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康養30人論壇|妙健康CMO羅曉斌博士:探索健康管理下的康養智慧...

2020-12-12 艾瑞網

12月4日,由中國銀行保險報、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康養30人論壇在重慶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銀保傳媒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進元主持,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遊賢勇、妙健康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羅曉斌等重量級國家部委、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企業與機構代表等齊聚該論壇,共同探討健康養老上下遊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協同促進我國康養產業實現智慧升級。

△妙健康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 羅曉斌博士

在 「數位化健康管理下的康養模式升級」主題演講中,羅曉斌博士指出,在健康中國戰略下,康養產業已經成為一個巨大風口,市場前景廣闊。同時,中國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病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康養行業也急需提升數位化健康管理能力,用科學幹預的方式幫助老年人降低疾病風險。

新契機助力康養產業供給側改革

「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約1.76億,佔總人口的12.6%,意味著我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現階段我國加速進入老齡社會,既帶來衝擊也蘊藏機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1902元,佔總消費支出的8.8%,同比上年增長12.9%,其中康養消費增勢良好,增幅位於各消費類別首位。銀髮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但在供給側仍面臨不小的壓力。

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政府對康養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土地供應、資金補助、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多個方面鼓勵社會各方開展康養產業建設。金融機構成為了推動康養升級的主力軍,銀行業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支持力度,提高貸款覆蓋面,保險業積極布局康養產業,參與重點養老服務工程建設。

在康養產業供給側改革上,健康管理機構也是助推產業模式升級不可或缺的一員。我國亞健康學術研討會組委會報告提出,大量的慢性病正在取代傳染病成為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更高,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希望生活得健康、快樂和幸福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

據調查統計,目前中國有3億慢性病患者,並逐漸年輕化,98.8%的城市白領有不同程度的亞健康狀態,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需求迫切。周延禮談到,必須堅持保險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功能。如果從疾病預防、健康管理的角度入手,從源頭減少患病人員的數量,就能夠極大緩解醫院救治和醫保支付的壓力,節約整體資源。

健康管理賦能養老模式智慧升級

「結合健康管理是今後養老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在羅曉斌博士看來,老齡化加速的趨勢下,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要,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都亟待突破。在數位化健康管理的介入下,可以更好地實現風險控制。

大數據時代來臨,人們的生活、健康也越來越依賴數位化。羅曉斌博士表示,妙健康持續深耕的健康管理數位化能力,正好可以破解當前康養產業存在數位化智能程度低、風險控制水平不高、康養服務效率低、康養服務品質差等痛點。

具體來說,妙健康打造了妙+物聯網健康大數據平臺,可連接多種智能健康硬體,協同解決健康數據的持續獲取問題,再通過H-健康風險評估平臺和M-智能健康幹預平臺,預測用戶未來重疾及慢病的發病風險,以H值、M值直觀進行量化分級,制定覆蓋全生命周期且個性化的健康計劃,藉助遊戲化運營實現健康促進。

羅博士介紹,除了健康管理數位化能力,妙健康還在2018年將北美排名第一的慢病預防中心——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的生活方式醫學理念引入國內,從運動、營養、壓力、睡眠和心理等多方面,對健康、亞健康及慢病人群進行全流程的幹預與管理,形成「AI+人工、線上+線下」一站式的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以2020年初在鄭州、杭州最新落地的太平洋保險?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為例,該線下健管中心可通過AIoT智能分析和管理,既有專業團隊也有AI參與幹預,對老年人的各項數據實時監測,追蹤並持續改善方案,已經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老年人常見病管理上有突出的幹預效果,打造「保險+健康管理」的創新樣板。

老齡化社會,康養需求不止單一服務場景,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妙健康正在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通過健康管理串聯醫、藥、險等多場景,協同多方合作夥伴為用戶制定「線上+線下」個性化的康養閉環,實現智慧化資源分配,提高供給效率,也為商業健康險從只覆蓋標體邁向非標體人群打開新的思路。

