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上摩託遊緬甸:曼德勒——東枝
軒兒 / 胞波網
4月,歡樂的潑水節就要開始了,為了避開曼德勒的瘋狂、喧囂、炎熱以及幾乎全城停業的飯店,我決定去往緬甸東部——和雲南山水相連的撣邦去感受下緬甸政治最為敏感的地區,那裡也是當年的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在2016年4月10日上午我背上行囊,隻身坐上去往東枝(撣邦首府)的車,開始了我的不凡之旅。
撣邦也叫撣邦高原,這裡居住著400萬以上的撣族人,撣族在雲南稱為傣族,和泰北的泰族同根同源,他們共同使用老傣文,且語言差異性較小;而另一方面,撣邦又和雲南高原地形結構、氣候條件完全一致,並且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曾經這裡還是「金三角」的重災區,黃金時代金三角下的撣邦海洛因產量約為世界總產量的50%到60%。所有的這些無一不激起我對這篇土地探索的衝動。
(緬甸婦女的鐵頭功)
(沿途風光)
經歷了八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終於到達了客棧DREAMLAND GUESTHOUSE。此客棧位於東枝山腳下的一個小鎮叫ayethaya,摩託車或汽車上東枝大概只需要10分鐘左右。DREAMLAND GUESTHOUSE是大多數到達曼德勒的外國背包客都會選擇的一個客棧,因為經營客棧的一家人非常友好和善於助人,而且在客棧裡面還有音樂教室、畫廊和畫畫教室,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迷人的藝術氣息。他們的爸爸媽媽當年從緬甸出發到臺北讀書,然後相識並且結婚,回緬甸之後建立事業,養兒育女。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們沒有送任何一個孩子到公立學校讀書,反而在家自己成立家庭學校,自己教授孩子們,特殊科目還請了專門的老師,寫到這裡可能會有傳統家長會想:這怎麼可以,孩子不就輸給其他孩子了嗎?畢業證也沒有,以後找工作沒有人會承認的。結果恰恰相反,他們7個孩子精通三門語言,中文、緬文和英文,小的四個孩子還正在學習西班牙語;每一個孩子至少精通一門樂器;身體方面大女兒Sophia和二女兒Angela還是曼德勒武術比賽的前幾名;工作方面,每年都會有多個國際性NGO組織找到他們負責一些關於緬甸的項目。每次和他們聊天無不被她們的禮貌、真誠和上進所感動,反觀我們的一些大學生,出口就成髒,聊天內容都在遊戲,約炮和攀比中徘徊,所以到底我們所謂的教育就一定是一個定式嗎?好了,不好意思,剛剛嚴肅了下,現在回到旅途中,因為在ayethaya的DREAMLAND還沒有完全完工,目前還暫時不對外營業,不過鑑於我是他們的老夥伴了,所以他們還是騰出一間房我讓背包入住。
(正在建設中的dreamland guesthouse)
參觀完他們的新客棧我的肚子也餓了,於是我租了輛摩託車順著山路爬上了東枝。東枝是撣邦的首府,整個城市矗立在山頭上。我猜可能是以前打戰需要所以才把城市建設在那麼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吧。然而作為撣邦的首府,這裡的撣族人也沒有那麼多,主要還是緬族、華人和PA』O人。繞了10分鐘的山路終於到達了東枝市,進入市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大大的軍事基地。因為自身對這些暴力機構心中充滿排斥和恐懼,所以東枝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壓抑。當我對一個城市的認識是以軍隊或警察局開始時候,我會不知覺的認為此政府是在故意向民眾展示些什麼,好讓大家乖乖聽話。從地圖上看緬甸,東枝是從緬族中心——曼德勒到達撣邦的第一個也是最近的一個大城市,再往裡走就到了浩瀚的大山和深不可測的無人地帶,於是緬甸中央政府在此重兵把守,為的就是防止撣邦內民族武裝動亂導致不穩定吧。時間退至1947年2月12日,緬甸獨立英雄昂山將軍(翁山蘇姬父親)為了爭取從英國獨立,聯合撣邦、克欽邦及欽邦在彬龍小鎮籤署彬龍協議。1947年9月24日,緬甸完成《緬甸聯邦憲法》,規定該憲法運作十年,十年後撣邦、克倫邦有權決定自己是否願意成為緬甸聯邦一份子。1958年軍人奈溫將軍開始發動政變軟禁緬甸聯邦第一任總統——撣族土司蘇瑞泰並於1962年完全廢除聯邦憲法,從此撣邦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中,並且還陷入了另外一場戰爭,海洛因的戰爭。1993年12月12日,毒品大王坤沙宣布撣邦脫離緬甸聯邦,獨立建國,但兩年之後坤沙投降緬甸軍政權,從此撣邦才走上一段相對穩定的道路。所以這也難怪一到東枝就能見到龐大的軍事基地。
