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2020-07-27 慄影旅徒

從獅泉河鎮出發,沿著G219國道向新疆方向出發,行走133公裡就到班公湖了。這其實就是新藏公路的一部分,路況很好。路邊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先來說說班公湖吧,這是一片有爭議的地方。有三分之二的地區在西藏的阿里日土縣境內,三分之一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

在我國境內的湖水是淡水,而在印方區域內的為鹹水。比較神奇的是,班公湖在我國這邊水草豐茂,印度那邊卻寸草不生。這也是為什麼這裡成為印方覬覦之地。

來到班公湖,先和碑合個影。此處海拔4300米,相對於阿里的評論海拔,這裡不算高。有很多鷗環繞著我們,似乎在要吃的。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如果你看過西藏的三大聖湖,那麼班公措並不起眼。唯一不同的是這裡有一個鳥島,是世界最高海拔的鳥島。每年5-7月是鳥類在此繁衍生息的時候。我們雖然沒去鳥島,但也被岸邊的鷗包圍了。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這些鷗很聰明,會圍著人轉悠,飛來飛去。就知道你們這些好心人會餵吃的。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可惜沒帶打鳥鏡頭和三腳架,無法拍出漂亮的鳥片,只能是作為旅行紀念照了。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由於存在邊境爭端問題,我在班公湖期間,中印關係一度緊張。還有朋友問我是否可以到此遊玩,答案是絕對沒問題。這裡離印方還有100多公裡呢。

離開班公湖後,返回獅泉河鎮的旅途景色才更漸入佳境。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隨意拍就有大片的感覺,哈哈哈……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更是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身影。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說明這裡的生態保護不錯。有興趣拍鳥的旅遊,可以帶上超長焦鏡頭來。最好季節是5-7月。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途徑拉梅拉達坂,海拔5191米。這裡已經靠近新疆了,所以埡口也改叫達坂了。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四)

時間緊迫,我們沒有去參觀日土巖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未完待續……

下一篇是我們追趕大部隊的篇幅,一天行程400多公裡,到措勤和大部隊匯合,還好路況不錯。歡迎圍觀!

