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增持計劃比比皆是,到增持時限的最後意思意思買個增持額度下限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像華星創業(300025)董事長這種,承諾時間到了仍然「一毛不拔」,最後直接取消增持計劃的,絕對少見。
2017年6月13日華星創業公告,公司2017年6月12日收到實際控制人之一致行動人、董事長季曉蓉通知,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季曉蓉擬於2017年6月29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間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擬增持股份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1%,並承諾在增持完成後六個月內不轉讓所持公司股份,季曉蓉稱此增持的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
這則消息的發布時間正好是華星創業2017年6月9日復牌後的第三天,增持消息之前華星創業剛剛走出了兩個「一字跌停」,而2017年6月13日較為及時的增持消息,讓華星創業的股價止住了跌勢。
時間一晃很快來到年末,2017年12月29日華星創業發布公告宣稱,公司又收到一份季曉蓉提交的《關於取消增持計劃的通知》,理由則是因為「鑑於公司與北京互聯港灣科技有限公司資產重組事項已經終止」,而這種說法,與一開始的增持承諾中提到的增持理由卻完全不同。
如此隨意的取消,當然沒法逃過監管層的慧眼。2018年3月9日,華星創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出具的《關於對季曉蓉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當中認為季曉蓉作為華星創業控股股東之一致行動人、董事長,上述行為構成了超期未履行承諾。根據相關規定,監管層責令季曉蓉改正,履行承諾完成增持計劃,並於2018年6月30日前向浙江監管局提交有關整改情況的書面報告。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增持承諾裡的時間段為2017年6月29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這區間的加權均價為7.61元。而目前華星創業的現價為5.36元,顯然即便是季曉蓉現在迫於監管壓力啟動增持,那麼同樣增持1%的籌碼所動用的資金,也要少了許多。
從公開信息來看,華星創業目前現價的不濟,與2017年的業績表現不無關係。2018年1月31日,當華星創業披露了「2017年度業績預告」之後,當天華星創業便出現了跌停,連續幾天下來華星創業股價的累計跌幅超過了24%,振幅更是超過了30%。華星創業2017年業績快報顯示,上市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長了7.59%,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7484.15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賺7498.3萬元,同比大幅下滑了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