康養產業如何加速轉型升級?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夏小燕在談及健康管理賦能養老產業的國際發展經驗時表示,未來中國養老市場需順應國際發展趨勢,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探索智慧養老賦能,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從老人身心、行為、生活、健康狀態出發,細分匹配健康管理服務,並形成中國行業標準。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中國康養30人」論壇在渝成立
    中新網重慶新聞電(記者 劉賢)由《中國銀行保險報》、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鐵任之養老和妙健康協辦的首屆「中國康養30人」論壇4日在重慶舉行。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認為,我國康養產業空間巨大,保險業與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有著天然優勢,支持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壯大商業養老體系是保險業普遍共識。保險業要進一步增強發展意識,深入挖掘康養藍海的市場潛力,主動融入康養產業,要充分發揮保險功能和作用,構建以保險為核心的康養生態模式。
  • 【智慧康養】中國康養文旅產業博覽會11月在京舉辦...
    本文原標題:《【智慧康養】中國康養文旅產業博覽會11月在京舉辦 貴州繼續參展》為推動康養文旅產業新發展、滿足居民消費新需求,「第二屆中國康養文旅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康養文旅產業博覽會」),定於2019年11月7日-10日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
  • 【智慧康養】2019中國國際田園康養旅居產業發展峰會將辦
    、規劃、管理和發展等,普及康養產業知識,同時為企業、讀者提供康養產業相關案列、分析等信息,促進同行業交流。新時代、新徵程,萬綠城集團將圍繞這一核心理念,努力打造高質量、個性化的服務產品,創造具有萬綠城特色的「智慧生活」服務品牌。為進一步推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打造知名康養產品,助力大健康產業示範區建設,2019中國國際田園康養旅居產業發展峰會將於11月7-8日在重慶市璧山舉行,本次峰會以「康養旅居 田園都市——發展田園康養旅居產業 建設大健康產業示範區」為主題。
  • 用科技賦能健康讓健康融入生活醫普茂未來之夜開啟城市康養新紀元
    在震撼的視聽中,每一位嘉賓都切身感受到了5G時代,科技應用在健康領域的成果,以及城市康養、共生模式對每一個人的意義。醫普茂轟脂工場 全民熱捧減脂新方式當今社會,肥胖已成為威脅民眾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國內傳統的身材管理產品和服務,許多都存在效果差、見效慢、易反彈、創傷大等四大缺陷,而由醫普茂打造的轟脂工場完美解決了這些問題,重新定義了身材管理市場。
  • 健康中國戰略之下 康養產業面臨哪些機遇?這場新聞發布會聚焦康養...
    12月7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上,攀枝花市委副書記、市長虞平用這樣直觀的方式推介攀枝花。再過一周左右,這座年日照2700小時,無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氣溫20.3℃的城市將迎來一次盛會——第五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在前不久落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建成健康中國被列入2035年遠景目標。
  • 探索康養民宿產業發展新路徑 2020攀枝花康養民宿產業發展論壇順利...
    12月10日-11日,以「陽光康養民宿,享受安逸生活」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康養論壇暨攀枝花康養民宿產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主辦,由攀枝花市文化廣播和電視旅遊局、攀枝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辦,由北京壹方城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執行。  12月10日下午15:00,攀枝花市副市長馬曉鳳致歡迎辭,宣布大會開幕。
  • 直面中國人口老齡化 發展康養產業打造康養城市能否有效解決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在採訪中表示,這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產生長期、深刻的影響。日前,首屆中國康養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舉行,「政企學研」等各界代表積極探討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健康產業發展。  首屆中國康養城市發展高峰論壇8月27日-28日在五大連池市舉辦。 如何應對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  人都會變老,這是自然法則。
  • 廣西旅遊康養協會「文化+旅遊+康養」開啟全民健康新模式
    2020年9月23日,廣西旅遊康養協會五象山莊康養基地揭牌儀式在南寧五象山莊隆重舉行。廣西旅遊康養協會將和五象山莊康養基地及協會會員單位、戰略合作夥伴一起,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摒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到此一遊」的理念,倡導「文化+旅遊+康養」的健康方式出行。
  • 溫泉康養對森林康養的借鑑與融合
    您是否能分享幾個,您這些年在溫泉康養產業,最深的幾個體會(也值得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考慮借鑑的)?王捷:森林康養和溫泉康養的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共性就是:它們都屬於自然醫學。所謂自然醫學,就是有意識地利用「自然健康因子」來作用於人體,刺激人體產生「自愈力」,從而達到使人不生病、少生病乃至痊癒或康復的目的。
  • 2019長三角(國際)康養高峰論壇暨 國際康養產業創新聯盟籌備大會在...
