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晟皓賈宗傑
8月6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全省港口資源步入一體化時代。在這備受關注的歷史性節點上,作為「日照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日照港在貫徹落實全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與山東省港口集團「八個勇於、八個自覺」中,推動整合、融合、耦合發展,向著打造世界一流海洋強港的目標奮力進發。
從荒灘上起步、在夾縫中生存、在競爭中成長、在創新中壯大、在開放中變強。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山東港口集團日照港,迅速成長為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沿海主樞紐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全球重要的大宗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黃海灘頭巨港出
「40年前,全國萬噸級的碼頭泊位僅90個,山東省境內沒有一個萬噸級泊位。而荷蘭鹿特丹,一個港口就有200個萬噸級泊位。」提起當年港口的爭引工作,時任石臼港務管理局黨委委員、局長的劉炳寅如數家珍,日照港成長的每個節點他都歷歷在目。
1978年3月山東省組織了600多人的專業勘測隊伍,對日照市百公里海岸線進行了全面勘測,編制了《魯南選港規劃資料彙編》。
1979年4月6日至20日,交通部等七部委召集80多位專家對港口選址現場進行調查論證。
1980年3月原國家計委批覆了港口設計任務書,同意建設煤碼頭一期工程兩個10萬噸級泊位,並列入「六五」計劃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1982年2月17日,日照港石臼區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到2006年11月25日,日照港貨物年吞吐量突破1億噸,成功躋身「億噸大港俱樂部」,跨越許多著名港口百年的發展歷程,一舉成為全國沿海第9個、山東省第2個億噸大港。
當前,日照港海上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瓦日、新菏兗日兩條千公裡以上鐵路、3條高速公路、5條輸油管線直通港口,石臼、嵐山兩大港區66個生產性泊位,航運、鐵路、公路、管道、皮帶等多種運輸方式使港口的集輸運功能更加高效便捷。外貿航線擁有日照至東南亞、日本、韓國等貨櫃國際班輪航線6條,內外貿貨櫃航線30餘條。新開通了「日照—歐洲」「日照—中亞」「日照—莫斯科」3條貨櫃國際班列,開啟了高效便捷的國際商貿大通道。
積極拓展海公鐵聯運,擴建內陸「無水港」,構建物流新通道,日照港集團分別沿新菏兗日、瓦日兩條鐵路在魯、豫、晉、陝布設10個無水港,把日照港打造成魯南和中西部地區以及中西亞、中蒙俄等「一帶一路」沿線最便捷的出海口,成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重要平臺。
9月12日上午,「日照—青島」「嵐山—青島」兩條貨櫃外貿內支線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山東港口集團成立以來,繼青島與威海間貨櫃外貿內支線和雙向對開貨櫃班列成功開通後的又一成果。以航線為紐帶,將青島、日照、嵐山串聯為一體,實現了港口碼頭、貨源、航線、技術等資源的共享共用,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彰顯了優勢互補、錯位協同、融合發展的新力量。
緊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和大型央企,日照港還積極引進規模大、質量高、影響力大、產業帶動強的項目,先後與中石化、中遠海運物流、山西焦煤集團、華潤電力、中交集團、中鋁集團等成功合作。
2017年,日照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6億噸,排名第9位;2018年完成吞吐量3.8億噸,排名第7位,在全國沿海港口的排名一路飆升。今年1—8月,日照港累計完成吞吐量2.69億噸,同比增長5%。
「四型港口」戰略託起強港夢
近年來,日照港堅持問題導向,把深化改革作為祛病根、激活力的利器,謀劃推出一系列改革新舉措,持續釋放港口發展潛力。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誠信、智慧、高效、綠色「四型港口」,以此為抓手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建設誠信港口,倡樹「厚道魯商」,日照港深入開展「亮服務承諾,樹服務品牌」和「誠信服務月」活動,評選「誠信之崗、誠信之星」60餘名,用優質服務贏得了客戶和市場。憑藉「陽光港口,誠信服務」的品牌開發新客戶220家、新貨源2000萬噸,新增焦炭、鋼材兩個千萬噸貨種。
打造高效港口,今年5月15日,面積12萬平方米的石臼港區貨櫃自動化堆場一期工程全面投產,這是國內第一個規模化建成、平行岸線布置的雙懸臂自動化堆場,在效率提升50%以上的基礎上,每年節省成本1000多萬元。
