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羚羊谷出來大約是兩點不到的時間,馬上啟程趕往紀念碑谷。要說到紀念碑谷這個地方,是該謝謝弟弟那麼堅持要過來,雖然看過照片但是現實的視覺衝擊還是很大的,差點就是想著不順路就不過來了。
紀念碑谷納瓦霍部落公園
同樣不能用年卡,按車收費20刀的門票,感覺也太值了。一路開進來,因為天色比較晚,要按著地圖繞一圈似乎是不太實際,所以我只把一小塊地方走了。
紀念碑谷納瓦霍部落公園
這裡的路很不好開,同樣沙塵非常大也很顛所以車速很慢,磨著磨著真的很耗時間,所以後面一半掉頭折回去了,中途隨意停了幾個地方玩玩拍拍照。
紀念谷並不是一個谷,而是一片寬廣的平地,在高原平地上形成的一個由紅色砂巖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區域。
對於長久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來說,在紀念碑谷參觀是一種視覺的洗禮,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的結構太神奇了,貌似靜謐的卻又讓人內心震撼。
留下一段科普:
紀念碑谷中的巖石按所處的不同侵蝕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平山(Mesa),孤山巖石比較寬大,山頂平坦。
第二階段,巖石經風化侵蝕後形狀較小。例如東西拇指手套,大巖石上分化出細小的石條,形如手套上的拇指,奇妙的是形成一付連指手套。
第三階段叫塔(Spire),巖石經風雨的衝刷洗禮後變得狹窄並可自由聳立,只有底部能承受砂巖的巖石才得以傲立在荒漠上,如「三姐妹」等。
the view hotel
作為景區唯一酒店,房間當然是緊張得不行。看過多少垂涎三尺的窗臺美背圖,反正自己是沒有機會體驗了,提前一個月去看就已經滿房了,那就當省錢吧。
看日落沒有太大限制,但是如果要追一下日出似乎是被這壟斷了,或者就是凌晨兩三點就開始從最近的小鎮開車過來。。。
酒店的外觀也跟景區風貌相契合,有一角是售賣印第安人手工製品的商店,從簡單的明信片紀念品到原住民歌曲和木刻都有售賣
戶外的觀景臺已經很過癮了,日出後吃上一頓早飯,日落前品上一杯咖啡,坐看風雲過啊。想要預訂這裡看攻略要提前半年,嗯你們加油。
將近傍晚,弟弟優哉遊哉地等霞光,但是更危急的問題是我們斷網了,這邊信號真的非常差,經常幾個手機都沒信號。原以為來到景區會有信號,其實一直都沒有,是今天一整天都沒有。
早上在酒店出來前沒有事前查好酒店定位是失策了,當時心急火燎去找前臺借網,無果。後來是硬著頭皮人肉導航開始走了,趕在天黑前出發才是上策。
阿甘就在此停下了腳步
美西的景觀,都充滿著狂野的生命張力。163號公路被尊稱作「通往天空神殿的道路」,也是我們所熟知的阿甘之路。
那麼既然阿甘都停下腳步了,我們自然也停車了,在這個跟時間賽跑的時刻我們還是度過了狂拍的半小時,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開心當時大家都玩嗨了。
還有好不容易放一次飛機,也值了。
幸好只有一次分岔路,一路都是深山野林沒有路燈沒導航又怕走錯,在191公路跑到深夜,戰戰兢兢地來到布蘭丁。
簡陋的汽車旅館,我們又被分了兩個遙遠的房間,不過屋內設備很健全。雖然簡單但是比酒店用得要順手,從晾衣洗漱到風筒樣樣我都太滿意了。
就是空間有點小,感受一下小凳子桌子擠滿的情況我還在奮筆疾書。
簡單碰頭計劃一下明天時間,然後在車裡取麵包分了,今晚沒有晚餐,麵包是我們的宵夜。
同樣早起的一天,還有時區關係,我們兩個房間的表居然不一樣,當然我們的是準的,大哥和弟弟比我們早起了一個小時hiahia
........................
我是winning,數學系大齡待嫁女青年
搜狐金牌作者,百度籤約度旅人,樂途網專欄作家,
飛豬,同程,去哪兒網,攜程,途牛等網站籤約旅行家,
中國旅遊自媒體聯盟,like籤約攝影師,
微博2017年十佳手機攝影師,2018年優秀手機攝影師
轉載請私信並註明出處
微博:@winning_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