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你的行為無論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都會產生影響

2020-12-25 青史通鑑

尼採:你的行為無論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都會產生影響

法國著名哲學家伏爾泰有句名言:「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無行動等於不存在,人本身存在的價值就在於他能夠採取相應行動。」這句話,強調了行動的極端重要性,對於那些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來說具有一定的提醒價值。

我國老子強調:「無為而治」,似乎是不夠重視行動。其實這樣的看法是不準確的,老子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強調人們不能「妄為」,不能因為無效的行為而影響行為的效果,不能因為無效行為而浪費時間。所謂「無為而治」,「治」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行動。

那麼有人就會提出這樣的看法,說我們應該採取重大的行動,對於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的行動,似乎是沒有必要的。其實,「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再微小的行動,都會像存錢一樣存起來,最終影響到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的人。

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中,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作曲家、詩人尼採強調說:「你自己目前的狀況,和自己之前的行為有關,並且和自己關係密切的某些人過去的行為有關,而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即便看起來如何的微不足道,都可以影響到你的將來並且可以影響到與你密切相關的一些人的未來。」

我們目前的現狀,不僅與自己的過去的行為有關,還和諸如自己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等人員的行為有關。我們自己現在的行為,不僅會影響自己的未來,而且會影響自己子女、親戚朋友等有關人員的未來。

尼採以詩意的語言強調說:「世界就處在這樣永恆的行為運動中,所有人的所有行為,無論多麼微不足道,都會存在下來,因而以這種方式,我們獲得了永生。」

唯物主義哲學家認為,行動就是那些確切的具體的行動,思想並不是行動;但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人的思想活動也是行動,唯心主義哲學家笛卡爾就提出「我思故我在」的主張。在這裡,我並不想就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是非進行辯論,但我認為,我們自己的思想本身,是對自己的未來、對與自己親密者的未來產生影響的,我們的一個善念可能會促進我們從善,我們的一個惡念也可能在實際上促使我們去做某些壞事。

我國三國時期諸葛亮先生就告誡劉備之子阿鬥:「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強調小事情、小行為會對人們的未來產生深刻的影響。即便唯物主義哲學家不承認思想是行動,但他們依然強調「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可見,人們的思想活動,無論是唯物主義哲學家,還是唯心主義哲學家,都是高度重視的。

