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到來,計劃好的太行摩旅成行,因沒有約到同路,只好千裡走單騎。裝備是150摩託一輛,滿50升後備箱做早、午餐的牛奶和零食,因不準備露營,這次沒有帶帳篷、睡袋。
2016年10月1日,早六點三十分出發,經鄂爾多斯、準格爾、大柳塔、神木、興縣、嵐縣、靜樂、婁煩、古交、交城,晚七點到清徐縣住宿,全程525公裡左右。因急著趕路沒有進旅遊區,其中兩處紅色革命景點和準格爾召應該進去看看。
上午九點多過東勝界,車高速行駛到一個不太明顯的叉路口,路標提示去準格爾召右拐,可急剎車困難且有危險,只好繼續前行,想有機會再來吧。準格爾召建於1622年的明朝天啟二年,是鄂爾多斯現存最大藏傳佛教格魯教派建築群,4A級旅遊區,其宗教活動完整保留喇嘛黃教儀式。
鄂爾多斯蒙古語意為眾多的宮殿,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的地級市,中國最佳民族風情旅遊城市。也是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最具創新力城市、全國生態園林城市。 境內有成吉思汗陵、九城宮、鄂爾多斯草原、大汗行宮等景點。
中午十二點整,到神木縣城南緣的杏花灘公園廣場,駐車吃乾糧。和小攤販、環衛工閒聊幾句,沿窟野河繼續南下。神木原始人類就有活動,古代多為北方少數民族居地,秦時曾屬九原郡,現為中國產煤大縣,境內有神湖、二郎山、天台山等勝景。
窟野河為黃河一級支流,發源於內蒙古南部鄂爾多斯沙漠地區,稱烏蘭木倫河。與其最大支流悖牛川河在陝西神木縣城以北的房子塔匯合,稱為窟野河。河流從西北流向東南,於神木縣沙峁頭村注入黃河。
神木到興縣公路好走,有大車但不多。沿路山勢陡直,怪石嶙峋,無喬木,灌木稀疏,野草不茂。窟野河纏繞路邊,移步基本不換景。因剛休息過精神不錯,騎行還算愜意。興縣城西郊有幾公裡修路,煙塵敝日、崎嶇難行。
興縣晉綏革命紀念館位於城西路邊,曾是賀龍元帥一二零師生活戰鬥十一年的根據地。再往西南有晉綏解放區烈士陵園,內有黑茶山犧牲的王若飛、秦邦憲、葉挺等烈士的紀念展覽、晉綏解放區烈士塔。
嵐縣沿途感覺和前兩年走岢嵐到忻州的路差不多,山坡上的梯田可能是因為少雨沒有耕種。苛嵐曾是戰天鬥地的典型縣,當地人樹立堅定的生存信念,在貧瘠的山坡上,硬是憑著非凡的意志鐫刻下不朽的痕跡,過去有廣播和紙媒宣傳報導。
下午四點多過靜樂到婁煩境,路邊有個雕塑小廣場,東邊向西的崖壁上刻了浮雕,斜照讓畫面顯得非常明亮。駐車休息觀景、吃點東西,感覺疲乏了,盼望快點找到宿點。
太原市婁煩縣,周時為婁煩國,是一個古老民族部落聚居地,位於呂梁腹地,後被趙武靈王攻滅。地名、地域雖有變動,但一直沿革至今。古交和交城相連,在太原西呂梁東麓,隋為交城縣。
晚七點多到清徐縣城,一路找旅館但都因價格或摩託停放問題談不好。東向快出城時拐入街巷小店登記住宿,條件有點差,對面吃一碗麵也不太中意。
清徐位於山西中部,太原市西南側城郊。古時稱梗陽,隋開皇十六年置清徐縣,後屢有變更。一九五二年清源、徐溝合併又為清徐縣。是山西老陳醋發源地,素有醋都之稱,也是古典文學大師羅貫中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