建設綠色港口,海龍灣退港還海工程把建港初期佔用的海岸線還給自然,再造沙灘46萬平方米,騰空133多公頃煤炭堆場作為城市用地進行開發。加快實施東煤南移,把煤炭運輸功能搬離市區,啟用全封閉統籌作業等先進技術和理念,把港口作業對城市的影響降到最低,一期主體工程於今年9月30日完工,具備生產試運行條件。作為國家典型引領示範項目,海龍灣工程於7月31日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打造智慧港口,日照港發揮網際網路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推動港口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合作等各個價值鏈環節的深度融合。與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智慧港口頂層設計、港口技術架構、自動化碼頭、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舟道網」數據導入「阿里雲」,讓數據資產更安全,讓資源配置更優化。
同時,「走出去」戰略活力更蓬勃。在與中電建合作承攬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的運營項目基礎上,今年日照港又與中鋁物流集團合作運營中鋁幾內亞博法項目,項目一期產能1200萬噸/年,計劃2019年12月開港運營,將帶動碼頭運營管理、建築製造業務走向海外。
改革創新激發港口發展新活力
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日照市委常委會再次在日照港召開。會議立足「港產城海」融合發展,提出了以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為目標,全力打造「創新、開放」兩部引擎,明確港口是日照「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臺、最亮麗的城市名片」三大定位,努力實現港口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雙招雙引、融合發展、班子隊伍建設五個新突破,全力開創港產城海融合發展新局面。
圍繞做活做足「融」字大文章,日照港集團聚焦改革痛點、難點,進一步走深走實改革之路。搶抓經略海洋這一國家戰略機遇,日照港在「創新、落實」中提前布局科學落子,頻頻亮劍,進一步培育、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
電子倉單是日照大商中心依託港口和自貿區保稅倉庫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運用物聯網、區塊鏈等理念,打造的一種數位化的線上電子憑證。客戶將電子倉單向銀行質押即可取得融資,能夠實現落地港口的貨物快速變現、「落地生金」,極大地緩解客戶的資金壓力。
9月20日下午,APL CHINA貨櫃貨輪緩緩駛入青島港前灣港區,隨著來自美國的凍馬哈魚在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成功靠泊接卸。標誌著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掛牌以來首筆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業務順利開展。
作為打造新業態的代表,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為港口和產業客戶提供大宗商品交易結算、金融及衍生業務、風險管理、信用保險、資訊等綜合增值服務。今年以來,交易額突破5314億元,交易、交收規模居山東省首位、全國前列。
依託港口區位、集疏運、物流規模等綜合優勢,日照市鋼鐵、石化、漿紙、糧油等產業迅速崛起,形成了「前港後廠」的產業布局,臨港工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的比重超過70%,港口的輻射帶動作用更明顯。
2018年5月10日,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港口轉型升級目標更加明確,聚焦「三個更加、三個滿意」,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新業態、新產業蓬勃發展。
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去年以來,日照港五大項目列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工程,加快推進港口由裝卸運輸港向物流貿易港轉變。通過實施石臼港區西區貨櫃化改造、山鋼精品基地配套碼頭、LNG碼頭、郵輪碼頭等10項港口建設項目,到2021年,將新增港口通過能力1億噸、港口吞吐量1億噸,全港吞吐量將達到4.5億噸以上,把日照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綜合性樞紐港,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貨櫃中轉基地。
海洋逐鹿又亮劍,關鍵一招再爭鋒。而今33歲的日照港更加意氣風發,在邁向世界級港口集群、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中,描繪著向海圖強,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壯麗畫卷。
來源: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