相關焦點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五)
    扎什倫布寺是後藏的佛教中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西藏的四大寺院之一,也是班禪的駐錫地。這裡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前藏泛指以拉薩河谷為中心(當雄縣除外)的拉薩地區和山南地區;後藏泛指以日喀則為中心以西、以北的廣闊地區,從日喀則南行,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以雅魯藏布江中遊的尼木峽谷為「前」、「後」分界,歷史上,前藏是達賴的管轄,後藏由班禪管轄。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七)
    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是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第十四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它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南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裡。她借著希夏邦馬峰的名氣,也成了阿里環線不可或缺的一個景觀。據說佩枯錯南部是淡水湖,北部是鹹水湖,這個我們無法驗證。我們也沒看到野生動物和鳥類,更沒看到魚。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八)
    走完川藏線再走新藏線,往往會有這樣的感受:在G318川藏南線上,每過一個埡口都會激動。而在G219新藏線上過埡口,絕對就沒有那種心情了。這是因為,新藏線海拔太高了,5000米的地方太多了。和其它埡口一樣,突擊拉山埡口(海拔4920米)也有很多經幡,瑪尼堆一堆一堆壘起來。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三)
    要注意,去西藏是會上癮的。這是我第三次來西藏了,依然感覺非常的新鮮。這次要走的是阿里大環線,整個行程中的任何一個點都非常吸引我。以下地圖可以看的更清楚。今天的第一站當然是羊湖,就是大伙兒知道的羊卓雍錯,它和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為西藏的三大聖湖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一)
    有朋友邀請,計劃六月一起走阿里。本打算今年的五月去阿里的,結果受疫情影響,俱樂部取消了五月的行程。不得已跟了六月唯一的一期,朋友也在快出發之前放了我鴿子。懷著忐忑的心情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出發之前早已做了功課,就知道自己會高反,但高反到何種程度自己心裡還是沒底。既然阿里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無論如何我都要行動。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六)
    如果說我愛上西藏是一種錯,那阿里大北線就是一「措」再「措」,大錯特錯了。從措勤縣城出發,沿措勤藏布下遊可以直達扎日南木錯。海拔4613米的扎日南木錯是西藏第3大湖,是鹹水湖。當惹雍措當惹雍措是西藏第4大湖,位於藏北高原中部尼瑪縣境內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二)
    扎達土林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扎達縣。土林是受遠古造山運動的影響,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流水切割,並風化剝蝕形成的地貌。第一眼看見土林,就被它的壯觀吸引了。這也許就是阿里的魅力所在吧?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想來,想見到你未曾見到的景象。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八)
    沒有了高反的折磨,也可以到其它寺廟再看看,這次去看色拉寺辯經。2020阿里行就此結束,雖說由於隔離等原因,此行程留下了些許遺憾,但總體算是圓滿。再來說說返程吧!返程機票是在旅行途中預定的,計劃是和來拉薩的行程相同,不會出什麼岔子。可是沒注意到聯程機票是不同的航空公司,且需要轉航站樓,這給下面的麻煩埋下了隱患。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
    海拔3900米,縣城在納木那尼峰和阿比峰之間的孔雀河谷底,是阿里地區海拔較低的縣城,也比較適合旅行暫住。在普蘭縣城住了一晚,算是進阿里後最舒服的一晚了。這裡的飲食主要以川味和穆斯林清真比較多。早餐,午餐都挺豐富的,價格相對較貴。早餐要15-20元左右,午餐35-45元左右。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五)
    從班公措返回獅泉河,又住了一晚才開始阿里北線的行程。至此,我們已無法走原來的路線了。本該是能觀賞到最美日環食的阿里,我們卻什麼也沒看到。路途的景觀讓人不得不停車駐足。措勤的住宿是阿里大環線最貴的一晚,標間350元。終於又能和其它車一起出發了!再下來就是阿里北線的「一措再措」線路了。未完待續……期待吧!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六)
    打過卡再繼續往前走,路邊有條河,大概就叫扎嘎曲河吧?河畔還有村莊。進珠峰保護區,需要買門票,門票是160元/人,車輛也要門票,400元/人,拼車就可以分擔。千萬不要忘記,這是來阿里除身份證之外最重要的證件。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三)
    這裡是阿里地區行政公署,也是噶爾縣政府駐地,又是獅泉河鎮政府所在地。獅泉河穿鎮而過,把縣城分成了南、北兩塊。有G219、S201公路過境,是遊客到阿里地區旅遊的集散中心。快遞人員送到酒店門口,再有專人負責送到房間。就這樣我們幾人開始了旅行中的隔離生活。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一)
    塔欽是位於阿里普蘭縣巴嘎鄉,岡仁波齊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是阿里轉山的起點也是終點。這裡就一條街,街面上主要是旅館、小飯店和賣轉山者的一些轉山必需品和經幡等的小店。在村子裡是看不到岡仁波齊的,但能看到納木那尼峰。這裡海拔較高,有4600-4700米,晚上睡覺還是有點不舒服的。來到塔欽的目的大都是為了轉山。我們一大早從塔欽出發,大概行駛2公裡左右,就到達遊客中心。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九)
    藏語瑪旁雍措意為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在西藏的普蘭縣境內,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 關於瑪旁雍錯的宗教歷史傳說非常的豐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翻閱資料,這裡就不贅述了。再來說說納木那尼峰,它的海拔在7694米,位於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十七)
    它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納木措景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傳統的遊玩線路在納木措的南岸,扎西半島部分。我們前往的是納木措北岸,恰多南卡島的聖象天門。這裡是小眾景點,一票難求。景區門票是80元,很難買到。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二)
    這裡再給大家提示幾點:到高原之前一兩天開始服攜氧片,按說明服用就可以;到達高原後,3000米以上海拔,就加倍服用攜氧片;多喝水,多吃東西,不要怕胖。因為食物是能量的重要來源,高原缺氧,需要更多的能量提供給機體;頭疼時喝一支葡萄糖,以緩解頭疼症狀;多休息、少動、放緩步伐,減少耗氧量;頭疼厲害忍不住時,可以考慮吃一粒止疼藥;攜氧片要一直吃,不能停,即便是沒有高反症狀了也要堅持吃,這對上更高海拔(4500米以上)有幫助;心肺功能強大者,高反的感覺比較小,所以平時要注意鍛鍊身體
  • 再進西藏——2020阿里行(四)
    也可以不進景區,把車停在公路邊,遠觀卡諾拉冰川也不失為一種體驗。
  • 2020西藏行(十四)之古格王朝遺址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離開噶爾縣門士鄉的芝達布日寺已是下午兩點多了,大家按計劃趕往札達縣古格王朝遺址。車隊一路奔馳,進入札達境內,仿佛進地球以外的世界——土林群,車輛行駛在土林之中,大家為了趕時間,沒作停留,留些遺憾地向古格王朝遺址駛去。抵達古格王朝遺址已快到閉景時間,我們加快步伐,大家如願進入古格城堡。
  • 七十老人喜自駕,川進青出萬裡行——好風景在旅途(第一集)
    《七十老人喜自駕》第七站「川進青出萬裡行)2020年8月3日夜11點,拍攝於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廣場(原創)2020年8月4日清晨,拍攝於西藏布達拉宮廣場(原創)(8848.43米)(原創)同上2020年7月27日至8月
  • 仰千山之巔 觀萬水之源——2020西藏行(十七)之阿里天文臺
    財經時訊消息(朱啟榮/文、攝影)阿里獅泉河鎮海拔雖然4300餘米,但我們一行在「河北大廈」息駐了三天,狀態都非常好,已基本習慣了高廈生活。在友人安排下,晚餐過後,參觀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科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