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生活節奏變快,娛樂活動變多,人們的心也隨之變得浮躁,讀書對於我們來說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
甚至有這樣的段子調侃讀書:「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封其微博,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使其焦躁無聊,百無聊賴,便可用心讀書!」
讀書真的無用嗎?看看這些差距你就知道了
開心的時候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不是只會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傷心的時候你可以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不是只會說:我的心好痛。
思念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說: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而不是只會說:我想死你啦。
表達愛意的時候你可以說: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而不是只會說:我好喜歡你。
失戀的時候你可以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只會說:藍瘦,香菇。
看到帥哥時,你可以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而不是只會說:哇!好帥!太帥了!
結婚的時候你可以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而不是只會說:嘿咻嘿咻嘿咻...
分手的時候你可以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而不是只會說:我們不合適。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你會感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而不是一頭霧水:啥,你說啥?
雖然以上是段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看出讀書和不讀書的差距。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總有一個理由打動你!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楊絳
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季羨林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梁文道
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整個目的,而只有抱著這種目的的讀書才可以叫做藝術。一人讀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改進心智」,因為當他開始想要改進心智的時候,一切讀書的樂趣便喪失淨盡了。——林語堂
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不讀書的女人,無論她怎樣冰雪聰明,只有一世才情,可書中收藏著百代精華。——畢淑敏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三毛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曾國藩
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喬治·馬丁
說了這麼多,有沒有一個理由可以說服你呢?
那麼提到讀書,除了學校、圖書館,我們還能想到哪些地方?書店、咖啡廳還是自習室?
今天,小編就為愛讀書的你科普一下,鄭州都有哪些適合學習和閱讀的聖地!
回聲館
回聲館是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旗下的現代複合式書店、多功能體驗店,與中原圖書大廈隔空相望。一共分為四層,設有餐廳、咖啡館和兒童區,店內書的品類較為齊全,總的來說在鄭州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書店。
內面的裝潢也很有特色,是一個美麗的學習打卡地。不過,書店裡面的可供學習的桌子有限,因為體驗項目較多,節假日可能會有些吵鬧,只是想看書休閒或者定力比較強的學霸可以自動忽略這一點。
紙的時代
「這是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 這是我們努力的'紙的時代'。'書店門口的語句,讓人很想一探究竟。書店內裝修文藝,假山環繞,很有古典意境。值得一提得失,書店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讀書分享會、作家分享會以及兒童手工活動,喜歡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書店動態,可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作家籤售會。
