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豪蔣衛平的125億元債務危機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蔣衛平,昔日四川前十大富豪,在艱苦創業期間最喜歡看的圖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害怕自己虛度年華,碌碌無為,即便公司上市後,這幾年也是個朝九晚六的上班族。

但這幾年風裡雨裡,卻把公司給推向懸崖邊上。他的公司,鋰資源龍頭,天齊鋰業昨晚主動暴雷:公司的一筆貸款將在11月底到期,存在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

這筆債的數目是:

18.84億美元,相當於124.4億元。債務數額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79.35%。

有一種鋼鐵馬上就要煉廢的危機感。

近期,企業債務危機連續上演。先是遼寧國企華晨控股發生債務違約,接著是本月10號河南國企永煤控股10億元債務違約。

河南這家國企的債務違約,讓輿論摸不著頭腦。因為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對企業的評級是AAA。公司貨幣資產有400多億,但就是連10億元都拿不出來。違約發生後,中誠信國際火速將永煤的評級下調為BB級。

有關部門也表示,將對信用評級機構展開調查,看它之前的操作是不是存在違規。而永煤控股違約的原因,從財報就猜出個一二:從2017年到今年三季度,公司利潤分別為0.22億元、-11.44億元、-13.17億元、-3.19億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該公司總資產1726.5億元,總負債1343.9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7.84%。

永煤控股也算倒了黴。疫情與國際形勢,今年石油價格的波動以及外部融資環境的收緊,全在它身上起了反應。

不過,四川富豪蔣衛平120億的違約債務,則跟他的賭性有著密切關係。

蔣衛平創業的時候,最開始是做貿易,但因為喜歡製造業,喜歡「聽機器那種轟隆隆的聲音」,又喜歡化學元素周期表排名第三位的鋰,就收購了四川一家虧損6000萬、資不抵債的小國企工廠。

最開始就想著通過對生產流程的改進,讓工廠進行盈利。但是時代給了他一個夾雜著環保與新能源的大風口,2013年時,他在接受訪談時說:「我的感覺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春天真正來到了。」

他的公司天齊鋰業,一家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的春天也來了。

公司走了關鍵的三步。第一步是2010年上市。

另外兩步,就是蛇吞象。

2012年發起的對澳大利亞企業泰利森的收購。泰利森是天齊鋰業的上遊供應商,擁有全球品質最高的鋰輝石礦,正是這筆收購,讓天齊鋰業掌握了鋰資源供應的話語權。

而國家有關部門也考慮到能源卡位的重要性,在兩個月內,完成了天齊鋰業海外收購的審批手續。當時,這個收購的價格接近40億元,而天齊鋰業的年營收為3.94億元,淨利潤才4000萬。

這起天價收購讓天齊鋰業2013年債務總額同比提高了179%。但是,風口之下,新能源行業的蓬勃發展,讓債務問題得到化解。

而在2018年,蔣衛平又一次進行激進地蛇吞象併購,如今的債務危機的雷也就順勢埋下了。

智利SQM(智利礦業化工公司)擁有全球全球含鋰濃度最高、儲量最大的鋰鹽湖。而為了繼續卡位上遊資源,蔣衛平決定併購,成為SQM第二大股東,持股25.86%。而價格是40億美元,約為259億元。

這個價格,是四川名企迄今為止最高的海外併購價。當時,天齊鋰業自籌的資金為7.26億美元,其餘資金都是由銀行提供的貸款。財務壓力從此埋下。

去年8月,四川日報記者問蔣衛平,債務問題怎麼辦?他說:「這確實是天齊暫時的一個負擔,但我們也有能力有辦法把負債降下來。」他的方案是拓展境內外的融資渠道,配售股份的方法籌措資金。

但方法並未湊效。

這次併購沒有蹭上風口。

蔣衛平在成為SQM的二股東時,碳酸鋰價格為15萬元一噸,但從那時候開始,價格開始跌跌不休,目前碳酸鋰的價格也就是4萬元一噸。而SQM的股價,利潤也大幅下滑。

這次收購,蔣衛平算得上是倒黴的高位接盤俠。

2019年,天齊鋰業對SQM計提減值了52億元。而2019年,因併購貸款產生的利息費一項,就高達16.5億美元。而這筆收購,也拖累了天齊鋰業的業績。天齊鋰業2019年虧損了59.83億元,三年利潤虧完了。今年前三季度虧損11.03億元,預計全年將虧損13.6億元至22.7億元。