進入東枝被當地人的微笑和善良撫平了內心的恐懼,因為第二天就是潑水節了,街道上的工人忙著搭建舞臺,路上的行人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潑水節採購最後的貨物。東枝是一個比曼德勒更加多元的城市,人們在這裡不像在曼德勒那樣,放眼望去都是人字拖和隆基。在東枝本地人都不會把我看成外國人,而在曼德勒,一出門,本地人就知道我是外國人了。逛了一圈,找到一家華人餐館點了個菜和一瓶緬甸啤酒開始享受我的晚餐,偶然抬頭發現餐館裡只有三種人——本地人、華人和印度人,是啊,緬甸是夾在中國和印度中間,多少華裔和印度裔的人來到這個中間地帶做生意、安家並且帶來了各種不同的文化,豐富了整一個緬甸。吃完飯回到客棧,我第一天的行程就到此結束,夜晚的撣邦不像曼德勒那樣到處是蚊蟲,在緬甸第一次沒有蚊子的陪伴下安然地睡過去。
(Myanmar beer,非常好喝的啤酒,圖二是在東枝隨處可見背著搶的警察)
第二天,潑水節正式開始,今天我的行程是騎著摩託車到茵萊湖畔轉一轉,趕一個小村莊的街。茵萊湖是一個美麗的高原湖泊,成扁長條型,風光有點像洱海,所以這裡給我一種回家的感覺,不過鑑於上次我已經到過茵萊湖了,這次主要的目的是去茵萊湖附近的小村落看看。我從ayethaya出來,走了一條新修好的到娘水(茵萊湖源頭的小鎮,去茵萊湖畢竟地)的路,一路偶爾零星的看見幾臺車子,我一個人享受著這一條公路。從這條路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省去了進茵萊湖外國人需要交的「入場費」15美元,而如果走大路,每一臺車都會停靠在政府指定地點,待每個外國人繳完費之後才能進入。其實只要有遊客就會有消費這必然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專項資金可以從多增加的稅收中抽取而不用美其名曰專門收取一項治理費。同樣的看一看我們的一些旅遊城市不也這樣嗎?鳳凰古城收取門票為了保護古城,然而到底實際有多少錢流入古城保護的項目中?還是只是當政者為了增加當地財政收入的一種美麗的說辭?思緒間我已經來到了茵萊湖東邊的一個小村莊趕集了,集市上賣些當地土特產、菜和衣服,感覺和90年代在雲南的小鎮趕集的感覺差不多,塵土飛揚,太陽毒辣。走完一圈之後集市的正前方就是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頓時讓我無比激動。小時候在家附近的水稻田裡玩耍,捉泥鰍撈螃蟹,大學時代假期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大理壩子的水稻田裡的經歷仿佛又回到了我的身邊。因為從小就跟大自然親近跟田園風光親近所以可能看到這種景象我會更加愉悅吧。
(一個人的馬路)
(集市)
(集市邊的田園風情)
從小鎮回娘水的路上,漸漸發現有潑水節的氣氛了,路邊小朋友拿著水瓢隨時準備向路過的人攻擊,有的還小,力量和身體協調性都不夠好,往往我摩託車都騎出去了他們的水才灑出來然後失望的大叫一聲,於是每當見到他們我就索性慢慢地騎到他們身邊甚至停下來,接受他們最美好的潑水節「祝福」。 我在娘水附近溜了一圈,一個下午就用完了,中間認識了一對荷蘭情侶。女孩出來環球旅遊半年,男孩這個月才來到緬甸和她碰面兩個一起接下來環球遊。他們很疑惑地問:where is the party?where is the party?果真是party的民族,到哪裡都想著怎麼玩。
(已玩瘋的遊客)
(茵萊湖周邊小村莊半日遊)
2. pindaya
