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貴川」,你在哪裡?

2021-01-09 黨史頻道

原標題:「雲貴川」,你在哪裡?

《飛奪瀘定橋》(油畫)劉國樞作

在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裡長徵中,遭敵重兵圍追堵截的紅軍,遇到了一系列的危難關口。其中,紅軍奪取瀘定橋和攻佔臘子口就是其中事關生死的重要關口。承擔這兩項重任的就是被譽為長徵中的「開路先鋒」的紅1軍團2師4團。而在這些浴血奮戰為主力紅軍闖關奪隘的英雄中,一名苗族小戰士也曾立下殊勳。但是,82載過去,這位沒有姓名、被戰友們稱為「雲貴川」的苗族小戰士卻始終尋蹤無果……

1985年1月,畢生搜尋飛奪瀘定橋勇士事跡的中共瀘定縣縣委機關黨總支書記王永模,赴京邀請曾任紅4團政委的楊成武將軍來瀘定參加紅軍飛奪瀘定橋50周年慶典時,曾問將軍有沒有至今印象深刻的奪橋勇士?將軍說:「有一個在貴州入伍的小戰士,只有十六七歲,中等身材,眉稜、顴骨很高,臉帶褐黑色,眼大而有神。家裡很貧窮,從小跟著父親在深山密林中採藥、打柴,攀巖涉水很內行。因為他入伍時沒有名字,戰友們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雲貴川』。在奪橋戰鬥中,他攀援鐵索,和廖大珠一起衝鋒在前。後來,打臘子口他還立了一功。」

正如楊成武將軍所言,1935年5月29日,當以紅4團1營2連官兵為主組成突擊隊飛奪瀘定橋時,「雲貴川」就是22勇士之一。楊成武將軍在回憶錄中記載到:「敵人為了防止我們攻進城去,用橋上抽下來的木板,集中在城外,然後澆上煤油……『前進!』突擊隊隊長廖大珠同志一躍而起,帶頭衝進火海……又一個突擊隊員衝過去了:這是個從貴州入伍的苗族小戰士……」

3個月後的9月16日,紅4團受命奪取距甘肅迭部縣城90公裡的臘子口時,面對峭壁陡豎兩邊,敵軍據險扼守的正面最窄處只有30米寬的臘子口,紅4團準備正面強攻配合迂迴峭壁背後,前後夾擊消滅守敵。而正當大家面對峭壁犯難時,「雲貴川」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他說在家鄉上山採藥,常攀上這樣的絕壁。

於是,「雲貴川」帶上戰士們用綁腿布帶連結起來的長繩,用一根帶鐵鉤的竹竿,勾住峭壁的縫隙,一步步攀上絕壁。隨後,他又讓戰友們順著長繩一個個攀了上去。17日晨,當事先約定的總攻信號彈升上天空時,紅4團官兵前後一鼓作氣激烈戰鬥,攻佔了臘子口,為主力紅軍北上陝甘寧打開了「門戶」。

然而,「雲貴川」的蹤跡似乎就在這臘子口消失了,楊成武將軍的回憶錄沒有再提及,此後的長徵及革命史料中也沒有任何記載。時至今日,「雲貴川」的下落依然成謎。

據紅軍長徵史研究專家費侃如說:「當時貴州大約有1萬人參加了紅軍。這些戰士,大多在歷次戰鬥中犧牲,還有很多沒留下姓名。『雲貴川』是貴州籍紅軍戰士的代表人物,他或許將成為貴州籍紅軍將士的代名詞。」

