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投資5億元 讓「龍九味」等「北藥」叫響全國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醫專家在現場義診 王妮娜 攝

中新網哈爾濱10月19日電 (嚴璐璐王妮娜)「黑龍江年產道地藥材30萬噸,其中,刺五加佔全國市場份額80%以上,板藍根佔50%以上,已成為全國道地藥材生產的重要基地。」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說。

19日,2019黑龍江首屆中醫藥產業博覽會暨首屆中藥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為期3天,來自多省市的中藥材專家和學者將共同為「北藥」叫響全國出謀劃策。

中藥材工人在現場演示手工切藥材 王妮娜 攝

黑龍江地處寒溫帶,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質肥沃,具備生產優質中藥材的自然優勢。今年,黑龍江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0萬畝,同比增長20%。

開幕式現場 王妮娜 攝

黑龍江省中藥材道地品種100多種,已形成規模,其中100畝以上品種有80多種,500畝以上的有50多種,年產道地藥材30萬噸,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關防風、赤芍、火麻仁、板藍根、鹿茸為重點的「龍九味」品牌已叫響全國。其中,大慶市大同區板藍根歷史最高年份達到15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板藍根生產基地。

巨型靈芝現身展會 王妮娜 攝

今年,黑龍江將投入5億元資金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支持中藥材基地建設,打造綠色、有機、生態、道地、無汙染、可追溯的中藥材第一車間,並壯大一批、發展一批、引進一批,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集群,打造一批品質高、口碑好、影響大的道地藥材品牌。

此次展會為期3天 王妮娜 攝

同時,黑龍江還將堅持線上線下結合,建設2至3處中藥材交易大市場,建設中藥雲平臺,實現「產家不出門,藥材銷八方」。(完)

