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顛倒康德的恐怖

2021-01-10 簫笛的歷史屋

H.P.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顛倒康德的恐怖

我們都以為哲學和文學是兩個平行學科,最多只是在各自的文本中指涉或反映另一方。然而,假如說哲學的一大目標,是科學地研究行動主體和行動客體的關係,而文學是藝術地描述兩者的互動和拉扯——那麼,從目的來說,哲學與文學終究是同質的。小說所刻劃的,大多是主體在冒險中尋得了客體,又或者相反,主體在歷劫中確定了自己終不能得到客體而平復自己的欲望。無論如何,主體在最後都達致某種平衡,止息了與客體的衝突和鬥爭。

恰恰與這兩種命運相反,有一種小說主體不單得不到勝利或安慰,他們更落入一種顛倒的康德式的下場:客體自身不僅是被動地作為不可知物,它甚至能動地用瘋狂或殺戮來消滅企圖認識它的人類主體。有位怪奇恐怖小說家的作品,呈現的正是這種悲劇的典型,他就是於1937年今天逝世的洛夫克拉夫特。

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1890~1937)

哥德式現實主義的生命

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 1890~1937)不單是最著名,也是對後世最有影響力的恐怖小說作家。單是講作品的恐怖性和奇幻性,可能連愛倫坡(Edgar Allan Poe)也比不上他。洛氏的生平本身就像一部哥德小說,離不開壞血統、瘋狂、孤獨和疾病等主題,只不過他不是出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城堡或修道院中,而是資本主義危機頻發的早期現代美國。

1890年8月20日,洛夫克拉夫特出生在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父在洛氏三歲的時候精神失常,至死都被關在巴特勒醫院。洛氏被他母親的家族養育,自小已表現出讀寫天分,也被外公培養出對哥德小說的喜愛,但是體弱多病,又有睡眠癱瘓症(鬼壓床),覺得自己曾被夜魔襲擊。他到八歲時才正式接受教育,但不到一年又退學,只得自習化學和天文學。洛氏的外公因為資產管理不善,他身故後全家也變得經濟拮据。童年時期的恐懼感、挫折感和科學啟蒙註定了他後來的小說寫作風格及內容。

九歲的洛夫克拉夫特

少年的洛夫克拉夫特夢想成為天文學家,但在高中時精神崩潰,無法順利畢業。離校後,他與母親兩人同住,幾乎都只在家裡寫詩和讀書,不與人來往,也不會在白天出門,使得他那憂鬱的長臉又有一股鬼魂似的蒼白。後來其母也因為歇斯底裡症和抑鬱症而被關到巴特勒醫院,兩年後病死,使他深受打擊。

洛氏曾經寫信批評低俗雜誌《大船》(Argosy)所刊登的一篇小說,引發起筆戰,其文筆卻被當時的聯合業餘報界協會(United Amateur Press Association)主席看上,除了被邀請入會,洛氏還得以在他們的雜誌中發表小說和詩作,更在聚會上結識帽子商人索尼婭,與她結婚後一同搬往紐約居住。

雖然洛夫克拉夫特對性事頗感不自在,其妻常常要費神引導他,但在紐約的生活還是頗為舒適,太太照顧備至,羸弱的他甚至也稍微發福。他也在《詭麗幻譚》(Weird Tales)有穩定的發表和收入,直到曾經被洛氏批評的作家當了總編輯,拒絕他的來稿。再加上索尼婭的投資失敗使得她要變賣帽店,去外地找工作,他又再次過著孤獨和貧窮的生活。他最後回到家鄉,寫成了個人最長篇的《瘋狂山脈》(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及其他佳作,但因為他害怕被批評,許多作品不敢發表,令得收入不穩。有時,他甚至為了投寄書信而要犧牲吃飯的錢。這段萎靡的身心歷程也迎來了它的結局:洛夫克拉夫特在1936年被確診患小腸癌,終於在精神、生活和身體的諸種痛苦折磨下,在1937年3月15日離世。

H.P. Lovecraft的《詭麗幻譚》(Weird Tales)