相關焦點

  •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無論你在何地,我都會愛著你
    02《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這部動漫有著兩個名字,《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or《你看起來好像很美味》,能夠吸引我們注意的動漫是十分多的,根本也就不差這一個,但是能夠突破這種限制讓自身發展到下一個階段的動漫很少,《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應該就算是其中之一。雖然是末世的背景,但是經過了光鮮亮麗的色彩的渲染,也使得一切變得不那麼可怕,在當時上映的時候,它絕對是一部適合家長攜帶孩子一起觀看的動漫。其中主題講述的也就是孩子的成長和親情。
  • 坤鵬論:不瘋魔,不尼採
    ——坤鵬論很多人一提起尼採,估計都會說,那不是一個德國瘋子嗎?都不知他在說什麼。但是,西方有句諺語,當你感到迷茫,就應該讀一讀尼採。100多年過去了,人們驚訝地發現,他的思想依然符合這個時代!一、窮就算了,為什麼我們還越來越窮忙?還記得坤鵬論曾介紹過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嗎?
  • 尼採經典語錄
    23、如果你想走到高處,就要使用自己的兩條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到高處;不要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25、許多人浪費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們心願的機會。26、我要單獨而絕對的擁有你。不光要單獨的愛,而且要單獨的被愛。愛真是一種偉大的自私。27、人可以控制行為,卻不能約束感情,因為感情是變化無常的。28、一件事的荒謬,不能成為駁斥它存在的論據。相反,這恰恰是它存在的條件。
  • 尼採只用了3句話,就把存在主義給嚇怕了
    不過,在對整個群體進行一個估計和長時間的思考之後,他們便會開始對自己的想法產生懷疑,最終,他們只好放棄了這種想法。並且,從保存本質的角度來看,最有害的人也許往往也是最有益的人,因為他不僅將自身的本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還用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效應,保存了他人的本能。如果人類失去了本能的欲望,那麼大概早已衰亡和毀滅了。
  • 尼採最精闢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7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
    我想那句子應該不是僅僅能打動人那麼簡單,更直接的是直入人心,讓人為之瘋狂,為之動容,乃至為之震撼後有所行為!縱觀尼採,能一針見血,很刺耳的句子,也實在太多了,譬如尼採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這句話讓人讀完,對生命有一個新的感悟!
  • 尼採「振聾發聵」的10句話,越品越有味,不愧是「哲學狂人」
    人生也是如此,問幸福感比較強的人群,大多數人都會說中產階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既不像勞苦大眾那麼苦累,也不必像頭部富豪勞累一生。我一直都認為馬雲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功成名就之後,捨得放下江河,盡情幹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鄉村教師。如果你不小心登上山頂,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之感,不妨試試走下來,半山腰的風景,獨美。
  • 尼採是自然主義者嗎?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在《尼採論道德》一書中,他把自然主義分為方法性自然主義和實質性自然主義,並認為,無論在方法性上,還是在實質性上,尼採都是自然主義者。理察·沙赫特批評認為,萊特試圖將尼採的自然主義科學化,然而,科學自然主義卻是尼採所鄙視的東西。與其說尼採的哲學是一種科學自然主義,不如說他的哲學是科學自然主義的解毒劑,也就是說,尼採在尋找一種科學自然主義的替代性方案。
  • 海德格爾、加繆論尼採的虛無主義
    畢竟,在沒有某些價值的情況下,如此這般的行為是不能理解的。構成行為的身體活動唯有在有意向的條件下才能稱為行為。行為必然是主體的行為意識。(正如塞巴斯汀·羅德(Sebastian Rd)說道:根本不存在兩個行為或要素,也就是行為和行為意識,而是只有一個行為。)[15]無論我們對一個持續發生的行為是否有意識,它都不是一個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有身體活動,但是倘若我對此毫無意識,它就不是一種行動。
  • 尼採:你走的路是唯一的路,不要問它通往何方?走便是了
    尼採:你走的路是唯一的路,不要問它通往何方?尼採在承認人的悲劇性的基礎上,在思想上「掙扎」和「突破」,創立了自己的哲學,叔本華就是尼採的哲學引路人。在叔本華悲觀哲學的鼓舞之下,毅然地走上了那條只有他尼採才能走的人生之路。尼採著作《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其書名是名副其實的。周國平先生將該書書名翻譯為《我的哲學之師叔本華》。尼採的路,只有尼採才能走。我的路,只有我才能走。你的路,只有你才能走。
  • 尼採、弗洛伊德和榮格關於自我探索與藝術救贖
