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鳳凰古村位於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是一座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
村子內,很多古屋已經破舊不堪,有的被重新翻修,有的則是人去屋空。據說這裡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後人興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築群經受著上百年的風雨侵蝕,這是華南地區罕見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當深圳這個昔日的小漁村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大都市後,鳳凰古村卻依然像一個大家閨秀,不被外界的繁華和喧囂所誘惑,默默地堅守著,佇立著。
想必大家都對《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詩句都不會陌生吧!
沒錯,鳳凰古村,就是文天祥後人的聚集地。
在深圳這樣的大都市,即便近郊都很難發現有古村落的地方,更別說保存比較完好的呢?
然而,當那個清爽舒適的清晨,來到深圳福永街道的鳳凰古村。在這片散集著古老的建築群中,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貫穿整個村落。
踏著青石板,觸摸著歷史的蒼老和歲月幽深。那一條條彎曲小巷,斑駁的牆壁,頹舊的屋簷,都默默訴說著千年往事、人世滄桑。抬望眼,鯉鱗似的瓦片逶迤遠去,煙雲般的歷史撲面而來,靜聆鳳凰撲翅聲和伶仃洋的濤聲。
走在鳳凰古村的街巷中,看著那些滿頭白髮的老人,緊鎖的宅門,古老的井口,長滿青苔的窄巷,看著那些倒塌的或即將倒塌的危房,心中有很多的不舍,甚至是心疼。
有人說:「自己的帽子象徵長城上的一塊磚,這塊磚抽走了,整個中華文化便就轟然倒塌」。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其實有時候,倒塌、殘缺也是一種美,所以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才那麼動人,就像那些倒塌的房屋,一面面抽空的牆,裡面透出歷史的餘溫。
穿過一條又一條過道,盡頭就是城市,就是高樓,就是喧囂,就是車水馬龍。我不願走過去,我只想停留在此刻。在別處,走別樣的路,讓時空變成下一秒的永恆,在古村落消失的盡頭,用鏡頭留住過往的片面。
現如今,現代文明已經入侵到鳳凰古村,偶爾於寧靜深處發現鳳凰古村時,像一個失散多年的故人,心中的那份驚喜讓人久久不能平靜。這些年,走過很多古鎮古村落,感慨商業化濃重的同時,失去了原有的寧靜與面貌。
當我走進鳳凰古村的時候,商業的氣息到不是特別的濃厚,但都發現一些新的建築毫無特色的拔地而起,從這裡長出來一些,那裡長出來一些,東一堆水泥西一堆紅磚,在一片和諧而安靜的老房子中,顯得非常的刺眼、格格不入。
文天祥紀念館位於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鳳凰社區90%以上的居民姓文,700多年來文氏一族一直把自己作為文天祥的後裔來看待,他們修的家廟、文塔都與文天祥有關。
而今,站在鳳凰山頂,浩淼的伶仃洋一覽無餘。
溫馨提示:
1)自駕:古村位於交通要道邊上,自駕很方便,附近也有停車的地方。
2)公交:M435,M526都經過,在鳳凰塔西站下車,背後就是鳳凰塔和文天祥紀念館了。
3)地鐵:乘坐地鐵1號線(羅寶線)到終點站(機場東)換乘M433路至終點站即可
4)以上交通信息僅供參考,出行前提前查好(因為深圳的公交貌似又改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