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2020-12-12 臺海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民主黨的拜登當選。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

拜登取代共和黨的川普將入主白宮,外界擔憂,若拜登當選恐讓陸臺美關係有所改變。不過,拜登強調,他上臺後也會「深化和臺灣合作」,也要大陸對「不公平貿易」負責。

對此,趙春山接受港媒《中評網》採訪時表示,美國不管誰當選,現在兩岸只剩下兩條路,一就是談,另一個就是打。如果臺灣還是不和大陸談判,未來問題非常大,尤其大陸立場很堅定,兩岸問題不能一代傳一代,總是要解決的,不統搞「獨」必打,這就是兩岸現實問題,臺灣當局要清楚才是。

該內容更提及,如果臺灣要以談判代替對抗,那麼兩岸就要重啟溝通和接觸,而要重啟接觸談判,就須有政治基礎。大陸在「十四五」就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兩岸官方往來才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
  • 港媒:談或打兩條路,臺灣面臨抉擇
    美國大選鬥得難解難分,無論誰勝出,美國對臺海政策都面臨調整。選後的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臺灣政、學、商界人士近日紛紛提出見解、建言、值得各方重視。教授趙春山認為,兩岸只有兩條路,一是談、一是打。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希望美國轉變對臺政策,不要再打「臺灣牌」,不要把臺灣當成進攻大陸的基地。
  • 《華盛頓觀察》:美國學者透視臺灣大選--「臺灣人民沒有選擇『臺獨...
    Lampton)對《華盛頓觀察》說道:「我對這次選舉的理解是,臺灣選民從個人魅力來講,更喜歡陳水扁,但是人們支持的是他個人,而不是他的政策。由於總統大選和公投同時進行,臺灣人民透過手裡的兩張選票表達了這樣的意願:他們選擇陳水扁作為自己的政治領袖,但是並不支持他的『臺獨』政策。」
  • 美國若改變「一中」?港媒斷言:臺灣面臨2大風險
    據臺灣中時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13日接受電臺節目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訪問時聲稱,「臺灣非中國一部分,過去35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此一言論遭質疑恐牴觸美國政府50多年來的「一個中國政策」。
  • 美國大選後,臺灣會更危險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現在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揭曉越來越近了。在兩岸關係上,美國始終是麻煩製造者,他們如意算盤就是製造兩岸對立局勢。好便於他們插手臺灣事務,美國這種損己利人做法自然受到了許多臺灣民眾反對。當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美國政壇將面臨重新洗牌局面,這樣最初川普對民進黨當局承諾就會失效,這時候臺灣就更加危急。
  • 美國總統大選後混亂臺海恐開戰?專家:臺灣只剩2條路
    華夏經緯網11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總統大選目前幾個搖擺州,開票結果混亂,選後臺海是否可能開戰?目前以264張選舉人票領先的拜登,可能跨過270張的門坎奪得總統之位,其兩岸政策將會對臺海緊張局勢,可能帶來哪些改變,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提出警告表示,「美大選後的兩岸關係,臺灣地區只剩談、打可走」。
  • 祖國勢必統一,「臺獨」切莫猖狂,島內教授:臺灣只剩兩條路可走
    據海峽導報11月6日報導,近日美國大選激戰正酣,不管誰當選新總統,華盛頓對臺海政策都極可能面臨調整。教授趙春山認為,臺灣如今只剩兩條路可走,要麼談,要麼打。臺灣前高官直言道,美國始終把臺灣當成籌碼,作為對抗中國大陸的重要夥伴,實質上具體效益並不多,只是展現態度而已。
  • 美國大選後 臺灣的三條路
    她們就像是在豪賭一場政治梭哈,把臺灣民眾所有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川普身上;似乎只要川普贏了,臺灣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且蔡當局還堅信:川普一定會贏得連任!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
  • 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中國與日本研究權威傅高義,一語道出了他對美國大選後,美、中、臺關係的見解。傅高義還特別呼籲蔡英文「不要只聽信美國單方面的聲音,得同時聆聽北京釋放的所有訊息,仔細解讀其中意涵,帶領臺灣走往正確的方向。」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蔡當局根本聽不進去這些逆耳的忠言。她們就像是對政治的一場豪賭,把臺灣人所有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川普身上;似乎只要川普贏了,臺灣就可以高枕無憂。
  • 美國大選後 臺灣的三條路
