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周國平《靈魂只能獨行》有感:即使兩人相愛,靈魂也無法同行

2020-12-17 小萱百書屋

人生總需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總該需要一場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世界這麼我想去看看,一輩子總該有那麼一回,無所畏懼地背起行囊去獨自旅行,時光荏苒,書的內容我已記不大清,只有這個書名多年來依然保留著初相遇時的冷峻。靈魂只能獨行,但不是在一片空無中行進,你走著走著,便會在那裡發現一個個的腳印,於是你知道,曾經也有一些相似的靈魂也在這路上行走,你獨行的靈魂並不孤單。

【1】

無論你多麼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唯有在這個靈魂空間,你才能把你的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嘗。伊莉莎白是一個30歲的女人,擁有著把美國成功女性應該擁有的一切,成功的事業,丈夫,大房子。表面上看她很幸福,可實際上她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她的心, 多姿多彩,五顏六色,始終沒有為自己活得經歷。用她自己的話說:「15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從沒為自己活過兩個期。」年幼時,她曾經以為長大後的自己會是兒女成群的母親,可是婚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孩子也不想要丈夫,這種糾結讓她終日生活在悲傷、恐懼和迷惘中。

【2】

為了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伊莉莎白辭掉工作,走出變質的婚姻,擺脫所有的物質羈絆,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這一走,就是一年。在義大利羅馬,她品嘗美食,盡享感官上的滿足,在世間最好的比薩與美酒的陷件下,她感覺到了靈魂的重生。在印度,當地的古魯和位牛仔幫的用四個月的時間走進自己的精神世界

與輸伽為中日於民推他那質據亂的心。在印尼的巴度意外地收穫了愛情。並盡情享受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心靈對話,平便身心,品味愛情,這二切都發生在路上,發生在伊莉莎白一個人獨行的日子裡。這一場旅途,是一種改變人生的經歷收穫得不僅僅是旅途中的風景,而是細微事物給予心獲得心靈的感動,以及在孤獨中的身心淨化。

【3】

「靈魂永遠口能獨行,即使兩人相愛,他們的靈魂也無法同行。世間最動人的愛,不僅是一顆獨行的靈魂與另一顆 一獨行的靈魂之間的最深切的呼喚與應答。靈魂的行走,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尋找上帝。靈魂之所以只能獨行,是因為每一個人只有自己尋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伊莉莎白的那一場一個人的旅行,無疑是一場尋找自我靈魂之旅。過去的生活之所以讓她感到壓抑和迷茫,是因為少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外界的一切來填補心靈的空虛,卻從未問過自己的內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長達一年的獨行,並不是一場簡單的獨自旅行, 更重要的是獨自行走時,尋水精神世界的富定,藉助一個人的時光來感悟生活,感悟生命。

【4】

人生如旅。能夠找到一路攜手的人固然是幸事,可有些時候,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風景只能一個人欣賞。耐得住寂寞,善於給自己尋找樂趣和方向的人,從來不會孤單,大洋深處一次靈魂的呼吸,美術館裡一個靜謐的下午,一杯醇酒香甜的美酒,都可以讓他們感到愜意和安然。一個人未必孤獨,兩個人未必不孤獨。

十幾年的時間裡,她都生活在與人為伴的日子裡。可到最後,她依然覺得空虛寂寞,甚至不知該何去何從?後來,她獨自一人走在路上,看陌生的風景,遇陌生的人,心情卻大不一樣。那種充實與滿足,是前所未有的。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尋求自我的精神綠城呢?一個人的旅途是隨意的、灑脫的,有更多的時間自己支配,也有更多支配的可能。

小結:心靈是一本奇特的帳薄,只有收入,沒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歡樂,都化作寶貴的體驗記入它的收入欄中,連痛苦也是一種收入。人仿佛有了兩個自我,一個自我到世界上去奮鬥,去追求,也許凱旋,也許敗歸。另一個自我便含著寧靜的微笑,把遍體汗水和血跡的自我迎回家來。孤獨的時候,就從繁雜的生活中抽出身來,回到只有自己的境界,而後尋找自己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與人一起遊山玩水,不過是旅遊和消遣,唯有獨自面對浩瀚的大海時,才能夠真正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心靈的溝通。人生總需要-場說 走就走的獨行,遇見真正的自己,遇見未知的美好。

