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社參團的客戶均可免費受贈價值99元的歌曼麗健康減重或暖宮暖胃護腎體驗券一份
大埔三河壩戰役、大埔客家博物館、
百侯古鎮、瑞山度假區、小留村汽車2日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三河壩位於大埔西部,因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在境內交匯而得名。自古以來三河壩是粵東水路交通要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4塊清朝時期古石碑,記錄了三河鎮鮮為人知的清朝重要鹽運樞紐歷史。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位於大埔縣三河鎮。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梅州市和大埔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內有「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館、朱德雕塑、浮雕牆、門樓、長廊、花架、涼亭等。
紀念碑興建於1963年,先後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和省、市、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碑高15米,碑座寬4.4米,碑身用35種規格365塊優質密紋花崗石砌成,碑正面鐫刻著朱德委員長親筆提字「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
三河壩戰役紀念館佔地3000平方米,為五開間單層獅子口典型客家堂式建築,白牆黑瓦,顯得十分肅穆莊重。
紀念館展廳內設「舉義南昌城」、「浴血三河壩」、「會師井岡山」三個展廳,展出了108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100多件歷史文物,真實地向觀眾再現了我軍建軍史上那一段崢嶸歲月和值得永遠紀念的歷史。
大埔縣博物館位於縣城黃騰坑口,博物館建築共三層,第一、二層為展覽區,三層為辦公區。展區內設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區、紅色土地、民居大觀、客風奇葩、粵東瓷都、華僑之鄉、綠色希望等8個展廳,以圖片、實物、模型、聲像等形式展出大埔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山水風光、風物特產等,充分展示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積澱。2009年元旦展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參觀。
大埔縣博物館是縣城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文化中心由博物館、文化館、田家炳演藝中心、文化廣場四部分組成。四個部分既聯成一體,又相對獨立,各具功能。整個文化中心建築設計,外觀為客家土樓和客家圍龍屋的古典造型,具有濃厚的客家民居特色和大埔獨特的人文風格。大埔縣文化中心已成為大埔縣城一座標誌性的建築。
大埔鄉間不少宗祠前豎有這種石桅杆,因貌似旗杆,故又稱「石旗杆」,是為了光宗耀祖,激勵子孫後代成才立業,流芳百世的。
百侯古鎮,不但有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榮譽,還是赫赫有名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幹部之鄉」。在這一座座中外結合的建築中,產生了眾多的歷史奇蹟和傳奇故事。
位於廣東省梅州大埔縣百侯鎮。舊稱「白堠」,民國以後改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
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傳統的中國古代建築,更可以欣賞到美輪美奐的西洋建築風格。
古往今來,百侯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一腹三翰院,一同懷四魁」等典故更是流傳九州。
小編聽說百侯還是大埔縣古民居
保留數量最多的一個鎮呢!
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屋建築
居然有120多座,真是太厲害啦!