    她們就像是在豪賭一場政治梭哈,把臺灣民眾所有的身家性命,全部押在川普身上;似乎只要川普贏了,臺灣就可以高枕無憂。而且蔡當局還堅信:川普一定會贏得連任!如果你問蔡當局:萬一川普選輸了,臺灣該怎麼辦?不知她們的答案會是什麼?臺灣民眾其實更擔憂的是:美國大選後,臺灣何去何從?
  • 美國大選後 臺灣何去何從?
    9日,臺灣立法機構審查安全部門預算,並邀請臺灣安全部門負責人邱國正進行報告。中國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詢時指出,這段時間是大家最擔心的,美國大選牽動兩岸關係,現在這麼動蕩情況下,不僅到明年1月20日,甚至更長的交接期,內部可能有動亂,對外恐無暇他顧。她並詢問,「大陸若要趁此時動手解決臺灣問題,臺灣會承受多大的風險?」
  • 謎底就要揭曉!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 外媒揭露「臺灣人為何力挺川普」 據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發布一份針對歐亞15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相較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偏向支持拜登,有42%的臺灣民眾支持川普連任,支持拜登僅30%。
  • 趙建民:美國大選過後 臺灣要考慮大陸會懲臺
    美國大選後會安定下來,但準戰爭狀態沒有結束,大陸會不會懲罰臺灣?何時懲罰臺灣?這是我們要考慮的。趙建民強調,重點是臺灣現在根本不覺得危險,老是覺得美國人會來這必須要趕快做足準備。兩岸圓桌論壇協會5日上午在集思臺灣大學會議中心舉辦「美國大選後的美中臺關係走向與戰略發展」座談會,由中國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兩岸圓桌論壇協會執行長李梁堅主持,並邀請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張顯耀
  • 趙建民:美國大選過後 臺灣要考慮大陸會懲臺
    針對兩岸「準戰爭」狀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5日在座談會上表示,他日前提出準戰爭,但不一定要戰爭,但現在兩岸根本沒有和平、正常交流的可能性,那就是高風險了。美國大選後會安定下來,但準戰爭狀態沒有結束,大陸會不會懲罰臺灣?何時懲罰臺灣?這是我們要考慮的。
  • 臺灣「大選」:16時開票 今晚揭曉結果
    結果今晚揭曉 臺灣地區下一屆正、副領導人及第九屆民意代表選舉今天同時進行投票、開票計票。投票時間為上午8點到下午16點,16點以後進行開票計票,選舉結果按照往屆慣例,如無特殊情況,預計今晚即可揭曉。全臺灣預計將設置15600個投開票所。
  • 美國大選有變數,臺學者:臺海風險升高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 美國大選開票陷入膠著,川普自行宣布當選,引發民主黨拜登陣營及支持者不滿。臺南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表示,開票爭議延燒可能導致美國內部激化衝突,美國的變數會導致臺海的脆弱,升高風險。
  • 臺軍PO影片向大陸叫囂 「藍委」:臺灣勿介入美國與中國大陸對抗
    、南海不斷有動作,中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21日受訪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對抗在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前大概不會冷卻,臺灣要警覺也要冷靜面對,切勿輕率介入,這才是臺灣人現在應該走的道路。  至於臺灣軍方20日晚間PO出「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影片,李說,若出發點是提升人民防衛信心,給予肯定,但不要成為美國與中國大陸鬥爭中任何一邊的棋子或小弟,這樣對臺灣才能兼顧安全與利益。
  • 謎底就要揭曉!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對此,美媒採訪作家吳祥輝表示,川普政府打出「抗中牌」,協助臺灣對抗大陸,是臺灣人支持他最核心的理由。       《紐約時報》還引述了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的近期觀察,「過去陸美臺三方關係的歷史告訴我們了,當中美關係最壞的時候,臺灣往往變成一個犧牲品」。
  • 馬英九核心智囊趙春山:兩岸只有兩條路,「談」和「打」蔡英文任內別搞2件事
    @銳看臺灣報導 據中評社報導,針對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  趙春山認為,兩岸都有想要談的意思,因為只有兩條路,一是談、一是打。大陸學者都說兩岸問題不能一代傳一代,「不統不獨」的時間過去了,要麼統,「獨」是假議題,但若要統就要談,所以現在是兩岸都在找下臺階,如果不談判,將來問題很大,不論是貿易、避險、避免擦槍走火,美中有很多避險管道,臺灣沒有,所以要談。
  • 2020美國大選結果什麼時候出來 美國大選公布揭曉時間
    受新冠疫情影響,選擇郵寄投票的選民激增,成為今年美國大選不同於以往的一大特點。但郵寄投票因安全性受到質疑,在共和、民主兩黨間引發爭議。分析人士認為,郵寄投票激增或將導致選舉結果無法很快產生,甚至引發司法爭議,可能給美國政治、經濟、社會帶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