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母,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孫中山最親密的戰友和革命伴侶宋慶齡。的確宋慶齡為中國革命事業和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點在她逝世時追悼會規格上的表現的尤為突出。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去世。6月3日黨中央為她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高規格的追悼會。追悼會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主持,鄧小平親自致悼詞。與此同時從5月30日開始,天安門開始降半旗。
其實宋慶齡和孫中山結婚時,但是可能很多人對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的故事了解的不多,其實宋慶齡和孫中山結婚時,孫中山已經近50歲了。盧慕貞,1867年生,廣十七歲時經父母包辦與十八歲的孫中山結婚。從結婚到1915年離婚,兩人育有三個孩子,分別為:孫科、孫娫、孫婉。據了解,孫中山年輕生性不羈,當年哥哥孫眉將他送到檀香山讀書時,經常在學校惹事。隨著孫中山年齡的增長,父母商量決定早點給他娶個媳婦,希望對他有點約束。
孫家父母挑選媳婦的條件是,一要精靈,二要門當戶對。卻說離孫家翠亨村不遠的外塋鄉(今屬珠海市金鼎鎮外沙村)有個姑娘叫盧慕貞,芳齡18,比孫中山小一歲。長得雖不算十分標緻,卻以賢淑善良、精靈勤快為村人稱譽。其父親盧耀顯與孫眉一起在檀島經商,早就相熟,是正道之人。然而孫中山只能遵從父母的決定,一開始對這個由父母包辦娶來的媳婦並沒有多少感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孫中山發現盧慕貞雖沒有讀過多少書,但孝敬公婆,敬重兄嫂,對自己更是百依百順,於是漸漸有了感情。
1913年8月,孫中山在「二次革命」失敗後,被迫開始流亡日本,當時的孫中山在國內聲名遠揚,愛慕者眾多,其中宋慶齡也是其中之一。一次偶然的機會,宋慶齡成為孫中山在日本的英文秘書。共同的追求和革命理想,使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兩人隨即討論婚事,但卻遭到同盟會元老的發對。盧親口對眾人說:「孫先生為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現在有人願意照料他的生活,我願意成人其美,與先生離婚。」
眾人見盧慕貞這麼說,就沒再說什麼了。1915年10月,22歲的宋慶齡與49歲的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完成婚禮。1918年10月17日,孫中山在給恩師英國人康德黎的信中說出了自己離婚的原因:我原來的妻子不喜歡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裡,她沒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需要和我的老母親定居在一起,並老是勸說我按照中國舊風俗再娶一個側室。但我所愛的宋慶齡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宋慶齡。這樣一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議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任何辦法了。
盧慕貞一直住在澳門,秉承著孫中山的遺願,關心著祖國的命運。抗日戰爭爆發初期,中山縣召開抗日救國大會,盧慕貞特地叫人用轎子抬著自己趕到縣城參加大會,並傾力捐助抗日團體。我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成立之後,多次派人到澳門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盧慕貞家中常常成為聯絡點,她曾經接待過我珠江縱隊的領導人林鏘雲、劉田夫等人,並給予各方面的支持。952年9月7日,盧慕貞因病在澳門去世,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