其中,「肇慶堂」和「通議大夫第」
還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而肇慶堂還有百侯最美古建築之稱,這座中西合璧式建築,主體為「堂」、「橫」組合的府第式客家圍屋,平房為中式結構,緊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結構的兩層洋樓。
建築既傳承了客家民居的特色,又融入了西方建築的設計。
瑞山,坐落於廣東省大埔縣洲瑞鎮,集文藝創展、生態養生、健康療養、主題樂園為一體的主題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綜合體。
根據景區位置及資源劃分為瓊林景區、天池景區、琴湖景區、雲谷景區、南山景區、桃園景區六大景區。
瑞山旅遊度假區群山連綿,青翠欲滴,雲霧繚繞,彩霞飄逸,彰顯一派靈山秀水之風水福地。
周邊山體屬原始次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空氣富含負離子,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天然「大氧吧」。
遠離城市的擁擠和紛擾,徒步行走在林蔭山道間,置身於青山綠水之中,漫步於蒼松翠柏之間,呼吸著無汙染的新鮮空氣,感受著陽光穿透茂密樹林射下的斑駁光影,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絕美、淡泊和寧靜,那種愜意,讓人心曠神怡。
瑞山景色迷人,晨霧暮靄,奇花異草,俊鳥怪石,飛瀑清泉,勾畫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幾乎每座山峰都有著美麗而神秘的傳說,寄託著瑞山人的無限情思和豐富的想像,讓人敬畏,讓人嚮往,讓人流連忘返。
瑞山上湖泊、山塘數量眾多。究竟有多少個湖,誰也說不清,因為從山腳到山頂,大湖小塘星羅棋布。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琴湖了,琴湖那一泊盈盈秀水,靜影沉璧,清澈見底,如一塊鑲嵌在地面的璧玉。在微風的輕吻下,水面泛起一陣陣細細的漣漪。
擁有最美的景色,安逸的時光,卻沒有擁擠的人群,沒有昂貴的旅費,對任何一位旅者來說,它都不會是一個枯燥乏味的目的地。
瑞山——總能用連空氣都瀰漫著的浪漫將一顆聒噪的心融化。
大埔小留村位於梅州市大埔縣大麻鎮,是梅州市唯一個被評為「廣東省宜居鄉村示範點」。
小留村最大的亮點是,小留村外出打工的鄉賢回村後,斥巨資新建了一座座別墅群,讓全村居民免費居住。每幢別墅的規模、結構、式樣基本相同,聚合成一個現代化的宜居社區,這是梅州乃至廣東至全國,鮮有所聞。
鬱鬱蔥蔥的青山、寬敞潔淨的村道歡騰暢通的溪流、雅致整齊的路燈精緻嶄新的樓房、和藹熱情的鄉親.有小公園、校園草坪,道路旁等休閒地帶設置了環保型垃圾桶。
小留村在和順花園別墅群打造了十裡荷塘,成了村民的「花園」;緊挨著遊客中心,建起了和順農家樂,村民自產的番薯、稻米、菜乾等農產品應有盡有;在現代化的別墅、高樓間,還有獨具客家風情的圍龍屋、民居點綴其中。
在小留村漫步,你會覺得村莊寧靜得如同淡雅的古典美女一般。鬱鬱蔥蔥的青山、寬敞潔淨的村道、歡騰暢通的溪流、雅致整齊的路燈、精緻嶄新的樓房、和藹熱情的鄉親……
一條條寬敞的水泥村道,依偎在清沏見底的溪澗旁,小橋流水人家,整齊劃一、坐落有致,有高樓,有別墅,有古色古鄉的古老民居、多姿多彩,讓整個村子顯得既古樸典雅,又彰顯時代特色。
第一天:龍巖—大埔—瑞山度假區
含晚餐 住:瑞山度假村
07:00-09:00人民廣場(靠龍巖大道、商務板塊對面)集合,統一乘車前往梅州大埔縣
09:00-10:00 參觀大埔客家博物館,博物館共三層,其中第一、二層為展覽區。展區內設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區、紅色土地、民居大觀、客風奇葩、粵東瓷都、華僑之鄉、綠色希望等8個展廳,以圖片、實物、模型、聲像等形式展出大埔的人文歷史、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山水風光、風物特產等,充分展示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積澱。
10:30-12:00遊覽梅州市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百侯古鎮風景區位於百侯鎮侯南、侯北村,佔地約3平方公裡,是以古鎮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築為依託,展示文風鼎盛的千年客家小鎮生生不息的生活畫卷。景區分為「百侯印象」、「耕讀世家」、「古巷風韻」、「虛市舊夢」、「侯北人家」等五個主題片區,是一個集古鎮觀光、歷史探尋、文化休閒、科教娛樂、民俗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
