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小知識:徂徠山歷史悠久遊客在登泰山時莫忘遊徂徠
文/世界去看看
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位於普照寺南,環山路北約100米處,是馮玉祥將軍為紀念辛亥革命灤州起義死難烈士而建造的,以告慰先烈,永志後人。紀念碑周圍松柏蔥鬱,風景秀麗,僻靜幽雅。紀念碑呈塔形,全用泰山花崗石築成,由底座、碑座、碑體、碑首四部分組成,底座方形,高110米,邊長11米,用長條石砌成,四角立石柱,柱間飾有華板,四面留門,碑座方形,分3層,層層抹角,碑體四角用長條石鑲嵌,上置冰盤式出簷。碑首呈上窄下寬四稜體狀,南面刻有「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十一個隸書大字,是馮玉祥將軍的手書,落款是「民國二十五年九月」。此碑高大雄偉,在遠處可看到它的雄姿。
革命烈士紀念碑在泰山中路萬仙樓北,1946年建,後炸毀,1953年建。碑額題「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貼金大字,碑座分上下兩層,下層須彌座,上層方形。碑體高220米,寬115米,四角鑲在長條石內。碑首呈方錐體,上施外探雲盤,上邊沿弧形抹角,內收三層,碑首上疊兩塊方石,頂上插一戟狀避雷針。下面四方體,南面刻新四軍一縱三旅轉戰南北英雄事跡,東西北三面刻1946年夏新四軍—縱三旅第一次攻佔泰安犧牲的死難烈士的英名。紀念碑西側有峭石挺立,清人有光緒年間題「拜石」。「拜石」典故出自宋代大書畫家米帶佚事。傳說宋代大書畫家米芾在無為當通判時,拒不朝拜貪官麥知州,而是每早穿艮拜古石玩器,並且口中念念有詞:「寧拜無知石,不拜面老鼠。」體現了米芾的高風亮節。結果被貶官,後人題此以頌耿直清廉。
祖揀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位於徂徠山起義舊址馬頭山,1988年立。碑高23米,用573塊泰山花崗巖石砌而成。寓意50周年的5段50級盤道從山下直通碑前。紀念碑正面鐫刻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徐向前題寫的「植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2個鎦金大字。背面刻有當年參加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老戰士,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撰書的碑文。徂徠山位於泰山東南20公裡處,是泰山支脈,海拔1027米總面積250平方公裡,這裡群山環抱,山清水秀,樹木參天,名勝古蹟遍布,自古被譽為「小泰山」之美稱,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之一,公園佔地面積約14萬畝。其山勢雄偉,森林茂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十分豐富。徂徠山與泰山並稱姊妹山,其山勢陡峭,奇峰對峙,重巒疊嶂,溝深谷幽,景色奇異,突起的奇峰,分別相隔遠近不一,各自筆直矗立巍峨挺拔,氣勢磅礴。遠望去,瑞雲繚繞,虛無縹緲,似海上仙山,近看則峭壁如削,怪石鱗峋,險要之勢使人生畏。
登山遠眺有:「舉首紅日近,回首白雲低」之感。據史料記載,徂徠山太平頂東為古松濃鬱的萬松嶺,遠望蒼蒼茫茫,綠色一片。太平頂南側有形狀若人的貴人峰,貴人峰西北側有吳王伐齊時設立的中軍帳遺址。徂徠山自然風光優美。山上怪石嶙峋,龍頭石、鷹石、龜石等象形石惟妙惟肖,更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山石藏奇納秀,無可細說其妙。山上植被茂密,青松自地上、石上簇然冒出,滴翠流綠,像團團綠霧將山遮掩得密不透風。山上奇花異草盤根錯節,不勝枚舉,名貴的藥材就達上百種。除以上自然景觀外,還有許多著名的人文景觀。如北齊武平年間刻於巨峭壁上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字似經石峪經文,是經石略文體斷代佐證之一。還有徂徠「第一奧區」茶石峪隱仙觀、北魏時期的光化寺、唐代「竹溪六逸」遺址等。徂徠山歷史悠久,水經注、詩經均有記載,且峰巒嗟峨,奇崛盤亙,古蹟點點,風景獨特,地理環境優越,景觀資源豐富,具有典型的自然風光景觀特徵和較高的觀賞價值。遊客在登泰山時莫忘遊徂徠。
夏張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此碑位於泰安市嶽區夏張鎮,於1998年底落成。紀念碑以1938年1月1日10個人攜11支槍經過艱苦道路為象徵設計造型,碑高30米,正面鐫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原代總參謀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成武題寫的「夏張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11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紀念碑的碑文銘志著夏張抗日武裝起義這支隊伍的千秋功業,教育後人永遠不能忘記這一偉大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歷史。紀念碑周圍花果環繞,四季常青,莊嚴肅穆。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作者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