今天一大早從客棧出發路過he hoe前往pindaya。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pindaya這個地方有一隻很大蜘蛛,後來它抓了當地的公主關關在一個洞穴裡面,王子知道這件事件之後拿著弓箭把蜘蛛殺死救出公主,所以緬甸人把此地命名為pindaya,意思為殺死蜘蛛的地方。一路上都是熱情的緬甸人民為了慶祝潑水節自家準備飲料給往來的人喝,不過他們用的杯子都不洗的,一個人用完另一個人接著喝。在緬甸所有的飲水機和喝水桶旁邊都放著一個公共的杯子供所有人使用。來來往往的人在不經消毒的基礎上都使用這個杯子,這肯定會導致很多疾病傳播吧。最終我還是被一位熱情的女孩在路上堵下來,給了一杯飲料,看著那很不乾淨的杯子我思緒萬千……到底要不要喝,喝了就相當於間接和多少人接吻,還冒著病毒傳播的風險;不喝那會讓這些善良的人民內心感到不舒服,在平衡之後,我選擇了喝下去,不過喝完就想全部吐出來。一路上看著路兩旁荒涼的山地讓我不禁寒毛直立。緬甸曾經在五、六十年代的植被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多,而目前我眼前所見的情形是幾個山頭的樹已經基本被砍光了,只有零星幾顆樹孤零零的立在那裡,這就是為什麼緬甸森林覆蓋率銳減至百分之三十幾的原因。很多村民一把火把森林燒掉,以剩下合適的木材,其餘任其腐爛。還記得前幾年在德宏州山頭上俯瞰中緬邊境,德宏州這邊的山頭都是茂密的森林,而緬甸那邊基本是光禿禿的。哎,愚蠢的人類啊!
(he ho火車站)
Pindaya因為有一個著名的洞穴而聞名全緬甸,這個洞穴裡傳說有超過8000尊佛像。緬甸人民很虔誠地信奉南傳佛教,見佛就拜,他們可以自己不吃飯但一定要給寺廟集功德。所以佛像多的地方就一定成為旅遊景點了。因為潑水節,pindaya幾乎全城的商店都關閉,在逛完洞穴之後我騎著摩託車返回了客棧。
回到ayethaya,我到了ayethaya紅酒莊去享受日落和晚餐。Ayethaya在幾年前有幾位德國人來此幫助本地人建立ayethaya紅酒並成立莊園,而如今莊園已向消費者開放,可以參觀葡萄種植區還能進到紅酒釀造車間品嘗紅酒。在酒莊裡我遇見了幾位和我一樣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他們見我獨自一人便邀請我加入他們的行列,我們坐在馬車上喝酒唱歌。有趣的是緬甸流行音樂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幾乎所有有名的歌曲都是從英文歌曲和中文歌曲抄襲來的,他們只把歌詞改為緬語,然後把創作者寫成自己的名字就公開出來。就比如我坐車從曼德勒到東枝的那一天,車快到東枝的時候司機開始放音樂,我聽到的7首歌裡7首都是從中文歌曲抄襲過去的……版權問題固然重要,但對於這樣一個曾經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只要音樂能帶給他們快樂我覺得就比任何事物更加美好了。音樂的目的其實不就是讓人民歡樂呀。於是最後我們共同合唱了一首中緬版本的「跟往事乾杯」。我想真正的中緬友誼一定是像這樣建立在民間的交流,當友誼脫離了人民而只重視政府之間的交流的時候那更多的應該只是利益的交流吧。一個人自灌了兩瓶紅酒之後醉醺醺地回到了客棧,不省人事地睡了過去。
3. 東枝
因為前幾天摩託車騎太辛苦了,所以今天決定呆在東枝城裡閒遊亂逛一下。
繞著東枝山上的那條路很美,沿途都有很多寺廟,俯瞰整個東枝城。
(撣族年輕人)
4. 從ayethaya到kalaw
一大早跟DREAMLAND租了摩託車準備出發騎回曼德勒,中間要去參觀兩個村莊,kalaw和ywangan。跟DREAMLAND告別之後騎行3個多小時到達了kalaw。這是一個沒有多久歷史的小鎮,聽說這裡的人都是軍人的後裔,以前跟隨緬軍作戰然後駐紮在這裡。Kalaw是一個很安逸的小鎮,相比於曼德勒最近40多度的高溫,kalaw真的可以算南極洲,晚上睡覺蓋上毛毯都還覺得冷。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景點,不過kalaw名聲卻享譽全世界,因為這裡是緬甸徒步旅行的大本營。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這裡經過三天兩夜的徒步跋涉走到茵萊湖,一路感受各種不同風情。不過最近潑水節,嚮導都在休息,而且我這次又是摩託騎行,所以就沒有考慮徒步旅行。當晚住在一位印度阿姨的guesthouse,阿姨詢問我的行程後反覆叮囑我第二天要5:30就走,不然一路都是潑水的人。五點半,我心想,不會吧,那個時候我還在做夢吧。