12:30-13:30大埔小食城自費品嘗【大埔小食】(艾粄、薄餅、雞血粄、筍粄、憶子粄、珍珠粄、鴨松羹、糊糖粄、酢葉粄、酵粄、算盤子、仙人粄、白斬雞、肉丸、釀豆腐、梅菜扣肉等幾十項風味小吃)
13:30-14:30乘車前往中國瑞山養生度假村,辦理的入住手續
15:00-16:00遊覽瑞山景區,瑞山生態旅遊度假村佔地面積3.1萬畝,計劃總投資51億元,建設有琴湖景區、雲谷景區、瓊林景區、天池景區、桃源景區、南山景區等。瑞山生態旅遊度假村群山連綿,主峰海拔892米,周邊山體屬原始次森林,奇花異木繁多,空氣富含負離子,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天然「大氧吧」。景區有哺乳類動物10餘種,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50多種,鳥種100餘種,主要有野豬、黃鼠狼、蟒蛇、松鼠、穿山甲等。此外景區還是蝴蝶王國,分布著60多種色彩繽紛的蝴蝶。轄區內奇石眾多,形似「中國地圖」、「千年神龜」、「金元寶」 、「石棺」、「千書石」、「官印石」、「一言九鼎」、「雙龍出海」、「雄獅起舞」等,更有神奇疊石「江山多嬌」。瑞福園是我們瑞山的「孝文化園」,我們瑞山創始人蔡俊發董事長為了更好地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把祖輩的良好家風家訓一代一代傳下去,由此重金打造了瑞福園。以客家三大名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土樓」中的客家排屋為建設格局,建設出了由一正四橫,門前一個半月池塘組成的典型客家民居,半月池圍欄上雕刻著二十四孝的故事,此池所見部分呈半月型,實則整個祖屋下面,仍是水池,架池而建,池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16:00-17:00參與景區潑水節活動,浪漫潑水節,灑潑怎能只有水槍那麼簡單。水盆、水泵、水瓢齊上陣,讓你體驗一把從頭溼到腳的暢快。更有性感火辣的美女,高顏值男神前來助陣,「愛」潑誰,就潑誰!「暑」不盡的歡樂時光就在這裡!隨著夏季氣溫升高,一向文藝恬靜的廣東瑞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瞬間變成超大型溼身水戰場! 千人潑水大狂歡!加入這場絕對溼身的終極大party,與大家親密互動,感受夏日裡的溼身快感,it’s your show time!單人挑戰,組隊進攻,合夥遊擊...水世界帶來的超凡體驗,讓你放下煩惱縱情狂歡,嗨爆整個夏日!
18:30-19:30於瑞山景區內獨特風格的瑞香園餐廳享用晚餐,晚餐後自由互動
07:00-08:00酒店叫早,享用早餐
08:30-09:00酒店大堂辦理退房,後統一乘車前往三河壩
09:00-10:00參觀大埔三河壩烈士紀念碑,三河壩,梅州大埔境內梅譚河與汀江,梅江三水匯合成韓江的起點。筆枝尾山。扼守著三河壩三江交匯處,山頂佇立著「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1927年10月最初的三個晝夜,無數烈士的鮮血讓這個地方名留史冊。韓江源,位於梅江、汀江、梅潭河交匯處的韓江源標誌性建築,意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區梅州大埔與潮汕平原一衣帶水,客潮兩地人同飲母親河水成長,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創美好明天。
10:30-11:30後前往中山紀念堂,位於三河兩岸江城村的虎形山下,建成於1929年,由號稱「國叔」的當地鄉賢,中國國民黨星洲支部長,徐統雄先生,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民國七年(1918年)到三河壩敦促陳炯明援閩「護法」之事而建。
12:00-13:00午餐
13:30-14:30遊覽美麗鄉村小留村,小留村經過幾年美麗鄉村建設,村裡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大為改善,每逢周末或是節假日,來這度假休閒的遊客絡繹不絕,特別是炎炎夏日,遊客們不僅可以在這裡避暑納涼,體驗農家生活,感受田園風光,品嘗大埔美食,還可以在這欣賞到十裡荷花,滿塘的荷花常常誘的讓他們流連忘返,村民自產的農家產品番薯、稻米、菜乾更是頗受遊客歡迎。原是一個較為貧窮落後的村落。因為貧窮大部分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其中不少人因此致富發達。富裕起來的鄉賢們心系鄉梓,回鄉出資建起洋氣樓房贈予鄉親,並致力家鄉新農村建設,把小留村打造成了梅州市首個廣東省「宜居村莊示範點」。
15:00-17:00乘車返龍巖人民廣場,結束愉快之旅!
