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鄭州是第三個擁有五環的城市。
在2017年之前,「五環」一直是北京的專有名詞。
而近幾年,鄭州直接跨越了上海、廣州、深圳三個一線城市,成為第三個擁有五環的城市。論城市擴張速度,鄭州絕對排得上「一線」!
北到平原新區,西到滎陽新區,東到綠博,南到新鄭。
如果單純從空間上看,鄭州向南,似乎跑得更快,飛得更遠。
向南發展,就不得不提鄭州南向發展主軸上的重要城市:新鄭。
為了跟上鄭州老大哥的步伐,新鄭早在《新鄭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就已表明了要發展成為鄭州的南副中心,最終成功融入大鄭州。
而鄭州,就在新鄭的正北方向。於是,向北發展,成為了新鄭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城市向哪裡發展,哪裡的房子就有升值潛力。
鄭州向南,新鄭向北,鄭州、新鄭中間交接的地方,無疑就是最有潛力的價值碰撞點。
而還未來得及大幅漲價的房子,就有可能成為「撿漏」的機會。
說到這,肯定會有人說,去南龍湖「撿漏」,妥妥滴!
先別著急。鄭州區域以南,南龍湖的確一馬當先,但南龍湖作為新鄭與鄭州的連通樞紐,房子早就突破了萬元大關,而且近幾年房價一直在降價的邊緣反覆試探。
如果是想抱著撿漏的心態,南龍湖並不是最佳選擇。
再往南就是新鄭城北新區(以下簡稱新鄭北),房子均價7000多。
也就是說僅僅十幾分鐘的車程,房價降了4000,這道送分題,你會怎麼選?
2
新鄭北,一直是一個被低估的區域。
在有融創、碧桂園、金科、招商、正弘等國內一線+本地一流房企入駐的情況下,高層毛坯價格依然徘徊在7500多,而再往東的雙鶴湖,房價都已經逼近9000了!
肩負「新鄭名片」重任的新鄭北,到底差在哪?
難道差在規劃?
新鄭市政府對新鄭北的定位就是打造成與「鄭東新區」同一規模的城市名片。
為了實現這一願景,新鄭市政府斥巨資引進了世界級設計團隊AECOM公司,擔當總設計。這個團隊曾經參與和設計了倫敦奧運會主場館等許多世界知名建築,擁有150個國家的設計經驗!
未來,新鄭市政府也將搬遷到此,新鄭北區將成為新鄭的主城區。
難道是差在位置?
整個北區,正好處於鄭州CBD和鄭州東站的正南方向。
新鄭北南接新鄭老城區,東聯航空港,開車沿著城市主幹道中華路一路向北,就是鄭州的「標杆區域」鄭東新區。
周邊要不就是高規格的新區,要不就是已積攢多年人氣的老城區,妥妥的區域「團寵」。
難道是差在客群?
新鄭北雖然看似「默默無聞」,卻早已是新鄭市民心中默認的「富人區」。這個總佔地22平方公裡的新區,幾乎吸納了新鄭大部分的改善群體。
老城區稍微有點資本的市民,都會選擇在新鄭北置業。
難道是差在環境?
新鄭北整個區域水上面積及綠化面積佔比45%,總佔地高達一萬多畝。黃水河,暖泉河,軒轅湖,南水北調,兩河一湖一水景,有水有綠化。
景觀環境可是新鄭北的一個亮點工程。
新鄭北要規劃有規劃,要區位有區位,要景觀有景觀,就連曾經受人詬病的配套也在這兩年逐漸完善。這裡有優質的學校:鴻福路九年義務學校;有高規格的商業:新尚天地、新壹城;有最美的公園:暖泉河公園、軒轅湖公園等等。
福爾摩斯曾說,當你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不管多難以置信,都是真相。
區域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
既然新鄭北要啥有啥,區域價值的兌現,也只是時間問題。
3
區域價值升值,卻不代表所有小區都會受益。
開發商企業實力、小區環境、房屋建築設計、物業管理等都是檢驗小區升值的主要標準。
比如在鄭州,物業好的小區二手房房價往往比周邊房價要貴上幾千塊錢,就是因為物業溢價的緣故。
因此,新鄭北區域價值兌現,首先獲利的就是已經購入樓盤且已成功收房的客戶。
這樣的小區在北區不算多,其中以新鄭碧桂園最為突出。
新鄭碧桂園幾乎囊括了搶佔北區紅利的所有優勢。
1、區位好,新區成熟配套均在小區輻射範圍內;
2、碧桂園,世界500強,中國地產前三強,房屋有保障;
3、新樓盤,建築設計、小區規劃更加人性化;
4、容積率低,居住環境好;
5、碧桂園物業,上市公司,物業管理更規範;
6、交房時間早,減少業主的租房成本。
新鄭碧桂園是碧桂園在新鄭的首個項目,成品房交付,定位改善。2018年入市,首開400多套,當天售罄,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今年4月30日一期交付,是同期銷售樓盤中交付時間較早的樓盤之一。
