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埃及作為世界級文明古國的發源地之一有著其深遠的歷史文明,古老而又神秘的埃及文化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已經爆發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這種歷史極其悠久的地區,卻在之後外族的不斷入侵當中逐漸喪失了自己文明的本來面貌。
古埃及文明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與演變當中出現了斷層,甚至是絕跡,這對於世界文明歷史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有關古埃及文化目前也只能從大量的考古發掘來尋找資料,這就令古埃及文明變得神秘而又捉摸不定。
從埃及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來看,自從土著文明和政權遭到了外族入侵之後,整個埃及地區以及埃及人民便陷入了外族的殖民統治當中。例如東方文明政權波斯、阿拉伯帝國等等,西方文明政權由亞歷山大帝國、託勒密王國、羅馬帝國、甚至是來自歐洲北部蠻族汪達爾人建立的汪達爾王國等等這都是曾經統治過埃及的政權。
埃及在其古代文明遭到外族勢力入侵和破壞之後,幾乎很少出現本民族建立的國家政權,在這些外族入侵並且建立政權統治的過程中,一開始強大的古埃及文明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族政權的統治。
但是長此以往,隨著入侵外族的不斷變化,政權的建立以及執政風格也是多種多樣,在這樣不斷變換的政權當中,古埃及文明也終究還是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消磨殆盡。
公元7世紀初期阿拉伯人勢力開始在中亞地區崛起並且迅速發展,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阿拉伯人的軍事力量已經進入到了西亞、小亞細亞甚至是北非地區。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國建立之後,在哈裡發時期阿拉伯人就已經開始向北非地區的富庶之地埃及進行了徵服,並且被設置成為了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9世紀中期以後,阿拉伯帝國走向衰落,埃及才有機會擺脫阿拉伯人的控制,法蒂瑪王朝在埃及地區的建立就標誌著埃及逐漸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
埃及地區經歷了多種政權的統治,阿拉伯帝國衰落之後,埃及地區的獨立政權才開始醞釀
阿拉伯帝國統治前的埃及就已經經歷多種政權統治從前言部分我們可以看出,埃及在受到阿拉伯帝國統治之前已經經歷過多個外族政權的統治,而且這些外族政權必然都會運用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統治方式來治理埃及地區,或者說採取將本族政治傳統以及埃及地區的古典文明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治理。
此前政權的統治大體上不外乎這兩種,這也就是為什麼古埃及文明逐漸被淹沒在歷史長河當中的重要原因。
並且從之前的幾個政權我們可以看出非常濃厚的宗教意味,亞歷山大帝國以及託勒密王國統治時期的埃及,由於希臘人尚未形成成熟體系的神學宗教系統,因此埃及的古代神學文明還是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但是隨著羅馬帝國的建立以及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後期大範圍傳播,埃及作為羅馬帝國勢力範圍的一個地區自然也不能逃脫基督教勢力的影響,這也是基督教在埃及地區傳播的開始。
阿拉伯政權衰落後,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埃及才最終形成獨立的國家政權隨著公元7世紀伊斯蘭世界阿拉伯人勢力的入侵,之前在拜佔庭帝國統治之下並且非常注重基督教傳播的埃及,此刻已經再次受到了一種新型宗教神學體系的影響,那就是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在埃及地區進行了激烈的交鋒,最終還是伊斯蘭教憑藉著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力獲勝,但是基督教在埃及地區一直都是存在的,因此宗教的複雜性以及矛盾的衝突性一直是埃及地區的重要表現。
公元9世紀中期以後的阿拉伯帝國在阿拔斯王朝的統治下逐漸走向衰落,這種強大的政教合一國家政權衰落的直接後果就是原先進行武力徵服的地方興盛開始蠢蠢欲動,大有脫離中央控制之趨勢。
該時期的埃及就是這種情況,公元9世紀中期以後一直到公元10世紀中期將近百年時間,埃及地區經歷了土倫王朝和伊赫希德王朝的統治,最後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才使得埃及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權。
為何說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是埃及獨立政權的形成?法蒂瑪王朝建立前埃及是什麼政權?
為什麼阿拉伯政權衰落後,法蒂瑪王朝前,埃及沒有獨立政權?為什麼說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是埃及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權的標誌呢?法蒂瑪政權和之前的土倫王朝、伊赫希德王朝有什麼不同呢?
