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京車展延期、法蘭克福車展成絕唱之後,受困於疫情暴風之中的日內瓦車展以其「堅挺」的身姿衝出滿屏皆言「將取消」的輿論圈,重回大眾視線。2月25日,據多家外媒報導,2020年日內瓦車展將在3月2日如期舉行。
儘管日內瓦官方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病毒傳播形勢及其對員工、參展商和觀展遊客的可能影響」,但只有輕描淡寫的一句「鼓勵來自疫情高危地區的遊客在抵達瑞士後14天內進行自我隔離」,是否也太過輕率?日內瓦車展到底該不該繼續舉辦?
首先,先來說說距離瑞士日內瓦最近的重災區,義大利。「最近」是有多近?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發現從日內瓦到米蘭相距僅320公裡,開車只需3個半小時,相當於從北京開車到去了一趟石家莊。
若從1月31日,義大利首次確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算起,整個國家已經在疫情的陰霾下,度過了27天,封鎖了12個城鎮,截至當地時間26日0時,其累計確診患者323例,兩天近50倍的增幅,病毒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瘋狂席捲這片大地。
作為周邊城市,瑞士會有所倖免?顯然,並不能。本月26日,「四面楚歌」的瑞士已經確診一例新冠患者,但這似乎也並不影響其學不會「抄作業」。
21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目前全球範圍內控制新冠病毒傳播的窗口期正在縮小,敦促各國在窗口期完全結束之前採取措施遏制疫情;26日,據相關媒體報導,儘管全世界都被新冠折磨的疲憊不堪,在日內瓦的街頭巷尾卻依舊是一片祥和,幾乎未見戴口罩的當地居民。
距離原定車展的開幕時間3月2日,僅近剩4天。
樂觀者認為,日內瓦距離疫情還很遠,並且也有「鼓勵」廠商、遊客自我隔離,並不會引發聚集性傳染,不開展反而是會對展業造成重大損失,也是對汽車產業恢復常態信心的打擊;悲觀者認為,歐洲多國出現疫情,德國、義大利車企都將參展,該如何阻擋超級傳播者?面對無症狀人員又該如何防範?在現有的反饋機制和流於表面的鼓勵隔離之下,都無法承擔這可預知的風險,第n+1個武漢的「萬家宴」在線預定也並非是危言聳聽。
矛盾的觀點背後,折射出日內瓦現實的尷尬處境。其實,作為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日內瓦,已經不再被仰視,並且在逐步脫離了「潮流風向標」的標籤。
單以國內自主品牌為例,在幾年前的日內瓦車展上,雖然說可能沒有達到車山車海的壯景,但也是有眾多車企、考察團絡繹不絕的身影,「中國製造」拼命發光。現如今,因歐洲汽車市場下滑,全球車展原有的光環也被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反襯得更為壯烈,從現有消息來看,這一次參加日內瓦車展的車企也僅有長安、愛馳兩家。
實際上,回看近幾年各大型車展,其關注度、影響力、廠家重視度就一直在下降。網際網路的興起,深諳新消費觀點的80後、90後,普遍難做的線下業務,愈發成為重點關注的線上營銷,讓越來越多的新車車型信息開始在網絡上提前曝光,每年耗時耗力的大型車展也逐漸被淡化。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受到疫情和現實衝擊的日內瓦車展會陷入進退兩難內耗泥潭的源頭。據報告顯示,此次包括凱迪拉克、雪鐵龍、福特、捷豹、蘭博基尼、路虎、三菱、日產、歐寶、標緻、斯巴魯、塔塔和沃爾沃等在內的至少13家大型汽車製造商已經退出了日內瓦車。
在疫情步步緊逼歐洲之際,在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日內瓦車展的上空顯然是陰雲密布,展館內外亦是人心惶惶,無論車展能否夠如期舉辦,汽車產業仍然要在疫情的陰霾之下艱難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