前兩天我恰好在新鄭,出於好奇,就順道去看了看新鄭碧桂園的實際交付情況。
從鴻福路到新鄭碧桂園的大門,還要經過一條小路,這條市政道路明顯還未修好,路上坑窪不平,而且灰塵很多。
但是也能理解,畢竟新鄭碧桂園二期還未交房,這條路是進入二期小區的必經之路,每天有不少大車來往;而且這是一條市政道路,小區物業並不能左右。
據了解,新鄭碧桂園二期月底即將交房,碧桂園物業將在二期交房後,盡力對這條路進行清理和美化,以方便業主通行。
來到小區,看到一個氣派的主大門赫然在立。因為早期來新鄭探盤的時候,新鄭碧桂園一期的規劃中並沒有這樣一個主大門,所以著實令我驚奇了一把。
後來才知道,這是項目上為了讓小區看起來更有派頭,所以花了近200萬元,增建了這樣一個大門。
進入大門,一種嶄新小區的青澀感撲面而來,綠瑩瑩的草木和五顏六色的花朵,給人一種清新的舒適感。
碧桂園的園林一直被業內人士稱為小區的「核武器」,有句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新鄭碧桂園的園林綠化上的確有不少用心之處。
首先是進入大門後,迎賓樹採用的是樸樹,樹木開叉從北向南依次增高,正應了「平步青雲」、「步步高升」的寓意。
園內的每條小路上種植的植物都各有不同,光我看到的就有紫玉蘭、白蠟樹、欒樹、竹子等。這幾種植物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其實都有不同的寓意。
像玉蘭,因其儀態優雅,有「俊郎相伴」之意;白蠟樹因為四季常青,花語是永不凋謝,有「永恆陪伴」之意;而欒樹,鸞與欒同音,寓意鸞鳳合鳴,家庭和美……
唯一不足的是,植物雖然種類繁多,但看上去算不上十分茂盛。畢竟是新栽種的植物,怎麼著也需要一個生長期。估計過不了幾年,小區內就會叢林茂密,繁花似錦。
除了綠化,廊亭的布置也十分考究。依據園區的不同景觀,將廊亭分布在園區的東北、中部、西南方向,既不顯得擁擠,又保證了每個區域的業主都能在亭內休閒娛樂。
園區內設有幼兒園,為了方便業主接送孩子,小區內還專門設了一條通往幼兒園的通道,也算十分貼心了。
要想讓小區保持一個良好的環境,排水也十分關鍵。據了解,新鄭碧桂園的排水槽採用的都是石材。
要知道現在不少小區為了降低成本,採用的都是塑料排水槽。這樣成本是降低了,但是質量上肯定會打折扣。
除了小區內景,其實我最好奇的還是房間內部交付的情況到底如何。費了一番周折,終於徵得一戶業主的同意,到房間內一探究竟。
令人驚喜的是,該小區在裝修材料上採用的基本都是一線品牌。
新風和浴霸,採用的是美的;水龍頭、花灑、馬桶是世界一線品牌貝朗;地磚採用的是歐神諾。
在延期交房已經見怪不怪的當下,期間又經歷了疫情和揚塵管控,新鄭碧桂園非但沒有延期交房,還將小區的品質和質量把控得這麼好,屬實不易。
後來在跟物業交談中得知,當初為了按時交房,項目上也是付出了不少心血。
先是在揚塵管控上,由於著急趕工,大車進進出出,灰塵較多,為了符合環保標準,項目上派了不少人力、物力連續作業降塵,當時還受到不少工人的埋怨。
今年年初又趕上疫情,導致工期耽誤了兩個多月,項目不惜額外投入大把資金,增加、補調人員,馬不停蹄追趕工期。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讓業主及時用上永久電,項目更是排除萬難,加班加點施工,確保在交房時實現永久電。
那段時間,通宵熬夜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才有了現在保質保量按時交房的成果。
不僅如此,新鄭碧桂園的物業還給業主免了近半個月的物業費。
因為疫情的緣故,項目進行分批次交房,因此新鄭碧桂園是從5月1日到5月15日內陸續交房的,而物業費則是從5月15日開始計算,相比一些樓盤野蠻徵收物業費的做法,碧桂園物業算得上是業內良心了。
有了這麼用心的物業,看來二手房溢價也是遲早的事。
4
新鄭北因其自身條件,本就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北區價值提升的第一波紅利基本被新鄭碧桂園穩穩地攥在手裡。
相比當初購買房子的時候,現在鴻福路九年義務學校已經開始招生,馬莊公園已經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暖泉河上遊公園等景觀資源也已初見雛形,周邊商業也已陸續開建或開業,片區發展一片大好。
而在周邊多數樓盤延期交房的情況下,新鄭碧桂園卻早早交付業主使用,將所有的承諾按時兌現。
片區升值+小區溢價,當初購買這個小區的業主無形間已經身價暴漲!
【言之有屋 - 熱門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