相關焦點

  • 周國平:靈魂不會獨行,人生中的珍寶往往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在陌生的異國風景中,他是異鄉人,也是思考者,在孤寂、真誠的內傾自省中,一如既往地記下關於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讀來平淡悠長,別具一格。然而,一個人無論去什麼地方,他的靈魂必須獨行。否則他雖然身體到了那個地方,也不能說他真正到過了那裡。靈魂行走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上帝——一個人的靈魂要去他的上帝那裡,必須是獨行的。2. 我當然不願意只在表面上到過一次南極。
  • 一個談論靈魂的人,周國平:年輕人都被生活打敗了,並沒有
    在一個節目中,周國平說年輕人都被生活打敗了,很顯然這種打敗不是肉體上的,那靈魂上打敗了我們嗎?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是我們所認識的靈魂?如果你隨便在大街上問一個人,什麼是靈魂?周國平最近讀了一本不錯的小說《最後一個道士》,聽名字你就能才出來這是一個講鬼鬼怪怪的故事,這部分故事大多都一個模式
  • 周國平《人生因孤獨而豐盛》:人生,是一場修行,修的是一顆心
    本書從生命、獨處、愛情、人生、生活、靈魂等六個方面,選取了周國平先生在不同時期發表的各類散文與隨筆,包括《孤獨的價值》《男人眼中的女人》《愛的反義詞》《成為你自己》《珍惜平凡的生活》《信仰之光》《靈魂只能獨行》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在諸多周國平的作品選集中別具一格。
  • 周國平推出旅行筆記《偶爾遠行》:每一次遠行,都是一次自我觀照
    記者採訪周國平時,他講道:「我高中是在上海中學讀的,它的特點就是重視數理化,我自己數學特別好,一直是數學課代表。我自己也特別喜歡數學,所以我報志願的時候我就很矛盾。另一方面我的語文也不錯,我的作文在班上一直是範文。所以又喜歡數學又喜歡語文,兩樣東西都捨不得放,我就很矛盾了。」這個時候,他看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話《實踐論》裡的一句話: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結。
  • 願妳靈魂柔順卻又獨行,永不妥協
    因為眼前的就是她分手22年的靈魂伴侶——烏雷。 阿布拉莫維奇曾說,「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完美註解了她與烏雷「相愛相殺」的經歷。 她解放了自己的靈魂,獨立,讓她變成更好的自己。
  • 周國平經典散文集: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願你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如果上述這些問題,對你而言,有點難以回答,無從下手,甚至有些茫然,那麼我推薦你讀一讀周國平的經典散文集《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04靈魂只能獨行關於孤獨與獨處周國平在第5章靈魂只能獨行中寫道: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位置上。
  • 相愛的兩個人,「共用」過這些,才算真正的「靈魂伴侶」
    相愛的兩個人,「共用」過這些,才算真正的「靈魂伴侶」01共用精神寄託(有相同的三觀和興趣)對於靈魂伴侶來說,兩人之間一定是有著一樣的三觀,彼此之間總有相同的話題可以聊,不管是思想高度還是價值觀,兩人都處於同一個水平。
  • 哲學家周國平抖音直播首秀:我在極地荒島感悟人生至樂
    《偶爾遠行》的上編就記錄了周國平在南極的見聞與所思。「哲學家和探險家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人,前者以沉思為人生至樂,後者渴望最直接的行動。」周國平說。在極地荒島的58個晝夜,是足夠寂寞的。這樣的人生經歷,無法重來。在那裡,周國平寫下了一篇篇屬於自己的「極地沉思」,讓自己的靈魂得到了獨處。周國平說,一個人無論要去什麼地方,他的靈魂必須獨行。否則,他雖然身體到了那個地方,也不能說他真正到過了那裡。在直播中,周國平還談到了南極獨特的風光、動物、氣候,講述了他踏上千年冰蓋時的驚險一刻。這些精彩的故事,都被收錄在了《偶爾遠行》一書中。
  • 兩人相愛,卻沒有在一起,也就沒有必要做「靈魂伴侶」了
    想必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關於愛情,從一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是抱有美好的期待,有些人明明相愛,但是卻並不能夠在一起,這樣的愛情還能夠繼續嗎?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兩個人相愛,卻沒有在一起,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在做靈魂伴侶了。
  • 周國平:你到了這個年齡,有沒有危機感?