顛倒康德式的恐怖

洛夫克拉夫特在世時並不有名,儘管他的才華在朋友圈子內被推崇備至,但因為他們都是低俗雜誌(Pulp Magazine)的作家,為當時的正統文學所鄙夷,是以鬱鬱而終。如果要說洛氏最最直接的影響,卻是現今的大眾文化,像是蝙蝠俠漫畫中囚禁精神病犯罪者的阿卡漢精神病院、邪典電影《鬼玩人》(Evil Dead)系列中放出邪靈的死者之書等,這些已成為文化符號的設定,其實都來自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

洛夫克拉夫特不只是一個善寫故事的人,他在世時雖然不被學院重視,然而其作品裡的用字、結構、概念和世界觀都顯出其深厚的古英語、語言學和人類學知識,對天文學和哲學也有不俗的理解,但最為洛夫克拉夫特式的(Lovecraftian)卻是其小說內容。他的作品大多描寫孤獨而又無英雄氣概的小人物,因遇著各種偶然事件而接觸到潛藏在日常世界後的神秘力量,最終被吞噬或者嚇得癲狂,比如在最經典的《克蘇魯的呼喚》(The Call of Cthulhu)裡,主角從舅公遺留的奇怪雕像和筆記中發現了遠古之神克蘇魯(Cthulhu),在一輪追查與研究後,他自己也被克蘇魯的狂熱信徒追殺。

當代美國漫畫版本的《克蘇魯的呼喚》(The Call of Cthulhu)

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表現了怎麼樣的主客體關係?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判斷力批判》中說到人在看到巍峨的大山時感受到畏懼(awe)和想像力被拉扯到盡,但主體知道客體本身並不偉大,它只不過反映出自己崇高的道德理性;而在洛氏的體系中,世界被那些巨大而奇形的(肉泥似的、內臟似的、龍與章魚結合的、非歐幾何圖形的)宇宙之神統治著,當人看到祂們時確實也有著畏懼感,但他的感受不能停止,這個客體把他的想像力不斷拉扯,直到主體的理智崩潰。主體不單沒有任何高貴的永恆性,他甚至不能透過接觸客體來得到一絲慰藉,他只能用死亡來屈服。

洛夫克拉夫特相信無知是幸福,這結論顛倒了康德的教訓,但其前設卻是極端地康德式的,因為康德認為「物自身」是不可知的,有限的人不能跨步踏入無限的世界,我們知道的不過就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洛氏不過是盡一步發揮了這一想法,將客體的不可知性和他性(otherness)提升成為恐怖、禁制和毀滅——從洛夫克拉夫特禁慾、憂鬱的生平中,我們看到他其實是一種病變的康德主義者。

在無睡意哲學的德國觀念論—康德篇裡,我們曾討論過判斷力批判的幾個概念。(連結)

同場加映:曾浩年〈康德的道德哲學是個笑話〉

相信大家都聽過德國觀念論宗師康德的大名,但你知道曾經有一位美國廉價恐怖小說家如何批評他的道德哲學嗎?

這位小說家就是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系列(Cthulhu Mythos)的創造者。有別於一般歌頌人性光輝的文壇作家,他筆下的世界觀充斥著對「知識掌控世界」、「理性的光明」等等「人類中心主義」的鄙視,全因洛夫克拉夫特認為世界是混亂無序的,相對於宇宙(與小說中的神祇們)的浩瀚偉大,人類的生命卑微得毫無意義,仿如大叢林中的一顆微麈,完全沒有份量。面對如比虛無的真相,人類不走向瘋狂,只因我們沒有理解宇宙真面目的智能,換言之,人類幸得愚蠢保護了自己的神智。

在好萊塢電影「黑超特警組」(MIB, Men in Black)的最後一幕,鏡頭不斷飛離地球,越過了整個已知銀河和宇宙,最終,觀眾才發現原來整個宇宙都只是某種龐大生物的彈珠玩具。這個想法就來源於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主義」(cosmicism)。宇宙超越人類想像,不可思義地龐大。當作為「有限的存在」的人類直面這種接近無限的宏觀,自以為理性的人類會感到極度的恐懼,由於自己的渺小和絕對的無力感而瀕臨瘋狂邊緣。「清醒」的人面對偉大存在的恐懼構成了洛夫克拉夫特恐怖文學的核心思想。