這點有必要進行詳細解釋,前兩個王朝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還是受到了阿拔斯王朝哈裡發的影響的。比如土倫王朝的建立者艾哈邁德伊本土倫雖然出身於突厥貴族,但是他是趁阿波斯王朝實力衰退之際發動政變建立起來的土倫王朝。
這種政變建立的政權,當阿拔斯王朝的勢力捲土重來之時必然又會破滅,所以土倫王朝僅僅維持了對埃及地區的37年統治便被阿拔斯王朝哈裡發剿滅了。
伊赫希德王朝的建立與土倫王朝有些類似,同樣也是阿拔斯王朝任命為埃及行省的軍政總督長期割據建立的,伊赫希德王朝的建立者艾哈邁德伊本土厄吉實際上曾經接受過哈裡發的冊封,所以名義上其還是屬於阿拔斯王朝控制的。
法蒂瑪王朝建立的過程埃及向獨立國家政權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土倫王朝和伊赫希德王朝其實體現出了在阿拔斯王朝衰落之際,埃及已經展現出了強烈的獨立傾向。
法蒂瑪王朝能夠成功建立並且率領埃及走向獨立國家道路,一方面是因為阿拔斯王朝已經無暇顧及或者沒有能力顧及埃及政局,另一方面也應當感激土倫王朝和伊赫希德王朝所奠定的政治基礎。
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是有著明顯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在公元9世紀末期已經在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對立的教派,成為了今後伊斯蘭世界國家和信徒相互競爭的平臺。
法蒂瑪王朝是由什葉派的分支伊斯瑪儀派的支持者建立起來的,公元908年伊斯瑪儀派已經開始在北非地區廣泛傳播,公元909年賽義德伊本海珊建立了法蒂瑪王朝。
法蒂瑪王朝對於埃及地區統治的建立
法蒂瑪王朝藉助宗教理念為自己統治埃及奠定基礎法蒂瑪建立初期其在北非地區的統治範圍並沒有達到埃及整個地區,其所能夠控制的範圍只是原來魯斯塔姆王朝和阿格拉布王朝的的轄區,這和整個埃及地區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
不過賽義德伊本海珊在建立了法蒂瑪王朝初期並沒有急於發動徵服整個埃及地區的戰爭,相反他想要通過伊斯瑪儀派的宗教理念來進行大範圍的輿論宣傳,使得法蒂瑪王朝能夠在埃及地區有一個較好的輿論環境。
伊斯瑪儀派雖然是伊斯蘭教的分支,但是在宗教理念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在為法蒂瑪王朝建設宗教輿論環境時期,我們就能夠清楚地發現伊斯瑪儀派能夠將神權與世俗權力相結合。
比如賽義德伊本海珊明確認為當前伊斯蘭世界的秩序是十分混亂的,因此要打破現有的社會現狀去建立一個公平的社會和國家,這也是神的旨意。
法蒂瑪王朝的最終建立,埃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由於伊斯瑪儀派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的分支,因此其更加反對遜尼派的哈裡發,比如賽義德伊本海珊為了表示對於什葉派宗教領袖的支持,明確表示不承認遜尼派的巴格達哈裡發的宗教領袖地位。
後來他本人自稱為伊斯蘭教的領袖,在基本完成宗教宣傳之後,法蒂瑪王朝開始了向埃及地區的大規模擴張。賽義德伊本海珊時期法蒂瑪王朝勢力一直在地中海附近徘徊,埃及地區真正受到法蒂瑪王朝統治是在第四任哈裡發穆儀茲時期。
公元969年法蒂瑪王朝第四任哈裡發穆儀茲令西西里人綏基利率領法蒂瑪大軍向埃及地區的伊赫希德王朝進攻,兩大王朝在埃及地區的吉薩附近展開了戰略決戰,伊赫希德王朝大敗而歸。
隨後法蒂瑪大軍長驅直入,不斷攻陷伊赫希德王朝城池,最終伊赫希德王朝選擇投降,法蒂瑪王朝正式完成了對於埃及地區的徵服戰爭。埃及也終於在法蒂瑪時期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評價
埃及作為世界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在其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充滿了心酸,這種心酸就是古埃及文明在受到外族入侵和外族政權的長期接替統治之後,居然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想要了解古埃及文明只能夠從大量的考古發掘中來實現。
埃及作為北非的一個重要地區,首先由於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尼羅河就像當地的自然母親一樣能夠不斷孕育著農業的發展,孕育著文明的傳承。
其次埃及作為地中海沿岸地區具有重要軍事戰略意義要地,並且其處於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之處歷來都是眾多東西方強大政權的重點徵服對象。誰能夠實現對於北非埃及地區的統治,那麼就意味著其佔據有軍事戰略的優勢。
成功源於積累,獨立王朝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埃及地區由於受到不同外族的入侵,所受到不同宗教的影響,這也使得埃及逐漸迷失了自己數千年的文明,在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強烈交鋒和影響下,埃及地區不論是在政治局面還是宗教局面都變得異常複雜,這也使得埃及地區愈發成為一個一觸即爆的火藥桶。
阿拉伯帝國實現了對埃及的實際控制之後,埃及人民陷入了伊斯蘭教的影響當中,並且由於伊斯蘭教後期發展中開始衍生出眾多教派,這些教派相互紛爭的局面也直接體現在埃及的的現實政局當中。
埃及地區長期以來作為眾多強大帝國的地方轄區或者是附屬政權,一直都沒能實現民族和國家的獨立,直到法蒂瑪王朝的建立,埃及才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權屹立在北非地區。
埃及在法蒂瑪王朝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農業、商業、貿易以及宗教上都體現出了久違的活力。不過我們也要知道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是在埃及原有的獨立傾向中才成功的,其建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參考文獻:《歷史導論》