天齊鋰業的控股股東是天齊集團,而天齊集團的實控人,是佔股88.6%的蔣衛平。但天齊集團質押的股份早就用在天齊鋰業身上。如果天齊鋰業的業績不佳,債務無法償還,大股東位置也就有了風險。

針對即將到期的巨額債務,天齊鋰業在公告中稱:公司和控股股東層面仍在積極開展戰略投資者引入等相關工作。

接下來的問題是,誰願意接盤?市場猜測,在我國關注產業鏈安全的背景下,接盤的或許有國家隊。

去年,蔣衛平對四川日報說:

洗牌現在已經開始,上一波蹭市場熱度的湧入者,在這輪洗牌中會很難受。到底誰能勝出、誰會掉隊?這要看自我革新、自我革命做得好不好。

革命,是要流血的。

相關焦點

  • 四川「首富」是誰?四川「十大富豪」名單及排行榜!有三個姓劉!
    在2018四川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劉永好家族,財富值為425億元。排名第二的是劉漢元、管亞梅夫婦,財富值為280億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四川富豪榜詳細榜單。
  • 天齊鋰業「自救」二十八天:18.84億美元到期債務獲展期 短暫喘息後...
    當下,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擺在天齊鋰業面前:一是百億債務這個坎兒邁過去了,天齊鋰業就會以世界鋰業三巨頭的身份,盡享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增長的紅利;一是這個坎兒邁不過去,則走向違約、破產重整。至於,未來公司是通過出售資產,抑或是引入戰投的方式來化解危機,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和談判,則存極大不確定性。
  • 125億下落不明,飛馬國際爆雷緣起大股東債務危機
    關注的主要內容都是此前飛馬國際年報中披露的共計125.02億元預付帳款、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的真實性、可收回性以及對其計提壞帳準備的合理性。年報顯示,飛馬國際主要經營業務包括供應鏈管理服務和環保新能源業務,以「供應鏈管理+環保新能源」雙主業發展為發展戰略。
  • 鴻達興業集團10億債務違約,百億潮汕富豪爆發債務危機
    近年來,由於化工行業不景氣,鴻達興業集團盈利能力下滑、償債壓力大,資產流動性弱,今年在疊加疫情影響,債務危機一觸即發。02債務危機一觸即發據官網介紹,鴻達興業集團創立於1991年,總部設在廣州,擁有「資源能源、鹽湖開發、化工、環保、新材料、交易所和股權投資」七大產業體系,是中國大型資源能源綜合產業集團。
  • 景百孚敗局:神秘富豪難解債務危機
    富豪景源,37歲時改名為景百孚。孚,信也。這個高大的山東漢子頗為低調神秘:儘管名下一度擁有四家上市公司,亦是富豪榜常客,但他的起家過程卻鮮有人知。過去多年,他活躍於香港,與華融、海通、中民投等金主均有交集。
  • 因「並」致貧 天齊鋰業百億債務危局緩解 行業周期又至,能否走出...
    讓它失去支點的,則是超過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的貸款債務。原本,11月29日便是天齊鋰業最後的債務償還日。在關鍵時刻,銀團允許天齊鋰業貸款展期。但要解決債務危機則需拿出真金白銀,天齊鋰業要麼放棄鋰礦,要麼放棄鹽湖。一番博弈拉鋸,最終達成一個折中方案:一家澳洲礦企入股天齊鋰業旗下澳洲鋰礦公司泰利森的間接母公司TLEA(但天齊鋰業仍保持對後者的控股)。
  • 逾780億元債務壓頂 永泰能源危機如何破局?
    不過,在2018年債務危機發生後,永泰能源的債務重整方案計劃就幾經發布和調整,但一直未能有效解決當前的債務危機,舊的債務還未了結,新的債務又到期違約。 今年8月6日,豫煤礦機向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永泰能源進行重整的申請,因永泰能源未能清償對其欠付1246萬元機電設備檢修服務及工業品貨物費用。
  • 天齊鋰業稍獲喘息:18.84億美元債務展期僅限兩大條件
    天齊鋰業目前的債務危機主要來源於2018年對SQM的23.77%A類股股權的收購。2017年,在上輪鋰業景氣度攀升之際,蔣衛平家族以275億元的財富躋身胡潤百富榜,四川省內富豪排名第三位。2018年半年報顯示,天齊鋰業當時總資產187.15億元。而40.66億美元的交易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天齊鋰業的資產總額。為了保證併購順利達成,2018年10月26日,天齊鋰業及全資子公司TLAI 1、ITS與跨境併購銀團籤署了《境內銀團貸款協議》等文件,由TLAI 1向銀團借入貸款25億美元。
  • 負債469億元申請重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入下半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到下半場。根據ST新光最新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通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3家子公司分別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金華中院」)申請重整。ST新光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新光集團2018年9月發生債務危機以來,新光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