無獨有偶地,洛夫克拉夫特和康德——後者是以辯護人類知識和道德行動的可靠性和意義為任務的大哲學家——異曲同工地以「大海中的孤島」這同一個形象,來比喻人類的理智,但兩者其實是南轅北轍。對康德而言,人類身處其上的島,是唯一的真理之地(意指真正的知識——科學——只能在理智和經驗這個「島」的範圍中),但人總被形上學的幻相,例如上帝、靈魂 「物自身」等等引誘出海,而離開了科學知識。但對洛夫克拉夫特而言,這個島名叫「無知」﹕

「在我看來,世上最仁慈的事莫過於人類無法將其所思所想全部貫穿、聯繫起來。我們的生息之地是漆黑的無盡浩瀚中的一個平靜的無知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去遠航。各個領域的科學探索都循著它們自己的發展方向,迄今尚未傷害到我們;但有朝一日當我們真能把所有那些相互分割的知識拼湊到一起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真實世界,以及人類在其中的處境,將會令我們要麼陷入瘋狂,要麼從可怕的光明中逃到安寧、黑暗的新世紀。」 —《克蘇魯的呼喚》

克蘇魯神話中的神祇們通常被描寫為某種人類無力對抗的遠古存在,也是自然和宇宙力量的具體化身。它們的行動、想法和道德觀念是人類完全不能理解的,而神祇們對人類的生命和價值觀也漠不關心。祟拜神祇們的邪教徒也常常帶有前文明的原始色彩﹕狂歡、符號祟拜、喪失神智、而且無視道德價值。因此,洛夫克拉夫特強調把當代文明所自信的價值和知識體系和前文明的狂野對立,「文明人」認為自己可以掌握自然,但在面對「前文明人」所祟拜的自然力量和遠古文明面前一文不值,神智不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克蘇魯」(Cthulhu)這名神祇名氣旺盛,其形象也對當代恐怖作品影響極大,甚至被當做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總稱,但它並不是克蘇魯神系中最高的神祇。阿撒託斯(Azathoth)才是「克蘇魯宇宙」中的最高神祇,洛夫克拉夫特用它代表宇宙中的混亂無序。這位神祇的名號為「盲目痴愚之神」(The Blind Idiot God)、「原初混沌之源核」(Seething Nuclear Chaos),異於一般宗教的主神形象具備的「智慧」、「至善」等特性,阿撒託斯沒有神智,只有本能,它(編按:傳統的神才配用「祂」)四周圍繞的神同樣愚蠢,不停發出單調低沈使人瘋狂的耳語。

「克蘇魯宇宙」中的最高神祇——阿撒託斯(Azathoth)

阿撒託斯是混亂宇宙的終極代表,這麼一個宇宙的支配者表示出洛夫克拉夫特宇宙觀既無目的性,也無價值,只有機械的本能——而再一次,人類在這個冷漠的宇宙無可作為,單純是因為宇宙太大了。

或許,洛夫克拉夫特認為康德以「理性」為人類行動和道德提供基礎和意義的想法,把理性提高到神性般的地位,只是去逃避世界毫無意義的瘋狂真相,因此說康德的道德哲學「是個笑話」。康德稱他的哲學為一種「哥白尼式的革命」,認為人類理性是經驗世界的中心和根據,對此,洛夫克拉夫特會否認為,這恰恰是人類愚蠢到無法理解自己有多麼渺小而產生的狂妄自大?