相關焦點

  • 你眼中的雲貴川是什麼樣子的
    在過去很多年以前,大多數人會喜歡用窮山惡水出刁民來形容雲貴川。這是因為雲貴川位於板塊交界處,海拔較高多山地丘陵。交通不發達又經大山阻擋,導致時常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而且雲貴川又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缺少交流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相對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
  • 紫藤山:散文詩的雲貴川
    散文詩的雲貴川 文 紫藤山一、七彩雲南,多彩貴州 高原遼望中州,詩心穿越地球,蘭波從六朝飛來,接住惠特曼的面紗,掀開地球一頁,惡的花開過了,再開一遍,於焉雲南七彩,貴州彩多,多彩,子在川上曰
  • 為什麼雲貴川是一家人?到了貴州的這個地方,你就知道了
    旅行途中,總會遇到各種讓人好奇的事兒,相信大家在雲貴川旅行的時候,或者日常生活中,你都會經常看到一句話,雲貴川是一家人。甚至在不少地方,如果其中一省有人受到了欺負,另外兩省的人都會去幫忙。雖然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確實是相連,但為什麼三省的老百姓都會互相稱呼對方為一家人呢?
  • 為什麼雲貴川是一家人?到了貴州的這個地方,你就知道了
    旅行途中,總會遇到各種讓人好奇的事兒,相信大家在雲貴川旅行的時候,或者日常生活中,你都會經常看到一句話,雲貴川是一家人。甚至在不少地方,如果其中一省有人受到了欺負,另外兩省的人都會去幫忙。雖然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確實是相連,但為什麼三省的老百姓都會互相稱呼對方為一家人呢?
  • 勇奪臘子口 建功「雲貴川」
    這位戰士是苗族人,在貴州入伍,而且從貴州經雲南進入四川,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外號「雲貴川」。「雲貴川」從小採藥打柴,需要經常爬山。看到臘子口的峭壁,「雲貴川」並沒有驚訝,而是自信地告訴指揮員,他能爬上去。  這位戰士找來一根帶鐵鉤的長杆,就朝著絕壁攀爬起來。當時,戰士們在下面望著,除了水聲,沒有人敢出聲。小戰士一點點艱難地爬上山頭。
  • 跑雲貴川,你夠膽嗎?除了長下坡還有這些致命「殺手」……
    要說哪裡地形複雜,那必屬雲貴川了,雲貴川的路大多依山修建,「山多、坡長、路陡」,道路起伏大,山路一彎接著一彎,典型的路難景美,有時候幾十公裡的路程要跑一天
  • 為什麼同在西南地區,在提起雲貴川渝時總是會把重慶和雲貴川區別
    提起我國的西南地區,一般來說人們總是第一反應就說「雲貴川」或者只說重慶,好像很少有人會在下意識地說道「雲貴川渝」。似乎已經成了一種不需要特別強調的事情:雲貴川和重慶,很難歸到一起。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所以,當四個省份被同時提及的時候,包括雲貴川的本地人也常常會調侃說:「雲貴川是一家」,只有少數人會說「其實雲貴川渝是一家」。無形之中已經將西南地區的四個省份中,將重慶和其它三個做了一個區分了。除了發展方面,其實其他方面也在無形之中有了區別。雖說雲南是旅遊大省,確實在全國看來雲南的旅遊業也是十分的發達。
  • 這個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縣城,充滿苗彝風情,風景超乎你的想像
    敘永,一個通衢雲貴川三省的邊陲重鎮,在上千年悠悠歷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素有「川南門戶」的美譽。提到敘永的旅遊,也許人們知道的並不多,其實,敘永的人文地理、風景名勝可能會超乎你的想像。你知道瀘州的海拔最高點在哪裡麼?它就在敘永縣羅漢林。
  • 為什麼同是雲貴川高原,而川有兩所985,雲貴一所都沒有?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問,同是雲貴川高原的三個省份,為什麼只有四川有985大學,而且有兩所985大學,然而貴州和雲南 一所都沒有,其中的原因在哪裡呢?985大學是標誌著一個省份教育的發展程度,同時也是標誌著在全國的一個地位和經濟,同是高原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我們來一起看看原由吧?
  • 「雲貴川」攀絕壁,紅軍奪下臘子口
    原標題:「雲貴川」攀絕壁,紅軍奪下臘子口  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中,於1935年9月13日到達位於甘肅省迭部縣東北部的臘子口。作為紅軍北上陝甘寧抗日的唯一通道,臘子口寬不過30米,兩面都是絕壁,形成一個長達百餘米的甬道。湍急的臘子河從其中奔流而下,河上只有一座木橋。
  • 為什麼雲貴川那麼多人出去打工?