5. 從kalaw到ywangan
早上九點鐘退房,阿姨又說了一遍你應該五點半走的。跟阿姨道別後我又上路了,結果一路上都是瘋狂潑水的人,大部分人直接在路上把我的摩託車攔下來然後幾大桶水澆到我身上,還有些喜歡使壞的人會在水裡放上很多冰塊然後一大瓢澆到你背上。當時腦子裡只有一個觀點,應該聽阿姨的。
(沿途的寺廟、佛塔)
經過三個多小時走走停停的旅途我到達了ywangan。這個小鎮地處海拔1800米的山頭上,農戶大量種植著咖啡。來這裡我只有一個目的,拜訪緬甸最好的咖啡生產商,genius coffee。他們不僅是一個普通的企業,還是一個社會化企業。每年從盈利中抽取10%回饋給當地D』NU族人,老闆Ngwe Tun跟我說去年他們在很多山間的村寨中安裝了水淨化機以確保當地村民的飲水安全。老闆是我在緬甸遇見過最有故事的人,目前他經營著兩家公司,一個是咖啡公司,另一個是科技公司。Windows10裡的緬語字體、緬甸籤證的數字識別和曼德勒機場的視頻捕捉系統都是他公司的產品。不過談到現在他更記得以前,他說以前軍政府最暴力的時候大家都找不到什麼工作,能活一天是一天,所以他以前做過老師、電腦培訓師、NGO工作人員和政府部門裡電腦負責人……是啊,從1962年緬甸完全從民主倒退回到獨裁開始,整個國家的國力從東南亞最強盛衰落到經濟最落後,人民生活最痛苦。緬甸軍政府曾經三次在經濟方面單方面取消過自己的貨幣,讓民眾手中的貨幣直接變為白紙;還曾經製造了震驚世界的1988年8月8號暴力鎮壓學生事件,殺死了無數手無寸鐵的學生,從此軍政府開始教育改革,把教育完全變為死記硬背以此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2007年緬甸和尚革命,又稱袈裟革命,是因為和尚已經看不下去政府這樣隨意蹂躪民眾才發起的,結果軍政府也是以暴力打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結果2008年緬甸發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嘯,在下緬甸共造成了超過50萬民眾的死傷。所有人無不一地認為這是佛祖的旨意。我在想這是多麼的諷刺啊,當其他民族統治自己家園的時候把自己家園建設的很強盛,而那些自稱是為了民族好的自己人卻把自己的家園一再破壞,殺人無數。歷史進入到最近8年,2011軍方丹瑞大將讓位給所謂的民選總統吳登勝,並釋放軟禁超過20年的翁山蘇姬,2015年大選,翁山蘇姬率領的民主聯盟(NLD)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軍放政黨取得了勝利。所以直到近幾年,緬甸人民的日子才漸漸變得安定起來,大家才有更多的追求來豐富自己的生活。我在genius coffee estate住了兩天,每天都和他品咖啡,跟著他進到咖啡種植園聽他講述每顆咖啡的歷史,走到工廠裡聽他細細講述咖啡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步驟。
看著他每天都在為自己的理想而生活著我想這應該就是新一代緬甸知識分子的寫照吧,他們經歷過軍政府的摧殘,如今在平和的生活中應該比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而又對生活有更多新的嚮往驅使著他們創造更多,並且更多回報身邊的社區和人。
終於在這裡停留了兩天後我離開了這可愛的一家人,踏上了回曼德勒的路途,這裡離曼德勒還有四個小時,不過這四個小時是一輩子才能去品味一次的四個小時。不知道下次再走會有什麼風景。
(和他們一家人得合影)
(回到曼德勒手已經被曬變色)
(在曼德勒和兩位荷蘭友人聚餐)
更多資訊由此進入網頁版:
胞波資訊網-中文:www.webaobo.com
胞波資訊網-緬文:www.paukphaw.com
地址:緬甸曼德勒市
中國昆明市
E-mail: webaobo@foxmail.com
胞波網微信號:webaobo
掃一掃進入中文網頁
掃一掃進入緬文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