相關焦點

  • SAN值狂掉·克蘇魯神話簡史·洛夫克拉夫特神話
    而克蘇魯神話在它生前也只是受很小眾的一部分讀者喜歡,其中大部分還是小說家,克蘇魯神話的體系經過三個時期的發展。第一階段(洛夫克拉夫特神話)我們可以幻想一下在那個此時的洛夫克拉夫特,熱愛幻想,喜歡閱讀。他一生創作了多本小說,除了克蘇魯神話系列的代表作《克蘇魯的呼喚》《瘋狂山脈》《印斯茅斯之影》這些,還有很多的恐怖故事。
  • 克蘇魯神話 一個經典恐怖世界的創建與解構
    編者按:在眾多以文字塑造恐怖世界的作者中,H.P.洛夫克拉夫特是最具雄心的一位。他並沒有像之前的作家一樣,用詳細的文字描寫恐怖之物的形象,也沒有使用套路化的情節。利用未知氛圍的渲染和跳出善惡判斷的敘事方式,洛夫克拉夫特完成了之前的恐怖小說家沒有做到的事情——創建一個龐大的體系世界。
  • 恐怖來自未知——「克蘇魯」的恐怖元素以及信仰的另類意義
    果麥文化的三卷本《克蘇魯神話》的一個好處是,它為我們找到了「恐怖」的代名詞。其始作俑者洛夫克拉夫特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一位才華橫溢的恐怖小說家。但準確而言,「克蘇魯神話」並非他一個人的傑作。這是一個共同創作的開放體系,恐怖是其核心概念元素,故事則可以成千上萬。每一個讀到他的小說的人,都會發現他給予人們留白空間的魅力,並且瞬間燃起自身創作的欲望。
  • 克蘇魯神話,眾多經典恐怖形象的誕生之所
    H.P.洛夫克拉夫特,提起這個名字大概有不少讀者會覺得陌生,然而他所著的《克魯蘇神話》對20世紀的恐怖小說以及後世的恐怖、幻想文學、影視創作,乃至遊戲行業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史蒂芬·金、尼爾·蓋曼、伊藤潤二等著名作家都曾從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我們所熟知的《異形》、《蝙蝠俠》、《加勒比海盜》、《魔獸世界》等影視與遊戲中那無處不在的恐怖意象,也正來源於這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後世對《克蘇魯神話》的評價極高,但在最初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者可能並不能馬上感受到它的卓越之處,這或許和這部作品獨特的構成有關。
  • 克蘇魯神話生物——恐怖獵手
    恐怖獵手(Hunting Horrors)是克蘇魯神話中的一類生物
  • 在克蘇魯神話的宇宙裡,人類都是異鄉人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H.P.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三冊,分別為《克蘇魯神話Ⅰ 克蘇魯的呼喚》《克蘇魯神話Ⅱ 黑暗中的低語》《克蘇魯神話Ⅲ 夢尋秘境卡達斯》。「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創造者,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以怪奇小說著稱,與愛倫·坡、安布魯斯·布爾斯並稱「美國三大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稱他為「20世紀古典恐怖小說最偉大作家」。
  • 克蘇魯神話「最後的門徒」
    關於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兩年前那篇梳理克蘇魯神話演變的文章《我們今天所說的克蘇魯神話,還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那個神話嗎?》有過一些概括性的描述。但是林·卡特本人的相關內容也值得單獨拿出來說說,於是就有了這篇投稿——其實等於是兩年前挖的那個坑填到了現在。
  • 《逃出絕命鎮》+《綠皮書》+克蘇魯神話?HBO恐怖新劇強勢來襲!
    劇情設定讓觀眾聯想到了《綠皮書》和《逃出絕命鎮》這兩部電影,與此同時又完美融合了克蘇魯神話元素,無疑提升了劇集的精彩程度。《惡魔之地》這部美劇,根據馬特·拉夫(Matt Ruff)同名恐怖系列小說改編。繼《新陰陽魔界》之後,喬丹·皮爾再度擔任製片人。
  • TRPG的發展——克蘇魯神話的遊戲化
    而有一個相當有名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的IP,那就是克蘇魯神話,這個由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創立的神話體系,當然,或許洛夫克拉夫特本人並沒有相過這麼多,只想寫些自己想寫的來養活自己而已,畢竟這個體系並不是由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整理總結出來的,而是一些喜愛這個系列小說的小說粉絲們自主整理並完善的。
  • 《詭秘之主》中的克蘇魯,南太平洋海底的那個恐怖存在
    克蘇魯神話是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開創的一個黑暗神話體系。「我認為,人的思維缺乏將已知事物聯繫起來的能力,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
