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1)|荒原的溫度——冬季西北

2020-10-16 旅際生活

蘭新高鐵上。

這大概是目前為止境內最喜歡的一條鐵路了。

1776km,從甘肅蘭州穿越黃土高原、河湟谷地、青藏高原、祁連山脈、東疆盆地到達新疆烏魯木齊,貫穿河西走廊,覆蓋了曾經的絲綢之路。

從如此多的地形地貌就可以看出沿線的資源,這不僅是一條復甦西北交通經濟的鐵路,也是一條自然人文歷史豐富的旅行線路。

從西寧到張掖,火車斜穿過綿亙起伏的祁連山脈,不時轟轟地進出數不清的高原隧道,駛入河西走廊腹地。

在冬天沒有繽紛彩色,可就這樣坐在窗戶旁看祁連山划過,也會感覺到腎上腺素上升。

是的,有一種美景是可以推開窗看裡面故事的。

河西走廊就是這種可以推得開窗的美景。

黃色條形的部分,地圖標記得有點挫,不過差不多就長這樣。

放到這麼大來看,是因為它曾影響了中國版圖構造,並且作為絲綢之路的經貿核心地帶波及到了整個歐亞大陸。

對於河西走廊,季羨林曾評價:「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回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了。 」

河西走廊是一條狹長的堆積平原,是數億年前印度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撞擊形成青藏高原,向北側堆起祁連山脈,而再向北衍生的產物。這條走廊被夾在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塔裡木盆地中間, 乍一看感覺生活好艱難。

青藏高原這個巨人阻斷了印度洋暖溼氣北上,造成西北地區大部分都是乾旱沙漠,不過北側的祁連山脈由於來自東面太平洋季風吹佛融雪降雨形成了一條條河流和溼地。祁連山脈並不只是一條山脈,而是一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脈群,包含了數座雪峰、冰川、河谷、綠洲。由於她的哺育,才有了旁邊狹長通道河西走廊的發育成長。

除了海洋以外,河西走廊擁有地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貌。

也是除了海洋以外,滿足了我對國內自然景觀的所有幻想。沙漠、草原、雪山、星空、雅丹丹霞。

河西走廊如今被劃分在甘肅境內,佔據甘肅這個巨大「如意」的頭部及中部,東起武威,西至敦煌。因為地處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

河西走廊從前是西域與中原之間的唯一通道,它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註定了不平凡的命運。

如果當年漢武帝沒有打通河西走廊,今天的亞洲格局應該是另一種樣子吧。

如果沒有河西走廊,也不會有陸上絲綢之路,和那一段中原與西域文化經濟交融的輝煌歷史。在這條走廊上,發生了太多的故事。(後接河西走廊2)