1、交通:全程旅遊大巴車(保證1人一正座);
2、住宿:瑞山度假村雙人標間,如需住單間請補單間房差;
3、用餐:1早2正(正餐30元/人、正,晚餐餐標35元/人、10人一桌);
4、門票:所列景點首道大門票(瑞山景區門票和酒店打包價,不用不退);
5、導服:全程、當地導遊服務;
6、其他:旅行社責任險(詳見保單)、旅遊意外險(詳見保單)。
一、提供防疫用品
1、旅行社備好防疫物資:一次性口罩、消毒水/酒精、免洗洗手液、無接觸體溫檢測儀等
二、每日車輛消毒
1、旅遊車隊做好車輛消毒管理:保證每日車輛載客前完成消毒,並做好通風工作,每日全車消毒不少於2次;車把手等遊客經常接觸到的位置要加強消毒頻次!
三、科學佩戴口罩
1、導遊、司機及遊客應遵循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公眾科學佩戴口罩指引》,在不同場景下科學佩戴口罩!
四、嚴格體溫檢測
1、導遊每天早午各一次使用無接觸體溫檢測設備對遊客進行體溫檢測,體溫超過37.3°的不允許參加行程,視情況嚴重性引導其自我隔離觀察或就醫檢查並做好必要的登記,以利於溯源!
五、健康信息檢核
1、導遊、司機上崗前因做好健康情況以及相關信息的登記;
2、導遊應按當地政策要求對參加行程的遊客進行健康情況核驗以及聯繫信息登記等,參加行程的遊客應配合填寫個人健康承諾(詳見「個人健康承諾書」),通過後方可上車參與行程,對沒有通過的遊客進行勸阻!
六、分餐制用餐
1、行車中用餐實行分餐制或不含餐,用餐保持合理的距離!
七、工作人員健康公示
1、行程中,導遊、司機每日體溫情況需在車內醒目位置進行公示!
八、優選「安興系列」
1、安排「安心玩」景區、入住「安心住」酒店、在「安心餐廳」用餐、保障遊客在遊玩過程中的安心體驗!
龍巖新中國旅公共安全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了迅速、有效地處置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儘可能地為旅遊者提供救援和幫助,保護旅遊者的生命安全,依據國務院頒布的《旅行社條例》和《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國家旅遊局的《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省人大制訂的《福建省旅遊條例》,省政府制訂的《福建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省旅遊局制訂的《福建省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我社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公司處置:
1、旅遊者因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社會安全而引發的重大遊客傷亡事件。
2、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導致的遊客傷亡事件,包括:水旱等氣象災害;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公路、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其他各類安全事故等。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遊客傷亡事件,包括:突發性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等。
4、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特指發生涉外旅遊突發事件和旅遊節慶活動事故。包括:發生港澳臺和外國遊客死亡事件,在旅遊節慶活動中由於人群過度擁擠、火災、建築物倒塌等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
三、安全應急救援人員配備
專門成立了安全應急救援的小組,確保能及時趕赴現場參與應急救援
組長:黃琴珍18659785890
副組長:黃斌華副總18906979266
林麗芳副總(分管地接)
18906978986;吳海燕副總(分管研學)
18906976606;王紅紅副總(分管國內、出境)
18906978980;
小組成員:
地接部副經理林芳18950807534;
研學部經理 陳麗清13850629366;
國內部副經理 黃燁玫13313936590;
出境部經理 胡雙玲18906978980,
安全應急救援小組所有人員必須保證通訊暢通,移動通訊工具必須24小時開機!
四、安全應急救援原則
1、以人為本,救援第一。以保障相關人員生命安全為根本目的,盡一切可能為之提供救援、救助。
2、屬地救援,就地安置。依靠事發地救援與救治力量,迅速採取措施,最大程度地減少旅遊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害。
3、及時報告,信息暢通。接到救援報告時,在第一時間內,向上一級機構及相關單位報告,或邊救援邊報告。
4、分級負責。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責任主體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