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 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 央行昨日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和「十三五」規劃收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科學穩健把握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守正創新、勇於擔當,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同時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繼續加強逆周期調節、結構調整和改革的力度,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守住風險底線,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注重預期引導,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協調好本外幣政策,處理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間的平衡。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一是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科學穩健把握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強調控前瞻性、精準性、主動性和有效性,根據經濟增長和價格形勢變化及時預調微調,精準把握好調控的度,加強預期引導,維護我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行正常貨幣政策國家的地位。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體制機制,推動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等方式多渠道補充資本,拓寬永續債投資主體,分散風險。重點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防範社會信用收縮風險。

二是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加大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要求主要全國性銀行和 10 個重點省(市)地方法人銀行充分用好專項再貸款,快速精準地將資金用於直接參與防疫的重點企業。對直接參與防疫的重點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重點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支持金融機構向名單內的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加強與有關醫院、醫療科研單位和相關企業的服務對接,提供足額信貸資源。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遇困難的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強化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金融服務,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

三是發揮貨幣信貸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完善「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框架,建立健全銀行增加小微企業貸款投放的長效機制。運用好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宏觀審慎評估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製造業的信貸支持。督促銀行降低貸款附加費用,確保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加強政策協調,促進金融要素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位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推動金融支持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研究出臺商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辦法,進一步做好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做好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農民工等群體金融服務。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四 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完善 LPR 傳導機制,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促進銀行積極有序運用LPR 定價,轉變傳統定價思維,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發揮好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製作用,維護公平定價秩序,嚴格落實明示貸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快發展外匯市場,為基於實需原則的進出口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的財務理念,以鎖定外匯成本、降低生產經營不確定性為目的,通過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礎設施,支持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五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方面的作用。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統一,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完善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加強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統籌監管與互聯互通,推進託管行與交易報告庫建設,確保金融市場整體穩定和安全高效運行。積極穩妥推動債券市場制度性、系統性開放,引入更多中長期投資者。

六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繼續推動全面落實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完善治理體系,遵循金融機構經營規律,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持續深化大型商業銀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規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與管理層關係,完善經營授權制度,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七是繼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領導下,在鞏固已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基礎上,不斷提高風險應對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繼續做好重點領域高風險機構的「精準拆彈」工作。進一步釐清各方職責邊界,壓實金融機構的主體責任、

地方政府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金融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和人民銀行最後貸款人責任,堅決防範道德風險。著力推動完善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建設,用改革的辦法推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來源:中國網財經

相關焦點

  • 央行又發話了!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對股市有何影響?
    央行消息,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此外,晚間特斯拉同意自寧德時代購買電池,具體如何?對明天市場有何影響?市場溫度今日上漲個股1220隻,下跌個股2432隻,此時住址處在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關鍵位置,根據以往經驗,明天的市場走勢將決定短期方向。
  • 央行定調貨幣政策:不讓市場缺錢 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於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央行表示,將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促進經濟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內外均衡。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 放水養魚 不搞大水漫灌……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建立對帳機制確保財政資金「一竿子插到底」會議指出,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中央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
  • 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促進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披...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指出,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 把好貨幣閘門 精準滴灌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較大衝擊,也給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考驗著宏觀調控精準施策的能力春節以來,央行頻頻動用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從節後前兩個交易日累計投放1.7萬億元流動性,到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再到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點保供企業,一系列舉措有效穩定了市場。
  • 中國央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
    2020-02-19 20:35:27來源:FX168 中國央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 從「加力提效」到「提質增效」,明年財政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趨勢未變,不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了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0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雖然積極財政政策取向維持不變,不過財稅專家發現明年財政政策側重點有些調整,而這背後也透露出明年具體財政政策導向,備受市場關注。
  • 評論:不能以「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經濟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原標題:不能以「大水漫灌」的方式刺激經濟 王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衝擊,病毒在亞歐局部地區的擴散也使國際金融市場這兩天出現劇烈波動。從短期來看,疫情已經對餐飲、文旅、房地產等行業產生較大影響,製造業、供應鏈等中長期影響也正逐步顯現,相關各項指標總量肯定會受到明顯影響,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後,恰為全年經濟活動最少的時期,近年來電子商務、網絡協同辦公等技術和模式轉型,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對疫情措施的迅猛有力,尤其是中國經濟巨大的體量、韌性和潛力,這次公共衛生災害的影響總體可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 ...貨幣政策空間充足——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題:貸款增長勢頭較好 貨幣政策空間充足——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新華社記者吳雨近期,市場普遍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領域的影響。如何加大信貸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靈活適度發揮貨幣政策作用,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 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但不搞大水漫灌
    下階段,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好為市場主體減負等金融支持政策。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二是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銀行運用大數據進行有效銀企對接,疏通傳導機制,擴大市場主體受益面。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 盛松成:積極支持小微企業、不搞大水漫灌——對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
    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穩企業保就業高度重視此次疫情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經營和就業的影響,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以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但應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加大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提高中央財政赤字率,加強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貨幣政策應有效舒緩本次疫情給企業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努力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 定向降準助力實體經濟利率仍有下行空間
    央行還表示,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 LPR連續8個月未變 不影響企業貸款利率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2月份LPR報價保持不動符合市場預期。本月15日,央行超額續做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招標利率為2.95%,與上月持平。這意味著12月份LPR報價的參考基礎未發生變化。自去年9月份以來,1年期LPR報價與1年期MLF招標利率始終保持同步調整,兩者利率點差固定在90個基點。
  • 今日操盤:國務院常務會再提不搞大水漫灌釋放信號
    要聞盤點國務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要求進一步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教師資格認定改革,促進師範畢業生從教就業。
  • 中誠信國際:如何看本次央行下調OMO利率20BP?
    我們認為在本次OMO調降後,實體融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所降低,4月MLF利率及LPR報價將跟降,積極財政下利率債供給壓力或將得到一定緩解,預期落地、利好出盡後二級市場利率債收益率短期或面臨一定回調壓力。
  • 央行一周內六度發聲: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是短期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央行一周內六度發聲: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是短期且有限的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自2月19日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持續時間和規模都有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
  • 歐洲央行加大力度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在新一輪封鎖措施重創經濟、新冠疫苗剛剛問世、「脫歐」談判懸而未決等因素的影響下,歐洲經濟存在出現「雙底」的可能。由於不確定性仍很高,歐洲央行決策者10日決定擴大疫情應急貸款規模,以應對經濟面臨的挑戰,降低經濟進一步下行風險。分析人士認為,鑑於歐洲央行政策空間在縮小,更多財政刺激計劃應儘快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