相關焦點

  • 蘭州 | 荒原的溫度——冬季西北
    西北於我就像是電影裡那個酷酷的不愛說話的英雄但後來對西北的想像更加重了這英雄氣質,黃土高原,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樓蘭古國,莫高窟,總之還是一個俠客。西北地域太廣,故事太多。衝動下買了幾個月後蘭州的票,到出發當天正是全國各地最低溫,差點慫了,但最後還得感謝這種衝動讓我有機會去認識西北的冬天
  • 祁連山脈,西北咽喉河西走廊的締造者!
    河西走廊是連結我國東部和西北地區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內陸進入新疆的唯一通道。這裡有最重要的東西大通道,包括:隴海-蘭新鐵路、連霍高速公裡、蘭新高鐵、西氣東輸管道等國家級重要通道,而本文介紹的是河西走廊的締造者-祁連山脈!
  • 唐虓:我鏡頭下的河西走廊
    ,燦若星河的名勝古蹟;揭開河西走廊的千年面紗。這一期同源致遠讀書會的人氣書友——唐虓為大家帶來了「我鏡頭下的河西走廊」旅行分享。對我而言,這次臨時起意的河西走廊之旅無疑是一次重新尋找自我、定位自我的心靈之旅。」
  • > 河西走廊
    ,最新河西走廊信息,河西走廊的最近新聞資訊,河西走廊是什麼,河西走廊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河西走廊基本概況:  河西乾旱區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處,位於甘肅省境內黃河以西,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省界,從東向西延伸的1100km。
  • 荒涼大漠|魅力河西:2020,西北大環線,一趟行程相當於10次旅行
    ▲祁連草原 Photo @行者03、卓爾山|祁連天境 ▲ 山丹軍馬場 Photo @行者山丹軍馬場於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位於河西走廊中部 ▲ 敦煌夜市 Photo @行者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 甘肅河西走廊海拔2000米,夜間溫度低至冰點,武威加油站過夜
    來甘肅之前我從未想過河西走廊早晚溫差會如此之大,也從未體驗到高海拔地區城市夜間溫度可以低至冰點。在這樣的地方旅行,一定要帶足衣服,如果睡在麵包車裡,務必帶上棉被。下午6點多,在路過天祝縣的時候,我發現麵包車裡的溫度明顯下降,因為我的腿腳都冰涼。我估計現在海拔高度已經很高了。後來進入古浪縣之後,腿腳凍的實在難受,我找個停車場把麵包車停穩,打開手機定位,發現海拔是2550米,我推測剛才經過的天祝縣312國道最高點海拔差不多接近3000米。我感趕緊把另一條秋褲穿上,然後把外套也穿上,稍微休息了一會繼續開車趕路。
  • 「河西走廊」到底在哪裡?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簡稱河西、雍涼。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200公裡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
  • 一汽豐田品牌日之冰鑑奧雪河西走廊西北行_易車網
    在2020年的末尾,一汽豐田組織了一次穿越河西走廊的自駕遊。隨著夜幕的降臨,第一天的西北行就要結束了,一天的車程大概在300公裡左右,整體來說今天一天的遊玩和駕乘體驗都是極佳的,正巧下了點雪也契合了此次冰鑑奧雪的主題。今天的愉悅也讓我對於明天的行程更加期待。
  • 流浪甘肅河西走廊海拔2000米,夜間溫度低至冰點,棉被加睡袋過夜
    來甘肅之前我從未想過河西走廊早晚溫差會如此之大,也從未體驗到高海拔地區城市夜間溫度可以低至冰點。在這樣的地方旅行,一定要帶足衣服,如果睡在麵包車裡,務必帶上棉被。下午6點多,在路過天祝縣的時候,我發現麵包車裡的溫度明顯下降,因為我的腿腳都冰涼。
  • 乾貨|荒原穿越經驗談,2016橫穿羌塘小結
    主觀上講,荒原如海,殘酷浩瀚,我並不願看到再有類似穿越。荒原永遠是荒原,我們更應持有的態度,是保持敬畏和仰望。▼點擊藍字,延伸閱讀石頭|生死荒原路,52天首次單人完整橫穿大羌塘李聰明|探明獨孤騎者橫穿羌塘的失蹤謎雲
  • 穿過千年時空,漫步走過河西走廊!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西北夢,在漫漫黃沙中,循著聲聲駝鈴,夢回強漢盛唐。,馳騁祁連,越過高原,這也是一條風景極為優美的西北環線之旅。滄海桑田,如今繁華褪去,只有那歷史的遺蹟在漫天塵沙中,講述著往日的榮光,如今,讓我們從蘭州出發,開始一段難忘的西北環線之旅:河西走廊。
  • 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河西走廊之行)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是現存長城上的最大的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河西走廊夾於巍峨的祁連山和北山之間,東西長達1000千米左右。一條古道穿行於祁連山麓的戈壁和衝積平原上,古代「絲綢之路」即此。
  • 如果沒有河西走廊和張掖,中國將是另一個中國
    現在,我們似乎很少提到「河西走廊」了,我們的目光總是放在那些發達的大城市,我們看到北上廣深、看到新興的成都杭州,我們想在那裡學習、工作、建立我們的新家,但我們似乎很少再看向西北、看向河西走廊了。
  • 水,河西走廊的生命線(二)
    脆弱的超載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敦煌,綿延千餘公裡。南邊是逶迤的祁連山,外連青藏高原,北邊是時遠時近、高低不一的北山,外接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從表面上看,河西走廊是西北一塊難得的樂土,所謂金張掖、銀武威、玉酒泉,意指人民可以在此安居樂業。但是從自然生態角度而言,這其實是一條脆弱的走廊。
  • 河西走廊之旅-蘭州篇
    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200公裡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涼州、雍州的屬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絲路西去的咽喉,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戰火的棲息場所。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爭之地。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將我國西北荒原改造成什麼樣子了?
    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全中國將近五成的人都在用手機在種植樹木,累積節能減排(二氧化碳)達到了驚人的1100萬噸,從螞蟻森林程序裡邊顯示的數據來看,單單「借唄公益林」就將種植近九萬棵真樹,而整個螞蟻森林總計已經種下了1.22棵真樹,種植面積直達168萬畝。而這龐大的數據,又將我國西北改造成了什麼樣子了?
  • 冬季溫度低,釣魚打窩技巧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不願意多動,魚口輕,且有些魚進入冬眠,此時以釣大板鯽為主,偶爾也能釣的到鯉魚。為什麼冬季,以釣大板鯽為主,偶爾也能釣鯉魚,因為鯽魚和鯉魚都可以耐低溫,低寒的變溫動物。那冬季釣魚如何去打窩呢?因為冬季溫度低,不管大魚還是小魚活性差,不願意多動,根據這個特性,註定釣魚人應該做到人找魚,多打幾個窩,多走釣或者打隔夜窩。那打窩以什麼為主,窩料打在哪些地方?
  • 「綠洲橋」視野中的河西走廊、歷史中國與區域性世界
    /西北跨境民族與邊疆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博士,河西學院「祁連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西北與中亞的民族研究、區域研究。近年來西方學者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Kan-su「oasis bridge」)[1],今天則被引申為「大陸橋」。筆者認為,松田氏河西走廊「綠洲橋」的比喻恰到好處:「綠洲橋」能把絲綢之路上異質性的歷史空間連接起來。一個區域的形成無論是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文化上都有一種內在的聯繫,構成了一個各種因素相互關聯的共同體。如果缺乏這種內在的聯繫,哪怕是地緣上很接近的地方也不能算是一個區域。
  • 絲綢之路之神奇,育河西走廊之富饒,值得你去觀賞!
    在中國的地形圖上,一條雄偉的山脈橫亙在甘肅省和青海省之間,俯瞰河西走廊,這就是古代被匈奴稱為「天山」的祁連山,千百年來,由於特殊的地形和氣候,祁連山自古以來就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山脈,發源於祁連山的河流滋養著河西走廊的綠洲,孕育著河西走廊乃至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可以說,祁連山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巔峰
  • 加拿大西北地區——帶你走出舒適區,深入自然荒野
    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毗鄰西北地區首府耶洛奈夫(Yellowknife),是北美洲最深(614米)的湖,是世界第十深湖,面積超過伊利湖(Lake E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如此寬闊的湖泊要如何體驗?坐飛機怎麼樣?乘坐水上飛機在湖上掠過,帶您領略這裡攝人心魄的景致。納漢尼國家公園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