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丹巴藏寨,我們的車向西南一路上坡直奔八美鎮。丹巴和八美之間相距110公裡,沿途有30公裡的路段被稱為"東谷天然盆景風景區",這裡的每一棵灌木,只要移進花盆中都是一盆漂亮的盆景。司機小王選擇了一個觀景平臺讓大家下車拍照,今天的天氣不錯,遠遠看去那白雲和雪山底下層林盡染、秋意濃濃、風光旖旎。
汽車拐過這個山灣,眼前豁然開朗,八美草原詩一般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哇!太美了!
眼前,多彩的樹木、 廣袤的草甸、起伏的山丘、神秘的藏寨、金色的寺院、和飛舞的白雲,在藍天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情畫卷。
這些路牌和小車告訴人們現代生活早已來到了八美草原
這是我在八美鎮就餐時的偶然拍到的一隻大鳥,它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八美有一個惠遠寺,就是照片中金碧輝煌的那個建築群。它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年),寺門正中的鎦金匾額為清世宗欽賜。寺廟殿宇豪華,是康巴建築藝術的精品, 由於十一世達賴克珠嘉措降生於此,惠遠寺在藏區影響至深。
八美鎮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八美土石林」,聽說非常有特點。因為下午還有一個景點「塔公草原」要參觀,晚上又要趕到新都橋住宿,遠看跟雲南石林也差不多,就在車上隨手拍了兩張照片了事。但願以後不會後悔。
塔公草原海拔3730米 ,比八美草原高了兩百多米。川藏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方便,是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塔公"意為"菩薩喜歡的地方",亞拉雪山是康巴地區有名的大雪山之一, 同時它又是著名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裡記載的藏區四大神山之一。
由於寺內塔殿中所供奉的"志託"塔極富傳奇色彩,高僧和施主們紛紛來寺修塔,在寺廟左面的一塊空地上形成一片塔林,數目達100餘座。
在這兒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許配給藏王松贊幹布,並把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賜予公主和藏王。行經此地時,這尊臥覺佛像突然不肯走了,並示意要留在這裡。文成公主靈機一動,當即令眾人就地取用金沙按照佛像原貌複製一尊留在塔公,原像才得以順利運達拉薩,並供奉到大昭寺中。
於是塔公便聞名康區,也有了「若有人無緣去拉薩朝聖,則到塔公寺寺朝拜也有同樣功德的說法」。
塔公的遊客比較多,商業氛圍也比較濃。你看這些裝飾著漂亮馬鞍的馬都是為遊客準備的,就連馬都還牽不好的孩子也來招攬遊客。
在去新都橋的路上我們還看到了這樣一個景觀:河流中、山坡上,大大小小的石頭都被刻畫上了「經文」,其工程量之大嘆為觀止。這是習慣的力量,這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