  • 深淵的呢喃 克蘇魯神話與遊戲的不解之緣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當克蘇魯神話的創立者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第一次在美國科幻雜誌《驚天傳奇》上刊登自己的作品時,遭到的只是無情的嘲笑。在當時的讀者眼裡,這些講述幾個人在探索廢墟石刻時陷入瘋狂,或是被作者也無法描述清楚的未知恐怖所追逐的故事無異於痴人囈語,大多數人認為這根本是拙劣的恐怖小說而非科幻。
  • 克蘇魯神話生物——諾弗·刻
    諾弗·刻(Gnoph-Keh)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一類生物。這是一種生有六條腿和尖角的多毛生物,它們通常出沒在冰河、冰蓋或極端嚴寒的冰凍地區,並以各種生物為食。
  • 克蘇魯神話,了解一下
    克蘇魯為現代神話,為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創造,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完善,(詳情可以自行百度),下面就專注本職工作,介紹幾本好看的克蘇魯小說。說到克蘇魯小說就不能不提《詭秘之主》了,這本網文大大提高了克蘇魯在中國的知名度。
  • 死亡擱淺的洛夫克拉夫特故事,到底是個啥玩意?
    沒聽過「洛夫克拉夫特」的網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這到底是個啥玩意? 其實「洛夫克拉夫特」,常常跟另一個名詞一同出現:克蘇魯。後者的出現頻率就比前者高多了。 比方說,視頻裡只要出現章魚,彈幕裡就會齊刷刷地會出現「克總發糖」「克蘇魯」等不明所以的字樣。
  • 克蘇魯神話合集《死靈之書》圖賞 厚重到令人生畏
    今天我們拿到了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國內多名專業克蘇魯文化愛好者翻譯的克蘇魯神話合集——《死靈之書》。這本書中收錄了H.P.洛夫克拉夫特畢生創作的全部近八十部小說,厚達1040頁,150餘萬字,一本書就可領略克總作品全貌。
  • 讓你深入克蘇魯神話的異教故事,萬物之源阿撒託斯!
    阿撒託斯(Azathoth)是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一個外神,被稱為「盲目痴愚之神」或「原初混沌之核」,為萬物之源。洛夫克拉夫特本人首次在他發表於《詭麗幻譚》(Weird Tales)上的一個同名短篇小說裡提到過它的名字,在他逝世之後,才由別的作者進一步完善了它的形象。
  • 克蘇魯愛好者的珍饈——《克蘇魯的呼喚》
    「克蘇魯神話」作為美國現代恐怖神話體系,由H.P洛夫克拉夫特開創,後世眾多粉絲和作家都加入到了創作中,完善設定和豐富故事,裡面充滿了科幻色彩的設定,細思極恐的細節。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可以留給讀者自由發散想像力的空間,但若要以直觀畫面,突顯人機互動的電子遊戲的形式表現出來,我能想像到的也不過是一眾以疑神疑鬼的氛圍塑造,和陡然尖銳的音效來唬住玩家的恐怖遊戲了。
  • 美劇《惡魔之地》:反洛夫克拉夫特的黑人克蘇魯神話
    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1890-1937),被一些中國書迷親切稱為「愛手藝」,他是「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的創造者,用美國當代最知名的驚悚小說家史蒂芬·金的話說——洛夫克拉夫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
  • 克蘇魯神話中的八大經典怪獸,各有特點!你最喜歡哪個?
    克蘇魯神話是以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為基礎所形成的一套獨特的神話體系,就是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是該體系的核心部分。它們是上古時代曾經統治地球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卻在如死亡般的睡夢中安眠。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克蘇魯神話中的著名上古怪獸。
  • 克蘇魯神話探究:遊戲裡的洛氏恐怖
    克蘇魯神話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後世廣泛的應用到影視、遊戲和小說中?比如《沙耶之歌》《血源詛咒》《暗黑地牢》《貪婪洞窟2》等。在這些遊戲作品中克蘇魯風格已經被成熟運用,2003年末發售的《沙耶之歌》應該是大部分人在遊戲史上同克蘇魯神話第一次接觸,《沙耶之歌》這款遊戲中詮釋了克蘇魯風格的另類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