不過,裡面的學習桌椅同樣不是太寬裕,可能不適合長期書寫,僅僅是看書放鬆還是不錯的選擇。
書是生活
這家書店很有家庭的溫馨之感,也伴著後現代的自由與個性。在這裡,可以隨意借閱書籍,隨心找一個喜歡的位置,或臥或坐或慢慢品讀。沒有強制消費,人性對待每一位愛書之人。雖然面積不算大,但裡面的環境很清靜,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布置。
如果你想買比較特別的明信片,可以來這裡。如果想安靜看書,手工製作的蔓越莓餅乾也值得品嘗。
西西弗書店
這是一家連鎖書店,起源於貴州遵義,鄭州也有不少分店。書店的裝修風格很有特色,有英倫風的味道,整體以紅色基調為主。書店除了售賣書籍之外,還賣有矢量咖啡、筆記本、明信片、筆等創意物品。很多文藝少年少女都會被深深吸引,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書店內還設有兒童區,家長朋友可以帶著小孩子來這裡閱讀,培養孩子的興趣。
松社書店
松社書店在鄭州市也算是比較有特色的書店之一了,書店的名字為何叫松社呢?按照書店「官方的解釋」是:松,傲然挺立不為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所動容之樹。社,志趣相投者形成團體。松社:有獨立思想,人文精神,普世情懷,歷史擔當的讀書人聚會場所。在我看來這個解釋實在有點略高大上了,但是不得不說,松社這個名字確實讓很多人記住了。
松社書店算是鄭州360國貿大廈三樓童趣館中的一抹亮色。在商場裡安靜的一隅,有書,有咖啡,有美食,定期會有經典電影觀影會,也會不定時有新書的作者來店裡舉辦讀者見面交流活動。整體感覺棒棒噠!不愧是目前鄭州市愛讀書的人最愛光顧的書店之一。
城市之光
鄭州大學南門,一家土生土長的獨立書店。咖啡,電影,讀書會,算是鄭州市獨立書店的代表,有一定的運營時間。據說老闆是一個頗有思想深度,偏愛文藝的主。城市之光書店,如同卓別林的電影《城市之光》一樣,我們在這個城市的水泥森林中流浪,尋找愛情,尋找夢想,生活中卻充滿了浮躁、不安和緊張,這些情緒如同夢魘與每一個城市人緊緊相隨。在一個陰鬱的下午,放下心情,喝一杯咖啡,讀一本好書,這世界的紛擾仿佛也變得遙遠了。
書店,是城市的一個夢,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提供閱讀、聆聽與交流,在精神層面它承載著與另一個世界的出口。作為垮掉的一代的發源地的美國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代表著自由、平等、先鋒的生活理念,城市之光書店正是源於這樣一種夢想。與城市之光的相遇,就好象與一種生活方式的相遇。
我在
書店的名字叫「我在」,取義自笛卡爾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書店有八個聯合創始人,都是建築設計專業出身,他們在大學同學20周年聚會上談起自己的夢想時,一拍即合,便馬上打造出了這個複合業態的書店。
書店的每一處都可以坐下來閱讀,你可以點一杯咖啡坐在公共閱讀區,也可以坐在階梯上。總體閱讀區域打造出loft工業風的感覺,略為冷峻的牆面與周邊的綠植相得益彰。還有六稜形洞穴一般的座椅和側牆的鏡子,這是給女性設立的專區,而閣樓上便是兒童繪本區域,可以讓你和孩子坐在地板上玩耍和閱讀。
銳普書房
2016年11月7日,鄭州24小時全日制書房——銳普書房西大街店上線。24小時書店的意義不在於它為一座城市添加了多少溫暖,而是給每個愛書人點上了一盞不滅的燈,讓他們在結束工作後找尋到心靈的片刻休息,沉靜地享受自得的時刻。
銳普書房的書除了現行的暢銷書外,還有些線裝古籍、港版書。
目錄書店
位於鄭東新區小區的這家書店,沐浴著河風,推開木質的門,書店內白色的書架簡單而整潔。
店內有近5000本書,不僅能找到國內外的經典文學名著,還有些舊書、舊雜誌。如此美麗的書店有一個更為可愛的女主人,90後的張翊因為對書的熱愛,加上家裡裝不下那麼多書,就決定開這麼一家小書店。
尚書苑
尚書苑是河南省新華書店打造的一家社區書店。
適合朋友聚會的小資書店,木地板、木質鐵藝桌椅、文化牆、抬頭可見的綠植,無一不透露著文藝氣質。約上三五好友,開個包間,和朋友聊人生,聊理想,仿佛回到學校時光。
裡面有wifi、茶座、簡餐,環境溫馨,滿眼都是青翠欲滴的綠植,看書累了還可以點杯咖啡。
零點書吧
號稱「鄭州親子讀書唯一好去處」的零點書吧是鄭州購書中心的新華書店為讀者營造的一個個性化閱讀空間。零點指的是每天的營業時間。
為什麼說它適合親子讀書呢?因為熊孩子愛哭鬧啊!零點書吧的周邊有中英文親子繪本館、創意手工坊、形體舞蹈室、3D電影廳,把孩子「寄存」在這兒,妥妥的!既陪伴了孩子,又提升了自我,一舉兩得!
Thinker醒客書吧
書房內玲琅滿目的紙質書籍,通匯中外古今;老式的唱片發燒碟,總是置之於書架或是牆垣;手繪的塗鴉牆體,為肆意著的書墨之氣平添了幾分靈動與跳躍。
這總是令人不住得想起,在紐約曼哈頓的西四十七街旁,那家文人騷客長久惜視著的 Gotham Book Mart,甚至是一直以來所信奉的讀者箴言都如出一轍:Wise Men Fish Here 智者在此垂釣。
喧譁的城市中,不如暫時放下手機,離開綜藝節目,選一處清雅之地,安靜地翻開一本書,完全陶醉和馳騁於自己的一方天地,與那些承載情感與力量的文字共處。
一座城市,應該有閱讀的習慣,而我們,應該習慣讀書!
綜合自知乎、早晚自習社、遇見鄭州、大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