相關焦點

  • 亮招牌讓「龍九味」叫響全國
    編者按在最新的《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中,我省第一次提出:為實現到2030年全省中醫藥千億產值目標,要實施「龍九味」品牌戰略,讓刺五加、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關防風、赤芍、火麻仁、板藍根、鹿茸等為重點的「龍九味」品牌叫響全國,產業整體競爭力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一批營業收入超百億的中藥企業,邁入全國中醫藥產業先進省份
  • 北藥產業致富 黑龍江林區打造全國最大五味子種植基地
    東北網3月21日訊(鄧紅全 劉洋 記者 霍梟涵)近日,黑龍江清河林區新勝林場集中連片的五味子種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種植戶李玉厚和工人們正忙著給五味子剪枝,增加植物的通風和透光,為秋天豐收做好準備。工人忙碌的景象。
  • 哈爾濱市依蘭縣發展北藥產業 叫響「北方藥都」
    依蘭縣近年來緊緊抓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契機,依託縣域內豐富的野生藥材資源和適合發展藥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間先天優勢,把發展北藥產業作為「調整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壯大農業經濟」的重要抓手,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投入、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模式,全縣北藥產業發展勁頭足,勢頭旺,「北方藥都」的美譽越叫越響。
  • 「北藥之都」行穩致遠
    2019年,全市北藥業總產值達到22.54億元,今年上半年,雖受疫情不利影響,北藥產業仍逆勢上揚,實現產值6.67億元,同比增長5.8%;實現增加值3.72億元,同比增長9%,成為全市經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種養殖地道北藥保障質量。
  • 黑龍江·中國北藥園產業聯盟成立
    東北網9月23日訊(記者 霍梟涵)22日,由49家藥飲片生產企業、中草藥種植合作社、商貿公司組成的黑龍江·中國北藥園產業聯盟在清河林業局成立。成立大會。據了解,黑龍江·中國北藥園產業聯盟由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支持,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以《黑龍江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為指導,堅持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的理念,發揮龍頭示範、引導市場對接、提供技術服務、爭取政策支持等功能,在實現黑龍江·中國北藥園「一核兩帶」建設的基礎上,推動加強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建設,中藥材種植業及中藥加工產業基地建設,完善中醫藥養生養老及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建設
  • 第三屆中國黑龍江餐飲博覽會9月舉行叫響綠色「龍菜」品牌
    東北網8月8日訊(記者 周秘)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第三屆中國黑龍江餐飲博覽會暨第七屆東北美食節(以下簡稱「餐博會」)將於9月1日—3日在哈爾濱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主題為「生態黑龍江,綠色大廚房」。旨在全力打造龍江特色餐飲,叫響綠色「龍菜」品牌,不斷提升品位、提升服務、提升信用,促進餐飲業與旅遊及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擴大東北三省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交流。資料圖。
  • 龍大肉食 擬投資3億元搶灘東北市場
    ⊙張問之 ○編輯 祝建華   龍大肉食搶灘東北市場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12月16日晚,龍大肉食公告披露,公司與安達市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訂了《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公司擬在安達市投資建設安達生豬屠宰及肉製品深加工項目(下稱「安達生豬屠宰加工項目」)。
  • 林都北藥獨樹一幟 - 伊春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北藥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我市北藥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加速建設「中國林都北藥之鄉」。發展北藥產業已經成為發揮我市生態資源優勢,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龍江特別是考察伊春重要講話精神,煥發伊春老林區青春活力的動力引擎。我市北藥開發走在了全省前列。
  • 龍大肉食擬投資47.5億元進軍山東市場
    龍大肉食擬投資47.5億元進軍山東市場 2020-12-17 21:41:51 來源:中國證券網
  • 叫響旅遊品牌!黑龍江省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推進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態價值轉換,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不斷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45雪鄉口碑飆升,讓眾多投資者看到了商機。李彥林就投入全部身家,在雪鄉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民宿。「2014年建了十幾間房子,後來賺到錢後就像滾雪球一樣,把錢投入到建新房、提升服務品質上。雪鄉就是一棵樹,民宿就是樹上的藤,只有雪鄉這棵樹旺盛了,藤才更長青。」林子草堂民宿經營者李彥林說。
  • 黑龍江未來鐵路投資總額將高達1200億元
    3月22日晚18時,2015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龍江之夜」主題餐聚會暨黑龍江投資發展潛力推介活動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黑龍江省長陸昊作主題推介。他指出,未來鐵路投資總額高達1200億元。  陸昊說,黑龍江去年第一產業佔GDP總量的17.7%,在中國各省份是最高的。
  • 伊春推出小興安嶺國家森林步道 叫響「林都伊春·森林裡的家」品牌
    伊春從1952年至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6億元增加到274.2億元,增長172倍,地方財政收入從22萬元增加到19.4億元,增長8826倍。1985年至2018年,市本級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50元增加到25191元,增長33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20元增加到15017元,增長46倍。
  • 全國化布局再進一程!龍大肉食新項目落子黑龍江安達
    導讀  12月16日,山東龍大肉食(002726)品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龍大肉食」)與黑龍江安達市政府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龍大肉食擬投資3億元在安達市啟動 「安達生豬屠宰及肉製品深加工項目」。
  • 叫響旅遊品牌!黑龍江省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推進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生態價值轉換,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不斷推動旅遊強省建設提檔升級。「十三五」期間,黑龍江推進綠水青山出臺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冰雪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省共接待遊客1637.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8億元。「雙十一」期間攜程平臺上的黑龍江目的地搜索熱度更是大漲370%,冰雪類商品預定同比上漲135%。
  •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有個景區叫黃陂」叫響全國
    2016年至2020年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文旅局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創建全國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積極進取、務實作為,成效顯著,全區全域旅遊蓬勃發展,「有個景區叫黃陂」叫響全國。
  • ...道外區籤下「開年第一大單」|融創北藥健康城、中華巴洛克...
    全力打造東北亞最具特色的中醫藥康養產業項目;充分挖掘「中華巴洛克」街區老建築、老字號等文化內涵,建設民俗歷史博物館……1月16日,道外區重點產業項目籤約儀式舉行,迎來2020年產業項目籤約「開年第一單」,融創北藥健康城、中華巴洛克項目、信基產業城項目等8個產業項目「組團來襲」,籤約總額達
  • 東草北藥基地考察團來長春市農安縣考察
    東草北藥基地考察團來長春市農安縣考察 2020-07-02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大肉食布局東北市場 擬投資3億元建生豬屠宰加工項目
    投資3億元建生豬屠宰加工項目12月16日晚間龍大肉食公告稱,公司與安達市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於近日籤訂了《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擬在安達市投資建設安達生豬屠宰及肉製品深加工項目(下稱「項目」),項目的實施主體為公司擬在安達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該全資子公司的營業執照正在辦理中。
  • 黑龍江甘南縣 打造中藥材之鄉示範新高地
    黑龍江省甘南縣把中藥材產業確定為全縣重點推進的主導產業,明確「一年打基礎、二年上水平、三年成產業」的發展目標,並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支撐、資金保障、發動群眾等措施,將中藥材產業列為全縣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將赤芍、黃芩、關防風做為「三大」主打品種,按照「產加銷」一體化、全鏈條發展方向,全力把中藥材產業打造成富民強縣的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力爭用3年時間,把甘南縣打造成「中國赤芍之鄉」, 叫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