    在現代環境下,我們所做的選擇不會在當下直接產生利益,甚至我們知道有很多作為有可能最終都會落空。因此,現代人面對生活中許許多多,無法在當下就落實的煩惱,難免就滋生了焦慮。這些內心的焦慮,很需要靠自我對話來消解。那麼,該如何做到自我對話?
  • 2020年離婚率會再創新高:無論你和誰結婚,最後都會孤獨終老!
    聽完小艾的講述,我才知道有些婚姻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完美,很多都已經到離婚的邊緣。而且他們離婚的原因也並非電視劇演得那麼「狗血」,主要是因為家庭分工不均、夫妻間冷暴力、感情淡漠等。看過太多不幸婚姻之後,我漸漸明白一件事:無論你和誰結婚,最後都會孤獨終老。無論你和誰結婚,最後都會孤獨終老當我們還單身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孤獨寂寞。
  • 尼採:一個被認為是「瘋子」的人,預言了戰爭的到來
    尼採的生平尼採在我看來是唯一一個真正實踐自己哲學的人。尼採生於普魯士薩克森省的勒肯鎮,他完全生活在一個「女性」的環境裡,他四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裡只有母親、妹妹、祖母以及兩個姨媽,這樣的環境也對尼採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響。
  • 尼採為什麼說「上帝死了」?
    尼採認為做「智者」、當「聖人」或者成為「救世主」乃是一種頹廢的行為,他寫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決不是希望人們信仰他的學說,而是要贈予人們一口寶井,讓他們從井裡汲取金銀珠寶。所以他說:「你們是我的信徒,但是,當信徒對你們有什麼用!」「你們崇拜我:但是萬一有一天你們改變崇拜,那又該怎麼辦呢?你們要當心,免得讓雕像壓扁你們!
  • 五大知名假說之一,情景假說,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
    僅僅對於我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做什麼有什麼感覺,都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它會影響我們,他會每時每刻的影響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你總會處在某種情境之中,這個是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情景對於想法感受和行為具有巨大的影響,我們後面所談的所有內容,都會建立在這個假說的基礎之上。而且在我看來,這個假說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樣一個推論。
  • 數位化尼採:尼採網絡資料庫一覽
    好的資料庫應該是由某個領域的學者為該領域而打造的公開、免費的平臺,並吸取了學界既有的成果,但往往這都會涉及到版權的問題(版權往往在出版社和數據商中)。我當時看到Nietzsche Source這個資料庫時,第一印象就是這樣的資料庫就是做藝術家或藝術史家的資料庫時的範本。文本是由目前最權威的評註版本(而且依據法律中的特定條款解決了版權問題),提供了手稿、初印本、筆記等。
  • 「我要我的人生如此」——每天讀點尼採
    尼採認為,人作為一個人,是沒有超驗本質的,所以就沒有超驗的自由(如康德、傳統、宗教、道德等提到的)和超驗的不自由(如叔本華提到的)。如果沒有超驗的自由,那人有沒有自由,人的自由在哪?尼採認為人有自由,人有非超驗的自由,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創造自己的本質。
  • 「瘋子」尼採為我們貢獻的寶貴精神食糧
    他在自己的著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也借這句諺語來描述人類自身的渺小,以及自作聰明的愚蠢行為。那麼上帝真的是一切的主宰,人類什麼也不能做,只能按照上帝的安排,老老實實地生活麼?被譽為曠世奇才的德國哲學家尼採,就對此提出了質疑。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因為你跟實踐相結合後,就跟時代相結合了,就跟科學實驗相結合了,它有自己可以根據時代改進自己的能力。這是他最厲害的地方。當然他的唯物歷史主義觀點和經濟學原理的認識也都是不錯的。其論述過程和觀點,有理有據,這也是我們相信先哲們的原因。再來說說尼採,首先大家要知道,尼採的哲學受叔本華影響深遠。他們都是德系語言的哲學家,德國在歷史上產出的哲學家是最多的。
  • 尼採最霸氣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9個字,卻盪氣迴腸,令人佩服不已
    尼採被許多人公認為最可愛的老頭,因為他說了許多話,都讓人驚嘆不已,喜歡的不得了,有些自戀,有些輕狂,有些狂傲等等。還時常在心中默念過。甚至一度許多人還曾把尼採說過的話做自己的座右銘。尼採說過:「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還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 尼採:為什麼美女往往會嫁給醜男人?
    尼採的哲學深受叔本華影響,他將叔本華稱之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叔本華」。雖然尼採在其著作中對叔本華進行了許多批判,甚至是無情的批判,比如他在《權力意志》中說:「叔本華駭人聽聞的誤解,他把藝術視為通向生命之否定的橋梁。」在此,尼採認為叔本華「誤解」了藝術與生命的關係,並且叔本華的誤解是「駭人聽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