    以「落實健康中國行動,譜寫康養產業新篇章」為主題的「2019長三角(國際)康養高峰論壇暨國際康養產業創新聯盟籌備大會」2019年7月28日在上海成功舉行。《賀信》表示,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長期以來,燕谷坊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建設的指導思想,倡導醫療保險與「預防、醫療、康養」為一體的創新服務理念,在創建全新養老養生新模式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體現了企業的責任擔當。
  • 奧園健康深化「健康+生態」戰略布局,籤約江門新會區項目打造康養...
    11月10日,奧園健康首屆旅居康養研討會暨奧園健康江門新會區康養項目籤約儀式在奧園集團大廈舉行。  與會專家嘉賓就養老康養服務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見證了奧園健康就江門新會區康養項目全程諮詢及運營管理服務的籤約儀式。研討會認為,可以預見,養老服務行業需要向智能化、互助共生化發展,江門新會區項目或將成為奧園健康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新IP。
  • 「文化+旅遊+康養」開啟全民健康新模式
    廣西旅遊康養協會將和五象山莊康養基地及協會會員單位、戰略合作夥伴一起,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摒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到此一遊」的理念,倡導「文化+旅遊+康養」的健康方式出行。,威寧酒店公司將依託「廣西旅遊康養協會五象山莊康養基地」,結合產業特點和自身實際情況,挖掘公司現有資源,並充分利用廣西旅遊康養協會的平臺作用,加強與區內外旅遊康養同行的溝通交流、密切合作,為實現全面有效保護、開發、合理利用廣西文化+旅遊+康養資源,實現產業共融合作、共享資源、共促發展的目標作出努力!
  • 日本森林康養產業引進與中國探索!
    日本森林康養產業引進與中國探索!中國的森林療法探索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臺灣及內地一些地方開始規劃建立了森林浴場。近年,北京、浙江、黑龍江等地就森林康養相關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中國溫泉康養市場在哪裡?
    專業人才缺乏是發展溫泉康養的最大瓶頸  現代溫泉旅遊和中國經濟一樣,在國家供給側深化改革、市場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面臨著深刻的轉變,開始進入到一個轉型關鍵期:娛樂化產品發展後勁不足、度假產品不斷細分、寄予厚望的康養市場還在探索嘗試中,獲得經濟效益和市場口碑的屈指可數。
  • 賈瑞雲在調研「攀枝花康養民宿產業發展論壇」成果展時強調 抓好...
    賈瑞雲在調研「攀枝花康養民宿產業發展論壇」成果展時強調 抓好康養論壇成果轉化運用 探索「康養進鄉村」「康養進社區」發展新路徑 彭映梅參加調研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1-01-07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人勤春來早】 西昌探索特色康養民宿產業 邛海康旅小鎮
    西昌都市報  圖由康旅小鎮提供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健康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也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為康養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指明了方向,「旅遊+康養」的新模式已在逐漸興起。西昌有大量的植被資源,成為天然的氧吧,光照充足,氣候宜人,對於打造康養勝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 日程公布 | 2020中國園藝療法與園林康養論壇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自然要素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園藝療法與園林康養事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與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園藝療法與園林康養在教育研究、實踐應用、推廣普及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擬定於2020年6月6日—7日在北京世園公園召開「2020中國園藝療法與園林康養論壇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藝療法與園林康養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誠邀您出席此盛會,與來賓們互動交流、享用資源、尋求機遇、共贏發展,期待您的到來!
  • 「康養武義」的健康元素
    提出開展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5A景區等3個目前國內等級最高的旅遊項目創建工作;全力開發溫泉、生態、古村落、宋元文化等核心資源;提升激活溫泉小鎮、牛頭山等核心景區,全面進入「溫泉康養」時代。  通過抗擊疫情的堅強考驗,站在新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看武義旅遊開發,定位健康養生產品發展是無比正確的。
  • 森林康養基地健康管理中心怎麼建?專家提出三種方案
    8月11日,由省林業局主辦的貴州省森林康養健康效應與服務營銷培訓班在遵義赤水市天鵝堡森林康養試點基地開班。本次培訓班上,貴州醫科大學大健康學院副院長曹煜為學員們作了《森林康養基地健康管理中心建設與運用》的專題報告。
  • 康養 | 康養小鎮,如何走好「康養」這步棋?
    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諮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培育健康文化產業和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制定健康醫療旅遊行業標準、規範,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旅遊目的地。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業配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