準備新春年貨。
  • 年貨大街的鄉情與年味
    店主李慧雯告訴記者,鋪子在南門市場開了幾十年,從她父輩那一代就開始專賣上海點心,有想念家鄉味道的客人常來光顧,時間久了,有的客人一家兩三代人都成了常客。「春節前,我們店裡的貨都供不應求。」  如果說南門市場是懷鄉滋味,那麼今年春節的迪化街,則是舊街風華透出了新氣象。作為臺灣最大的南北貨集散地,迪化街每年春節前夕舉辦的「年貨大街」活動,便是最具年味的市集代表。
  • 2020陝西新春年貨購物節、年俗文化展在西安隆重開幕
    1月7日,由陝西省商務廳、陝西省農業農村廳、西安市商務局等主辦,陝西省有機農業協會等協辦,西安旭峰絲路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陝西省新春年貨購物節、第十八屆西安年貨節、第四屆中國(關中)年俗文化展」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和省體育場兩地同時開幕。
  • 進口年貨 扶貧山貨 旅遊過年 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
    原標題:進口年貨種類多,扶貧山貨更暢銷,旅遊過年受追捧 大數據看春節消費升級進口生鮮、扶貧山貨頻頻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年桌上,春節出遊、文旅結合讓全家換個地方品嘗年味。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這背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積極主動擴大進口、物流基礎設施改善、旅遊產品供給豐富……讓我們透過年貨大數據,一探中國消費市場升級趨勢。春節將至,消費市場中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不少消費者都在忙著採購年貨。隨著我國消費需求升級和零售行業的發展,人們購買年貨的選擇越來越多,渠道也越來越豐富。
  • 年味兒去哪了?年貨「硬核」變遷史:傳統與新潮齊飛
    時代變遷中的「年貨清單」中國人的年,是從買年貨開始的,有句話叫「八月十五購年貨——趕早不趕晚」,可以說中國人的春節,年貨是不可或缺的。幾十年的發展,中國人的年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小小的年貨卻也是中國時代變遷的縮影,每一代人都有專屬的年貨清單。
  • 什麼值得買年貨報告:年貨升級、消費理性、高品質多用途產品受關注
    春節之前,什麼值得買發布《什麼值得買2020年貨報告》,通過數據展示了今年的年貨趨勢:具有什麼特點的商品能在年貨關注榜中勝出?與雙11相隔不到2個月,怎樣激發消費者的年貨消費力?「網紅年貨」每年更新換代,什麼才是消費者心目中的「硬通年貨」?95後與55前誰更具有年貨消費潛力?
  • 從紅紙包白糖到玩具大禮包 四代人的年貨變遷透出消費升級
    四代人的年貨變遷透出消費升級  年的味道是回憶的味道  日曆翻過一天,新年就近一點。  每當這時,有人就會問:「今年年味是不是又淡了些?」  年味是什麼?很難說清。是春節前夕的大紅燈籠,是翹首期盼的年終獎,還是每當想起就倍感溫暖的家人團聚?
  • 年貨大街的鄉情與年味——探訪春節的臺北傳統市場
    新華社臺北2月15日電(記者李慧穎 李凱)農曆春節,臺北的傳統市場迎來採購年貨的人潮,記者近日走訪南門市場、迪化街,老街老鋪的年貨集市裡,處處是鄉情縈懷、年味濃濃。店主李慧雯告訴記者,鋪子在南門市場開了幾十年,從她父輩那一代就開始專賣上海點心,有想念家鄉味道的客人常來光顧,時間久了,有的客人一家兩三代人都成了常客。「春節前,我們店裡的貨都供不應求。」  如果說南門市場是懷鄉滋味,那麼今年春節的迪化街,則是舊街風華透出了新氣象。作為臺灣最大的南北貨集散地,迪化街每年春節前夕舉辦的「年貨大街」活動,便是最具年味的市集代表。
  • 半成品家宴、海鮮大禮包引爆年貨節 天貓新品帶動春節消費升級
    進入農曆臘月,年味漸濃,置辦年貨也成了人們的頭等大事。來自天貓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人們對過年的儀式感並沒有減弱,相反,置辦更多體面、健康的年貨正成為春節消費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