  • 王仁果敗退泰合健康 四川富豪黃明良「債轉股」接盤
    星慧集團謀資本平臺四川富豪王仁果入主泰合健康(000790.SZ)近五年,兩次「失聯」,最終因債務纏身黯然離場。3月6日晚間,泰合健康董事會大變動,公司六名董事、兩名監事集體離職。就在前一日,泰合健康實控人王仁果宣布離場。
  • 四川富豪是怎麼打麻將的?
    言歸正傳,其實,界哥要掰扯的是在打麻將這一全民體育運動項目上,四川的那些富豪老闆們是怎麼強身健體、開發智力的。當然,喜歡去賭場的富豪多的是,因此敗家的也不少。比如資產曾經超過200億元家富富僑,2009年還入列創業板候選企業名單,本來有望成為中國第一隻「洗腳」股票,但是後來卻負債纍纍,坊間傳言是老闆澳門賭博輸錢了。
  • 希臘債務危機
    2015年7月9日,希臘雅典, 希臘債務危機深化,民眾扎堆兒領取養老金。坦白的說,發展到今天的希臘債務危機積重難返,因此指望國際債權...當時的希臘早已債臺高築,但為了順利加入歐元區,希臘政府求助於高盛公司,掩蓋了事實上的債務危機,為日後更大危機埋下了隱患。
  • 四川新一屆首富產生!69歲身價超過千億,去年財富漲幅達100%
    據介紹,今年榜單入圍門檻是20億元,榜單人均財富為115億元。各省市富豪數量排名,可以局部反映當地的競爭力和營商環境。此次四川地區共62位企業家上榜,下面就來看看前十名的財富情況。四川排在第十名的企業家是伍超群家族,財富約為120億元。伍超群是現任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千禾的產品包括有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
  • 四川新一屆首富產生:69歲身價超千億,去年財富漲幅達100%
    據介紹,今年榜單入圍門檻是20億元,榜單人均財富為115億元。各省市富豪數量排名,可以局部反映當地的競爭力和營商環境。此次四川地區共62位企業家上榜,下面就來看看前十名的財富情況。四川排在第十名的企業家是伍超群家族,財富約為120億元。伍超群是現任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千禾的產品包括有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
  • 三大風險點引爆新光債務危機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惠凱·編者按·新光控股債務危機爆發接近一年,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金額超過數百億元。在新光控股債務危機中,大量金融機構以貸款、擔保、股權質押、債券等方式涉身其中。新光控股債務危機只是浙江地區諸多債務危機中的一家,銀億等債務危機也令人觸目驚心。目前,新光控股的債務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金華市中院受理了新光控股破產重整一案。
  • 雲南後谷咖啡 直擊債務危機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彭傑 雲南報導       和眾多雲南實體企業一樣,中國本土咖啡龍頭企業後谷咖啡公司,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還好,後谷咖啡決心脫下民間借貸這一「皇帝的新裝」,直面債務危機,尋求解決辦法。
  • 泰禾集團身陷債務危機 在濟項目濟南院子看樣板間需要驗資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0日訊 2020年7月6日,上市公司泰禾集團發布公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債務集中到付疊加影響,經多方努力籌資,公司仍未能完成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17泰禾MTN001本息的按時兌付,涉及本息16.125億元。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6月12日,泰禾集團已到期未歸還借款金額高達235.58億元。
  • 新光集團陷468億債務危機 接班大公子虞江波連續卸職
    新光集團負債超400億元,債務危機走向何方仍無最終答案。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新辰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生法定代表人變動,虞江波卸任,周平榮接任。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已是虞江波去年底以來第5次卸任。2月27日,新光控股集團相關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將向上匯報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