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麼大海看起來就會是這個樣子。
本期節目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如果地球是扁平的,世界看起來會怎樣?
其實在很遙遠的古代,人們一直堅信地球是扁平的。星辰日月,萬物都在圍繞著地球運轉。直到哥白尼的出現,哥白尼提出了地球是球形,並非宇宙的中心學說,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樣在圍繞著太陽運轉。
一旦地球變成扁平的,北極會成為地球的中心,南極高山會環繞在地球四周,阻止我們探索地球的另外一面。
如果地球變成扁平的,地球的重心會在圓盤最中間,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會受到一個被拉向中心的力。離著中心越遠,拉力就越大。地球變成扁平狀以後會產生很多副作用。
靠近邊緣的物體會掉向另一邊而不是掉下來,樹木也會因為重力的緣故而斜向生長。
地球變成扁平的,所有的冰雹和雨水都會落向地球中心的北極,海洋也會被吸到地球的中心,然後形成一片超級大洋。
最大的問題還是扁平地球上面的氣壓問題,重力會使過多的空氣流向地球中心。地球邊緣區域則會完全沒有氣壓。如此一來,居住在澳大利亞平地的人們會沒有足夠的空氣來維持呼吸,而地球中心北極區域的建築物則會因為氣壓過大而倒塌。
如果地球變成扁平的,它就不會有磁場,因為磁場是地球核心的運動產生的。沒有磁場的保護,最終所有的空氣都會逃逸到太空中去,我們會暴露在太陽輻射之下。
地球變成扁平的,如果太陽在地球的一面做圓周運動,這樣可以使地球上各個區域都能得到陽光的照射,但是地球上就沒有絕對的晝夜交替了。
如果太陽圍繞著地球做上下環繞運動,太陽落下去以後地球會很快進入夜晚,地球上不會再有時區的區別和四季變化。
綜上所述,如果地球變成扁平狀,世界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