    很多人說是因為地區經濟差異,所謂的雲貴川經濟不發達,說白了就是為了生存掙錢養家,其實,經濟的因素雖然佔比不小,但算不上是全部的原因,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比如說從雲南人、貴州人、四川人三個地方的社會風俗和民眾性格方面,也是可以找到不同的原因:
  • 五一去哪裡,雲貴川三省交界,雞鳴三省旅遊區遊記#五一小長假#
    我向大家推薦的是 :雲貴川交界的雞鳴三省旅遊區,貴州屬於防疫低風險區 這是我去年國慶節期間去雞鳴三省旅遊見聞,僅供大家旅行參考。 雲貴川以中間的河流為界
  • 軌道上的「雲貴川」,激活脫貧攻堅「新動能」
    線路在成都樞紐與西成高鐵、成渝高鐵連接,在貴陽樞紐與貴廣高鐵、滬昆高鐵連接,沿途的川南宜賓、滇北昭通、黔西畢節等地區結束了沒有高鐵的歷史。(新華網12月17日)  成貴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稱為「世界上第一條山區高鐵」全線開通距今恰好一周年,在這一年時間裡,成貴高鐵飛馳於「雲端」,打破了川滇黔千年交通困局,大大縮短中國西南地區乃至西北地區與華東、華南地區間的時空距離,為雲貴川三省沿線旅遊資源開發,加快地區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能。
  • 【重走長徵路】「雲貴川」攀絕壁 紅軍奪下臘子口
    陳地長 攝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一個17歲的苗族小戰士自告奮勇站了出來這位戰士是苗族人,在貴州入伍跟隨部隊從貴州經雲南進入四川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外號「雲貴川」「雲貴川」從小採藥打柴,需要經常爬山。看到臘子口的峭壁,「雲貴川」要來一根長竿,竿頭綁上結實的鉤子,硬生生從絕壁上,一段一段攀到了山頂。隨後,他將隨身帶著的長繩放下,15名突擊隊員拽著繩索,挨個攀到崖頂,迂迴到敵人的後面。「當年臘子口巖壁上有很多樹枝,很多扔出去的手榴彈被巖石彈開或者掛在樹枝上方,根本扔不進碉堡裡面。」
  • 湖北網友嫌棄雲貴川的蔬菜?原來是烹飪方法不對
    原來不是湖北朋友嫌棄咱們的菜,湖北屬於北方了,我們雲貴川屬於南方,兩邊氣候條件不一樣,種植的蔬菜也不相同。由於雲貴川不像山東那樣有完善的種植技術,沒有像樣的種植基地,所以雲貴川捐贈的蔬菜不統一,一部分由供給當地的小農戶捐贈,一部分就是由農村的百姓捐,每家每戶都不一樣,所以導致蔬菜到了湖北,可能今天領到這個菜明天又是另外一個菜,所以湖北網友就發了個視頻,視頻大概意思就是說雲貴川捐贈的兒菜和折耳根拿回家,不知道怎麼吃,然後四川的網友出來在網上告訴他,並且還發了視頻告訴他怎麼做才好吃
  • 有望與昆明「合併」的城市,若能合併成功,或將成雲貴川第一大城
    雲貴川先生應該都不知道, 位於這三個中國西南的內陸省份,由於深厚的歷史淵源、文化相近,語言相通,往往被外界視為一個整體,很多外省人甚至不知道三省人是哪個口音,感覺相同, 這表明這些地區的發展還非常相似,但同時也存在競爭,今天我們看的是有望與昆明「合併」的城市,如果合併成功,或成為雲貴川的第一大城市
  • 武漢開行「北糧南運」班列,串起東三省和雲貴川
    這是陽邏港鐵水聯運示範基地為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打通東北-武漢-雲貴川的「北糧南運」戰略通道,確保糧食作物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據了解,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產區,而西南地區是重要的玉米銷售地區之一。原來東北的玉米到雲貴川有兩種運輸方式,一種走水運,從「東北三省-盤錦港-上海-四川瀘州」,在瀘州靠岸後再走公路或鐵路,時間大約25天;二是純走鐵路或公路運輸。
  • 雲貴川家鄉人難以割捨的極簡鄉味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那是雲貴川家鄉農村極普通的一種野菜。但那又是雲貴川家鄉人極不普通的一道美味。城裡人叫它「魚腥草」,家鄉人偏叫它「折耳根」,多幾分親切,多幾分貼切。極簡涼拌折耳根吃法作為雲貴川的家鄉人還有其它極簡的吃法嗎
  • 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有1位小戰士神秘消失,人們為他起名雲貴川
    提示:「雲貴川」這個名字太大了,雲貴川是中國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簡稱,概指西南時,「川」還包括重慶直轄市,但當時的那個「小戰士」的確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英雄默默不語,他的身後卻是我們英雄的土地和人民。
  • 雲貴川南自駕遊路線攻略,願你能夠愉快完成一次雲貴川南自駕之旅
    下面為您介紹雲貴川自駕遊經典路線、沿途最美景點、最佳旅遊時間、住宿、飲食、必備清單、旅遊注意事項等內容,願你能夠愉快地完成一次雲貴川南自駕之旅。 如果這些地方的美景、美食你都想體驗一番,來一場雲貴川自駕遊便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