    在陌生的異國風景中,他是異鄉人,也是思考者,在孤寂、真誠的內傾自省中,一如既往地記下關於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讀來平淡悠長,別具一格。一起來看18條旅行隨筆,來自哲學家周國平至今唯一的一本旅行筆記《偶爾遠行》。從南極喬治王島到歐洲諸國,一部充滿人文氣息的行走哲思錄。每一次遠行,都是一次自我觀照。1.
  • 《樹上的男爵》:12歲男孩在樹上的一生 詮釋靈魂只能獨行的意義!
    相反,我會去創造我自己希望讀到的作品,一部在閣樓裡偶然發現的,來自另一個時代、另一個國家的某位不知名作家的作品。" 於是,我在《樹上的男爵》裡,看到了註定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格格不入的時代文字,而是永遠適用於任何時代、任何社會與任何人,試圖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自我存在的自由",對抗社會生存肉體與精神雙重壓力與困境下的堅定人生價值實現之路的曙光。
  • 田馥甄的《靈魂伴侶》,真的是難得一見的彩虹!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整首歌的基調是唯美哀傷,詮釋了無常其實伴隨著人的一生,相愛卻不能相伴,求而不得讓人扎心的一首情歌。若你是一陣春天裡的風,那我一定是最遠的風箏。沒有風,風箏就無法在天空飛翔,但風與風箏永遠都忽遠忽近隔著一段距離。
  • 靈魂有共鳴的人,才能產生「心靈感應」
    和不相愛的人在一起,就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要與喜歡的人在一起,才能夠幸福的過完一生。兩情相悅的人過一輩子,才能相濡以沫松蘿共倚,和不愛的人在一起,只能叫搭夥過日子。地球上有數億的人口,何其有幸,能夠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彼此,那一刻是靈魂的碰撞,是一生的羈絆。
  • 我們是人類靈魂的貴族
    同行的夥伴不再沐雨櫛風,沒有依同,我不停,孑孓一身,我獨行。沒了形影,我還攀登。不自滿,不隨俗,不消停。你看峰頂,雲蒸霞蔚、七彩升騰。大概受了太多的人生磨難,所以皮了。唱這樣的歌只為心情,但我知道,什麼失敗是成功之母、苦盡甘來之類,於我統統是無稽之談。孟聖人的那段天降大任的名言,只不過是善良的聖人送給苦難的心靈的雞湯。
  • 夜讀|靈魂相似的人,總會相逢
    夜讀 | 靈魂相似的人,總會相逢 05:35 夜讀 | 靈魂相似的人,總會相逢05:3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 | 吳煒玲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身邊有一個與自己靈魂相似的人頻率不相同的人,即使相遇再多次,也終究是擦肩而過的人。頻率相同的人,哪怕只能相遇一次,也會相互吸引,相融在一起。有人說,一段關係變得漸行漸遠,大多數原因不是距離遠了,而是三觀不合。想想,確實在理。
  • 感動萬千讀者的「妞妞父親」周國平 只是一個內心平靜的普通人
    周國平,當代著名散文家,早先以研究哲學家尼採知名。他舒緩平淡且富有哲思的散文曾風靡一時,校園裡也有「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的說法。周國平的作品還多次被中小學語文教材和試卷選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作家」。他記錄和女兒相處故事的散文《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曾感動千萬讀者。
  • 《自在獨行》: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值得一讀再讀的語錄
    送給每個孤獨行路人白花花的封面,只有這麼一句話,看到之後,或許你會感受到來自心靈的撞擊,也或許你會感受到來自靈魂的拷問。孤獨,什麼是孤獨?孤獨一直存在,孤獨伴你前行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齲齲獨行著的,就像劉震雲的質問:你有朋友嗎?是一樣的孤獨。《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行路人的書,這也是賈平凹的獨行世界。
  • 精神與書籍同在,靈魂與書籍同行
    雙休日實在是一個讀書的好機會,諸事掛起,不聞世事,痛痛快快地讀,讀它個天昏地暗,讀它個日月無光,讀它個飢腸轆轆,讀它個眼澀關節疼,這才解饞。我的乾坤在書裡,我的生命在書中。精神與書籍同在,靈魂與書籍同行。「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 靈魂的歸宿-甲賀忍者
    在遙遠的過去,是否會是同一靈魂,而這分散的兩個靈魂,是否會,期盼著回歸其原有姿態,如果是同一靈魂的話,定將永遠相愛。——《甲賀忍法帖》無疑甲賀忍法帖的世界是個冷酷無情的世界,矛盾尖銳,越能彰顯人性,諸多忍者,林林總總,個性不一而同。
  • 《dnf》靈魂武器自選禮盒怎麼選擇 靈魂武器自選禮盒選擇介紹
    導 讀 不少玩家都想知道在dnf遊戲中靈魂武器自選禮盒選哪個會比較好,很多小夥伴對此都非常好奇,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靈魂武器自選禮盒選擇技巧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